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剑-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籍由 TXT+学习008论坛 008。topzj/ 热心网友编辑整理
我们在发现
(代序)
写下这些文字,实在不是为了作序,而是希望为我的同事们的辛勤劳作做几句注解。
2001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夜间非黄金时段,悄悄开张了一个名叫《发现之旅》的栏目。与传统的科普节目迥异的是,这个同样标榜科学普及的栏目用浑厚沉郁的旁白、曲折迷离的故事、扣人心弦的音响为观众展开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真实的吗?那些被人们遗忘的、被机谋掩盖的、被岁月尘封的历史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它们是没有国籍的国民,它们生活在常人视野之外,但它们是生命,有着自由野性的灵魂,那些神奇可爱的动物、植物,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生活?
沧海桑田、鬼斧神工、充满玄机与奥秘的大自然到底是我们文明的看客,还是大千世界的主宰?
……
无休止的疑问,不停息的追寻,观众渐渐熟悉了这样一种栏目语言:我们在发现。
《发现之旅》的宗旨是以科学的视角、方法、观念审视人类的文明进程和关键时刻,以发现的态度去追寻真相,探索自然、历史、文明的未解之谜。对后者我们尤其偏爱。一旦我们拥有一双科学看世界的慧眼,我们的目力将超过纯粹的科学疆界,逡巡于人类历史与文明的各个时空。也就是说,一切存在科学发现可能的题材都将是我们表现的对象。这样的栏目定位必须找到一种适合的样式,才能达成目的。毋庸置疑的是,传统的科普片方式——节奏缓慢、见物不见事、见事不见人的方式是不能承载这一任务的。与发现频道、国家地理频道一样,我们选择了纪录片样式。
在电影史上,纪录片被认为是电影本性最完美的复归。它的美学依据是非虚构、纪实风格和价值隐喻。真实是纪录片永恒的魅力。《发现之旅》作为真实类节目,选择纪录片作为表现样式是十分自然的。然而,《发现之旅》不仅关注现实,而且观照历史。因而它所强调的真实纪录决非“对客观物质现实的准确再现”,而是一种源于史实、接近真实、被创造性再现了的事实,即“真实再现”了的事实。我们的纪录是一种被约翰·格里尔逊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the creative treament of actuclity)的纪录,就是说,《发现之旅》不是追求绝对真实,而是追求相对真实感。更准确的说,我们是试图用真实材料和具有真实感的材料去讲故事。正如格里尔逊所说:“从日常生活中拍出一部戏剧来”,“从一个问题中写出一首诗来”。既然是讲故事,就要遵循叙事艺术的规律,动机、悬念、剧情、冲突、铺垫、高潮、节奏……一切叙事艺术的手法都可为我们所用。
特别应该提出的是,悬念和剧情结构是《发现之旅》最刻意追求的。悬念产生于悬而末决的冲突。D·G温斯顿说:“悬念在保持观众的兴趣方面可以是强有力的工具,它在情节复杂的影片中,往往是运动和进程的主要动力”。悬念大师希区柯克说:“问题在于你在影片的开端怎么样制造紧张气氛……”。对《发现之旅》的节目而言,悬念是情节推进的动力,结构变化的支点,冲突结解的依据。大悬念套小悬念,小悬念带大悬念,一个悬念破解带出另一悬念出现,错综复杂、扑逆迷离、山重水复、真假难辨,这也许可算是《发现之旅》栏目的特征之一。
剧情片式结构其实源于故事片“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手法。这种手段将使冲突更加戏剧化、对抗化,它使节目不再停留在简单纪实的层面,在保持真实感的同时强化了讲故事的情节片色彩。在电影史上,让·鲁什代表的真实电影”纪录流派惯用这种方式,即使是理查德·利考克倡导的“直接电影”,在坚持观察、纪录和不干预的同时,也常常用“危机结构”来设计全片。从选题开始,他就偏爱一些具有冲突性质的事件,在拍摄阶段往往多机拍摄冲突各方,最后在剪辑台上将来自不同方面的素材进巧妙的排列、对位、组合,使之平行发展,最终创造出影片的危机和高潮。《发现之旅》在结构上主要采用了这种方式。
《发现之旅》是科学类节目但不是传统的科普片,是纪录片样式但不排斥故事片因素,是真实节目但不拘泥于原生态纪录。它不在乎重构地直面现实,而在乎科学地揭示真相。我们把这种样式叫做“科学纪录片”。
科学纪录片散发着浓郁的发现气质。它醉心于发现的过程,体味着发现的乐趣。它的内涵是理性的,而外表则是娱乐的。
我们把发现看成一种风格,它拒绝概念的堆砌和知识的图解,而沉迷于故事的铺陈和强烈的戏剧冲突。
我们也把发现看成一种语式,它避免说教的陈辞滥调和呆板的线性呈示,钟情于悬念的内在牵引和逻辑的结构张力。
我们更把发现当作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态度和文化现象,它不仅致力于发现科学,更重要的是专注于科学发现。它不耽于在历史的繁卷浩帙中寻找戏剧性,而擅长戏剧化地去挖掘历史表象的背后。
于是,在我的同事们的影片中,我们追寻亘古黄河上消逝的大河桥;我们寻访王者之剑的真正的主人,我们洞穿尘封王朝的断壁残垣;我们凝视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我们猜测谁是恐龙隐匿的子孙;我们回放狙击杀手的致命一击;我们忐忑引燃危险的爆破;我们细心丈量被遗忘的工程……两年来,我们聚集起一支发现的军团,在历史、自然、文明与人性的沟壑中攀援。
今天,这些优秀的作品通过作者和编者的努力,即将结集出版,在纸媒读物中这是首套完全由国内作者独立创作、完全是中国题材的发现类图书。我相信,打开这些书,你将看到探索的一群,用他们激扬跳荡的文字和匪夷所思的画面,讲述他们发现的旅程。他们是探路者、他们是追梦人,他们在为您营造一座科学的快乐大本营。
