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经济学]-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化听之任之,人生由此停滞不前。
生活陷于内卷化的普通人迫切需要改进观念,而那些成功人士相比之下,则更需要理念更新,否则内卷化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注定只能做一个小老板?并非他不想做大做强,而是思想观念停滞在小的层面。小老板需要精明,而大老板不仅需要精明,更需要气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民营企业纷纷进入多事之秋,多少著名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思想观念停在原地。面对国际化接轨、现代化生产的企业,这些老板还在用农民的思想进行管理。市场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倒闭自属必然。
总而言之,一个人要摆脱内卷化状态,就要先确信自己是否还有上进的志气。如果有,那就再看看自己掌握的技能是否纯熟。精益求精,发挥极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或者下决心钻研,或者再去接受培训,都非常必要。除此之外,再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人际环境。尤其是在企业这个大舞台里,自己与同事是琴瑟相和,还是凉若秋水?自己在领导那里,是青睐有加,还是可有可无?要切记,走出职场的内卷化,要靠自身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上进精神。只有充分发挥自身力量,才能突破自我、表现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使得职业生涯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原因——人才经济学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大军,项梁兵败后,韩信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却始终不被采纳,不得志之下转而投奔刘邦的汉军。汉军大将夏侯婴见韩信言论不凡、相貌威武,便将其向刘邦推荐,但仍然未被重用。后来,韩信多次与萧何论兵,颇得赏识,但仍不能舒展志向。刘邦行军至南郑时,郁郁不得志的韩信面对当空明月,仰天长叹前程渺茫,便骑马而去。萧何听说后,来不及向刘邦报告,连夜追赶,天至拂晓,方才追及。在萧何的再三恳求下,韩信勉强留了下来。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他推荐韩信,希望重用。刘邦起初只想将其封为将军,然而萧何竭尽所能争辩,说明争夺天下,韩信是必不可少的大将之才。于是刘邦便择选吉日任命韩信为大将,从此文依萧何,武靠韩信,刘邦终于夺取了天下,建立了西汉。
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在小说、戏剧当中屡屡提起,传为佳话。古往今来,这一典故的教育意义始终未曾降低分毫。从萧何为国求贤、识人爱才的一片赤诚之心中,可以看到人才的高度重要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人才经济学”的高度。
人才经济学首先要明确“人才”的定义;人才是什么?首先,人才属于劳动者,但绝不是一般的劳动者。相比普通劳动者而言,他们具有“三高”,即“高质量”、“高素养”和“高能量”,因此,人才可以在为数众多的劳动力群体中,脱颖而出。古语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求的就是高质量的人才。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钱学森当年从美国回归时,遇到百般阻挠,原因何在?一位美军高级将领给出了形象的答案,他说,宁愿枪毙钱学森,也不愿意他回到中国,因为他“一个人可以顶五个师”。所以钱学森在美国被扣五年才得返回,而他一旦回国,便对“两弹一星”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其释放出的能量是一般人无法相提并论的。
在明确人才的定义后,再分析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它将集中于人才的竞争。这里有一个简单、明了的逻辑关系:在市场经济下,市场的竞争取决于产品的竞争,谁能生产出适合用户需要、赢得用户满意的产品(这里的产品包括技术、服务等),谁就能占领市场。但是只有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方能生产出这样的产品。因此,从根本上说,人才竞争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
在市场里,人才也作为一种商品来对待,其价值就由供求关系决定。但是对于人才,又绝不能简单等同一般的商品。随便列举某种商品,比如手机,在其刚进入市场时还是紧俏货,但是到了现在,手机已经非常普及,市场上基本达到供求平衡,甚至开始出现供大于求。手机的价格越降越低,就是一个证明。实际上,市场里绝大多数商品的供求发展都会符合这种最终供大于求的趋势,这是由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共同决定的。但是人才——而且只有人才,作为科技的研发者,是不折不扣的稀缺资源。尽管在短期内人才市场会有所起伏,但从长远看,人才总会供不应求。比如作为朝阳产业的IT界,已经持续多年上演争抢软件人才的大戏;近几年,中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市场广阔,产销两旺,在我国一些模具业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企业追着疯抢模具数控技术人才,技能较好者工资达四五千元,年薪十万以上的也并不鲜见。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作为一种商品,人才因为具有了创造力,从而始终处于买方市场。
