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389章

山河血-第389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建在尾崎纪念馆旁的小高地上的陆军省与皇宫相对,甚是威严。不过陆军省已建成60年,是一幢陈旧的木结构双层建筑物,一走动就吱吱作响,此时在这吱吱作响的陆军省内正在召开着一次机要会议。

参会的包括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大将,次长泽田茂中将,总务部长神田正种少将,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第二部部长橱口季一郎少将,第三部部长渡边右文作少将。陆军大臣j姗俊六大将,次官阿南惟几中将,军务局长武藤章少将o。

“……目前,支那事变由于支那军的顽抗,可以预见的一点是赢得战争是遥遥无期的,而相应的一点是,自去年支那事变爆发后,特别军费用支出业已超过l00亿日元,为了筹集军费,政府采取了增加税收,甚至滥发公债以及纸币的作法,昭和l2年支那事变爆发后,又实行临时增税及剑立“华北事变特别税”,今年又剑立“中国事变特别税”。但所得远不足以应付巨大的开支,又滥发公债及纸币。其公债年发行额昭和ll年不足亿日元,昭和12年扩充至l5亿日元,今年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35亿日元!”

作为第一部即作战部部长石原莞尔少将如实的在会议上讲述着目前的军费开支情况,庞大的军费开支,正是他坚决要求从中国撤军,结束支那事变的根本原因。

“……战局的发展使战线越来越长,我国在支那事变后动员了34个师团,动员兵力接近日俄战争动员兵力的3倍。而军需动员在我国更是首次实施,生产军用物资不局限于陆、海军所属兵工厂,连广大民间工厂也昼夜加班突击。陆、海军军用物资和生产力扩充计划等所需物资在分配、调节上很快出现了麻烦,但鉴于当前的形势,陆、海军只能坚持己见,绝不允许压缩军用物资,为此企划院只好削减软弱的方面即生产力扩充计划和民用部分物资。这犹如章鱼吃自己的脚,伤了国力。”

这时石原莞尔又向众人展示一份直观的图表,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一直在努力的收集着各方面的资料,以说服众人接受他的看法。

“企划院对我国国力作了判断,对当前的国力细分为产业、贸易、金融、物价、汇兑、对外支付能力和劳务等项加以分析。从中发现武器工业发展异常迅速,而大部基本国防产业由于所需的材料、原料和技术人员不足,不能如期完成生产力扩充计划。钢铁工业由于矿石、生铁和废钢铁不足,10一30%的炼钢、轧钢设备停工待料。钢材尤为不足,减产30%。机床工业完成计划指标56%,汽车工业完成计划指标53%,液体燃料工业大体可完成计划指标。因为这些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几乎全部仰仗进口,但是现在已挪用于生产武器。在贸易方面,今年与去年下半年度相比,出口减少20%,进口下降30%强,贸易已经出现严重萎缩现象。当前,企划院对经济国力的判断就极为悲观。根据其计算我国国力于今年将达到最高水平,但从明年开始将因巨额的军费开支以及军需生产的影响而处于下降状态。不管陆、海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如何增长,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支那事变第三年就开始破产,而且……”

深吸一口气,石原莞尔将视投向军务局局长武藤章的身上,用似质问的口气说道。

“谁能保证,明年就一定能击败支那军,现在山东几近为支那军所收复,且北支派遣军在支那军国防线前受挫,可以毫不怀疑的说,现在皇军不仅不可能与明年结束支那事变,甚至目前局势对我国越发不利……”

未理会武藤章的轻哼,石原莞尔将视线投向第二部部长橱口季一郎少将,在参谋本部中第一部是作战部,而第二部则是情报部。

“橱口部长,烦请您将从莫斯科方面获得的情报通报一下!”

在石原坐下后,站起来橱口季一郎少将朝着泽田茂次长看去,这位次长才是参谋本部真正的主持者,见其点头后,便开口说道。

“驻莫斯科武官处在半月前发回绝秘情报,情报显示,支那政府与苏俄政府签定了第三笔军火贷款,”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第二笔军火贷款尚未完成,至少要等到明年才有可能完成!”

于月前刚刚上任的娜俊六大将则似有些明知故问的询问道。

“是的,阁下,根据苏支两国协定,目前第二笔军火贷款尚在实施中!”

点头解达后,橱口季一郎少将又解释道。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第三笔军事贷款是在斯大林的亲自授意下,为加强支那军进攻能力而特意提供的巨额军事贷款!”加强支那军进攻能力!在橱口季一郎少将的话声落下时,所有人的眉头无不是微微一跳,尽管先前就已经获得了这一情报,但只是获知第三笔军事贷款,尚不知其细节。

“虽然第三笔军事贷款在细节上,我们无法从苏联方面获得,但是我们仍然通过支那政府方面获得了一些情报,所获得的情报显示,苏联第三笔军事贷款应包括l5个步兵师、5个炮兵师内含两个高射炮师以及两个装甲战车师,另外尚有三至五个飞机师团,其中两个师团使用苏联最先进的sb2型快速轰炸机!”

