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积聚而成的东西不可能是实体。
第五,大众部系的说出部认为,世界万物本来都不是真实的东西,只是
由于人们的错误认识才把它们看成是真实的。世界万物实际上都是假名,只
有涅槃等出世间的存在才是真实的。
第六,大众部系的一说部认为,一切法都是不真实的。《异部宗轮论述
记》说:“此部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是说,意谓诸法唯
… Page 61…
一假名,无体可得”。在一说部看来,有为法、无为法、世间法、出世法都
是假名,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存在。
从以上争论可以看出,上座系各派偏重于说有,即认为法是真实的存在,
这具有一定的唯物论因素;大众系各派偏重于说空 (假有),对现实世界抱
着否定的态度,则带有较多的唯心论的特点。这说明,部派佛教对原始教理
已作了重要的改变,在对精神和物质的认识上更为深刻了。
第三,有我与无我问题。原始佛教否认有“我”(灵魂),但这种思想
与其轮回解脱学说是矛盾的,因为轮回解脱必须要有主体的存在。这个问题
在当时还没有引起注意。至部派佛教时,对“我”是否存在,开始了激烈的
争论。上座部系的派别基本上承认有“我”。不过,他们表面上还尊重原始
佛教教理,只是变相地主张有“我”。如犊子部提出一种叫做“不可说的补
特加罗”。“补特加罗”意译为“人”、“众生”、“数有趣”(按“趣”
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六种生命体。数有趣是指在六趣里面轮
回受生)。他们认为补特加罗是依众生身体内的五蕴建立起来的,但不能说
与五蕴是同一个东西,也不能说是不同的东西。总之,它是一种不可说的实
体。至于补特加罗的作用。 《异部宗轮论》说:“诸法若离补特加罗,无从
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加罗,可说有移转”。这里明确地指明补特加罗是轮
回的主体。
经量部也提出一种“胜义补特加罗”。“胜义”,意为真实的。他们指
出,人体内有一种叫“一味蕴”的东西,它细微难言,“无始来展转和合,
一味而转,曾不间断”。(《异部宗轮论述记》)这就是“胜义补特加罗”、
以它为中心长出“根边蕴”维持生命。组成人体的“诸蕴”正是通过“一味
蕴”转世的。经量部的这个主张不仅承认有“我”,而且还改变了原始佛教
五蕴依缘和合说的性质。
说一切有部反对犊子部和经量部的观点,他们认为,众生只是由五蕴依
缘聚合而暂时存在,不可能有什么东西转世。但按一般人的常识,轮回转世
需要有主体,因此可以假设有一个“我”存在。不过,他们承认有“中有”
(亦称为“食香”、“香神”),将“中有”作为轮回的中介,这实际上还
是变相地承认了灵魂(我)的存在。
大众部系的派别主要是从人们的心中寻求解脱的主体。他们认为众生的
心和心所的相续活动中,有一种永恒的内在本性。这种本性就是移转的主体。
他们还有一种“心性本净说”,认为“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
为不净”。 (《异部宗轮论》)人心本来是清净的,只是受到外来的客尘烦
恼所杂染,因此变得不净。如果坚持修行,断灭烦恼,使心性恢复清净,便
可获得解脱。
部派佛教的宗教哲学思想,对大乘佛教有重要的影响。大众部系的佛陀
观和“心性本净”说为大部分大乘派别所继承,而它的“法”假有理论对大
乘空宗有直接影响。上座部系说一切有部的“心法”、经量部的“一味蕴”
说为大乘法相唯识派直接继承。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大乘佛教在宗教哲学
思想方面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 Page 62…
四、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古代中期即公元前8至公元前3世纪,正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异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
奠基阶段。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如老子、孔子、孙子、墨子、孟
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后世
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并与同时期的希腊、印度哲学
并称,在世界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发展可分为春秋
后期、战国前期与中期、战国后期三个历史阶段。
… Page 63…
1。春秋时期的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西周灭亡。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王
室衰微,旧制度迅速崩溃。伴随着这种政治社会的大变动,在思想上人们对
天(上帝)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对人自身的作用有了觉醒,人的作用受到了
重视。
春秋时期,虢国的史嚣就明确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左传》庄公32年)随国大夫季良对随国君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
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桓公6年)有的还直截了当地说:
“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传》庄公32年)“民之所欲,
天必从之。”(《左传》襄公31年)
随着对天(上帝)信仰的动摇,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出朴素的唯物主义
的认识论。如《国语·郑语》记载史伯的话:“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
火杂成百物。”这就是说,万物是土与金、木、水、水结合而产生的,不是
天(上帝)创造的。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
回答。根基于自然观的阴阳学说也有所发展。周幽王时发生了地震,《国语·周
语》载史官伯阳父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
川地实震,是阳失共所而镇阴也。”意思是说,地震是宇宙阴、阳两种自然
力失去和谐、平衡而产生的。这是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回答了自然界运
动变化的根源。
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老子和孔子提出的“道”和“仁”的自然哲学观
和伦理道德观,正是在上述历史条件下,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理论概
括。“道”反映出人们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与探讨;“仁”反映了人们对人的
地位的尊重与提高。
(1)老子与道家哲学
老子是中国古代深有影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史记·老庄申
韩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担任过周王
朝的史官。孔子三十四岁时曾向他请教过有关古礼的问题。老子晚年看到周
①
王朝日趋没落,便归乡退隐,著《老子》五千言,不知所终。
《老子》亦称《道德经》,是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言简意赅,内
容丰富。它没有引用西周以来官方的典籍训诂,其中吸收了不少民间谣谚。
这部书虽有个别章句是战国时人为 《老子》作注的内容,但全书大体可代表
老子的思想。它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末期中国社会特定历史
条件之下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自然无为的天道观。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朴素的唯
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他认为“天”只是与“地”相对而存在的自然物质,并
