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和安纳西门一样没有离开唯物主义。
b。静观的认识论
宋、尹将老子的“少私寡欲”、“致虚静,守静笃”的理论加以发展,
引导人们用“心”去客观地认识世界。他们说:“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
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心术上》)?
他们认为,认识就是以“心”“接物”,即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反映客观事
物。办法是“法其宫,开其门”。《心术》上解释说:“宫者谓心也;心也
者智之舍也,故曰宫。洁之者,去好恶也。门者,谓耳目也,耳目者所以闻
见也。”所谓“法其宫”,就是去掉杂念;所谓“开其门”,就是用感官认
识事物。如果人们“嗜欲充盈”,势必导致“目不见色,耳不闻声”,那就
无法认识事物。他们避免了老子带有神秘色彩的直观的认识论的缺点,进一
步论证了“心”在认识中的作用。“心术”就是“心之行”,就是关于精神
活动的原则的学说。其中心内容就是“虚一而静”,客观地认识事物。“虚”
就是抛弃杂念,不受忧、乐、喜、怒、欲、利的干扰;“静”就是冷静观察;
“一”就是聚精会神,心志专一。“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若近。”
(《心术下》)总之,宋、尹“虚一而静”的实质就是抛弃人们认识事物的
主观上的障碍,以达到客观认识事物的目的。
c。法治兼礼治的社会理想
宋、尹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出法治的观点,所谓“简物、小大、
一道,杀戮禁诛谓之法。”(《心术上》)“法”是为保证封建秩序正常维
持的。但是社会政治仍然得有“礼”,他们说:“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
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有
体谓之礼” (同上)这里的“礼”不同于孔子的“克已复礼”的“礼”。孔
子的“礼”是周王朝的旧制度;宋、尹的“礼”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新秩序。
这样就构成了宋、尹法治兼礼治的社会理想。
宋、尹认为执法不能因人而异,“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民之所急莫急
于水火。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在其法。”(《白心》)
… Page 78…
后来法家的“法不阿贵”的思想就是由此而引申的。宋、尹还讲出“法”和
“礼”之间的关系:
义者,谓其各处其所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
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谓也。故礼出
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道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
故杀僇禁诛一之也。故事督乎法 (《心术上》)。
在这里,可以看出,在他们看来,礼、法皆合乎理,由于道,只是表现形式
不同而已。“礼”是“文”化,“法”是“武”化——强行统一秩序。“法
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列宁语)
宋、尹还对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口号进行了改造,提出“君道无为,臣
道有为”的政治主张,开创了法家政治的先河。
②庄子的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哲学。庄子 (约公元前360—前280年)
名周,战国时蒙人 (今河南安徽交界处),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
“老庄哲学”。他和孟子同时,或略后一些,但他们大概没见过面。他除了
和惠施经常往来,进行辩论外,朋友不多,门徒也有限。他在家乡曾一度当
过管漆园的小官,可是不久就归隐了。他一生很穷,曾向监河侯借过米,有
时靠编草鞋过活,他见魏王时,穿的是补了又补的衣服。《史记》记载,楚
威王听说他有才干,派了两名使者,带了贵重礼物聘请他做相,他用“牲牛”
作比,婉言谢绝,表示终身不愿做官,图个自由痛快。 (见《史记·老庄申
韩列传》)其哲学思想反映在《庄子》一书中,尤其是内篇,集中反映出他
的哲学思想。庄子从唯心主义的方向继承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在生活逆境中
寻求精神解脱,幻想出一个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在哲学上则表现为唯心主
义与相对主义。
a。从天道自然无为到宿命论
为了反对有一个万能的上帝,老子开始提出了物质性的“道”,认为“道”
是事物的最后物质根源,又是事物的总规律,因而也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
而庄子则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在《大宗师》中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
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
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
而不为老。
在这里,庄子强调了“道”是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
庄子在反对上帝有意志、神的“能动”作用时,强调了“道”的自然无
为、无知的特点,不失为一种反对宗教目的论的斗争的方式。但是这种宣扬
天道无为的主张,摆脱了目的论,却陷入了宿命论。他说:“知其不可奈何
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 间世》)又说:“死生、存亡,
穷达、富贵、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庄
子·德充符》)在庄子看来,冥冥中决定一切的“命”是定数难逃的。荀子
批评他“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就是说他由老子的天道无为
的自然观走向了唯心主义的宿命论。
b。从相对主义到虚无主义
庄子从人们的认识都有片面性、局限性这一事实出发,而加以提醒,要
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仅就这一点来说,庄子在
认识论方面对中国哲学史是有贡献的,至少他从认识的主观能力、对象、是
… Page 79…
非标准各方面深刻地提出了问题,其深刻程度超过了以前和同代的哲学家。
就这一意义说,庄子丰富了中国哲学史上的认识论。但在认识论上,他从老
子的“静观”、“玄观”方法出发,进一步发展到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则
是错误的了。他在《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认为大小寿夭的差异,完全是由于比较而产生的,
比如秋毫之末比它更小的东西来看,自然更大,而殇子比起短命的蝼蚁朝菌
来,自然要算长寿的了。因而事物没有绝对的大小之分。泰山处于宇宙自然
为小,彭祖比于永恒自然为夭。所以,他在《秋水》篇又说:“以差观之,
因其所以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以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
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庄子就这样从“道”
的高度来观察万物,结果一切成了绝然相对的,暂时的,“莫若以明”。由
于庄子取消了对象的规定性,因而无法认识对象,于是也不去认识。推而广
之,世上也本无是非,是非由成见造成。所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 (《庄子·齐物论》)这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显然是
不对的。从消极处世的态度出发,庄周还把人生看成梦幻:“昔者庄周梦蝶,
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
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同上)列宁指出:“把相对主义作为认
识论的基础,就必然使自己不是陷入绝对怀疑论、不可知论和诡辩,就是陷
入主观主义。”因为从相对主义出发,固然承认了我们知识的相对性,这是
对的;但是它否定了知识的规定性,即相 对稳定性,因而形成了诡辩。因
