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 >

第19章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19章

小说: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把陶冶性灵放在首位,这与南北朝时期大而全、实用多于审美的综合性庄 

园有所不同,这一变化,使园林真正纳入了艺术领域。 

     隋唐佛教大盛,佛寺众多,据唐人统计,共四万多所,遍布全国各地。 

但绝大多数都已毁坏无存。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正殿是现存唐 

代佛教殿堂较完整的。五台山自古为佛教圣地,唐时香火格外旺盛。早期佛 

寺建筑布局多与大型宅第衙署相似,所不同的是佛寺内有塔。挺拔高耸的塔 

成为佛寺乃至城市的特殊点缀,如有著名画家画迹的三绝塔、庄严寺木塔及 

慈恩寺塔等都是当时京城内著名的高层建筑。现存隋唐时期的塔有山东历城 

柳阜镇的四门塔、西安兴教寺玄奘塔及大雁塔、小雁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 

寻塔等。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元年 (公元707年),平面方形, 

密檐式共15层 (现存13层),外观尖耸秀丽,是反映唐代艺术风格的代表 

作。 



                           2。宗教艺术的世俗化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席卷社会各个阶层。连年的 

战争动乱,使人们将希望寄托于宗教之上,苦修苦练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 

之类的雕塑绘画题材占据了主导位置。随着国家的统一,战争的结束,社会 

安定,经济繁荣,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佛国净土也依稀可见,盲目、 

痛苦地呻吟变为冷静地思考和乐观向上。佛教形象普遍世俗化,成为隋唐佛 

教艺术的主要特征。根据经典创造的佛像体现了现实的要求,菩萨天女体态 

丰腴,容貌端庄秀美,一派贵族妇女的尊容,当时有“菩萨似宫娃”之诮。 

从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这种明显的变化。在题材内容上,表现佛国净土、西 

方极乐世界的题材成为主导,表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重视。 

     隋朝虽只有三十七年短暂的历史,但修窟造像活动空前兴盛,至唐代达 

到最高潮,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珍品。 

     敦煌莫高窟发展至唐代达到极盛,今存隋窟70个,唐窟有238个,占莫 

高窟现存492个洞窟的二分之一强。由于莫高窟开凿在砾岩壁面上,石质松 

散,无法就岩雕造,因此造像均采用泥塑的形式,并与壁画相结合,造成塑 

绘统一的完整效果。莫高窟彩塑技巧在隋代逐步走向成熟,佛、菩萨、弟子 

开始以圆雕的形式出现,形象上也开始个性化。但由于技巧上不够成熟,肢 

体比例不相称,一般头大,体壮,下肢较短。至唐代,莫高窟彩塑达到了技 

巧表现的高峰,形象开始生活化、个性化,真实生动,亲切感人。特别是在 

菩萨像的制作上,尤为令人惊叹。她们身段秀美,气度娴雅,修长的眉眼, 

表现了女性无限的温柔和智慧。弟子像更注重性格的刻画。迦叶多表现为老 

成智慧的长者,阿难的样子则时常仿效具有一定学识而又谦逊好学的青年僧 


… Page 78…

人。而天王简直就是当时武将的写真。唐代雕塑匠师们将生活作为创作的源 

泉,用现实中的人物形象来丰富神化了的人物,并赋予不同类型的形象以个 

性和生命力,体现了唐代雕塑高度的艺术技巧。 

     莫高窟壁画在唐代达到极盛,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最辉煌最丰富的。在 

题材内容上,出现了场面巨大、结构严谨、配置匀称、变化多彩的经变画, 

这是前所未有的,如 《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维摩诘经变》、 

 《法华经变》、《金光明经变》、《报恩经变》等,其中《西方净土变》画 

得最多,最受人们的欢迎,这与当时的佛教信仰密切相关。初唐时力倡净土 

往生,任何人只要一心念佛,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想象的极乐世界 

是以现实作借鉴,以当时人间认为美的东西组成幻觉中的净土。在这极乐世 

界里,不但有楼台伎乐,水树花鸟,琉璃钵饭,百味馨香,而且是“极乐国 

中无昼夜,花开花合辨朝昏。”“化生童子舞金田,鼓瑟萧韶半在天。”因 

此在净土变中除了佛、菩萨,画面还表现了极其壮丽的楼台亭榭和盛大的歌 

舞场面,画面上方彩云缭绕,飞天起舞,天花乱坠。整个画面富丽庄严,气 

象万千。这些都是运用来自生活的想象而创造的欢乐景象,透过这些美丽物 

象的表现,曲折地反映了对现实物质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维摩诘经变》也是唐代最受欢迎的题材,表现的是在家居士维摩诘与 

