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乾,你去过陕北的油矿实地勘探过,那里的地质情况是什么情况?既然那里产油,应该具备海相生油的地质基础条件,可实际上……”
“那里是陆相!”
吐出几个字,孙建初语气肯定的说道。
“我并不认为,“海相生油”绝对的,如果是绝对的话,陕北的油田就不可能出油,至少不可能出现商业油井,而去年孙越崎所在的陕北油矿探勘处开采的油井,一天可以生产数十吨石油,虽说产量有限,可总归产出了石油,且具备商业价值,我觉得,海相生油、陆相贫油并不一定是绝对的……”
“没有任何理论是绝对正确的,今天的主流的也许明天就是异端,今天的异端也许明天的主流!”
趴在地图前,黄汲清看着地图问道。
“子乾,以你这两年在西北地区的考察来看,什么地方最有可能开采出石油?”
虽说在北大毕后后,他先进入实业部地质调查所,随后转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在翁文灏、丁文江、李四光麾下,从练习生干起,跟随后来惨遭土匪杀害的著名地质学家赵亚曾,北上东北、华北、陕西,南下云、贵、川,转战四方“敲石头”……可对于西北,他并没有孙建初了解,孙建初在过去两年间一直转战于西北各地同,而之所以会问道西北,则是因为黄汲清有一种直觉,相比于其它地区,西北更容易开采出石油,尽管只是直觉,但他依然选择抓住这个直觉。
走到《中国地质地图》前,先看了一下地图,随后孙建初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说道。
“在这里,我觉得可以在这里试一下!”
看着孙建初手指的位置,黄汲清倒是有些迷惑他为什么确定如此在这。
“你为什么会确定在可以试一下?”
“两年前,我在经过老君庙的时候,曾听当地的老百姓说,在清朝慈禧太后时期,就有人向慈禧上奏过这里地下冒出能点灯的黑油?”
地下冒出的,能点灯的黑油,不用去猜黄汲清都知道那是什么——石油!那种黑油就是石油。
“那黑油一定就是石油,不过当时国人更本不懂石油能干啥,慈禧就更不知道了,慈禧当时也没有让下面人去查看是怎么回事,只是对奏本批示该事就此以了,不可再提起……”
提及旧事,孙建初的脸上带着一些可惜之色。
“我在tl〃1的时候,找了半个月,虽说没找到黑油,但是当时老百姓也证实了这种猜测,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地下油苗渗漏的偶然因素,所以,我觉得那里值得试一试!”
这所谓的试一试,并不简单,并不仅仅只是在地质勘探上试一试,甚至可能需要投入一批钻井设备和大量的人员,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资金,不过对于身为北方公司地质调查所所长的黄汲清来说,他能够筹集到经费,可最关键的就是人员,在思索片刻后,想到春时看到的新闻,便问道身边的孙建初。
“你在西北时,认识会钻井技术的技术人员吗?”
第三百八十五章风云突变
你口中的那个油矿在玉门吧!
看似一句简单的提醒,却让管明棠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陷入一种莫名的情绪之中,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玉门油田对于南京而言,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甚至可以说,自己所谓的保密,这时只不过是一个笑话。
即便是偏远如玉门,南京的那位手也伸了过去,至少,这句话中可以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对于那位的“手”能伸多长,管明棠从未曾怀疑过,自己有本领在他面前玩弄心思吗?如果真以为自己有那个本事,恐怕那还真是自欺欺人
既然不能玩弄心机,那就坦诚相待吧实际上,似乎自己和这些人打交道,就没怎么动过心机,也正是因为抱着这种心态,在等待着委员长的接见时,管明棠整个人反倒是放松了许多。
“管专员,委员长请随我来”
在侍从官的引领下,管明棠又一次步入了那间办公室,在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一副字“”,那是孙中文亲笔题写的,在整个南京只有两个人的办公室中悬挂有此字,一位既是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另一位就是这间办公室主人的老对头。
不过出乎管明棠意料的是,在办公室中,除去蒋介石之外,还有另一个人杨永泰,虽说这是管明棠第一次见到杨永泰本人,可却知道这位和后世那位张姓演员有些神似的杨永泰,是蒋介石的心腹幕僚,同样也是政学系的核心人物。
在管明棠刚进办公室的时候,杨永泰便迎了过去,笑容可掬的伸出右手。
“哲勤,我们终于见面了,对你,我可是久仰大名啊”
就在管明棠面对这措施不力的热情,不知是先回应杨永泰还是先向蒋介石见礼时,蒋介石的一句话给他解了“围”。
“明棠,坐”
端坐在沙发上的蒋介石指着茶几对面的沙发,态度即不是特别亲切,亦不见疏远。
“谢委员长”
在沙发上半坐着,管明棠心里倒是犯起了嘀咕,这两天除去张静江之外,自己没有拜见任何人,就是今天的这个见面还是张静江居中安排的,可杨永泰这位“当代卧龙”怎么也在这里?
