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27章

[每天学点经济学]-第27章

小说: [每天学点经济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瞠目结舌,随后,日本股票市场陷入了10多年的熊市。同年9月,日本NHK电视台连续播出有关土地问题的特别节目,指出地价可以下跌,主张进行土地税制改革,限制房地产恶性炒作。以此为转折点,日本地价自二战结束后开始了第一次急速跌落。在泡沫经济之前,花5亿目元购买的一套房子到了1990年中期一下子降到了l亿日元,贬值80%。尽管这样,大批的土地和房屋还是根本卖不出去,竣工的住宅空空知也,没有住户。1990年当年日本的各大城市的房价平均下降15%…20%。而到了2005年,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已经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股价、地价大幅下跌,不动产业萧条,股市长期低迷,欠息欠账等不良债务大幅增加,企业对风险产业的投资热情下降。而股价下落直接损害了一般的中小企业以及广大的家庭。当这个人类经济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破裂后,整整15年,日本都在为之还债: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犯罪率上升。以东京地铁的JR中央线为例,在泡沫破裂后,一度成为破产者自杀的热门地点,为此,东京的地铁不得不都安装了屏蔽门加以防范。直到现在,日本经济还处在恢复期里。
  除此之外,泡沫经济的案例还有很多。由于泡沫经济的影响面广,危害性大,世界上各个国家,包括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都在研究泡沫经济,探究它的深层机制,并采取了种种措施,以便预防或者降低它造成的不利影响。
  仍然以房地产为例。近几年来,包括我国在内,全球的房价几乎都在迅速上涨。如何抑制过高的房价,防止楼市泡沫,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在各国楼市中的一些新情况,更是敲响了警钟。比如,2007年8月份的一份数据统计‘表明,俄罗斯房价上涨,而其居民的住房购买力持续下降;英国、印度的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扬,尤其是在印度,有越来越多的海外资金加入到印度的“炒房”中来。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各国不得不采取措施,以防止房产泡沫。以韩国为例,针对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出现明显泡沫迹象的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房地产加大税收力度,政府对居民拥有的第二套以上的住宅征收重税,将转让第二套以上住宅的交易税从9%…36%提高到50%,此举有效抑制了住宅投机;韩国政府还将对非土地所有者自住的土地交易征收交易税,税额达到60%,此举有效抑制了土地倒卖的情况;同时,韩国财政经济部、建设交通部等部门还频频对房价虚高的泡沫现象发出警告,并计划自2008年起,在5年的时间内于房价涨幅最大的首尔江南区建造10万套住宅,并计划提高银行贷款利率。这些举措对房产泡沫产生了有力遏制,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人人都想好,为何结果都不好——囚徒困境
  这既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又是一个经典的经济学悖论。
  警察抓获了两个重要的嫌疑犯,却只掌握了很少的证据,如果就此量刑,嫌疑犯将只受到很轻的惩罚。所以,警察就动用了这样一个办法,将两人隔离,然后分别对每个人说:
  1.如果你认罪,而你的同伙沉默,那么他将被判10年监禁,而你将马上获得自由;
  2.反过来,如果你的同伙认罪,而你保持沉默,那你将被判1O年,他将自由;
  3.如果你们两个人都认罪,每人都将被判5年监禁;
  4.如果你们两个人都沉默,你们每个人只会坐1年牢(因为警察证据不足)。
  稍加分析,我们会发现,每个嫌疑犯可能面临的监禁分别是10年、5年、1年和0年。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当然希望避开10年的漫漫铁窗生涯,从而马上自由。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每个人最终的刑期并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两个人一起作出选择后的结果,即需要两人共同来达成。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嫌疑犯的角度去考虑,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奥妙,甚至还能体会到有关人性的问题。
  当然,经济学家更关心的是其中蕴藏的“博弈论”原理。一般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过,做生意的人都不是傻子,你希望利益最大化,我也肯定如此。假设我是其中的A嫌疑犯,当然希望自己“坦白从宽”,而B“抗拒从严”,可是多年的“社会经验”告诉我,B肯定也会这么想。退而求其次,只坐1年监禁也不错,前提是两个人都得沉默,但是那样做我将冒极大的风险(因为B可能会招供)。思来想去,决定自己还是招供,这样避开了10年牢狱,最多也就是坐5年,而对双方都有利的1年刑期就不作指望了。
  “两人共坐五年牢”的结果,在博弈论中被称为“纳什均衡”。它的定义如下:
  假设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在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效用最大化,这样所有人的策略就构成一个策略组合。纳什均衡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成,并且在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的理由来打破这种均衡。在“囚徒困境”中,两名嫌疑犯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且都知道对方将要采取的策略(其他人策略已经给定),结果产生了一种“纳什均衡”,而任何一名嫌疑犯都无力将其打破。需要指出的是,将“囚徒困境”作为重要课题之一的博弈论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市场和竞争的看法。在这里要提一下纳什,作为一个天才的数学家,在经济博弈论领域,他提出的“纳什均衡”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到了今天,博弈论研究都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而作出划时代贡献的纳什,其克服精神分裂症,坚持研究的经历更是跌宕起伏,令人敬佩。
