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 >

第8章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8章

小说: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了运动、时间和空间以及宇宙生成等问题。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事物生成时提出过“潜能”和“现实”一对范畴并以 

此来说明运动,认为运动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并明确指出“运动是 

永恒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80页)。他又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分为 

四类:本质的变化(产生或消灭)、性质的变化(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 

状态)、数量的变化、空间的变化。他认为,空间的变化是最主要的,也是 

最普遍的运动。它存在于任何其他运动形式中。 

     亚里士多德肯定空间的存在,认为空间是一种界限,是围绕物体周边的 

界限。例如装有水的容器,空间就存在于容器内的水和容器之间。因此,没 

有不占据空间的物体,也没有无物体的虚空。宇宙内部所包含的许多物体都 

是由空间彼此分开。空间是有限的,因而宇宙也是有限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和时间是不可分离的。他把时间看作运动先后的 

计量,说:“如果时间是运动的数目,或者本身就是一种运动,那么,如果 

永远有时间,运动也就必定是永恒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79页)。 

     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见解中,包涵有辩证的思想观点。然而,当他进一 

步探究运动根源时,却又陷入目的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事物的运动变化 

都是有其目的的,例如植物的根扎在土地中朝下生长,为的是吸取养料;其 

枝条上长着叶子,为的是遮蔽果实。他甚至把整个自然界中有规律的运动现 

象都归结为合目的性的必然结果。亚里士多德既然认为运动是潜能向现实转 

化的过程,也就是形式的实现,而形式中本来就包含有目的因,因此,运动 

是有目的性的。 

     亚里士多德在宇宙生成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构成宇宙的质料 

有五种:土、水、气、火和以太。宇宙以月亮为界分上下两部分。按照其所 

谓物体运动“自然归宿”说,重物总是向下的,轻物则是上升的。所以月亮 

以下部分地界的物体由土、水、火、气四元素构成,作直线运动。而月亮以 

上的天体则由以太构成,这是一种最轻灵的元素,它的运动是最完美的圆周 

运动。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以地球为圆心构成的圆状整体。地 

球是不动的。地球之外天体多等级多层次排列,环绕地球旋转。地球之外层 

是水层、其上是气层和火层,再上是行星天,行星天上是恒星等等、距地球 

愈近愈低级,愈远愈高级。每一层天体都以高于自己的天体为目的因和动力 

因。天外最高处的是神。神是不动的,它支配整个宇宙,是宇宙间一切事物 

的最终目的和动因。 

     ③灵魂学说与认识论。亚里士多德有关灵魂的论说是与他的认识论紧密 

相联系的。 

     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见解不同于以前的哲学家,他认为灵魂既非德谟克 

利特所说的精细原子,亦非柏拉图所说的独立于人体之外的不朽的东西。在 

 《论灵魂》一书中,他指出:灵魂是一种实体,是“自然机体的最初的现实”, 


… Page 33…

 “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可知,亚里士多德把生命看成是 

肉体与灵魂的结合体。肉体是生命的质料,而灵魂则是生命的形式。灵魂和 

肉体的关系,尤如锋锐之于刀斧,视觉之于眼球。只有当肉体被赋予灵魂时, 

才有个体生命形式。亚里士多德上述观点,既看到生命体的精神内容,又重 

视其物质基础。然而,他把灵魂看成生命体的形式,也就包含有目的因和动 

力因。这样,灵魂就成了先于肉体并决定肉体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机能高低有别,分为三个等级,营养灵魂、感觉灵 

魂、理性灵魂。植物只有低级的营养灵魂,即只有吸取养料的繁殖能力。高 

于植物一等的动物既有营养灵魂,还有感觉灵魂。人除了有这两种灵魂外, 

更独具理性灵魂。因此,人是最高贵的,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思想或理性思 

维机能。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依靠感觉灵魂和理性灵魂进行的。 

     亚里士多德对感性认识相当重视,他认为,“感觉机能是依赖于身体的”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51页)。灵魂的感觉机能不能离开人体的感觉, 

而且必须是在外物的刺激下,通过感官才能发生认识活动,产生感觉。亚里 

士多德明确指出:“使感觉现实化的对象是外在的”。因此,感觉对象是在 

人之外的,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列宁曾对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矛盾给 

