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125章

山河血-第125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政府已经很再难调动部队前往华北了!

汗水!

看似的轻松惬意的闭目养神,却让蒋介石的额头流出豆大的汗水来,现在的局势远比任何时候更为危险,在湘赣两地,一但对两地“乱匪”形成不了威慑,那么两省的局势必将如民二十一年上海事变一般几近全局崩溃,若非如此,又岂有今日两省之危?

而在华北,虽然表面上有几十万大军在阻挡日军对华北的进攻,可事实上,能够发挥作用的部队,不过只有几支,华北的局势危机,可以说……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将蒋介石从这种浮想中惊醒过来,他顺手拿起话筒。

“报告委座,”

话筒里传来是一个显得异常兴奋的声音,是外交部长施肇基的声音,此时他的声音显得极为激动:

“刚才驻日公使发来机密电报了——日本内阁发生意外松动!”

“日本内阁发生意外松动了?”

一听这个消息,蒋介石激动地站了起来,似乎不敢相信地问道:

“植之,这个消息确实不确实?”

“确实,确实。”

施肇基很有把握地说道:

“请委座放心,这个消息是……”

然后,施肇基详细讲解了消息的来源,消息是从被驻日公使馆收买的日本首相秘书那里获得的,说是收买到也不完全对,只不过是通过其适当的表示出中国的“期望”。

“好!我明白了,你立即通知通日蒋雨岩,继续运作东京政界,务必使政界倾向于用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当前华北危局……”

又详细作了一番叮嘱之后,蒋介石毫不犹豫地的坚持着早先的决定。

放下话筒,蒋介石背着手,在房间踱来踱去,第一次,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内心的喜悦蓦然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躁动、烦闷、焦虑。

自“红石岚大捷”之后,他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解决当前的华北问题,如果没有张汉卿的无能,如果没有东北军坐失热河,原本可以借助热河的僵局,寻求外交解决,即便是中国吃亏一点,只要保住热河,也就可以保证各团体继续向东北义勇军提供物资、人员,即便是日军大规模清剿,只要热河在,有政府的秘密支持,义勇军将是日本永远清剿不尽的,只要义勇军继续在东北地区大规模的从事各种破坏作战,那么日本就无法有效利用东北,从而使东北成为日本进攻中国的大本营,同样也可以为政府的备战赢得时间,但是现在,热河的沦陷改变了一切,没有了关内的支持,辽吉甚至黑龙江三省的义勇军还能再坚持多长时间?关内的人员、物资,如何进入东北?没有义勇军的牵制,日本是否将为苏俄所诱“引祸南下”?

这些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即便是华北的问题,正如最初料想的一般,借助日本内阁与军部之间的斗争,巧妙的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但东北的问题还是像大山一样压了过来。

没有了义勇军的牵制,日本可能会在短短几年内,即可对充分利用东北的资源,将东北打造成进攻中国本土的大本营,到那时,中国有可能准备好吗?

而现在的中国,即便是解决了华北的问题,后面的灾祸和礁石将会更多,在这片国土上还有许多强劲的对手,地方实力派系、湘赣两地的“乱匪”,现在的国民政府,不过只是一个数省政府罢了,对全国大多数省都没有直接统辖权,在诸多政治、军事、经济问题上,为了维持表面上的统一,国民政府不得不做出巨大的牺牲,没有统一的政府,中国如何进行备战?不能清剿湘赣两地的“乱匪”,国防设计委员会如何将湘赣两省打造为中国的战时后方,并在此建立相应的战备工作?

华北的问题,即便得到妥善的解决,政府同样还有许多棘手的事情要办,许多迫在眉睫的事务需要解决。然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却又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可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中国就不可能完成对日本的备战,更不可能收复东北,如果在许多方面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仓促应战,那么结果对于中国而言无疑将是毁灭性的。

可现在,别说统一的中国政府,甚至就连国民政府内部亦是……摇着头,蒋介石的脸上并没有可能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华北危机而生出一丝喜色,有的只是满面的忧愁。

时局艰难啊!

时局艰难,唯苦撑。

心下如此思索着,蒋介石又想到

计划的另一部分——由何人主持解决华北问题,东京的秘谈只是一个幌子,一个引诱日本军部方面急于迅速解决热河问题,避免军部被“可耻的政客出卖”的幌子罢了,极为了解日本人的蒋介石知道,最终,想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华北问题,只能在华北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由谁来主持这个谈判呢?

在当前的形势下,吃亏似乎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一个人是救不了国家!

可现在,现在的局势使得中国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当李鸿章!

那么中日战事至此,这个现代李鸿章由谁来做?

此时全国爱国情绪高涨,那些大员们,有谁敢出头,没有一个人敢出头。

当年签订一二八上海停战协定的外交部长王正廷就曾还被爱国青年打伤,稍后行政院长汪精卫还被爱国青年刺杀,这几年内,被学生工人打伤的外交官员也够多的了。

让谁去好呢?

