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64章

山河血-第64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你要知道,这书啊,可都是珍藏的,不知道多少那可都是绝版的,不定,全中国也找不到几本来……”

说这么多不就是为了加价嘛!心下笑着,管明棠露出一副不耐烦的表情来。

“得了,你这些箱子里有多少书,我也不问什么书,一本五十吧!”

先是一愣,孙家诚的心里乐着,可脸上却是苦着脸说着。

“您瞧,就这种绝版书,一本五十!那和收破烂有啥两样,要不您……”

拉着腔,孙家诚伸出一把手来。

“就再加五块!”

第一百一十三章团丁也要重扫盲

第113章团丁也要重扫盲

“操!早知道就多要点了!”

望着远去的陆虎卫士,孙家诚不由后悔起来,后悔刚才没有狮子大开口。

“这些个富二代,娘的,就会糟蹋钱!”

糟蹋!

即便是在孙家诚看来,方才的那位也是在糟蹋钱,虽说在电脑上新闻中,他看过太多关于富二代如何不拿钞票当钞票的例子,可却没亲眼见过,今天,好不容易碰着一位真正的富二代,结果竟然没敲上一笔。

“对不起祖宗啊!”

长叹口气,孙家诚却又像是个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下自己的脑袋。

“你小了,想钱想疯了,一堆破烂卖了十几万,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的孙家诚,笑呵呵的进了书店,寻思着下回是不是能碰着一“傻鸟”。

可谁占到了便宜?

这种事情,有时候,真的很难说,因为委实太确定,什么是便宜。

至少对于管明棠而言,六箱足足2361本各种各样的军队内部书籍,尽管其中大多数都是七十年代之前的书籍,但在他看来,这些书中,仅只是数本通过几十年的战争、上百万条生命方才换得的经验,便是无价之宝,绝非用金钱可以衡量。

或许,这其中提到的很多战术,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早已落伍,但在三十年代……

“也许,有朝一日,我也有机会成为一代名将……”

不过这个念头刚一浮现,管明棠的脸上便涌现出一片自嘲之色,名将,估计自己还没成名将,自己就变成一堆渣了。

“哗……”

翻页声在寂静的房间内显得是如此的刺耳,静寂,从两个小时前,这个房间,就陷入了这种无边的沉寂之中,除去呼吸声,便只剩下了这哗哗的翻书声。

这翻页声并不快,甚至可以说很慢,慢到会让人感觉到,这人要么没有看书,要么就是想把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印入脑海之中,而事实正是如此,翻看着手中这本用钢笔抄写的《新兵训练手册》,初时高胜仑尚不以为意,在初时长达几十页的内容之中,完全是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立正、跨立、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立定、步法变换、行进间转法诸如此类的队列动作,可在行进一文中,他便看出了一些不敢置信的苗头来,越朝后翻越是震惊,到最后,高胜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手中的这本训练手册,竟然出自眼前从未当过兵或读过军校的管明棠之手。

“单凭这本训练手册,论其练兵,你就是当今中国第一人了!”

终于在合上手中这本显然还未写完的《新兵训练手册》,盯视着管明棠,在沉默良久之后,高胜仑用不可思议的口吻说道。

微微一笑,管明棠并没有否认这一点,训练手册自己在过去的两天中只抄了半本,这半本是基础训练,也是现在保卫团所需要的。

“应该还没写完吧!”

“还差很多内容,慢慢来吧!”

“我看你的这本手册里似乎非常重视军姿?”

望着茶几上的训练手册,高胜仑道出了自己的疑问,国内很少有军队重视军容、军姿,而在他的这个训练手册之中,从那些步伐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他对军容、军姿要求极高,这到是让高胜仑有些疑惑,即便是在日军,也只有几支仪仗类部队极端重视军姿。

“我觉得,成为军人,首先要有好的军姿,不是随便一个老百姓穿上军装,就成了军人,军人和平民截然不同,三个月,不过只是让士兵重新学会走路,一年,也不过只是让军服合体,最后,军队给予他们的,将会是他们一生受益无穷的——责任、忠诚、荣誉、国家等等,而成为一个军人,就是先从军姿开始!”

迎着高胜仑的不解,管明棠认真的说道。

“在我们这,习惯于拉过来一个人,给一身衣裳、一条枪,就成了士兵,可他们是士兵吗?是真正的军人吗?军装只不过是一件衣裳,而军姿却是区分平民与军人最简单的方式,有的人,穿上了军装,还是像平民,有的人,即便是脱掉军装,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军人,所以,我希望,先用军姿改良保卫团官兵的魂魄,打碎他们民气,重铸一身军气!”

然后管明棠又拿出一本书,相比于之前手写的手册,这本书却是印刷品,准确的来说,是在后世印刷的书本,巴掌大小的书本,看起来并不怎么显眼,但当高胜仑接过来的时候,一看封面上的字样,便睁大眼睛看着管明棠,全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这……有必要吗?”