人才经济学同样注重人才这种商品的成本问题。企业追求效益,效益对应成本。企业购进人才同样需要成本的付出,但是付出的成本能否换来效益,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人才一般需要具有高学历,但这只是说明他已经获得了较高层次的知识,进入企业后能否创造价值,一般没有人可作保证。企业进口一条先进的汽车流水线,只要质量可靠,开动后就能达到预期的产出,但是人才却未必如此。比如企业高薪招来一位博士,本来希望其能发挥一技之长,在产品研发上有所创新,然而一年多过去后仍无所作为。企业这才意识到这名博士早已习惯了照本宣科的思维,更适合去做一名教师,无奈之下只好将其辞退——这是发生在企业中的真实事件。又比如,企业好不容易挖来一名高级管理人才,为其提供了很好的职位和薪资。然而,这名经理人却不能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久就开始一边工作一边暗自寻找机会。就在公司这边工作已经展开的时候,他却突然转投了其他公司。像这种跳槽现象,同样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成本损失。由此可见,人才的投入产出比是和一般商品不同的,是非线性的。正因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人才的雇用,都有着高成本、高效益和高风险的特点。
企业渴求人才,在雇用人才商品时必须给出价格。但人才与一般劳动力相比,在供求关系上是截然不同的。在我国,有着大量的一般劳动力,供大于求;而人才总体来看一直就是求大于供。人才月工资可以拿到几千元甚至更多,同时,一项高科技成果可以卖到成百上千万元,这两种数额都是人才价值的转化。企业购进人才时,因为人才的价值往往难以在当下就体现出来,这就使其本身的定价难以预计,在企业效益尚未实现前谁都不能确定。面对这种风险,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防止,比如技术入股、报酬与效益挂钩等,都可以有效做到买卖双方都不吃亏。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经济学还研究怎样才能招揽人才、留住人才。鉴于人才商品的特殊性,要达到这一目的绝非易事。地区不同,企业不同,都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但总的说来,要吸引人才,其关键还是在于“以人为本”,即在以价值规律对待人才的同时,还要从人文角度充分尊重、吸引人才。为此,人才经济学指出,需要在两方面下足工夫。
首先,企业必须有优秀的激励机制。比如华为集团,人才一旦被聘用,就会享受优于同行业外资企业提供的薪资待遇。公司还对提出合理化建议或作出技术革新的员工提供报酬,而且它所占据员工收入的比例相当可观;山东海信集团实行年薪沉淀制度,集团经理的年薪从15万元到50万元不等,但这笔钱要分成四部分,当年只能拿走30%,其余70%是“沉淀”的,五年之后才能兑付。如果有人提前离开,他的沉淀工资是不能全部拿走的。类似这样的激励机制,对于留住人才起到了很大作用。
其次,企业必须为人才提供优秀的发展环境,从而充分凋动其积极性。在这一方面,日本企业做得是非常到位的。为了鼓励创新,日本企业普遍组建了各种“发明创造委员会”,人才以及所有员工都可以随时提出设想,如果被采纳,企业将会提供可观的奖励;即使不被采纳,也会获得一定奖金。企业还始终为人才提供继续提升自己的培训环境,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让自己的综合素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生活当中,每逢员工遇到婚娶、祝寿、生子一类的喜事,日本企业都会有所表示,如在工厂门口贴出大幅标语以示祝贺,或者专门送上一些别具一格的贺礼。企业领导还定期与职工一起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这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都加深了人才对企业的感情,从而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
怎样在公司推销自己——注意力经济学
在公司中薪水猛涨、职位高升的人,衣着光鲜,风光无限,注定是职员们的关注焦点。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称赞,更有人暗自慨叹自己怎么没有机会吸引众人的视线。然而,你是否想过,这些经理、主管其实在升职以前就已经靠自己的表现吸引了公司高层的注意,而升职,只不过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当然,想要赢得关注绝非易事,但只要你也想加薪的话,就绝不能在企业中如同空气一般让人视而不见,而是应努力抓住领导和同事们的视线,从而获得提升的机会。对此,可以用“注意力经济学”来加以描述。
“注意力经济学”这一术语由来已久。著名的社会科学家赫伯特·西蒙,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率先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当公众接受信息时存在着消费,消费的正是他们的注意力。不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兴起,注意力经济学这一理念才真正受到世人的关注,并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注意力经济学里,公众的注意力被视作一种资源,而公众将消费这种资源去接受信息。不同信息具有不同的价值,如果以“好、坏、无所谓”对信息进行简单区分,那么好信息可以使其受众在消费注意力的同时得到利益,比如一种新药品的信息有望改善糖尿病人的健康状况,一个精彩的幽默可以让人会心一笑;坏信息则相反,受众消费注意力后却可能会受到某种损害,比如在广告上鼓吹高蛋白、高营养的奶粉实际上是低劣产品,失态的言谈举止对别人心理造成伤害;至于无所谓的信息,受众往往是一带而过,不会去注意它们,因此谈不上什么消费。