以充分肯定,称“这就是唯物主义”(《列宁全集》,第38卷,第318页)。 

     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外物通过感官所接受的只是其可感形式,事物的质 

料则被撇开。尤如用图章在蜡块上盖印,蜡块上只有图章的印痕,而不反映 

制造这枚图章的材料。因此,这种感觉又可称为印象。当外物消失后,这种 

感性印象仍留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由此而产生想像、记忆等感性认识。亚里 

士多德指出,感觉所能获得的只是对个别事物表象的认识,这种认识固然是 

重要的,“但感官总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所以然”(亚里士多德:《形而 

上学》,第3页),不能提供对有关事物本质的认识。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必须依靠理性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灵魂只是潜在地具有认识能力,它只有在外部对 

象的作用下进行思维活动时,这种潜能才会转变为现实的知识。犹如一块可 

用来写字的白板,只有在上面书写时,板上才出现现实的文字。因此,亚里 

士多德说:“灵魂的这个思维部分虽然不能感知,却必定能够接纳一个对象 

的形式。”(《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50页。)亚里士多德指出, 

理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表象。他说:“理智中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早先已在 

感觉中的。” (同上书,第150页。)没有感觉所提供的表象,理性灵魂无 

法思维。这就指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即理性思维正是以感觉所得 

到的表象为中介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 

识,是间接的。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对于认识的客观性没有怀疑”(《列宁全集》第 

38卷,第416页)。他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见解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 

辩证法的思想因素,较之以前哲学家有显著进步。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认识 

理论中还存在矛盾之处。他把理性灵魂分为被动的和能动的两部分。被动理 

性灵魂的认识活动需要借助感性知觉,它随肉体死亡而消亡。能动理性灵魂 

则是可以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它以自身为认识对象,即认识理性本身。 

这是因为“心灵本身是可以思维的,正完全象它的对象一样”,它“不牵涉 

到质料的东西”,“思维者和被思维者是同一的”(《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283—284页)。显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能动理性灵魂,是一种脱离物质 


… Page 34…

的纯精神。他的灵魂说走到这一步,就与柏拉图殊途而同归了。 

     ④伦理学。伦理学是亚里斯多德“实践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 

多德伦理学着重讨论的是有关幸福的问题,由此涉及对人类道德行为和社会 

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的论述,从而建立起一个幸福论伦理学说体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并非那些只能给人带来暂时满足的如金钱、荣誉、 

地位之类的东西,幸福应当是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而一切事物都以求善为 

其最终目的。所以,人类的幸福就是“善”或“至善”。亚里士多德不同意 

柏拉图所说的那种脱离人的行为的“善”的理念观点,他认为,作为人生活 

动最终目的的善是可以达到的。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善”是指人的自身完善。他从灵魂说的角度对此作 

了阐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部分。人的感官能力所产生的欲望和 

情感,都属非理性的。而理性则具有控制和调节欲望和情感的功能。道德的 

关键问题就在于使非理性的欲望服从理性,这样人的行为便能达到完善,也 

就是从人的行为实践上体现出美德,即德性。亚里士多德提出实践美德的原 

则是“适中”。他说:“美德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 

就是说,一种相对我们而言的适中。它为一种合理的原则所规定。” (《西 

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56页。)所谓“适中”就是行为保持适当、适 

度、不走极端,例如,对于鲁莽和怯懦来个极端来说,勇敢是适中的;对于 

傲慢和自卑两个极端来说,自尊是适中的。这种符合“合理原则所规定”的 

行为,就是理性控制之下的行为,是最好的,符合道德的。亚里士多德认为, 

德性的原则是来自人们自身行为习惯。人们有选择自己行为的权力。他把“选 

择”解释为“一种具有欲望的理智,或者说是一种具有理智的欲望。”(《西 

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306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这就是说选 

择时,应当是在以服从理智的前提下,使理智与欲望两者结合起来。因此,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道德责任心,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亚里士多德认为,除实践美德外,还有一种理想的美德。理智的美德乃 