在沉思良久之后,蒋介石想起一个人,或许……,想到这,他便走到书房,拿起桌上的信纸,亲手写起了亲笔信。

东京,外交大臣官邸,看着亲自拜访自己的斋藤实首相,内田康哉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

“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当前的满洲问题,不是没有可能。

说完,这位一手缔造了满铁公司的满铁第一任总裁,现任的外相又用一种平缓的口气说道。

“可如果,我们跳过陆军,自行解决问题的话,恐怕会引起陆军的不满!”

不过对于内田康哉来说,尽管作为满铁的利益代言人,他却知道,现在,满铁的利益已经得到了保障,他最初支持陆军进攻热河的原因,只是因为那里是义勇军的后方大本营,是中国政府以及民间团体援助满洲抗日武装的总基地,那些反日武装对铁路的破坏行为严重影响到了满铁的利益,而现在,关东军几乎占领了热河全省,中国人失去了热河,义勇军也就后继乏力了,大规模的抵抗、破坏活动,也将会在未来一两年内结束。

无论是否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对于满铁来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影响。

“可是,内田,如果我们任由陆军这么干下去的话,恐怕会导致很多国内问题的发生。”

之所以首先游说内田康哉,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外相,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对满铁的影响力,而满铁在满洲以及东京的影响力,又是斋藤实所需要依赖的。

“但是,即便是绕开陆军,如果我们单独同中国展开谈判的话,恐怕……”

看一眼斋藤实,内田并不相信斋藤实会如此的短视,难道他就不知道陆军的那些家伙都是只知道蛮干的人吗?若非如此,他们又岂会不知会东京,便从朝鲜调了一个师团增援满洲方向。

“咱们只要一谈,他们也就急了,他们打他们的,咱们谈咱们的,他们碰了钉子,自然也想体面,不过,就要看谁能更体面一些了!”

斋藤实直截了当的回答道,事实上,他从来没想过瞒着陆军干,根本也瞒不住,甚至他知道,只要他前脚一出门,后脚内田就会把他的想法透露给满铁的人,而满铁的人则会通知关东军,到时候想瞒都瞒不住。

(未完待

第二百二十五章古关为证

第225章古关为证

万里长城是中国人创造的一个世界闻名的奇迹,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使用人力最多的一个军事防御工事。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修建,之间的秦汉明等各个朝代都经过数十次的大型修复和重建,到了明朝洪武时期,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的虎山,全长有6350公里之长,堪称世界之最!

长城大多修建在适合防守的崇山峻岭之间,其修建时的艰难足以让后人叹为观止。外国人一向把长城作为中国精神的象征,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由于农耕并不像放牧那样需要大量的土地,它所需要的只是:一片固定的肥沃土地,先进的生产工具,比较完善的水利设施和一定规模的交易市场。这就绝对了农耕民族活动的区域是固定的,而不是四处迁徙!

因此这些民族大多过着稳定和和平富足的生活,这又促进了民族文化教育和艺术的发展。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农耕文明,他们是世界文化的决定性力量。

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区域固定的肥沃土地。农耕民族为了划分自己的领土或者用于防御,一般都修建着大大小小的城墙工事。

而中国人尤其是这样!

中国古代的地形非常特殊,整个东亚最富饶的地方都在中国人手中。从中国往北是贫瘠的蒙古草原和冰雪连天的西伯利亚,往西是可怕的**高原,往南是丛林密布瘴气满天的缅甸和越南,往东就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这些地域在古代人看来都是不适合生存的地方。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掌握了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没有必要再去争夺那些无用的土地。

中国对于异族的土地不感兴趣,对待威胁入侵中国的异族进攻进行惩罚性的征讨,他们所作的就是通过军阀消除异族对中原的威胁。在多次远征大漠的战斗中,中国往往采用大清洗的形式,将各个曾经侵略中国的部落斩尽杀绝,很多民族就这样灭亡了,在古代的中国人不缺乏劳动力,根本不需要俘虏,中国同样也不需要那些贫瘠、荒凉、满是瘴气或冰雪的土地,唯一需要的仅只是安定的耕作环境。

于是中国人不惜辛劳的修建了万里长城,把野蛮的异族挡在长城以外。千百年来中国人在自己的区域中,享受富足与安详!

外国人认为:长城是中国人故步自封和傲慢自大的集中体现。

在历史上长城就像三峡行道中的礁石一样,一股股汹涌的异族骑兵的流水,都在礁石上撞的粉碎!即便是甲申之变,满清入关也不过是吴三桂引入关内,若非如此,满清绝不可能入关,万里长城一次又一次的将野蛮的异族阻挡在国门之外,他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是中国的象征。

而到了民国二十二年,在这一年,失修数百年的明长城,再一次迎来他们的守卫者,古老的长城上将再一次上演民族之间的血战。

古北口!

如洗的天空,日军的飞机像一群飞鸟,从天边压了下来,直奔古北口一带的守军阵地而来。长城附近的守军看到飞机,立即有人惊慌失措的叫道:

“飞机!飞机!鬼子的飞机!”

