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剑-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宝剑完全不见一丝锈迹的剑身上,赫然排列着整齐而又美丽的黑色几何菱形暗花纹,根据这些花纹制作精细,一致内凹的情况,专家判断,这种黑色纹饰是在铸造宝剑时有意识加工出来的。这些花纹的形状非常规整,密密麻麻的布满整个剑身,为宝剑凭空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感觉。
那么,古人是如何制造出这些美丽的菱形花纹的呢?专家们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只有通过化学加工的手段,才可能出现类似这样的纹饰;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古人是通过传统的铸造手段铸造出菱形花纹的,2500多年前的古越人,没有也不可能掌握现代的科学加工手段。
谁也不能说服谁,于是,从菱形花纹入手,专家们开始了解谜的过程。
这神秘花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宝剑为什么历经千年竟然没有一丝锈迹?古人铸剑到底需要哪些步骤呢?
古人的铸造方法
根据已经出土的青铜器,专家们发现,中国进入自己的“青铜时代”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青铜器铸造水平就已经处在了当时的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冶炼”和“铸造”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古人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制作材料的冶炼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自身的金属配比进行加工,制作出符合这一配比的青铜器。这正是古代中国青铜制造业的优势所在。
在青铜器铸造技术方面,我们可以肯定,古人已经掌握了分铸、混铸、失蜡法、焊接等先进技术。古人实行“术业有专攻”的工作态度,古代有六种冶铜工匠分别是:筑、冶、凫、栗、段、桃。这其中“桃”就是铸剑。将铸剑单列出来成为一门工种,可见剑在当时的地位和重要性。
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青铜器铸造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一之炼铜
铜砂矿主要包括自然铜、硫化铜、氧化铜等几种,这其中,自然铜的数量较少,而氧化铜的数量较多。孔雀石就是氧化铜中最常见的一种。在目前发现的古人炼铜遗址中,就有不少的孔雀石留存。
古人的炼铜方法,据专家分析,应该是先将选用好的孔雀石敲打成比较小的碎块,然后和熔质木炭混合,一同投入自制的炼钢炉中。木炭不断燃烧,当到达一定温度后,就会出现数量不定的铜液。这时的铜液中杂质比较多,将这些铜液取出后,需要进一步进行更细致的提炼,最后,将炼渣分离,就得到了初步的铜。
这时得到的铜我们称之为红铜,质地较软,延展性较差,属于古人早期使用的产物。红铜内添加锡(或铅)后,就变成了质量远远超过红铜的青铜。
古人是如何发明青铜这一合金的呢?又是谁发明的呢?由于文字资料的缺乏,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大冶县的铜绿山,发现了一处长约2000米,宽约1000米的古代矿井遗址。经过专家考证,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矿井。这个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采矿工具、大大小小的炼炉、以及遍地堆积的矿渣。据初步估计,矿渣的数量在40吨左右。有学者作了一下计算,这40吨矿渣提炼出来的铜如果用来制造兵器,按照当时兵器的大小,应该可以制作至少500万件!拥有了一只500万人的军队,何愁不能坐拥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炼铜的规模着实让人惊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青铜器制造业的繁华程度。
步骤二之制范
今天的我们把出现在光荣榜里面的人称之为“模范”,其实在古时候,“模”和“范”是分开的,先建模,再造范,两个步骤必须一步一步来。
建模也叫打样子,完全根据将要铸造的青铜器的形状进行造型,做好的模型被称为初胎。建模的手艺应该是古人从制陶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可谓是驾轻就熟。
初胎建好后,就可以开始“翻范”。“翻范”指的是将准备好的非常细致的泥土调制成泥浆,然后拍成平片,再将这些平片紧密的附着到初胎的外部,用力压紧,使得初胎上面的花纹可以完全的被印到泥片内部。等泥片半干后,再按照一定的分割标准,用刀将泥片划开。划的时候,刀功要到位,切割要仔细,并且在各片之间要预留榫卯(榫头和卯眼),使得分割好的泥片可以严丝合缝的合在一处。
如果是制作容器一类的青铜器,那么在“翻范”的工作完成后,还要进行一个必须的手续——“合范”。首先将刚才分割好的泥片紧密的合拢在一起,形成容器的外腔,然后再在中心添加一个内范,形成容器的内腔。内范和外范之间的距离大小就是需要浇灌的铜液的多少。
对于铸剑来说,由于不需要内范的存在,因此只要制作一个范型就可以了。一般称之为“剑范”。
剑范多用质地细腻的泥土塑造,模型建好后,就要放入窑中用火烘干,然后再加以修整。这样制造出来的范质地和陶器很接近,因此也被称做泥范或陶范。铸剑者必须将心中所想的宝剑的形状以剑范这一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再对范进行细致的加工处理。铸造出来的剑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且外表匀称美观,完全取决于制范是否精细。如果剑身上想要有花纹和铭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
因此,有专家推测,越王勾践剑上规整美丽的菱形花纹正是古人在剑范上预先刻好了的。并不是在宝剑制作完成以后采用化学手段蚀刻的,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么?