  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囚徒困境”显然不是一个最佳的结果。然而,它竟然是符合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被誉为经济学圣人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句名言:”一个人通过追求自身利益,常常会比他实际上想做的那样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将达到利他的效果。通俗点说,就是“人人都为自己好,社会就会变更好”。但是上面的“囚徒困境”却对斯密提出了有力挑战:对两个嫌疑犯来说,在斯密精神的指导下完全为了自己好,结果却是大家都不好。最有利的1年监禁没有出现,两个囚徒损人而不利己,一个悖论就此出现——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个悖论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础。
  我们已经知道,在“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个嫌疑犯相互串供(经济学上要文雅一些,称之为“合作”),就能达成最好的结果;或者换个角度,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也能共同获得最短时间的监禁。这时,问题就变得深刻了:每个人的利己行为,导致的最终结局却是对所有人都不利,只有合作,才能使得大家获得最多的利益,形成所谓的“双赢局面”——话说回来,这个结论又何尝不直指人性的本质呢?
  如果将“囚徒困境”和“纳什均衡”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来,我们会看到在社会、经济、政治、管理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司空见惯的博弈现象。
  在我国,老百姓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电价格大战,彩电、冰箱、空调……无一不疯狂降价,以期占据市场。消费者当然是受益者,但是,厂家价格大战的结局却往往构成一个“纳什均衡”。前面提到了,它就像“囚徒困境”的结果,损人而不利己,最终是谁都没有钱赚,甚至还濒临破产。价格战对厂商而言无疑意味着自杀。因此,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厂商采取合作的态度,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等方式避免这种没有意义的价格战。
  “囚徒困境”还适用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说,有些企业很清楚环境污染的危害,也不愿意这么做,但在很多情况下却被迫放弃污染治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作个假设,即政府没有严格的管制,那么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然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果其中一个企业家良心发现,自愿投资治理污染,那么他的生产成本必然增加,从而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最后,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导致破产。由此,所有的企业最终都会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实际上,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乡镇企业因为盲目发展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就属于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从长远看,这种“纳什均衡”是极为有害的,它必将导致个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成为“陷入困境的囚徒”。而在政府加强了污染管制后,企业都投入了成本以有效降低污染,即在“治污”上采取了合作的姿态,结果是获得了与高污染时期同样的利润,但是环境却得以大大改善。
  
经济学的理想实验——完全竞争市场
  读过中学的人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如果还有些印象,也许能想起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小球从一个斜面上由静止状态滚动下来,并爬上另一个斜面,假设没有摩擦力,它就会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如果逐渐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并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会沿着这个平面以均匀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而且在最后,物理老师还会来一笔“画龙点睛”:这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因为在现实中无法彻底消除摩擦力,所以是无法做到的,但是这种“理想实验”的方法却非常重要,因为它忽略了次要,抓住了关键。
  在经济学中,也有类似物理的“理想实验”。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完全竞争市场”。严格地说,这种市场是一种“理想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一种购买者和销售者的买卖行为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的市场结构。它的特点主要有四个:
  一、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二、同一种产品都是同质的,没有差别;
  三、市场资源是完全自由流通的;
