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四川永泰人,是位诗人兼画家。他
以擅画墨竹著称,所画墨竹及后来学他画法的,称为“湖州竹派”。他曾深
入竹林,作仔细观察研究,自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然后进行创作。
传为他画的 《墨竹》造型真实,画风严谨而潇洒自然。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祖籍山西太原。他精于鉴藏古书画,
善书法。在绘画上,则根据江南烟云风雨变化的特点,用水墨大笔触的方法
… Page 94…
来表现,创造了“多以烟云掩树木,不取工细”的“半点山水”。这一方法
为他的儿子米友仁 (1086年—1165年)所继承和发挥,世称“米氏云山”。
米芾画已无存,米友仁作品有《潇湘奇观图》。画家用淋漓水墨画江上云山,
用笔草草,皴染结合,生动地表现了烟云的流动与山树的葱郁。
杨补之(1097年—1169年)的墨梅成就最高。他的墨梅有清雅闲逸、出
尘绝俗的情致。传世作品有《四梅花图》、《雪梅图》等。
赵孟坚(1199年—1264年以后)是南宋末杰出的文人画家。他擅画梅兰
竹石,尤以白描水仙花著称,开创了白描花卉的新体格。传世作品有《岁寒
三友图》、《白描水仙图》等。《白描水仙图》以墨笔画白描水仙两株,花
叶并不多。画家用细如蚕丝、刚中有柔的线条,勾出了水仙婀娜多姿的叶子
和花瓣,把水仙的迎风翻仰和带露含香的秀骨清姿,刻画得淋漓尽致。
5。五代两宋花鸟画
花鸟画在五代走向成熟,并出现了在艺术风格上完全不同的两大流派,
以徐熙和黄筌为代表。
徐熙,金陵人。虽出身大族,却一生不肯为官,自享田园之乐。他常游
于田野园圃,所画花鸟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蔬菜茎苗,亦入图
画”。其画法“落笔颇重,中略施丹粉”,可能是一种以勾勒为主的淡彩画
法,有“落墨花”之称。他的题材内容与画法都表现出文人士大夫情趣,故
有“徐熙野逸”之评。徐熙无真迹存世。
黄筌,字要叔,成都人,西蜀的宫廷画家。他擅长花竹翎毛,亦能画佛
道、人物、山水,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所绘花鸟,多为宫中珍禽瑞兽,
奇花怪石,以极细的线条勾勒,并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不见勾勒
墨迹,情态生动逼真,有“黄家富贵”之称。从存在世《珍禽图》中可见其
精湛的写实技巧和精谨艳丽的风格。
入北宋以后,宫廷中主要是黄筌体系的花鸟画占统治地位,宋太祖赵匡
胤、太宗赵光义都非常欣赏黄家作品,曾命黄筌之子黄居寀负责搜访天下名
画,诠定品目,因而黄家的画法便一时成为宫廷绘画的标准。黄居寀只有一
件作品存世,即 《山鹧棘雀图》,从中仍可窥见“黄家富贵”之遗风。
占据统治地位的“黄氏体制”至北宋中后期,为崔白所突破。崔白,字
子西,濠梁 (今安徽凤阳)人。他活动于仁宗、神宗之际,神宗时召入画院
为艺学。崔白好古博雅,性疏阔度,纵逸不羁,气质上更接近不受拘束的文
人。所绘花鸟,“体制清赡,作用疏通”,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特别善
于表现不同季节自然环境中花鸟的运动变化及互相关系。作品有《双喜图》、
《寒雀图》等。《双喜图》绘秋风肃杀中两只寒鹊栖飞噪鸣于枯木荆树之上,
不知何时闯来的野兔正在引首回顾,这就更增添了双鹊躁动不安的情绪。画
家对双鹊和兔的描写,用笔极其工细,而对古木、衰草和山坡则采取半工半
写,给人以信手拈来的印象。
南宋花鸟画一方面仍沿袭北宋画院已开辟的“寓兴”道路,形似不减而
抒情意味有增;另一方面,又开创了题材广泛、风格逸宕的水墨写意花鸟画,
使中国的大写意花鸟画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方面以僧法常为代表。
法常,号牧溪,生活于宋末。他“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
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他的作品大部分流传
… Page 95…
日本,对日本绘画有很大影响。存世作品有《观音图》、《猿图》、《鹤图》、
《写生蔬果图卷》等。法常的这种水墨写意画为明清许多画家继承发展,产
生了重大的影响。
6。宋代的风俗画
宋代手工业的恢复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市场的活跃和城市的兴盛。
与此同时,也大量出现了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乡生活的绘画作品。这种
风俗画以城市生活的丰富详赡引人入胜,适应了市俗百姓的趣味,如燕文贵
的《七夕夜市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的《货郎图》、《婴
戏图》、李嵩的 《货郎图》及李迪的《归牧图》等。这些画家大都熟悉市民
生活和精神状态,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和审
美时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最高水平。
张择端是活动于南北宋之交的画家,生卒年不详,山东人,字正道。他
工于界画、舟车、市桥,后进入徽宗画院。《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首都