没有神奇的主宰世界的意志。上帝是古代相传的最高天神、天道人事的决定
者,但老子认为上帝也并非宇宙的最高主宰,而“道”才是更为根本的现象。
他认为“道”是“象帝之先”。世界的产生,变化都是由“道”决定的,而
不是有意志的上帝决定的。“道”对于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
① 《老子》一书,形成于战国时期,但其基本思想是春秋时代老子的思想。
… Page 64…
宰”(十章)。这就取消了造物主上帝的地位。
老子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这是说,“道”是
构成万物的基础,因此“道”是“无不为”的;而“道”并不是有意志、有
目的地去构造万物,所以它又是“无为”的。“无不为”以“无为”为条件。
“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老子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
常自然”(五十一章)。意思是说,“道”之所以重要,“德”对于万物之
所以珍贵,就在于它让万物自己生长、发展,而不发号施令。老子反对天道
有为的神秘主义思想,提出“天道自然无为”这一唯物主义原则,在中国哲
学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老子针对西周以来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上帝有知,天道有为的宗教思想,
提出了天道自然无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学说。这是老子学说的贡献。但老
子把天道的自然无为思想提到绝对化的程度,并且推广到社会生活领域,认
为只有无为、柔弱、谦下,才可避免损失,表现出人在自然规律面前的无力。
这又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倾向到庄子时代得到
滋长,他只讲自然无为,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战国末期的荀子则吸
取了老子天道自然的合理部分,在承认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主张利用自然规
律为人类造福,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老子哲学思
想的积极发展。
②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道”。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
最高范畴。“道”字的本意是“道路”,有四通八达的含义。从这一意义引
申为“方法”、“途径”,便具有了规律性、普遍性的含义。“天道”一词,
在春秋时期已是指天象运行的规律,有时也包括人生的吉凶祸福规律在内。
老子吸取了“道”与“天道”的一般含义,把它概括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最
普遍的原则,具有物质实体及其规律的全部含义。他说:“有物混成,先天
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 ‘道’,强名之曰‘大’”(二十五章)。意思是:独立运行的“道”
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是物质性的,弥漫于一切,无所不在,所以又叫做“大”。
这正与古希腊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相仿佛。恩格斯指出“在希腊哲学家看来,
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
种形成的东西”(《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8页)。老子
在这里也是反对上帝创造世界,反对世界的形成起于外因。他认为“道”是
客观存在的,不停地运行着的客观实体。所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同上)。社会、世界、宇宙都是由内在的原因决定了其运行发
展规律,并不是上帝创造的。
老子所说的“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他是我国古代第一
个用“有”和“无”这一对范畴说明宇宙构成本源的哲学家。老子说“道之
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其中可以看出“有生于无”
的道理。老子所讲的“无”,并不是虚无,而只是与“有”相对的一种客观
存在,它是一切具体事物所以产生的根源。这里的“无”是指“无名”、“无
形”。总之,“道”这一范畴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春秋时期人们认识世界的
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③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 Page 65…
道理。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
后相随”(二章)。人世间的美丑、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有无、损益、
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
静躁、轻重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现象,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
在的依据。这种对矛盾统一观念的进一步明确,是当时人类认识世界深化的
表现。
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还看到事物都在向着它的相
反的方向转化。所谓“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
所伏” (五十八章)。他用“反者道之动”概括了这种相反变化的规律。但
是,老子却从消极方面看待这一转化规律。他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
也枯槁” (七十六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
这是说,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这样就会早死。“兵强则灭,木强则
折”(七十六章)。因此,他主张守雌、居弱、无为、不争。所谓“曲则全,
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天下莫柔弱
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
争”(八章)。由于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这是老
子“柔弱胜刚强”的生活观点。老子由辩证观点引申出来的贵柔守雌的生活
态度正是当时社会个体小私有者经济力量微弱因而以柔胜刚,以退为进来保
护自身利益的思想表现。
老子发现了事物转化的规律,并用来反对有目的、有意志的上帝(天),
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老子指出事物变化来自内因,也是对的。但他忽略了变
化的必要条件,一般性的引出结论,则破坏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原则,也影响
了辩证法的正常发展。毛泽东说:“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
不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
争的双方都不会转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民出
版社1957年版,第35页。)正由于老子忽略了条件的作用,因此,才得出
“多藏”必招致“厚亡”、“有为”必招致失败的结论。他把奴隶主阶级衰
落的经验看做生活的普遍原则。所以,他的辩证法斗争,进取的精神,在循
环论的影响下,主张知足常乐,安于现状,则是不可取的。
老子的辩证法还不可能认识量和质的关系,但已初步接触到事物的量的
积累可以引起性质的变化。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