是出自“理性的沉思活动”(《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27页)。这里所说 

的理性是那种与感觉无关的纯粹理性,所谓“沉思”指的是对真理的思索。 

亚里士多德指出,“理性的沉思”活动“亦以本身以外的任何目的为目标, 

并且具有它自己本身所特有的愉快” (同上书,第327页)。达到这种纯粹 

的理性生活就是人的最完美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并加以发展,成为 

古希腊伦理学说的最高成就。他对实践美德的有关 论述,提出了不少有价 

值的思想和观点。但在他的有关理智美德的论说中,提倡那种脱离社会现实 

的纯粹理性的沉思活动,把它视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幸福。这种与社会现实完 

全隔绝的道德和理论生活,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臆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 

思想,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上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⑤政治学。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中,政治学占有重要位置,他 

甚至把政治学视为“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中译本,第148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这里的“政治”指的是城邦 

政治。他认为,城邦是经由男女和主奴两种关系结合而组成的家庭到多家庭 

组成的村庄发展而来的,国家是村的联合体。家庭和村社可以说是潜在的城 

邦,而城邦则是它们追求的形式和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完善境 


… Page 35…

界。作为“政治动物”的人,天生具有社会性。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 

质特征。 

     亚里士多德又按贫富之别将城邦公民划分三等,极富、极贫和居于两者 

之间的中产阶级。他指出,极富阶层多强横放肆,没有服从的习惯;极贫阶 

层多惰怠无赖,只有接受统治。只有中产阶级是国家中最“安稳的公民阶级”。 

他们人数最多,拥有适度的财产,生活状况良好,“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 

即无非份之求,也无须担心他人算计。所以,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最好 

的政治社会是由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同上书,第158页)。至于奴隶, 

亚里士多德只把他们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的“一宗有生命的财产”。 

这里明显地暴露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立场。 

     亚里士多德对希腊现行的各种城邦政体作了论析。他认为君主政体、贵 

族政体和共和政体是三种“正宗”政体,而从这三者演变而来的僭主政体, 

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是“变态”政体。君主政体由品德优良,擅长治国的君 

王来统治;贵族政体由少数出身贵族,德才兼备者来管理国家;共和政体是 

大多数人参与政治活动的政体。三种正宗政体中以君主政体为最好。在三种 

变态政体中,寡头政体是少数富人的统治,平民政体由穷人掌权以穷人的利 

益为依归,僭主政体最坏,是仅谋求个人利益的独裁者的统治。亚里士多德 

认为,政体的优劣并不在体制本身,而在于执政者统治的目的,能为全体公 

民谋求利益的政体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因此,提出应当由优秀人物来治 

理国家。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国家是由“中产阶级”掌权的国家。这种国家 

规模不大,但能保持平稳安定。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希腊奴隶制城邦已经 

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愈演愈烈。而亚里士多德却企图 

使希腊城邦制度在他所构想的国家政体中得以复兴,这只是一种脱离现实的 

空想,甚至连亚里士多德本人也不免感到渺茫,他说:“中等的政府形式, 

如果曾经存在过,也是极稀有的事,并且只有在少数的国家里面。” (《古 

希腊罗马哲学》,第331页。) 

     亚里士多德建立起思想内容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巨大哲学体系,从而把 

古希腊哲学推向繁荣的高峰。尽管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存在着不少矛盾乃至混 

乱,但这位伟大哲学家所留下的珍贵思想遗产沾溉后人,远非一代,它的影 

响直至近现代犹存。随着亚里士多德这颗巨星的陨落,古希腊哲学也进入衰 

落时期。 


… Page 36…

                          3。晚期希腊哲学的衰落 



     从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希腊至前146年希腊本土并入罗马版图的近 

200余年,历史上称为晚期希腊。在这一时期,随着马其顿的入侵,希腊城 

邦内部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希腊人反抗马其顿的斗争不断地遭 

到失败。连年的战争使危机四伏,动乱不已的希腊城邦弥漫着悲观失望的情 

绪。晚期希腊就是在这种现实和社会氛围里生存的,它已不复有昔日光彩和 

活力。晚期希腊哲学家也失去了他们前辈那样对宇宙和社会、对普遍事物探 

寻求知的广泛兴趣和阔大心怀,他们把目光转向人生问题,力图在社会动乱、 

纷争之中寻求社会安定、心灵平静、不受干扰的精神境界。因此,晚期希腊 

三个重要派别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都将伦理问题作为哲学探讨的 

中心问题。 

     然而,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对外扩张,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对东西方经济来往和文化交流起了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