薛继军
2003年6月于北京
《王者之剑》 前言
剑并不是冷兵器时代最好的杀人武器,在战场上使用频率最多的还是刀。汉以后,出现了一种短柄长刀。这种刀体直而窄,单侧有刃,刀背厚实。刺、劈、挑、挡无不顺手,于是很快在战场上普及起来。自那时起,剑逐渐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但是随后,击剑之风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凡是有些身份的,每个人都在腰间佩一口宝剑。“十五学剑术,遍于诸侯”的李白对剑尊崇倍至,因为剑有“任侠”气,“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任侠”,是一种无人能识的胸襟与胆识,还有随之而来的深入骨髓的寂寞。
我们这一代人了解剑,更多的来自金庸的武侠小说。武当派的牛鼻子都使得一手好剑,为情所困的古墓派美女也使剑,连自称正派的五岳剑派也是使剑。然而他们并不算高明,真正的高手木剑也是剑,树枝也是剑,只要心中有剑,手中还可以无剑。
在《发现之旅》做《王者之剑》的选题前,这些就是我对剑的全部理解。然而,将近四个月的拍摄工作却令我发现:剑,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简单!要想了解剑,了解剑的故事,了解剑的含义,我还差的太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古荆州城边十几里的地方,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满足了所有“任侠”青年的梦想。它是一把刻有铭文的宝剑,剑刃锋利无比,混身镶满宝石,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竟然不带一点锈痕。它神秘的身世以及神奇的铸造方法,四十年来一直是考古与冶金界的未解迷题。
对于我来说,追寻这把宝剑的来龙去脉的确是一次兴致勃勃而又大开眼界的历程。在此,我要感谢为我选题,帮助我拍摄与编辑《王者之剑》的所有科影厂的同事,虽然我们事先约好不感谢本单位的任何一个人。
还要重点感谢一些专家学者。首先是原湖北省博物馆的馆长谭维泗先生,是他于1965年主持了宝剑的考古挖掘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闻名中外的曾候乙墓也是由他主持挖掘的。参与这样重大的考古工作一生一次足矣,而他竟有两次。还有上海博物馆的谭德锐先生,他学铸造业出身,正是铸造考古研究急需的人材,难怪他用高科技手段分析出的青铜器成份,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赞誉。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的董亚巍先生,主持古代青铜器仿制的研究工作,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使他所铸造的青铜剑工艺精湛,国内并不多见。国防大学第二编研室的李杰先生,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术使用如数家珍,他精妙的解释了地型地势对冷兵器战争的影响,从而加深了本书对剑的另一方面认识。
最后,感谢湖南科技出版社的诸多同志,没有他们对这套丛书的大力帮助,以及他们对我们的支持与宽容,这套小书根本出不来。
王者之剑
——越王勾践剑探秘
在冷兵器时代,剑被誉为兵器之王。当地球上各个角落里的人类祖先们在使用着不同兵器的时候。唯有剑,形成了统一的形式,以直剌的攻击方式跨越了地理和文化的隔阂,令东西方的英雄好汉们共同为之顶礼膜拜。剑就是形影不离的卫士,剑就是勇气和智慧,剑就是权力和威望。剑向来是高傲的,剑甚至是孤独的,剑的寒气是一种王者之气。于是有人说:剑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
第一章 宝剑出土
一次意外的考古
1965年岁末,湖北省江陵地区漳河水库的修建工程拉开了序幕,这一工程的目的是改善江陵地区的灌溉系统,使纵横交错的水网遍布这片平原。开始的阶段,一切都很顺利,伴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挖渠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然而当水渠延伸到纪南城(原楚国都城)西北7公里时,人们发现这里的土层看上去有些与众不同,它们好像曾经被扰动过。挖渠工程只得暂时停了下来。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重镇,江陵一带素以古墓众多而著称。这个不一样的土层下面会不会是一座古代的墓穴呢?挖渠现场顿时热闹了起来。人们的想象力在无极限的膨胀。
得到消息的考古专家们迅速赶来,并在现场立刻成立了工作小组,挖掘工作由一位年轻的考古工作者潭维四主持,当时的他并不知道,仅仅两个多月的考古工作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省博物馆等有关部门配合工程进行了文物勘探工作。经过仔细的勘测,专家们发现这里地下的墓穴不止一座,它们主要分布在漳河水库第二干渠所要经过的工程范围内,具体地址是江陵县境内的纪山西麓和八岭山东麓一带,古墓的数量初步估计大约有50多座。
就这样,灌溉工程的挖掘被一次不期而遇的考古挖掘代替了,专家们把这片楚墓群称作望山楚墓。然而,在墓穴没有打开之前,没有人知道墓的主人究竟是谁?也没有人知道,这次意外究竟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惊喜?
