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 >

第21章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21章

小说: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85…

初期器物纹饰以忍冬纹、折枝花鸟纹为主体。也有以各种动物纹为纹饰者, 

还有一些器物从器形到装饰 (如联珠纹,对兽纹)都带有浓厚的波斯萨珊风 

格。后期纹饰风格大变,面目一新,团花、缠枝花、花鸟图案成为最盛行的 

纹饰,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纹饰已与中国传统的花鸟纹饰珠联璧合,融为一体 

了。此时铜器中最具特色和水平的,要属铜镜。隋唐铜镜以其争芳斗艳的题 

材,纹饰和造型的明快著称于世,四神、瑞兽、海马、葡萄以及花卉是唐镜 

纹饰的基本主题,构图繁复、瑰丽。由于合金中锡的成分增多,因此镜面光 

亮平滑,色泽净白如银,可见唐代铜镜高超的工艺水平。 



                                7。书法艺术 



     隋唐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繁盛的时期,名家辈出,著名的有初唐四家欧阳 

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草书大家孙过庭、张旭、怀素,楷书巨匠颜真 

卿、柳公权等。 

     欧阳询(公元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其书法习王羲之父子,法度严谨,险劲瘦硬。正书为唐初之冠,闻名海内外。 

流传作品,碑刻有《九成宫礼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虔 

恭公温彦博碑》。行书墨迹有 《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等,为 

历代书家所珍贵。 

     虞世南(公元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其书受业于隋 

代智永,外柔内刚,笔力坚实,不露锋芒,字形端庄秀美。正书碑刻有 《孔 

子庙堂碑》。 

     褚遂良 (公元596年—658年),字登善,钱塘(今杭州)人。工楷隶。 

师承较宽,近学欧、虔,远学钟、王,融各家之长而成一体。字清劲秀颖又 

内含筋骨。作品有《雁塔圣教序碑》、《房玄龄碑》、《孟法师碑》、《伊 

阙佛龛碑》等。 

     薛稷(公元649—713年),河东人,为魏征的外孙。书学褚遂良,笔迹 

瘦润,结构疏朗。流传有 《信行禅师碑》。 

     孙过庭 (公元646年—691年),名虔礼,吴郡富阳 (今浙江富阳县) 

人。擅长楷、行、草3种书体,以草书为优。师法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 

劲,被认为是二王草书典型传派。传世墨迹有《书谱》。 

     张旭,字伯高,吴郡吴(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不详,约活动于武后、 

玄宗时代。张旭才情放达,嗜酒,每大醉,则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其书法 

变化无穷,若有神助,世称狂草,有草圣之称。他又能写极端正严谨的楷书, 

其《郎官石柱记序》被认为唐人正书无出其右。唐玄宗时,以李白的诗、裴 

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号为三绝。张旭的草书,打破方块字的束缚,突破王 

字平稳的格局,粗细大小相间,长方扁圆互见,自由奔放,充分表达了书者 

的主观情趣。草书作品有《古诗四帖》及《肚痛帖》等。 

     怀素 (公元737年—799年),俗姓钱,字藏真,长沙人。自幼出家为 

僧,经禅之暇,颇好书法。怀素亦好饮酒,以酒酣兴发,于寺壁里墙,衣裳 

器具,无不书之,其字如惊蛇走虺、张雨狂风,线条飞动自然,而法度完备。 

有《自叙》、《食鱼》等墨迹传世。时人将他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 

     颜真卿 (公元709年—785年),字清臣,今西安人。自幼勤奋好学, 

书法受家庭影响,同时得张旭指导,并向历代书家汲取营养,经融合贯通, 


… Page 86…

创造了出类拔萃、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成为代表 

有唐一代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多用中锋,结体丰茂,庄重奇伟,具有气势 

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他遗留的碑刻最多,有《多宝塔碑》、《宋广平碑》、 

 《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碑》等。其草稿《与郭仆射书》 

和《祭侄季明文》顿挫郁屈,纵横磅礴,成为书法中的楷模。 

     中国楷书发展到唐代可以说达到了顶峰阶段,其成就以颜真卿为代表。 

稍晚的书法家柳公权亦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后世并称颜柳。柳公权(公元778 

年—865年),字诚悬,京北华原 (今陕西耀县)人,终生以书法为伍。在 

晚唐书家中名声最大。师颜体,变颜体的方正圆厚为清劲瘦硬。字形作中心 

攒聚四边伸张之势,行笔刚劲,轻折方硬,个人风格十分突出,时有“颜筋 

柳骨”之誉传世碑刻有 《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功德碑》等。 



                              8。音乐、舞蹈 



     隋朝的音乐机构有“太乐署”(雅乐)、“清商署(俗乐)和“鼓吹署” 

 (礼仪音乐)。宫廷燕乐置九部乐:清乐伎、西凉伎、龟兹伎、天竺伎、康 

国伎、疏勒伎、安国伎、高丽伎、文康伎。从这些项目中可以看出,当时朝 

廷已广泛收集了国内外的多种乐舞。 

     唐朝前期一百多年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也十分广泛, 

因此,新的音乐不断地、大量地涌现出来,并得到普遍传播。 

     唐初宫廷燕乐沿用隋九部乐,至太宗时调整为十部: (1)宴乐;(2) 