汴梁城内外的风光和各色各样的人物活动。全画可分为三段,首段为郊区农
村风光;中段以虹桥为中心,画出汴河两岸车船运输交通、手工业和商业贸
易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是城市内外纵横交错的街道,商店鳞次栉比,车马轿
驼往来熙攘,一片繁荣景象。画家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揭示
了北宋汴梁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它不是一般表面的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
以各个阶层的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中心,深刻地把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动态和
人民的生活状况展示出来。为避免平铺直叙,画家安排了许多戏剧性情节,
其中以船过虹桥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一艘满载货物的大船正准备穿过桥
洞,船桅已经放倒,甲板上的船夫,有的在船舷两侧使劲撑篙,有的用长杆
抵住桥洞的顶,以防冲撞;还有人从桥上抛下绳索,以便挽住船只,使它平
稳地穿过桥洞;附近的一些小船和桥上的许多行人,也在一旁指指点点地帮
忙助力。总之,共有几十个人从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角度,参加到这场紧张
而富有戏剧性的同激流搏斗的斗争中去。画面是那样逼真,仿佛有喧哗之声
从画面上传出来。整个画卷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热闹而紧张的高潮。
7。五代两宋建筑与雕刻
这一时期的建筑与唐代相比,显得秀美多姿,变化丰富。汴京(今开封)
继长安洛阳后成为北宋的首都,有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城内店铺林立。
人烟稠密。内城东北隅有大型园林——艮岳,外城西郊则有琼林苑、金明池
等,都是供皇家游乐的御苑,装点豪华,规模庞大。
寺庙建筑遗迹以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的晋祠最为重要。晋祠
原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现存圣母殿为宋代建筑,建立于北宋天圣年
间,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是围廊,前廊的八根柱上皆木
雕蟠龙。殿内存有43尊宋代彩塑圣母及侍女像。主像圣母端坐于木制神龛
内,头戴凤冠,双腿盘坐,形态端庄慈祥。侍从人物分列龛外两侧,他们手
持各种日常用品,各守职事,体态优美,形象清秀,性格,气质各有不同,
富有生气,体现了宋代雕塑注重人物的真实描写的特点。
五代两宋时期的重要寺观塑像尚有平遥(五代)镇国寺大殿佛菩萨像十
… Page 96…
一躯,这些雕刻尚存唐风;正定北宋隆兴寺大悲阁22米高的铜铸大悲菩萨
像;苏州甪直镇保圣寺内宋塑罗汉九尊,形貌各异,写实中有夸张,犹承唐
代雕塑之遗绪;长清县灵岩寺千佛殿内宋代彩塑罗汉像,共40躯,高与真人
等,形态生动,眉目传情,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体现了宋代宗教
雕塑的世俗化倾向。
宋代的石窟造像以四川大足石窟为代表。四川大足石窟造像有数十处,
其中北山和宝顶山的摩崖造像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它反映了晚唐、五代
至南宋时期石窟艺术的发展面貌。北山位于大足县城西北2。5公里处,始凿
于晚唐,历五代至南宋。其中以佛湾最为集中。雕刻普遍趋于清秀,如 125
窟的“数珠观音”、面庞清秀,妩媚动人,当地人称之为“媚态观音”;113
窟的“水月观音”则面庞丰满端庄,神态安然自得,充分表现出“自在在心”
的特征;163“心神车窟”中之文殊、普贤等不同的八尊菩萨像,端庄秀丽,
表情温和,气质典雅,动态优美,是宋代雕刻中罕见的艺术珍品。距大足城
东北15公里的宝顶山造像数以万计,其中以开凿于南宋的大佛湾为中心。大
佛湾造像是由宋代名僧赵智凤主持凿建,整个雕像按特定指导思想去塑造
的,即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其中最富特色的是各种经变故事和牧牛道
场。在宣传佛教的变相中出现了大量现实人物形象及生活情节,如“父母恩
重经变相”中抚育小孩的父母之爱,“地狱变”中的养鸡妇,淳朴清秀,面
带微笑,正在打开鸡笼“放生”。牧牛道场中散置于起伏的崖面上的牧童和
牛的种种情节,也都极为真实动人,犹如一首田园牧歌,那并肩互搂的两牧
童笑得是那么天真自然,坐在坡头吹短笛的牧童又是那么忘情,坦胸露腹横
躺在坡头酣睡的牧童是那样安然自得。这些都曲折地体现了民间工匠对现实
生活的爱憎。
宋代陵墓雕刻规模庞大,但从整体艺术水平而言,则逊于唐陵。石刻造
像多趋于程式化,人物形象呆板,无多少个性可言;动物形象虽细腻写实但
缺乏洗炼,整体不够坚实有力,造型上缺乏深沉豪迈的气概,较为突出的有
永定陵(真宗)前石狮、永泰陵(哲宗)前石象、永熙陵(太宗)前石羊等。
8。五代两宋工艺美术
陶瓷工艺在宋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唐、五代“南青北白”的基础上,