“现在我给大家做一下示范动作。同志们要好好的看,看我的动作要领。”

在训练场上,班长大声喊着口令,

“正步—走!”

“啪”

“啪”……,

随着班长鞋子拍打地面发出的声音,正在训练中的士兵们,神情显然很是轻松,似乎这没有什么难的,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他们一直都是进行着体能训练,而体能训练无非就是做做俯卧撑、跑跑步之类的训练。

“正步的摆臂简单的说就是前瑞后砍!只是和齐步的挥臂有一点点不同,齐步是向前,而正步是齐步的基础上再折向胸前。”

“不就是走路嘛,谁不会啊!”

瞧着班长,韩小武在心里嘀咕一声,在他看来,这当兵似乎没什么难的,虽说过去的七天,每天训练都超过15个小时,但这里的伙食的确不错,饭菜管够不说,一天还能吃到两顿肉,700多号人,一天吃掉两头三百斤的大肥猪。

“这日子,整的天天像过年似的!”

即便是在王家,就是他爹,也不见得一天能吃着两顿肉,更何况是寻常庄户人家,心下如此寻思着,韩小武朝着前排的萧新看去,和其它人一样,原本显得有些菜色的脸庞,这会已经开始上了肉,在太阳的照射下甚至能感觉到油光。

哒、哒……踢踏正步的声响在位于山沟里的训练场内回声,虽是晚秋,山里的天气早已透着初冬的寒意,可训练场上穿着黑色军装的士兵们,汗水却顺着他们的下巴滴下,甚至连军装内的秋衣也被汗水浸透,可口令却并没有停止。

“左右左、左右左、……”

脚步声伴着班长们的口令,这些满面油光的士兵,只是依着口令,原地踢着正步,稍有迟疑,吹着哨子、喊着口令的班长手中那牛皮马鞭就会抽到他们身上。

为了达到挥臂的要求——臂动人不动的标准,让他们把棉帽倒扣在头上,帽子掉了就要做俯卧撑。新兵们在一旁体会着摆臂的动作要领,而负责训练的班长则在一旁盯着他们,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说。

“这样是为了给你们找到运臂的感觉,你们自己想想,你们现在的运臂不是过高就是太低了!”

“以后在实际的操练中运臂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到了胸前口袋的位置就要定住,小臂水平地瑞放在胸前!每个手定半个小时!”

两遍搞下来后,韩小武便发现自己的那两个手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又酸又麻!

“奶奶的、有这么折腾人的吗?”

心底刚一走神,韩小武心脏便狂跳数下,头上的帽子掉下来来了。

“韩小武,俯卧撑150!”

啥?

双眼猛的瞪,韩小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150个俯卧撑,这,这不是要人命吗?

就在他迟疑的功夫,班长手中的马鞭已经抽了过来,

“啊”

一声惨号之后,虽说双臂早都不像自己的了,韩小武还是连忙趴在地上做起俯卧撑,这地方从来都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刚来到这的时候,这些班长,没少用装着橡皮头的转轮枪“树规矩”,对于犯了规矩的人,处理的办法非常简单——绕着训练场跑五十圈,不是一个人,而是全班,而且全班的伙食减半,最后到了晚上,犯错的会被班里的人一顿殴打,因为他一个人错,导致大家集体受罚。

150个俯卧撑或许很多,但相比于“绕圈”以及“绕圈”之后的伙食减半、群殴,韩小武更愿意做俯卧撑。

“36、37、……”

“韩小武!”

突然的命令,让正数着俯卧撑的韩小武连忙站起身。

“有!”

“你叫韩小武?”

走过来的是连长,连长的识别很简单,他衣袖上挂着的袖标写有“连长”。

“我是韩小武,长官!”

立正变跨立,纹丝不动的韩小武尽可能保持一个极为标准的姿势。

“读过书?”

“报告长官,在老家时,上过初级中学!”

难不成连长需要一个文书?虽说没当过兵,可韩小武还是从班长——东北军老兵那知道,每一个连里都有一个文书,负责处理连队里的笔头子事物,当然士兵们写信也是找文书。

“好了,今天下午,你不用训练了,这本书你拿去仔细看看!”

不用训练?看书?有这样的好事,一听不用训练,心底已经乐开花的韩小武连忙接过书,就在他接过连长递来的两本书的瞬间,耳中又传来连长的命令。

“按照上面的要求办,所有人都学,一个月后考试!”

一个月后考试?考什么试?低头看着手中的书本,不过只是看了封面,韩小武立即意识到自己捧到了一个烫手山药,甚至恨不得连忙把这书扔掉!

“什么书?”

班长探头走过,只瞧着那黄色书皮上印着几个黑字,什么字,不识字的他,自然是认不清楚。

“报告班长,这本是《速成识字法教学手册》,还有《扫盲手册》,所有人都要学识字!”

第一百一十四章扫盲政治2不误

第114章扫盲政治两不误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国语?晋语四》左丘明

何为同德、何为同心、何为同志,对于齐常陆来说,这个似乎并不是他所思考的问题,同志只是房山保卫团内的一个称谓,如此而已,虽是一个称谓,但他仍然需要向这些大都不识字的士兵解释这个“称谓”。

“同志!”