“哲勤,这一年多来,你在邯彰实施地方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可让我等汗颜啊”
突然,杨永泰的这句话,让管明棠的心思一紧,他注意到这场会见,似乎杨永泰变成了主角,而从自己进来,蒋介石一共只说了的三个字。
“秘书长,谬赞了”
道出这句话时,注意到蒋介石的眉头微微一跳,管明棠心知自己的话说错了。
“其实,这于邯彰实施地方建设,能得今日之功,一是机缘巧合,二是借鉴他人经验”
拿不准这主从二人唱的是那出戏的管明棠,沉思着将自己在邯彰专区施政的做法和经验都说道了出来,从而证明自己的成功不过只是机缘巧合和借鉴他人经验,至于自己,那根本就是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嗯,借清剿枪会之名,行以地方威慑,再借机实施减租降息,有前者威慑余威,地方自无人敢于反对,又趁其虚弱编练民团、推行保甲,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控制,哲勤,你的这个路子,走的非常稳当,年纪青青能如此稳健,倒也属难得”
赞赏之余,杨永泰则恭敬的对蒋介石说道。
“委员长,以前卑职就说过,中央的政策是好的,关键还是地方上的执行,哲勤那边能不打折扣的执行中央的命令,地方施政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央政策的成功……”
“嗯”
终于,蒋介石极难得的点点头,原本与人谈话时,话语极少的他,这会倒是难得的道出了一句话来。
“明棠,在地方上,你办的不错,能知道天下最难,当属老百姓最难,为官者若是都有这份心,地方上的事情也就好办了”
这一句感慨,让管明棠颇以为然的点头说到。
“委员长说的极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恰如元人张养浩的所述,世间当属百姓最苦,百姓所求极为简单,无非食饱衣暖,家人安康,只消自己那几分地种得出粮,官府苛索尚不至无以为食即可……
提及百姓苦楚时,管明棠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衣衫褴褛、面呈菜色的农民,话匣子顿时打开了。
“……降租减息只是减少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剥,而为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收入问题,现在邯彰才会以借以民团为由,行集社会散力之实,兴修水利,去年冬春之际,通过翻修前代水渠、新建水渠以及开钻大量机井,使得专区灌溉面积达1045万亩,专区的农地因此得到灌溉,农民得享灌溉之利,而灌溉于华北极为重要,以今年为例,灌溉于农作物每亩增收产量为:小麦123斤,粟12斤、棉花斤,增产效益非常明显,”
提及专区的农业成就,管明棠显得很是兴奋,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成就,而在管明棠讲述着专区的农业进步时,无论是蒋介石亦或是杨永泰都是颇感兴趣的专心听取着,偶尔他们还会打断管明棠的话语,问一些他们关心的事物。
“那么农民受益几何?”
尽管过去从一些报纸上可以看到对邯彰专区的吹捧,可却远没听管明棠讲解的如此仔细,蒋介石自然问到一些他关心的问题。
“回委员长,华北旱地过去多一年一熟,产量低而不稳定,而有灌溉之地,年中可获两熟,产量以及收入提高一倍以上,以计算种植小麦为例,每亩可获收入超过12元,而种植棉花收益最高,可得42。58元,以当前实施灌溉增收计算,每亩实际增收可达15元,而以邯彰专区受益田亩1045万亩加以计算的话……
不用管明棠于心底默算了,在蒋介石和杨永泰两人心间已经有了大致的数字,在惊讶于这个数字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这个年青人刮目相看。
“灌溉之利,众所周知,可兴修水渠、开挖机井所需经费从何而得,”
杨永泰的问题,让蒋介石的眉头轻扬,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有钱,什么事都能办成,没钱,什么事都办不成
面对这个问题,管明棠到是对这位秘书长另眼相看,别人只能看到专区的成绩,而他关心的却是其背后。
“经费,从决定兴修水利工程时,卑职便一直为经费问题头痛,兴修水渠,尚可以提供民团食费为基,只需食费、料费,虽是如此,两月食费亦高达数百万元,加以原料费用,计款达九百余万,而开钻10眼机井,虽采用水泥预制套管,成本较廉,但每井成本仍高达元,”
相比水渠,虽说机井成本相对“低廉”,但在设计专区的灌溉系统时,出于考虑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利用,因此管明棠机井数量被严格控制,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水利施工成本激增。
“……所需一千万元经费,其中六百万元以发行年息五分的水利债券的方式筹集,而另外四百万则通过银行借款解决其中之半,而另外两百万则通过向社会筹措……”
在管明棠提及社会筹措时,杨永泰则笑了笑,去年他就听人提到过专区在修水渠时按每亩5元的价格,向人均拥地亩以上的大户筹集了一笔款子,至于多少无从得知,相想来远超过这个数。
至于水利债券,在杨永泰看来,更是管明棠自掏腰包的结果,是北方公司购买了专区发生的债券,这也是财大气粗的结果,换成旁人,恐怕也只能从“社会筹措”上做文章,但管明棠的作法,还是给了他一定的启示。
“而则以征收水利捐以及收取灌溉费加以偿还,以今年所征水利捐与灌溉费为例,除去偿付债券利息外,余款将悉数用于维护、新建水渠以及添购设备,少量赢余亦被用于投资教育……”
在这里管明棠当然不会提及,这笔款子被自己挪用了不少。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为良政”