文殊师利论辩时的种种景象。维摩变可以说是魏晋以来首先中国化了的佛教 

画。自顾恺之在瓦棺寺画维摩变开始,张僧繇,展子虔至唐代的阎立本、吴 

道子、孙位等著名画家,都曾画过这个题材。莫高窟壁画中所作的《维摩诘 

经变》,如盛唐103窟维摩变中的维摩诘像,已不作顾恺之的“清羸示病之 

容,隐几忘言之状”,而是须眉奋张,目光如炬,手挥麈尾,投身向前,活 

生生地刻划了这个智慧过人、不甘寂莫的老人在激辩时的兴奋热烈的情绪, 

和文殊师利的冷静安详成强烈的对照。从中也可想象出吴道子画风的影响。 

     在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中,晚唐156窟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最为生 

动。张议潮是在公元848年驱逐吐蕃军队,收复河西走廊的民族英雄,后被 

敕封为归义军节度使。为此而开凿的156窟特绘了长幅的张议潮及夫人宋氏 

出行图。出行图高1。2米,长16。40米。在这篇横卷式长画中,张议潮骑着 

高大的红马,前面有一排排骑兵,有的吹着号角,后有狩骑,还有飞奔的猎 

犬和黄羊。张议潮的夫人宋氏骑白马,前后都簇拥着侍从车马和侍女,还有 

舞女行列,边舞边行,并有乐队伴奏,其前还有一队杂技百戏。全画安排有 

条不紊,主次分明,节奏感很强,显示出艺术家高超的绘画能力。横观全图, 

颇有一派“一振雄名天下知”的威武气势。 

     龙门石窟在唐代再次成为大规模宗教活动的中心,现存唐代开凿的洞窟 

数十处,其中奉先寺最具代表性。奉先寺创建于咸亨三年 (公元672年)四 

月一日,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十二月三十日完工,前后费时不过三年 

九个月,而规模之大超过了龙门所有的石窟。奉先寺本尊是卢舍那坐像,通 

高17。14米,螺形发髻,身披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面圆润丰满, 

眉秀如新月,嘴角微翘,似呈微笑状,微低的头部与虔诚的信徒和礼佛者仰 

视的目光相交汇,令人觉得可敬可亲。佛像既有男性的刚劲,又有女性的温 

柔,是一个具有佛的神秘性与人世间最高主宰的无尚权威性的集合体,乃神 

性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主尊两侧的胁侍、护法形象也都十分有个性。弟 

子迦叶虽已风化崩圯,但从仅剩下的头像局部来看,俨然是一位严谨持重, 

饱经风霜的老僧;阿难则文静温顺,给人以朴实笃厚之感;二胁侍菩萨华丽、 


… Page 79…

端庄而又矜持;天王身披铠甲,身躯硕壮,神态严肃;金刚力士赤膊上阵, 

气势汹汹,咄咄逼人,如闻其声。天王、力士显然都是当时将士的真实写照。 

天王脚下的地神性格刻画得更为突出,不像通常塑造的那样丑恶、凶顽,艺 

术家把他塑造成无所畏惧的、不受奴役的一个反抗者。 

     奉先寺的开凿不取凿洞方式,而是利用山势开辟大面积山崖,因而使得 

大规模的整组雕像组织在统一的气氛之中,大像龛选择在半山腰,从远处望 

去,突出于两侧的天王、力士孔武有力,给人以威摄力量。当人们爬上一段 

山路来到大像之前时,卢舍那佛宁静、慈祥的目光正与仰头观看的礼拜者相 

交汇,而大佛两侧菩萨的端庄、弟子的虔诚更衬托出佛像的庄严,造成一种 

亲切的、以佛的慈悲为怀感化人的气氛,这样更增加了人们的崇敬之感。奉 

先寺无论在凿造规模、艺术设计,在雕刻形象的塑造方面,都达到了高度完 

善的境地,代表着唐代美术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水平。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面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栖鸾峰下的乐山大 

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为弥勒坐像,依凌云山山崖开凿而成, 

通高71米,头宽10米,头高14。7米,鼻长5。6米,耳长7米,眉长5。6 

米,眼长3。3米,嘴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8米,脚背至膝高28米, 

脚背宽8。5米。大佛坐东面西,远眺峨眉山,近瞰乐山市。大佛双目欲睁似 

闭,面容慈祥肃穆。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于唐德宗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完工时的弥勒坐像,彩绘全身, 