清商乐;(3)西凉乐;(4)天竺乐;(5)高丽乐;(6)龟兹乐;(7)安 

国乐;(8)疏勒乐;(9)康国乐;(10)高昌乐。唐高宗时,十部乐又向 

 “坐部伎”和“立部伎”转化。坐部伎在堂上坐着演奏,立部伎在堂下站着 

演奏。坐部伎包括《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 

 《龙池乐》和《小破阵乐》;立部伎包括《安乐》、《太平乐》、《破阵乐》、 

 《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和《光寿乐》。这些都 

是以传统或民间乐舞为基础,吸收十部乐及其他外来乐舞并加以改编而创造 

的综合性的大型乐舞。十部乐向坐部伎、立部伎的转化,标志着唐代宫廷乐 

舞在艺术上的一次突破。 

     唐代的音乐机构,有太乐署、鼓吹署和教坊,都由太常寺管辖。另外, 

在宫廷中还有“梨园”等,也是培养乐工的地方。这些音乐机构,主要传习 

俗乐,是搜集民间乐舞,培养乐工的地方,同时也是提高乐舞艺术,传播乐 

舞的地方。唐代音乐机构中的优秀音乐家为数甚多。例如开元年间许和子的 

歌唱、李谟的笛、李龟年的歌唱、觱篥、羯鼓,贺杯智、裴新奴的琵琶,张 

野狐的箜篌、筚篥及作曲技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唐代民间音乐活动往往和民间节日及寺院的宗教活动结合起来。唐代佛 

教鼎盛,寺院林立,有些大寺院是宗教活动、娱乐活动以及其他文化活动的 

处所,同时也有商业活动。寺院内设有“戏场”,戏场里除乐舞外,还有“俗 

讲’歌舞小戏、杂技幻术等。敦煌莫高窟保存的大量乐舞壁画和文书,为研 

究唐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隋唐时代,东方舞蹈艺术汇聚于中国,发展得颇为丰富多彩。异域乐舞 

的输入,给传统的乐舞以新的刺激,吸收酝酿,创造出民族舞的新成果。就 

是过去传统的民间舞,至此也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发展,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 Page 87…

唐代最著名的舞曲《霓裳羽衣舞》就是在西凉《婆罗门曲》基础上加工创作 

的。而周隋时期流传地方的舞剧如《兰陵王》、《踏谣娘》等舞,在唐代更 

加充实,重现新的特色。由中亚、新疆传入的《胡旋舞》、《胡腾舞》、《柘 

枝舞》、 《泼寒胡舞》等,亦曾风靡中原。唐代的舞艺百花齐放,在吸收外 

来,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 


… Page 88…

                     十一、中国五代两宋时期的艺术 



     唐末藩镇割据,国家走向分裂,相继出现五代十国,五代时期绘画盛行 

的地区,主要是在中原、两蜀和南唐所辖地。西蜀和南唐都建立了画院,山 

水、花鸟画科成熟,出现了一批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画家。北宋统一后,绘 

画得到进一步发展,画院兴盛,文人画兴起。这一时期传世的作品也较多。 

由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对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都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建筑风格由唐代的雄伟质朴变为秀美多姿;各种供人玩赏的小型 

雕塑得到蓬勃发展;工艺美术则向商品化平民化方向发展。五代两宋是中国 

美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1。五代两宋人物画 



     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创作,仍以描绘贵族生活的题材为主,特别是宫廷画 

院的画家,需要为皇室贵族传神写照,表现他们奢华的生活,显示他们的富 

贵身份。绘画的风格也由唐人的概括雍容转向繁丽精细。南唐画院的周文矩 

和顾闳中等人就是以画贵族人物肖像著称。 

     周文矩,建康句容 (今江苏句容)人。生卒年不详。南唐中主后主时任 

画院的翰林待诏。他的人物仕女画效法周昉而有所变,画风更加纤丽秀润。 

在衣纹描绘上又吸收了李煜书法的“行笔瘦硬战掣”(称“战笔描”)即颤 

抖的笔法。作品有《宫中图》、《重屏会棋图》。《宫中图》全图分12段, 

共81人,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宫廷妇女优裕闲适的生活,包括奏乐、簪花、扑 

蝶、戏婴、梳洗、调犬、画像等,人物情态生动传神,反映了周文矩师法周 

昉的艺术特征。《重屏会棋图》描绘的是南唐中主李璟和他的三个兄弟弈棋, 

在弈棋的高雅生活中流露着友爱气氛。李璟坐在正中,具有肖像画性质,神 

情逼真;衣纹作战笔,是其画法特点。背景是一架屏风,内容系表现白居易 

 《偶眠》诗意,故名《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与周文矩同时为南唐画院待诏。他也以画人物肖像著称,曾为后 