我们知道,老板在提拔员工时,当然会把机会留给那些给其留下良好印象的人。这就是注意力的作用。因此,在企业里,如果一个职员能及早应用“注意力经济学”,控制领导的注意力消费,从而推销自己,那么晋升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大。相反,那些未曾消费过领导多少注意力的员工,其提升空间就要小了许多。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那些有技术、有能力却不得晋升的人,看看他们在注意力经济上有着怎样的欠缺。
在职场上,这些不易升迁的员工有着如下种类和特征:
1.伴郎型
这种职员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却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缘于其消极的处事态度,不想喧宾夺主,也不想出人头地。这当然无法赢得公司的注意力,升迁晋级便会遇到阻碍。
2.幕后型
这种职员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可是工作却很少被人知道,尤其是上司。在其内心也想得到更高的地位和薪水,但却没有学会如何使人为之付出注意力,结果,往往让其他人坐享其成。
3.黄牛型
这种员工对于任何要求,都不会说“不”,总是笑脸迎纳。别人请其帮忙,都会放下本职工作去支援,由此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为别人付出不少牺牲,但却很少得到上司的赏识。
4.不满型
这种员工工作努力,但却总是习惯报怨。这种信息在注意力经济上起到了副作用,让同事觉得他是在被动工作,让上司认为他爱发牢骚,结果该员工失去升级、加薪的机会。
5.敌视型
这种员工自信,但却过度自信。工作表现突出,却看不起同事,在内心抱着蔑视甚至敌视的态度与人相处,常常干涉、扰乱别人。这时,他人为之消费注意力后,换来的是很坏的印象,久而久之,敬而远之。
以上五种员工,虽然表现各异,但在注意力经济上都有着相同的问题:或者缺乏向他人传递充分的信息(甚至传递不了信息),难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向他人传递了不良信息,反过来使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应该如何应用注意力经济学,使自己能够吸引同事和上级的关注呢?
我们已经知道,在应用注意力经济学向他人传达信息时,不但要抓住别人的视线,还要产生正面效果,这样才能使自己最终获益。由此,可以采取下列一些方法:
1.学会露脸。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办法。职员尽可能地多出席一些公司会议;多参加公司的各种活动;多做一些富于技术含量的工作。而且,要学会提出与众不同而又新颖精彩的见解。但是,需要提醒,你要做得谨慎小心,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2.学会勇敢。要敢于做“吃螃蟹”的人,勇于承担其他员工不愿意做的事情。其关键在于,此类事情虽然不容易完成,却很可能为自己留出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一旦完成,必将吸引上司和同事的注意力,为日后成功增加一个筹码。但是,在行动中职工要付出完全的精力,否则弄巧成拙,将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3,善用新事物。在工作之外,员工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吸引公司的注意力。比如互联网,员工既可以利用它选取、整理对公司有利的信息资料,在合适的机会提供给公司,也可以在公司论坛里积极、合理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当然,其前提是员工必须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要指出的一点是,职工在企业里运用注意力经济学时,必须明确,所有的方法都源自一个前提——从自我出发。员工只有真正在心理上自我肯定,才能抓住自我、表现自我和捍卫自我,才能有力地控制他人的注意力消费,从而赢得关注,提升自己的事业。
“热门”不热与“冷门”不冷——择业经济学
小孙即将毕业于重庆某名牌大学,所学专业正是时下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他信心满满地去求职。然而,在先后递交了几十份简历并经历多次面试后,他却没有结果。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其他同一专业的学友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小孙疑惑不解:计算机不是热门专业吗?为什么会出现求职难的问题?
确实,虽然这两年IT行业看上去非常热门,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的计算机本科毕业生都难以找到饭碗。这是因为当前人才市场上并不缺乏一般的计算机人才,缺少的是高级、顶尖的IT人才。另外,前些年计算机人才走俏,人们一窝蜂地选择这个专业,并且各个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造成这方面人才越来越多,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