轻声赞许着,蒋介石看着管明棠目光变得有些复杂,这个管明棠,总是能给他惊喜。虽说相比外地,他有许多他人无法企及的便利,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却是让人无法莫视的,意味深长的看一眼管明棠,他又说道。
“明棠,说说你下一步打算吧”
“回委员长,卑职计划在今年秋种时于全区内推广良种小麦种植,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于全区实施土地丈量,同时,研究扩大农村副业生产以及手工业生产……”
一一道出自己的打算后,管明棠挺了挺胸膛,最后又用了一句话作总结。
“总之,卑职之最终目的是消灭贫农雇农、扶助中农、扩大富农,促进地主资本转向工商,吸纳农村富余,进而实现专区全方位稳定发展进而通过稳定农村,提高农民收入促成工商业进步,达到繁荣经济、促进工商的目的”
管明棠的最后总结落音时,蒋介石、杨永泰的脸色均微微一变,以至于两人无不是直视管明棠,就在这种沉默中,突然杨永泰的一句话,却让这房间内的气氛为之一变。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
第三百八十六章峰回路转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
冷汗,在听到杨永泰的这句话时,管明棠只觉浑身的汗毛猛的炸起,冷汗随之从后背冒出,掌心中更是冒出汗来,而这句话更是让这个房间内的气氛猛然一变。
“乖乖,可别……”
就在管明棠心下暗自叫着苦的时候,笑声突然在房间内响了起来,发笑的人正是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蒋介石,只见他站起身来,于房间内踱了几步,而后又直视着管明棠,沉默片刻后,方才说道。
“消灭贫农雇农、扶助中农、扩大富农!”
念叨着这句话的同时,蒋介石的眼睛一直盯视着管明棠,尽管心中叫着苦,但话已出口的管明棠却只能迎着他的视线,同时在心下暗自叫着苦。
“虽说这和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有所相似,但我看,提得好,提得非常之好!”
此时在这间办公室内,只能听到那浓浓的浙江语音,那声音中显得有些激动,以至于他在说出“非常之好时”,又来回在办公室中踱了几步,而后才又对杨永泰说道。
“畅卿,记下明棠的这句话!这句话很好,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仪!”
话声稍顿,蒋介石语气中尽是感慨之意。
“这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这才是我们革命的最终目标!”
面带赞赏之色,依然站在那里的蒋介石此时脸色变得极为严肃。
“我国自古以来信奉“不患贫而患不均”。只要是革命,只要是造反,唐之黄巢之辈无不打出“杀富济贫”旗号鼓动民众,且屡试不爽。但是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暴力“消灭”地主,只能发泄一时之愤,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最终,一个个王朝在血腥中建立,随后走身兴盛、直至覆灭,中国历史就在这种王朝兴衰中不断更迭着,”
神情语气越发严肃的蒋介石看一眼管明棠,此时那双眼睛中透着的赞许与之前的淡然是绝然不同的。
“所以,古人才提出了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仪。现在土豪劣绅虽是不少,但总归还是少数,相当一部分地主是开明绅士,他们以自己的文化教养道德威望和经济实力维系着当地的文明与和谐,而缘和其有得文化教养、道德威望?恰在于其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仪。明棠……”
重新坐下来,蒋介石看着管明棠,认真的说道。
“你今天提出的这个消灭贫农雇农、扶助中农、扩大富农,促进地主转向工商,吸纳农村富余,这就是很好的政策。是解决困扰中国千百年来一个个王朝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问题的根本,你的确总能带给人惊喜!〃
面对这个称赞,管明棠连忙站起身说道。
“卑职不敢!”
“坐!”
待管明棠像是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似的重新坐下时,他知道自己过了眼前的这一关,实际上“消灭贫农、扶助中农、扩大富农、促进地主转向工商”这是后世的许多学者在总结了中国近代历史经验得失后,提出的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本,不过在其中却有一句话,管明棠并没有说,而那句话才是最要命的一句话“抑制地主、平均地权”,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能说,虽说所谓的“消灭贫农、扶助中农、扩大富农”不过只存在于理论上,但在管明棠看来,通过良种的推广和适当的政策性扶助,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至少可以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和基本消费。
“明棠,你邯彰好好的做事情,不要有太多的顾忌,而先总理和我们这些追随者搞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某一个、两个特定阶级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