纪南城的故事
纪南城坐落在荆州以北五公里处,因“城在纪山之南”而得名。据专家考证,早在三国时期,史书中就已经有了“纪南城”的踪影。《三国志》中曾经明确记载过纪南城的名字。 因此,可以肯定,这时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有“中国第八大古都”美称的江陵正是由纪南城、江陵城(荆州)以及周边大量的楚墓群这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
可是,今天的纪南城真的就是史书中那座历经风雨的楚国故都吗?
从60年代至今,考古专家们在纪南城及其附近开展了大规模的勘探、发掘工作,经过近40年的努力,古纪南城的原貌渐渐浮出水面,清晰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种种现象表明,纪南城和曾经一度兴起的楚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城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经专家测定,古纪南城的规模比现在的荆州城还要大3倍,这里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周长达16公里的土城垣,一座宫殿,两座城门,以及大量作坊、窑址等,专家推测是当时烧制陶瓦陶用品和市民居住生活的地区。城内还发现了3条古河道,它们的走向和现在河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当时的纪南城,百业兴旺、贸易发达,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城周围30公里内有共有7大古墓葬区,5座城遗址、73处楚文化遗址,其中包括18个楚王的墓葬。这些墓葬中出土的大量楚国遗物,似乎在讲述着纪南城曾经有过的繁华岁月。
今天的纪南城看上去非常安宁静谧,与长江中下游的其他城市看上去没有任何分别。可是2500多年前,这里人喧马嘶,热闹非常,据史书记载,“车挂毂,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鲜而暮衣敝。”透过历史的笔触,我们仿佛看到,当时的纪南城,每天车碰车,人挤人,早晨穿出去的新衣裳,晚上回来就已经被挤成了破衣裳。因此,这里曾一度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最繁华的都市。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纪南城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水陆交通都很便利,而且东接云梦,西扼巫巴,北连中原通衢,南临长江天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可是由于缺乏具有说服力的文字记载,关于纪南城的种种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
“郢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都城?纪南城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郢都”的呢?
郢都的由来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689年,楚文王怀着“欲观中国之政”的勃勃野心,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江汉地区,决定将楚国的都城自丹阳迁至郢都,直到公元前278年,郢都被秦国大将白起攻陷为止,楚国在这段岁月里共经历了20位国王,历时长达411年。
郢都,这座沉默不语的城市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一代又一代的楚王不愿离去?它有没有看到卞和为了献璧而被砍掉双脚后留下的眼泪?它有没有听到才华横溢的屈原对心中盛殿的不断讴歌?
《越绝书·吴内传》记载,“郢者何,楚王治处也。”根据这个解释,专家们推断,“郢”其实是个会意字。从字的组成来看,左上角的“口”代表城圈,左下角的“王”则是指楚王,右边的“阝”在古代指邑,是国都的意思。古书有云,“邑,国都也”。因此,“郢”指代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城市,只要是楚王居住的地方,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称之为“郢都”。
历史上究竟有几个郢都?这些郢都分别位于什么地方?纪南城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郢都的?一个又一个的疑问摆在了专家们的面前。
由于郢都被秦军攻陷后遭到了彻底性的摧毁,再加上后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项羽报复性的一把大火,使得秦以前的文字记载少之又少,为“郢都之谜”的破解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一种观点认为,从楚文王起郢都就在纪南城,仅在楚昭王时期曾经有过短暂的迁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纪南城从战国时候起才成为楚国的都城。还有其它的一些观点,也都是各持己见。
郭德维先生经过多年的考古勘测,对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