并复以面宽60米的7层13檐楼阁。唐时称为大佛像阁,宋代称天宁阁,元 

末毁于兵火后未再重建。乐山大佛因是依山开凿,故有“山是一尊佛,佛是 

一座山”之称。 



                             3。人物画的成熟 



     隋代画家,画史记载不下几十人,其中画人物画最著名,如杨契丹,善 

画佛像,郑法士善画人物佛像,董伯仁善画楼台人物等。这些画家的绘画风 

格,仍沿袭着“齐梁画风”,即一种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画风。另外,从西域 

来中原的尉迟跋质那、跋摩那、昙摩拙叉等,他们擅长描写外国风俗人物、 

佛像,画风与中原画家明显有别。遗憾的是,这些画家的作品无一存世。唐 

代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发展,盛唐时期尤为发达。随着封 

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需要和爱好,道释之外,肖像,仕女 

画风靡一时。其他画历史故事,写社会生活,都有大量作品产生。杰出的画 

家如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都是艺绝当代,名闻遐迩。而从西域来 

的尉迟乙僧,以擅长画佛像和外国人物著称,他代表着以色彩晕染为表现手 

法的西域风格,对唐代吸取西方画风有很大影响。 

     阎立本(?~公元673年),陕西长安人。一家都善画。父阎毗,仕于 

隋代,既有画名,又以擅长建筑工程著称。兄立德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营造 

学家和画家。立本承父兄事业,曾继其兄为工部尚书,并于总章元年(公元 

688年)作了宰相,成为极受重视的宫廷画家,世有“左相(姜恪)宣威沙 

漠,右相(阎立本)驰誉丹青”之谓。他善于描写当时的重大事件,曾画《秦 

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职贡图》、《永徽朝臣图》、 

 《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这些作品中仅存《步辇图》和《历代帝王 

图》。 


… Page 80…

      《步辇图》(宋摹本),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 (公元641年)唐太宗下 

嫁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事件。画家选取太宗坐步辇接见吐蕃使者禄 

东赞的情节来表现,画幅右面是坐于辇上的太宗,九位宫女前后左右分列, 

有的抬辇、扶辇,有的执扇,有的张扇,各具姿态。画幅左面是身著窄袖团 

花袍,拱手致意的禄东赞,他被典礼官引见给太宗皇帝。画中不同人物性格 

刻画十分成功。禄东赞的举止相貌有着强烈的高原民族特点,尤其是在容貌 

神情的刻画上,十分恰当地表现出禄东赞睿智聪颖而又矜持谦恭的性格特 

征。唐太宗则被描绘的既威严又自若,在深沉谦和的外表中流露出深才大略 

和非凡气度,由此也使这幅作品具有了肖像画创作的性质。这幅作品忠实地 

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至今仍有重要的历史价 

值。 《历代帝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描绘了从汉昭帝到隋炀帝共 

十三位帝王及其侍臣的肖像,寓褒贬于人物的精神形态的刻画之中,鲜明生 

动。关于此画的作者,也有人认为是初唐画家郎余令。 

     尉迟乙僧 (生卒未详),于阗(今新疆和田)人,与阎立本齐名。善画 

佛像及外国人物,“外国鬼神,奇形异貌,中华罕继。”在绘画技法上不同 

于中原传统,他长于色彩的晕染,“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汤 

澋《画鉴》),从而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用线“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 

丝,大则洒落有气概。”这种铁线描,设色侧重晕染的方法,使人们耳目一 

新,被称作凹凸画派。 

     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约生于公元7世纪90年代,卒于公元 

758年以后。幼孤贫,当过县尉和小吏。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画, 

 “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召入禁中为宫廷画家,“非 

有诏,不得画”。他是一位罕见的多产画家,曾在长安、洛阳一带寺庙中绘 

制壁画300余堵,涉及到各类经变、文殊、普贤、佛陀、菩萨以及梵释天众 

等,也绘有道教中的玄元像、五圣图。当他创作壁画时,“长安市肆老幼士 

庶竞至,观者如堵”,甚至“观者喧呼,惊动坊邑。”他画的地狱变相最为 

著称,被描写为“图中无一所谓剑林、狱府、中头、马面、青鬼、赤者,尚 

有一种阴气袭人而来,观者不寒而慄。”图中虽未描绘任何恐怕景象,却能 

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使人在情绪上受到震动。他的绘画技巧极为熟练,画丈 

余大像,可从手臂开始,也可以从足部开始,同样能够准确画出动人的形象。 

吴道子以他旺盛的精力、高涨的热情、娴熟的技巧,奇异的想象、准确的造 

型、独创的风格,赢得了“画圣”之称。苏轼将他作为唐代绘画的代表,与 

诗人杜甫、散文家韩愈、书法家颜真卿并列,极赞道:“画至吴道子,而古 

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吴道子被称为“张僧繇后身”,他的艺术继承了张僧繇简括的造型技巧,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后人将他与张僧繇合称“疏体”画家,以区别于 

顾恺之和陆探微劲紧联绵的“密体”。用笔如“莼菜条”。雄劲、磊落、气 

势磅礴。喜用焦墨勾勒,略加淡彩,自然传神,所谓“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有“吴带当风”之誉,世谓之“吴装”。他独创的宗教图像的样式,称为“吴 

家样”,是一种新兴的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样式,同时也突破了北齐曹仲 

达以来的“曹家样”的影响,而成为与之对立的样式,两种样式的区别可用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二语来概括。 

     吴道子的作品,今已无存。日本大阪市美术馆收藏的《送子天王图》传 

为吴道子真迹,但可能为宋人摹本,一般认为比较接近吴道子风格。这幅长 


… Page 81…

卷表现净饭王及摩耶夫人抱太子(释迦牟尼)去天祠朝谒天神的情景。画中 

人物均被描绘成唐朝贵族阶层的形象。线描顿挫有力,粗细转折变化丰富, 

确有吴带当风的特色。吴道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