在阵地上军官连忙叫喊道:

“隐蔽!隐蔽!!赶快隐蔽!!!”

喊声还没有结束,那十几架飞机就俯冲下来,炸弹像雨点般纷纷落下,一时间整个阵地完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守军伤亡严重。

日军第六师团第十二旅团长正在用望远镜看着对面的一切,当看到古北口守军阵地,此时完全被浓浓的硝烟所笼罩,在炸弹的剧烈爆炸中,碎石崩飞、就连古北口的角楼亦被炸塌了,在滚滚浓烟之中,到处都是支那军人的尸体。

“立即组织部队,出击!”

随着一声令下,一队队如虎似狼的日军士兵,哇哇狂叫着,涌向古北口守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在过去的几天中,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朝着古北口一带的中国守军发起了进攻,但他们的进攻一次又一次的被打下。

在硝烟中,看到朝着阵地发起近乎于人海攻击的日军部队,、连、排军官们一边不停地向天上鸣着枪示警,一面纷纷叫着:

“鬼子开始进攻了,快进入阵地!进入阵地!!”

那些在轰炸中侥幸躲进防炮洞、掩体的士兵们纷纷从防炮炮洞掩体里出来,冲向战壕,而未及躲避在轰炸中受伤的伤兵们同样也不顾自己的伤势,抓起手中的武器,便依在被炸垮的战壕边,准备战斗,在战壕中,那些重伤的战士们,甚至不顾包扎自己的伤口,默默的用最后的气力帮着兄弟们将一个个手榴弹底盖拧开,拉出拉火绳,一颗颗摆好在战壕边上,在那沾满血印的手榴弹摆放在战壕边的时候,一条条生命流逝了……

“轰……”

伴着剧烈的震荡,指挥掩体顶部的圆木缝隙间,不时掉落下石子、灰土,不断的有炮弹在指挥所附近落下,对于这一切,掩体内的军官和参谋们似乎早已经习惯了,战争总是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习惯一些原本并不习惯的事物。

军帽不知扔到什么地方的杜聿明右手拿着电话,右手拿着铅笔按着地图桌,他的嘴里不断的说着:

“是,是!请长官放心,卑职坚决执行!”

刚要放下电话。突然,一发炮弹落到了离他的指挥部的后面,很近的地方,爆炸声中他下意识地将左臂抬起,做着无畏的防护动作,掩体内的尘土纷纷落下,掉在了展开的地图上。

一通炮击之后,杜聿明回过神来,用手掸了掸自己身上和地图上落的尘土。然后他转过身对身边的于秋扬说道:

“老弟,看来坂本政右门卫这个疯狗是想在这里和咱们玩命了!”

可不是,现在连人海战术都使上了,肉弹队更是一浪一浪的,逼得他也只能一浪一浪用人肉去堵!现在,何长官有了新的命令下达,成与败就看这一战了。

“他们才开始玩命,咱们上来的时候,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这会于秋扬那张年青的脸庞上满是决然之色,他是主动要求来的华北,来的古北口,甚至还主动要求率领敢死队,总之,来到这地方,他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同样,他知道自己任务的重要性。

“现在,对咱们威胁最大的就是第六师团的炮队,虽说他们是从山路过来的,重炮旅团都加强给了第八联队,可就那几十门山炮、野炮,也是要命的家伙,”

盯着于秋扬,这位“学弟”后辈,杜聿明的神情严肃起来。

“咱们这么一直死守着,就跟灯油似的,早晚得给耗尽了,所以,何长官要反攻,可反攻,日军的火力倍于我,若要反攻,就要先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那些人肯定不愿意卖命,怎么样,……”

他的双眼只是这么盯着他,面对长官的视线,于秋扬笑了笑,然后行了一个军官。

“请桂长官放心,卑职这就上去,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说完,转身出去,没有一丝的留恋,同样也没有一丝的迟疑。看着那个背影,杜聿明在这一瞬间,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明白了这于秋扬为什么会和管明棠成为结拜兄弟,他们都是同一类人。

默默的,冲着那个背影杜聿明行了一个注目礼,他知道,或许这一别将是永别了!

天,漆黑,炮声,隆隆的炮声震撼着大地,震撼着夜空,远处的古北口长城一带,夜空被炮焰燃得通红,那自关外吹来的风带来了刺鼻的硝烟,更隐隐的带来了阵阵咆哮的嘶吼,在星光下,一队队士兵肃穆而立,在这些士兵中,差不多有五分之一是领上带着红的军官,他们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站在面前的队长,每一个人神情决然中带着凝重。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现在仗打到什么份上,大家都知道!”

沉声道出这句话时,于秋扬的声音略显得有些沙哑,他盯着眼前的500名敢死队员,为了加强这只敢死队,旅长可是把补充来的六十多名军官都补充了进来。

“没别的,咱们要死守在这地方,不管其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