步骤三之调剂
铸造青铜器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不同的青铜器对合金中各成分的所占的比例要求也不相同。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器的大量使用,因而古人在铸造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理论。这些流传下来的记载,即使用今天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也是完全合理和可行的。古人的智慧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惊叹。
“剂”在古时写作“齐”,因此关于调剂,古人在《考工记》中有过这样的纪录。“金(就是铜)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二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2000多年的古人,就已经知道了铸造不同硬度的青铜器,所需要的铜锡比例完全不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青铜中锡的成分占17%~20%时,制造出来的青铜器韧性最好,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韧性就会逐渐减弱。而当锡的成分占30%~40%时,青铜器的硬度最高,超过了这个比例,硬度也会降低。正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也”。因此,为了制造出锋利而又耐用的武器,必须保持锡的比例有一个中间的临界值,这个值是多少呢?古人已经为我们计算出来了。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二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削杀矢之齐;”,这合成具体的数字,那就是:大刃之齐,铜75%,锡25%;削杀矢之齐,铜71。43%,锡28。57%。
可是,奇怪的是, 近年来,冶金方面的专家陆续分析检测了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发现其合金成分中,铜的含量与“大刃之齐”很接近,大致在75%上下;但锡的含量却相差较多,实际含量只有16%左右,较高的也没有超过20%,远远不到25%的标准。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呢?
经过分析讨论,专家们初步认为,《考工记》“六齐”中的“金”确实指的是铜,可是“锡”指的并不是单纯的锡,它应该是泛指青铜中除了铜以外的其他元素。如铅、铁、锌等。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古人的材料配比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他们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已经不单单是进行铜和锡两种金属的配比,而是多种金属的调配,并且每一种的份量都要掌握的恰到好处。2500年前的古人,在完全没有任何现代化器械的帮助下,竟然可以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工作,古人“调剂”水平之高,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步骤四之熔炼
当调剂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将原料装入坩锅进行熔炼。古人用来炼铜的坩埚,多用泥制成,泥中经常会拌有一些干草,这样可以使坩埚更加经久耐用。坩埚的形状一般为大口尖底,很象战士的头盔。
熔炼的目的主要是将铜、锡、铅等原料按照已经调配好的比例充分混合在一起,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使合金更加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关于古人如何观察火候,《考工记》有比较详细的记述:“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黑浊气”主要是由原料中掺杂的燃料,如木炭等燃烧产生的气体。“黄白气”的产生是因为锡的熔点比铜的低很多,当达到一定温度后,混合物里的锡就会先熔化。此时,原料中其他的一些氧化物、硫化物等也会形成不同颜色的气体。温度进一步升高,金属铜开始熔化,这时的气体颜色主要是青色,但随着其他一些气体的混入,气体颜色以清白为主。温度再升高,铜开始完全熔化,由于合金中铜的总量大于锡的总量,因此此时产生的只有青气。当气体颜色完全呈现青色,焰色纯净时,就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已经基本上清楚干净,只要对已经熔化成水的合金液中的残渣进行一下清理工作,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浇铸。
古人完全依靠一双肉眼,竟然可以得出如此精准的结论,着实让佩服。现在我们用来比喻功夫纯熟的“炉火纯青”这个成语,就源于古人炼铜。为了进一步去除杂质,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要进行多次熔炼,《考工记·栗氏》中“改煎金锡”的记载,指的就是对铜锡合金反复进行冶炼。
步骤五之浇铸
青铜熔炼成熟后,形成的液体就可以浇灌到已经做好的“范”中,等液体冷却、凝固,青铜器的雏形就出炉了。因为铜水冷却的很快,,所以浇铸的动作动作不能太慢。等液体基本凝固,热气还没有完全散去时,就要进行“脱范”的工作了。脱范时为了不划伤器物,古人多是将泥范直接弄破,因此一个范做好了,只能被使用一次。秦以前铸造的青铜器,就算是同一类型的,细节上也决不会重复,这也是收藏价值高的一个原因。