这一细节无不是让所有人猛的一愣,他们在心底估计着中国业已得到的苏援,随后几乎每个人都感觉到万分的棘手o。

“那支那军前后岂不是得至lj32个步兵师的援助?斯大林为什么会如此大方,会不会是苏联的烟雾,从外交部方面得到的信息来看,苏联主动向我方示好……”

不待武藤章继续说下去,石原莞尔便出言打断他的话说道。

“斯大林为何要加强支那军的进攻能力,是为了给予支那希望,只有如此,才能诱使支那拒绝各国调停,而向我国主动示好,甚至不惜在张鼓峰问题上作出让步,更是为了让我们安心深陷支那事变泥沼,难道连如此清楚的谋略都看不清楚吗?”

石原的质问让武藤章只是闷哼一声,随后便默不言语,即便是当初坚持扩大化的他,现在对于支那事变,也没有任何信心敢说最迟明年就能结束事变。

“就目前支那事变战况而看,陆军与邯彰军作战可视之为一次现代化战斗。早在事变爆发后,陆军曾对弹药生产能力作了研究,弹药生产能力在目前仍然极低。而至与邯郸军作战后,方才痛感弹药生产能力之低下,以我北支派遣军与优势火力的邯彰军相比,则更感我军装备之低劣,其差距甚至有如我军与支那其它地方军之差距。这是因为“陆军战备的最差时期”持续了25年之久的后遗症,且就目前看来,我军无论步枪、机枪、火炮以及战车飞机等各方面全面逊色于邯彰军,但事变导致的巨额弹药开支,更严重影响到陆军武器更新或研发,因此……”

话声稍沉,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大将看着众人缓声说道。

“鉴于目前繁杂的国内外局势尤其是支那战场局势,我们应该作何决择!

第二百六十七章决择难择

“鉴于目前繁杂的国内外局势尤其是支那战场局势,我们应该作何决择!”

闲院宫载仁大将的话声落下时,陆军省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随之一紧,尽管众人对于这次会议的召开目的,早已经是心知肚明,但当这一议题真正的拿到桌面上的时候,却仍然让去年坚持事变扩大化的众人心神一黯。

但即便是最坚决的主战派,亦知道,从山东全省几为邯彰军收复的现实和支那中央军正迅速恢复的实力的现实出发,寄希望于支那政府很快向日本屈服的念头,早在南京保卫战时就像肥皂泡一样,在日军上层消失了,一个月前,面对邯彰军对东京的轰炸以及对山东的反攻,骑虎难下的日本再次追加战费35。4亿日元,计划在2个月内征召新兵24万人组建十个师团,但继续硬着头皮发动超过国力允许进攻作战,显然已经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美、英、德甚至意大利、法国的介入调停,反倒让他们看到在“保全面子”的情况下,撤出中国战场的可能性,尽管如此,在真正牵涉到撤军的问题时,依然很难让人接受。

无论是过去反对扩大化或者支持扩大化的诸人,这时都沉默了,而在这种沉默中,石原莞尔几次欲出言打破这种沉默,都被闲院宫栽亲王用目光阻断了,就在会议室内陷入一片静寂之中的时候,陆军大臣烟俊六却出人意料的打破了沉默。

“现在,我认为,支那事变发展至此,已经到了见好就收的阶段了!无论是再一步深入或是维持现状,日本无疑都将陷入战争泥沼之中,再一步深入,即便是侥幸击败支那军,随着占领地域越发宽广,兵力不足分配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到那时,我军有如现在一般,更易为日军各个击破,而若是维持现状,随着支那中央政府源源不断的得到苏联援助,可以料见今明两年,我们将必须面对支那军的在各战绩的反攻,无论怎么看,日本目前面临的情况都是极为危险的!〃

在烟俊六的这番分析声中,赞同者只是默默的点着头,而石原莞尔则看着烟俊六,这位陆军大臣可是近卫挑选的,据听说在其上任后,他曾多次向天皇陛下汇报了其对大陆形势、日本将来和国际形势的看法。

“就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欧洲经过二十和平之后,于今年随着德国吞并奥地利以及对捷克的野心来看,欧洲战火重燃只是时间问题,而若是我国深陷支那战争泥沼之中,陆军将无力更新装备,现在,我军面对邯彰军装备之低劣使我军完全处于劣势,虽说兵佐之武勇,却不能阻敌兵火之利,实在是可悲至极!一但欧洲战火重燃,若需皇军面对苏俄等欧陆强国,届时日本应该如何自处?”

一声反问后,烟俊六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近卫之所以选择他作为陆军大臣,是因为他曾态度鲜明的表述过自己的立场——维持支那事变限度,主张见好就收,当然他的这个“见好”又与“不扩大”不同,也正因如此才会获得主战派的支持,在杉山元去职后成为新任陆军大臣。

而对于现在局势的了解,使得他明白,所谓的“见好就收”不过只是“文字游戏”罢了,对于日本而言,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从支那的战争泥沼中抽身而出,这是唯一对日本有利的选择,也是目标形势下最好的选择。

“真是的,实在不行,就派遣南支派遣军,切断支那政府的外援途径算了!”

