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655章

山河血-第655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未来的十至二十年间,这个国家将会在确保国家整体工业水平领先或不逊于美德的同时,通过普遍的教育实现国家的真正变革,或许,明年将是中国的纪元元年。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奠定了!

蓦地,在那种强烈的得意之中,一阵强烈的孤独感向管明棠袭来。他举目四瞩,好一会才弄清自己正置身于此,在敲响时代的大门时,这种孤独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的强烈了。

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体谅他的良苦用心,或者说,在这个前进的道路上,并没有人是他真正的朋友——做为政客的汪精卫,为一已之私不惜出卖国家利益,而那位被国人视为领袖者,亦通过种种手段对自己加以钳制。

他们何时才能真正的做到“不计个人得失”呢?

显然,是不可能了!

或许,在这个道路上,自己注定是孤独的吧!

在这一声感叹之后,管明棠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在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他碰到了杨永泰,见这会公署的民政长官,管明棠微微一笑。

“畅卿,怎么还没休息!”

现在已经是深夜了,在公署中依然有许多人正在工作。或许,南京的那两位为了个人得失,或是试图与日本谈判以谋个人之名,或是暗中钳制图谋他日。但至少在这里,还是有一群人愿意真诚的为民众服务。

“先生,怎么,有什么不开心的!”

注意到先生大衣上的湿迹,知道先生在雪地里站了很长时间的他低声说道:

“先生,您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只要咱们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问心无愧……望着黑黝黝的天色,管明棠仿佛没听见他说什么。

两人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杨永泰忽然问道。

“先生,是这两天吗?”

作为“二杨”之一,杨永泰自然已经知道了公署的决定,只不过还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嗯,明天!”

管明棠用低沉的声音回答道。

“现在,也许,他们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明天,这个时候,全世界都会知道的……”

都会知道什么呢?知道中国已经掌握了一种威力空前的武器,这种武器将会左右未来世界的进程。

听到这个回答后,杨永泰低下头不吱声了。在内心深处,于某种程度上,他恐惧这种武器,因为他曾听杨杰提到过,这种武器能够将数十平方公里的城市夷为平地,可能会造成数十万人伤亡。

而管明棠并没有注意到他沉默,而是接着说:

“南京的事情,我根本就不担心!区区一个汪兆铭,焉能改变大局?”

似嘲似讽的一句话,实际上已经表明了管明棠对汪精卫的态度,对于汪精卫他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好感,或许,这是因为另一个时空中,其投敌的缘故。

“今天,他可以高谈和平,可以去为一人之私,欲卖百万将士鲜血所铸之功成,但明天……”

明天,许多事情都会改变,汪兆铭不足为惧,即便是蒋介石亦不会对大局产生任何影响,明天之后,中国将第一次做为“强权”参与到世界事务之中,手持“核大棒”的自己,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明天,一切都会改变,没有谁能够出卖将士们的血!”

“我明白了。”

杨永泰连忙回答道,在先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注意到其神情同语态的变化,和过去相比,似乎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般。

而管明棠低着头向外走去,刚走两步突然停住,回过头来问道:

“畅卿,现在我们在东北的工作怎么样?”

杨永泰连忙回答道。

“现在,我们已经向东北地区派出了2。5万名政务官员,就行政领域上而言,东北已光复地区政府机构已经完全恢复工作,而根据“国家运动联盟”的统计,在党务上,我们已经于光复地区吸纳了一百万党员,其成员分布在各界……”

打断了他的话,管明棠追问道。

“如果明年六月,在东北地区实施地方选举的话,我们有多少把握掌握地方政权?”

“至少有6成把握,毕竟,对东北百姓而言,我们是东北的解放者,且亦无政治失误,所以,单就把握来说,即便是其张汉卿所助,亦很难左右大局。”

杨永泰如实的回答道,而管明棠则手摸着下巴沉思着。

根据另一个时空的经验,在抗战胜利的次年,即召开了国大,制定了宪法,确立了国家行宪,这意味着,明年极有可能召开国大,这意味着自己必须要转身投入另一个战场。在那个战场上,自己能否赢得胜利呢?

对此,管明棠并没有多少信心,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国民来说,蒋介石都是这个国家的领袖,民26年的一战,铸就了蒋介石的领袖地位,没有任何人可以轻易撼动其地位,而在现在这样没有多少政治失误的情况下,撼动其政治地位几乎不存在一丝可能。

除非……

“畅卿,你是不是觉得我提的有点早了?”

管明棠突然开口说道。

“先生,您说过,很快战争就会结束,现在做打算,不能说早了,甚至可以说,有点晚了。”

风雪中,两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着,管明棠听着杨永泰在那里说着他的“晚”,确实有些晚了,毕竟这几年,对南方在政治上的并没有采取进攻。

忽然,管明棠的眼前浮现出蒋介石的面孔,突然又是一笑。

“何必在意呢?明天,会发生什么,谁又会知道呢?”