转身在黑板上,齐常陆工整的书写了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尽管在识字教材之内,但作为一名军官,他还是希望在扫盲课开课的第一天,向这些士兵解释这两个字的含意。

“你们之中有谁读过书!”

一个连里的士兵,大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任何人回答,保卫团一共编成了六个连,尽管有七百多人,可除了军官之外,识字的不过只有二十几人,即便是那二十几人,识的字,也实属有限。

站在帐蓬内,看着一脸茫然的士兵,齐常陆长叹了一口气,五年前自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之后,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成为一支部队的主官,同样也是第一次,眼前的这些士兵,让他意识到他们同日本士兵的差距,至少在文化上差距实在太大。

和齐常陆和保卫团中其它二十几名军官一样,都是“失业者”,东北军撤入关内之后,为了节约军饷,裁减了一批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没有部队的军官,尽管这些军官大都是二十年代老帅送到日本培养的高材生,可他们中只有极少数于军中有靠山的,才会受到任用,大多数人,无非就是一个“放屁都不响”的参谋,而齐常陆,也是其中之一。

在失业数月之后,突然接到同期留学的好友邀请,齐常陆没有任何犹豫,换上一身军装,便成为了房山保卫团第四连连长,无论是出于个人愿望的实现或是每个月120元的军饷,齐常陆都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的训练他们,但此时,面对着这么一群在一个星期前,甚至不分左右、尚且满面菜色的士兵,他的心里顿时没了底。

“你们之中谁认识这两个字!”

“同……志!”

终于,随着坐在那的士兵中的发声,齐常陆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有的事情开头并不容易,就像一个星期前,他们甚至不分左右,而现在,或许他们并不识字,但至少在未来的三个月中,掌握拼音拼读、认识五百个最常用汉字、学会基本的加减并掌握字典的查找,应该不会太难吧!

读书声,寂静的夜晚,在这片不过三百亩地的房山保卫团军营内,朗朗读书声不时回荡着,进入这座军营,透过帐蓬的窗口看去,看着那些用铅笔书写着的士兵,管明棠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似乎进入了一所学校之中,走到另一个大型帐蓬附近,突然,帐蓬内的声音却吸引了管明棠的注意。

“中国之未来,在于何处,外不抗强权,内不除国贼则无未来可言……”

这是扫盲课吗?

抬头看着帐蓬上书写着的“第五连”,管明棠不由一愣,第五连的连长是王铁梁,和高胜仑以及其它的军官一样,都是前东北军军官,他是沈阳人,听高胜仑说,和其它人不同,他是高胜仑在所住的胡同里认识的,对于他,高胜仑了解的并不多,只是知道他似乎曾参加抗日义勇军,在部队被打散之后,流落到北平,也算是保卫团中,难得的一个具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各连队的扫盲是以连长为文化主教官,各班排设立文化教官,按说,他应该拿着自己提供的扫盲教材学习才对啊,他这是在讲什么?讲政治吗?

一想到政治,管明棠顿觉头大,便驻足听了下去。

“国贼之定义。国贼者何?即其行为有背于国民之公意、有害于国家之生存者是也……”

向士兵们解释国贼的定义时,王铁梁的神情显得非常严肃,解释的同样非常详细,甚至可以说非常直白,甚至于他的解释,连最初只是“警惕”的管明棠,亦被吸引了

“……强权之种类,大抵为有四种。一是武力侵略政策,如直接以兵力占领我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或许,你们会说,如日本侵略东北,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东北是东北、华北是华北,而这恰好又回到了昨天我们刚上过的那一课!”

转过身,管明棠看到王铁梁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

“国家!”

黑板上正楷板与的非常工整,在这写这两字之后,王铁梁看着连内的士兵问道。

“你们告诉我,何为国家?”

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管明棠整个人都处于惊骇之中,他听到的是那宽6米、长12米的帐蓬内,一百多名第五连的士兵在那里大声的回答着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最肤浅的但却是最直白的关于国家的答案,而之后却又是单独提问,从民族再到个人,十余个人的回答各有不同,但却清楚的说出了一个道理,国家与家庭、国家与民族、个人与民族等等,诸如此类,在管明棠看来,这甚至需要几个月,才能弄懂的道理,听着这堂课,甚至就连同管明棠自己,亦深觉受到一些教育。

“二是文化侵略政策,如提倡某国化的教育……”

王铁梁并没有注意到,在帐蓬外有人在听着他的课,他只是尽自己所能,向这些士兵们灌输一些道理,一些他认为这些人应该懂得的道理,而在他的讲课中,管明棠听到了耿恭,听到了王铁梁用最直白的语言,和士兵们讲述着责任的故事,耿恭和他的战友们保卫国家的责任,而皇帝以及国家对于军人的责任,同样也听到了东晋时数十万汉人南迁,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