此,“从赤裸裸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证明任何诡辩都是正确的。”
(《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6页。)
c。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避世不仅是消极地对抗现实世界,而且会自我解脱,达到了无条
件的精神自由境界。他在 《逍遥游》中生动地描述了大鹏飞翔万里的自由境
界,但是仍认为它“有待”,所以算不上绝对的“自由”。那么,真正的无
条件的精神自由是什么境界呢?他回答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
名”,就可以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至人”、“神人”、“圣人”是庄子
认为理想人格的不同称谓。像这样的圣人,他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无己),
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积极建树(无功),因而也不会顾及别人的毁誉(无名),
因而精神上是绝对自由的。
庄子又分析了人们通常所感到的现实生活的不自由,不外生死寿夭、富
贵贫贱、得失毁誉这些客观原因。这些原因不外是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庄
子对前者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以精神性的道代替物质性的道,陷入唯心主
义;对后者不去抗议,不去诅咒,而是一再宣扬无条件的精神解脱。在庄子
看来,人间的一切苦恼,都是自寻出来的。只要能够解脱,就会自由自在了。
他在 《大宗师》中描绘出一个近似神仙的“真人”形象:“其寝不梦,其觉
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真人还“不知
说(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后来成了道教修炼的境界。
庄子思想中也有一些可珍贵的成分。他和老子一样,主张天道无为,否
定神的主宰。所谓“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
下一气耳。”这种死生气化的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他还认为一
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
… Page 80…
移。”并且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安危相易,
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臭腐变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在思辩方面,他也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秋水》篇记载:庄子和惠施
在濠梁上观鱼。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说:“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以其人
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于驳倒了惠子“不知外物”的观点。因为在庄子看
来,惠子既然能推断自身以外的庄子的心理活动,那么我庄周自然也可以了
解鱼的心理活动。可见庄子思辩的缜密与敏捷。
总之,以老子为始祖,宋、尹和庄子为不同流派的道家哲学,是中国春
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流派,菁芜杂糅,影响深远,值得认真研究。
… Page 81…
3。法家、兵家与其他哲学流派
战国后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中国社会由分裂向统一的发展,法家
哲学应运而生并且吸取众长形成主导社会发展的潮流。由荀子的法制萌芽到
韩非子为集大成者。兵家在春秋战国时期虽没有与其它学派争鸣,却是百家
中的一朵奇葩,包含有丰富的唯心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观点。百家中的其他
学派,如名家、阴阳家、杂家等也应提及,所以均在此一并论述。
(1)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荀子 (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人,博学善辩,曾
游学于齐国稷下,后到楚国,为兰陵令。晚年著书终老。《荀子》为研究其
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荀子虽为儒学大师,但实质上开启了法家哲学。法家哲学的集大成者韩
非即为其门生。荀子以儒学为本,批判地继承了诸子百家学说,表现出明显
的唯物主义观点。他是中国先秦时期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荀子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吸收了老子和宋、尹
学派自然天道观的唯物主义思想,而剔除了其中的消极主义因素。同时也吸
收了孔子、墨子思想中重视人事经验的成分,而批判了他们关于“天命”、
“天志”的唯心主义思想。荀子直接把“天”解释为自然界。他在《礼论》
中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并且认为“天有常道”,“地
有常数” (《天论》),认为“天”就是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
万物等自然变化的现象。不见自然界工作,它却有效果,这种生成变化的生
机就是“神”。这里的“神”是自然界的一种功能,所以荀子叫它“天职”
或“天功”。
荀子对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也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说:“天职既立,
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荀子·天
论》)明显指出精神依附于形体。荀子还把人的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
叫“天官”,把思维器官(心)叫做“天君”。他认为人的生理器官是自然
的,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荀子把人类利用自然养活自己叫“天养”,他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
夫是之为天养” (《天论》)。他把自然界中对人类生存适应或不适应的条
件叫“天政”,从而看到自然对人的制约。但荀子不是叫人们听天由命地顺
从自然,而是要“制天命而用之”,从而表现出“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
他在 《天论》中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欲之,孰与制
天命而用之!”荀子的这种驾驭自然,制服“天命”,使它为人类服务的思
想,充分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在改变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
②唯物主义认识论。荀子在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唯物主
义的认识论。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
蔽》)这是说,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
的第一步是用感官接触客观事物,由耳、目、鼻、口、形这些各有接而不相
能的“天官”去接触外界的事物,取得初步的认识。第二步,用“心”去进
行思维,这就是“微知”,即对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墨
子的认识论只重视直觉经验,所以相信错觉中的鬼神,如夜间把石头当作伏
虎,把木桩看成人形。荀子则认为感性认识还需要用思维去纠正。他说:“凡
… Page 82…
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
也。” (《解蔽》)他认为看到鬼神是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错觉。
荀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指出片面性的弊端,主张客观地、冷静地认识
事物。他认为把认识的某一方面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