  四、所有人都掌握着关于市场的全部信息。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对这四个特征作一些补充说明。既然市场上有大量的需求者和供给者,那么其中任何一个人买与不买,或卖与不卖,都不会对整个商品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既然产品都是一样的,那么对消费者来说,购买任何一家厂商的商品都是一样的;既然信息是非常充分的,那么也就排除了由于信息不畅可能产生的市场同时存在几种价格的情况,价格只能是一种,否则顾客当然会去挑最便宜的商品。
  在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里,商品的价格将彻底地由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并且,每一种商品都会在最后形成一种均衡价格,也就是当市场供需相等时的价格。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固然无法完全付诸实施,但还是可以利用小球和木板进行相对的模仿。完全竞争市场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和其相似的市场来。比如鸡蛋市场,我们用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特征来进行分析。
  如果多逛逛农贸市场,你很快就会发现,作为生活必备食品,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提个袋子或篮子去买鸡蛋,而且,卖鸡蛋的摊位也实在是很多。如果我们“理想”一下,就可以认为鸡蛋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个摊点的鸡蛋都大同小异,只要不是碎的、坏的,一般没有人会去较真,硬要比较不同摊位的鸡蛋有什么区别,否则,那就真成了“鸡蛋里挑骨头”了。所以,可以看做所有的鸡蛋完全同质。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其他两个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买方和卖方都能自由选择进入还是退出(也就是鸡蛋买卖完全自由),至于鸡蛋市场的信息,并没有多少值得掌握,所以也可以看做人们全部了解相关信息。在这个鸡蛋市场里,各个摊位的价格都一样,而且是由供需决定的均衡价格。通过鸡蛋市场,我们可以更形象地理解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大多数农产品市场基本上都和完全竞争市场近似。
  那么,这里还有问题,在完全竞争市场或者近似的市场里,因为同质同价,卖方究竟怎样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呢?难道只能靠运气的青睐吗?的确,在这样的市场里,卖方完全受到市场支配,竞争激烈,在产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卖方就不得不在降低成本上大做文章(比如降低运费、减少商业开支等)。除此,卖主还要进行价格外的营销竞争,比如要热情周到地服务,把鸡蛋装进盒子便于顾客提携,给鸡蛋贴上商标等,都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我们已经知道,现实中并不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但是就像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一样,现实中能否实现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这种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并对之进行分析,我们就有了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就可以很好地加深对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解。
  几个企业说了算的市场——寡头市场
  看看这几个词,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朕”,“寡人”,“孤家”。
  它们立刻让人想到古代的皇帝。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是“朕”、“寡人”的人物,基本上都是说了算的角色。可以说,这几个词意味着强大权力。现在没有皇帝,也没有人以“寡人”自居了,但是在市场领域,却还存在着“寡头”一说。虽然它指的不是皇帝,却与之有着相似的地方,即有着强大的“说了算”的力量——经济力量。这就是将要提到的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也称寡头垄断,是指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所控制的市场,其特点是在该行业中厂商数量少并且相互影响,而商品的价格比较稳定,厂商们进出这个行业都不容易——在这里补充一句,实际上,像这样的大企业几乎就相当于该市场中的皇帝,起码,也是诸侯。
  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一个规模极为庞大的寡头市场——民用飞机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有两个寡头:美国“波音”和欧洲“空中客车”。在全世界的天空里纵横穿越的客机基本上都是产自这两家公司,中国概莫能外,民机市场亦被“波音”、“空客”两个寡头共同垄断。到现在,民机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垄断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统计数据表明,在这一市场,特别是干线飞机领域,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已经完全瓜分完了世界市场。飞机价格极其高昂而又不可或缺,可以想象,在这一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的波音和空客会获得多么丰厚的利益。
  读者也许会问,其他的飞机公司为何不能进入这一市场呢?难道波音和空客真的就像皇帝一样专制,不许别人进来分一杯羹吗?两者当然没有权力禁止其他公司(包括本国或者外国)进入客机市场,但是,他们却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大实力,在这一市场上打压其他公司,从而确保自己的霸主地位,成为实际上“说了算”的“飞机皇帝”。而这,又要从寡头市场的行业特点说起。
  在现实当中,寡头垄断常见于重工业部门,比如汽车、钢铁、造船、石化,以及我们正在谈论的飞机制造等部门。这些行业的突出特点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