主李煜画过肖像。《韩熙载夜宴图》是他唯一存世作品。表现的是南唐大臣 

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韩熙载是北方人,颇有抱负,投入南唐政权历经 

三朝而没有受到重用,感到失望而沉郁。后主时国势衰微,失败已成定局, 

此时后主李煜有意要授他为相,他却感到“世事日非”,无意为官,并以声 

色自乐来”避国家入相之命”。李煜为了解他的生活状况,派顾闳中潜其府 

第观察,目识心记,创作了这一画卷。全画以长卷形式分为听乐、观舞、休 

息、清吹、送别等五个场面。画中韩熙载的形象刻划的十分成功,画家不但 

画出了他的外貌特征,而且比较深入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特殊心理状态,揭 

示出韩熙载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画中其余人物也各有特色,生动传神,该画 

线描的工整精细、严谨有法,设色的绚丽清雅、丰富协调,都达到这一时期 

的最高水平。 

     变形人物画在五代时开始出现,虽属个别现象,却是史无前例的。西蜀 

名僧贯休 (公元832年—912年),俗姓姜,婺州 (今浙江金华)兰陵人, 

入蜀后被封为禅月大师。他的《十六罗汉像》共十六幅,每幅一像,均取坐 

姿。罗汉形象奇异,或庞眉深目,或隆鼻突颚,是根据当时本已流行的“胡 

貌梵相”而益加夸张变形的,显然是要突出罗汉的法力无边,以造成浓厚的 


… Page 89…

宗教神秘感。贯休在中国画史上第一次开创了夸张变形的风格。 

     宋代人物画一方面继承了五代院画传统和吴道子的画风,还开创了水墨 

写意人物画。武宗元(?—1050年)是北宋重要宗教画家。他善画佛道人物, 

能包孕曹(仲达)吴(道子)两家之长,尤得吴道子之妙,被称为“宋之吴 

生”。曾在开封、洛阳等地画了大量寺观壁画,为时人所称誉。《朝元仙仗 

图》传为他所画。这是一卷壁画粉本小样,描绘南极帝君、东华帝君与扶桑 

大帝率众前往朝见元始天尊的仪仗行列。作者以有力而舒缓的线描勾绘了和 

风吹拂中的87位神仙,其中的帝君庄严丰满,女仙端丽多姿、男仙安详肃穆, 

神将威猛狰狞,行进的行列通过不同人物和身份、服饰、身姿顾盼及高低疏 

密的间隔,于统一中而有变化。全画以莼菜条线描勾出,不施彩色,线条转 

折流动而有变化。仙乐一段衣袂飘舞,气氛欢快,体现了“天衣飞扬,满壁 

风动”的吴家样特色。朝元图是唐代发展起来的道教壁画题材,并为后世明 

清寺观壁画所沿袭。 

     南宋画院待诏梁楷(1201年—1204年),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 

在人物画上则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笔减神完的面貌,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 

的先河。《李白行吟图》以寥寥数笔,粗犷而有变化的笔势,浓淡干湿的墨 

色,把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豪爽、洒脱和傲岸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跃然 

纸上。 《泼墨仙人图》则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在 

这件作品中梁楷已彻底摆脱了线条的局限,在一片淋漓酣畅的墨迹中辉映出 

仙人的浪漫风姿,使形象与笔墨融为一体,也使传神与写意相互为用了。 



                                   2。画院 



     画院的设立,开始于五代后蜀。后蜀主孟昶明德二年(公元935年)创 

 “翰林图画院”,这是中国画史上有正式画院之始,院中设有待诏、祇侯等 

职。 《益州名画录》载,蜀主孟昶还授黄筌为“翰林待诏,权院事,赐紫金 

袋”。西蜀画院的画家,除上述黄筌外,较有名的还有赵忠义、蒲师训、黄 

居寀、徐德昌等。而南唐中主李璟,也采取了西蜀的办法,在宫廷设立了翰 

林图画院。各地画家闻讯后,有不少来到南唐。当时南唐画院中的画家如周 

文矩、顾闳中、王齐翰、董源、卫贤等,都知名于大江南北。 

     画院至宋代发展到极盛。北宋建国之初,即承袭南唐、西蜀旧制,设立 

了翰林图画院,罗致四散在各地的画家及前代画院画家,所以北宋初年的画 

院,一开始就有了雄厚的实力。画家进入画院需经过考试,按其水平分别授 

以画学正、待诏、祇侯、艺学、画学生等职位,特别恩宠者赐“绯紫”和“佩 

鱼”,有的还授以朝官衔。画院画家的创作,主要为宫廷服务,受皇帝支配 

控制,因此画院的盛衰,与帝王的爱好与否关系密切。宋徽宗赵佶(1082年 

—1135年)在位期间,是两宋画院最为发达的时期,也是古代宫廷绘画最为 

繁盛的时期。此时设立了称为“画学”的皇家美术学院,不但把绘画分为六 

科: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和屋木,以培养人材,而且还开设 《说 

文》、《尔雅》等课程,以提高学员的文化修养。同时,还把画院的入院考 

试与院画家的考绩升迁纳入了科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