出现了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等五大名窟,同时,磁州窑、耀州窑、
吉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名窑也以其清新质朴的瓷器闻名于世。
定窑,是宋代名窑之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涧在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曲阳宋属定州,故名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白釉装饰方法有三种:刻花、划
花和印花。在装饰上,早期多素地,北宋中期以后花纹渐多,主要有牡丹、
菊花、莲花等植物纹和鸳鸯、游鱼纹等,图案优美生动,富于变化。定窑所
烧瓷器多为日用器皿,有碗、盘、杯、盒、枕、瓶、壶等品种。定窑除白瓷
外,还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釉剔花器。
汝窑,位于今河南省宝丰县境内,宝丰在宋时属汝州,汝窑由此得名,
汝窑为北宋宫廷烧制瓷器,历年不久,中经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南宋人已有
“近尤难得”之叹,流传至今者不足百件,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
瓷窑。传世品的造型也不丰富,仅见盘、碟、洗、奁、尊、盏托等。汝窑无
大件器皿,器皿高度没有超过30厘米的,这可以说是汝窑的一个特点。汝窑
… Page 97…
瓷器以釉色作为美化器物的重要手段,其釉色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它所
产生的清逸、高雅的色感,正是宋代上流社会的时尚爱好和审美趣味的反映。
哥窑与汝窑不同,它不见于宋人记载,把哥窑列为南宋名窑的,最早见
于明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哥窑釉色青,浓淡不一。瓷器的主要特征
是釉面周身布满龟裂纹片,即开片,具一种古朴自然的天趣。其造形有各式
瓶、炉、洗、盘及文具等。
钧窑在后世视作宋代名窑之一,但钧窑之名不见宋代文献记载,钧窑位
于河南禹县,属北方青瓷系统,种类有碗、碟、炉、瓶、花盆等,尤以花盆
造型最为丰富优美,有海棠花形、圆形等样式。钧窑瓷器釉色独特,由于是
一种乳浊釉,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因此,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有如蓝天
中的晚霞,甚为美丽。
官窑是为两宋宫廷所垄断,专为宫廷烧制瓷器,失去了商品瓷的性质。
其窑有三处:浙江余姚越窑、河南开封的北宋官窑和浙江杭州南宋官窑。宫
中用瓷多很精致,用于礼仪的有仿古铜器和玉器等。
磁州窑系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这个窑系的窑场以河南为最多最
早,另外河北、山西也有分布。宋代磁州窑系诸窑保持了唐代民窑品类多、
不单一的特点,除白瓷外,还兼烧黑瓷、花瓷、青瓷、低温三彩等,能适应
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的需要。在装饰上,主要采用黑白对比的方法,富
有乡土气息与民间色彩,在宋瓷中别具一格。
耀州窑以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代表,另外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
店及玉华宫等窑在内。以烧制青瓷为主,亦烧造酱色釉器。耀州窑产品以民
用为主,其中以碗的造型最具特色。装饰纹样取材广泛,有牡丹、菊花、忍
冬、莲荷、龙、凤、鹤、鱼及婴戏等。耀州窑由于独特的地方风格,高超的
产品质量而常被地方官选作贡品。
江西景德镇窑是宋代重要瓷窑之一,它有优质的制瓷原料,有便于烧瓷
的松柴,有比较便利的水路交通,特别是工匠来自各地,带来了各地制瓷的
好经验。在原料选择、制瓷工艺以及装饰纹样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
度,可以说它比较集中地代表了宋代的烧瓷水平。景德镇窑以烧制青白瓷为
主。釉色白中泛青、青中见白,是景德镇窑的创新。景德镇窑青白瓷曾作为
贡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装饰纹样有梅花、
牡丹、莲花、芙蓉、鸳鸯、鱼及儿童形象等。
龙泉窑属南方青瓷系统,位于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南宋晚期是其极盛
期。瓷器品种有瓶、壶、罐、盘等日用器皿,器物造型淳朴。釉色有梅子青
和粉青釉,具有龙泉窑自身的特点与风格,代表了当时青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龙泉窑瓷白中泛绿或微带青灰,温润沉稳,南宋时多以它做为对外贸易商品。
宋代染织工艺得到较大发展,品种多样,花色繁多,技艺高超。品种有
锦、绫、纱、罗、绮、绢、绸、缂丝等,其中以锦最为著名。图案纹饰有各
种花鸟、虫鱼、走兽、人物等,活泼典雅。宋代缂丝技巧非常高超,北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