步骤六之打磨加工
刚刚铸好的青铜器,表面非常精糙,棱角不够鲜明,光亮度也不能达到人们要求的标准。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加工。首先是打磨,使青铜器的表面平整光滑。然后就是根据青铜器主人的要求进行外表的装饰。古人的装饰多是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宝石,在器物身上嵌错红铜丝、金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铭文等。
《淮南子·修务训》说:“夫纯钧、鱼肠之始型也,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及加之以砥砺,磨其锋,则水断龙舟,陆光甲。”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越国的宝剑并不是从模子里浇铸出来后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这时还只是宝剑的原始状态,只有经过“砥砺”、“磨”等一系列加工手续后,宝剑的制作才算完成。
以越王勾践剑为例,剑格上镶有蓝色玻璃和绿松石,剑身上还精心契刻了字体优美的鸟篆铭文。因此,通过一件青铜制品身上的装饰物,人们也可以大概估计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西汉景帝年间,大臣袁盎被刺杀,在尸体旁发现了凶手遗弃的一柄宝剑。从外表来看,这把宝剑应该是刚铸好不久,而且根据剑身上的装饰判断,剑主人的身份应该不低。官府于是在就在长安的铸剑工人中展开暗中查访。这种大海捞针式的工作终于没有白费,一天,当宝剑出现在一名工匠眼前时,他一眼就认了出来,说:这把剑是梁王的某位郎官来打磨加工的。官府顺藤摸瓜,查出了刺杀案件幕后的主使人梁孝王。
荀子曾经对铜剑的铸造过程感慨的下过结论,“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由此可见,宝剑的加工打磨,是铸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勾践剑的金属配比
同样都是剑,为什么有的可以削铁如泥,成为稀世之珍;有的只能在摆在家中做个样子,完全经不起使用?难道古人在青铜的配比方面还有着更高深的技巧?
专家们曾经对越王勾践剑进行过不损伤的科学检测,得出的结果让人们大吃一惊。数据显示,这把宝剑的青铜合金主要是由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并且每种金属在合金中所占的数量有着严格的配比。
数据还显示,越王勾践剑剑脊含铜较多,就使得剑的韧性好,不易折断;而剑刃部含锡量高,不但增加了宝剑的硬度,同时也使得宝剑异常锋利。像这样虽然是同一把宝剑,可是剑的不同部位却有着不同金属配比的铸造工艺,专业术语称之为“复合金属工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近代才开始出现。而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那么,究竟什么是复合金属工艺呢?专家的解释是,金属器物在铸造的过程中,必须分两次浇铸才使器物复合成一体的工艺就叫做复合金属工艺。而用这种工艺制造的宝剑,则称之为复合剑,越王勾践剑就是复合剑中的代表。这种剑身和剑刃硬度完全不同的宝剑,刚柔并济,是古代铜剑的巅峰之作。
复合剑在制造时,先将含铜量较高的青铜液体浇铸在专门的“剑脊范”中,此时的剑脊两侧已经预留了用来嵌合的沟槽。待剑脊成型后,将之取出,置于另外专门的范中浇铸剑刃,这一次用的青铜液体中锡的含量较高。剑刃也浇铸完成后,再和剑脊相嵌合构成整剑。
相对于复合剑来说,普通铜剑的铸造工艺是一次浇铸完毕,因此剑脊和剑刃部分的金属配比完全相同,这样就使得普通宝剑无论在硬度、柔韧性还是锋利程度上面,都远远达不到复合剑水平,自然无法削铁如泥,前年不锈。宝剑的优良中差等级别也自然而生。
复合剑的脊部含铜较多,因此呈现出黄色;刃部含锡较多,因此泛出白色。在阳光下,剑脊和剑刃闪烁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光芒,有一种奢人心魄的魅力,所以也被称为“两色剑”。
在所有的光芒中,最耀眼的应该是古人智慧的光芒。永远都会有太多的惊喜在等着考古工作者,因此每一次的发掘都让人无比期待。
解答器表之迷
随着青铜剑出土数量的增多,原来很多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20世纪初期,骄傲的法国人对中国的青铜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国古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尽管已经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却依然不带一丝锈痕。这究竟是中国古人刻意的产品还是无心之作?
法国人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他们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存在着神秘的人工外镀技术。正是这个技术,使得青铜器的器表产生了覆盖层,它异常坚硬而且决不生锈。
如果法国人的假说成立,那么早在3000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掌握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化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