曾主张对支扩大战争的渡边右文在陆军大臣的话声落下时,插口说道。

“如果去年或者年初派遣南支派遣军的话,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

早在去年支那事变扩大后,军部就曾就派遣南支派遣军的问题进行过讨论,亦决定组织派遣军,但进攻邯郸的峰头受挫,板垣的第五师团被全歼后导致的华北局势逆变以及同时上海派遣军战时的胶卷,迫使军部不得不将原定用于组织南支派遣军的部队派遣至北支以及上海方面,而由此之后,几次欲组织南支派遣军都因局势流产,从而致使支那政府仍然可利用广州、香港等港口外购军火获取外援。

“那么由那些师团组织南支派遣军?”

陆军省次官阿南惟几中将反问道。

“实在不行,就把新建的十个师团派遣到南支!”

“即便是不考虑北支、中支的局势,占领了广东又有什么意义,现在苏联人援助的新疆铁路明年就有可能通车,到那时,难道,我们还要一路打到新疆,组织一个西支派遣军吗?”

阿南惟几中将的反问让会议室再一次沉寂了下来,众人皆知在目前的局势下组织西支派遣军,根本就不现实,不仅在兵力不现实,而且还牵涉到英国势力范围,冒然组织西支派遣军只会导致形势的进一步恶化。

“日本的力量究竟还有多大?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甚至就现在的态势来看,也很难继续维持下去。依靠武力解决支那事变的做法是没有出路的,本来陆军假想的主要敌人是苏俄,海军是美国,历来是这样进行全面准备的。对中国则并没有作多的考虑,即使万一事态发生时,以陆海军的一部分即足可应付,但现实却是,中国却几乎完全拖住了陆军的力量,而苏俄对其的援助,亦是为了使得陆军陷入支那,从而无力北上。”作为参谋次长,泽田茂语气沉重的说道。“结合诸多的原因分析,就目前的态势来看,支那的战局对我国处于不利状态,而外交亦因五国介入调停使我国不得不面对空前压力,因此……”

沉呤片刻,泽田茂次长语气低沉的说道。

“加之天皇与内阁方面亦因支那战事拖而不决,且日显对日本不利,而早已不满,且内阁迫使五国压力,已经与支那政府进行非正式接触,所以,就当前的情况看,似乎结束支那事变应是于我国相对有利的选择!”

随着泽田茂的一句话,似乎已经对支那事变的结束作出了定调。而原本保持沉默的闲院宫载仁大将则点头说道。

“虽然迫使支那政府投降的战略目的并没有达到,但是就“膺惩暴支”这一事变起因来看,在皇军百万将士忠贞不渝的战斗下,业已达到了事变之目的,所以,我本人并不选择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通过外交渠道解决支那事变!”

“我赞同!”

在接连的赞同声中,原本一直持半反对态度的武藤章却在赞同之余又强调道。

“如果外交渠道能解决的话,那就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吧,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底线在什么地方?是就地维持?还是撤出支那?还有满洲国的地位问题,这些都需要加以认真考虑!”

“满洲国,那早就不是中国的领土了,而且就现在外务省获得的信息来看,英、美两国认为此次中日谈判,应将问题限定在目前的战区内,也就是说,他们所希望的是唯持战前状态!”

烟俊六的回答总算让武藤章长松了一口气,随后他又说道。

“如果这样的话,支那政府如果拒绝接受怎么办?”

“支那政府之所以会拒绝,无非只是因为无法像国民交待!”

相比于其它人,石原莞尔的头脑很冷静,这点和喜欢人来疯的其他日军军官截然不同。他懂中文,虽然不是像伊腾博文等人那样的中国通,但对中国保持了最朴素的理解。

“实在不行,就实施支那总撤军,包括驻屯军、上海驻军都撤回去,这样,支那政府总能向国民有所交待吧!”

见武藤章等人正欲反对,石原莞尔便开口说道。

“未来世界的冲突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日本不可避免地要和作为西方文明代表的美国要进行一场所谓“最终的战争”以此来决定人类社会的走向。在这场“最终战争”的较量中,日本在战略地位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国土没有纵深,没有战略物资资源。在这场持久战的过程中,日本一定要一个后方基地,这个基地就是满蒙,因此无论是北进,亦或是南下,满洲国都是日本的总后方基地,所以,只要保持住满洲国就行了!”

“可是,无论北进或者南下,支那使终都可以威胁到满洲国!保持在北支和上海的军事力量,可以威慑支那政府,令其不敢轻举妄动!”面对他人的反对,石原摇着头说道。“不敢轻举妄动?唯一能真正威慑支那的是陆军的实力,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结束支那事变,把宝贵的资源用在陆军的武装上来,现在陆军在山东之所以遭遇不利,不仅仅只是因为27年荒废期造成了陆军没有像样的武器,但是现在最重要的原因是陷入了中国战场的泥潭,没有军费去添置新式兵器了!总之,无论如何,现在结束,总好过将来结束!”

“石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