在心里说着,管明棠的脸上展出了笑容。

“明天,一切都会结束!”

这时,时近午夜,月光下,风雪中,北平城内一片寂静,万籁无声。

第1176章启程

民32年胶东半岛,分布着一座座机场,六十八座机场上驻扎着的中美联合轰炸机部队的近二十万军队以及7000余架轰炸机、战斗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里拥有全中国密度最高的空军基地,

在空军荣成基地内一座大山下方三百米处的地下洞库内,一座有空调设备的地下炸弹仓库内第一枚原子弹开始进行装配。它长3。2米,直径1。5米,除大小不同外,其外形和普通炸弹的差别并不大,但只有装配他的人才知道,这枚重达4。5吨炸弹,其威力是极为惊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器。

在炸弹仓库外,警卫日夜看守着仓库内的炸弹,这些警卫清一色是来自航空队特勤部队,除去这些精英看守仓库外,甚至于在地下仓库周围的隔离带间,十数辆陆军二六式重型坦克也布属于要冲,炮口对外,以防发生不测。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守卫什么,只是执行命令而已。别说是这些警卫,即便是距离炸弹仓库有三公里基地飞行员宿舍中的,那些即将把原子弹投到目标上空的机组成员,也不知道自己的任务。101大队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只有他们的指挥官袁世勤少将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从101大队进驻荣成基地后。荣成基地便进入了前所未的戒备中,在大队所在的地区围有铁丝网,还有机枪保护,即使将军也得有通行证才能入内。虽然保安措施如此严密,101大队好象没有什么事可干,偶尔他们也会三架一批飞往大海上空,进行例行的适空训练。

不过虽是如此,当大队所属的32架h6远程轰炸机飞抵荣成基地时,依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即便是在美国飞行员进驻的基地内亦有“新型轰炸机”的传言,而庞大的b17/24在h6的面前,或许谈不上“小伙伴”,但其差距却像是dc3与y7的区别。

12月19日上午,天气预报表明午夜后的天气适宜起飞。前一天晚上,负责把炸弹装上飞机的军械专家方自强曾目睹过的轰炸机接连在起飞时坠毁,尽管h6轰炸机,是中国最先进的轰炸机,但是最先进并不意味着最安全。

安全,而对威力如此庞大的炸弹,没有人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但任务总要完成,在完成炸弹的装配后,方自强每天都会趴在窗边看着那座大山,尽管炸弹位于地下仓库,如果爆炸的话,对地面破坏会降至最低。但他知道,真正的危险并不是装本炸弹后,而是轰炸机飞行时。

在进驻荣成基地后,他对负责此项秘密计划的袁世勤少将说过,如果装载原子弹的飞机不能安全起飞,原子爆炸可能把半个荣成基地炸为废墟

“我们只能祈祷老天爷保佑别发生这种事。”

老天爷可以保佑一切顺顺利利吗?

方自强难得的点燃一根香烟,他选择的这所住房个于距离跑道不过只有一公里,如果真的发生意外的话,这里势必首当其冲,在瞬间被原子弹夷为平地,但那样的话,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至少死于其中。后半生不需要面对没完没了的麻烦。

夜幕降临前,核武器从地下三百米的地下仓库沿着倾斜电梯运到阳光耀眼的室外,装进一架名叫“怒龙”的h6轰炸机的弹舱,弹身上满是技术军士用记号笔写的东条英机的问候,当然其中也不乏问候他母亲和老婆的语言。

在实施对日轰炸任务中,军械士们总喜欢在炸弹上书写各种各样的“问候”,在某种程度,或许这是他们的爱好,现在同样也不例外。

这架飞机的名字是机长航空队上尉王国霖命名的,每一个轰炸机组都喜欢给自己的飞机命名,有的充满杀伐之气,有的充斥着儿女柔情,而作为第一批接收h6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机组,王国霖选择了“怒龙”,他渴望着在日本的上空喷吐“怒龙之焰”。

薄暮时分,武器军士张国平爬进寒冷的机舱中。他小心的在炸弹旁练习起最后的装配,最后的装配任务是在飞机上完成的,他曾在模似弹上练过无数次。摸黑装配炸弹并不容易。他的手很快便被炸弹上利角割出了口子来,对于他来说这是常事。

“看在老天爷的份上,兄弟!”

机炮手刘峰看见他流血的双手时,还有那炸弹上滴着的血,忍不住替他心痛了起来。

“拿我的皮手套去用吧,手套是很薄的。”

“没事,我得摸着黑干才行,戴上手套就没手感了!”

张国平继续着自己的工作,这个过程他曾经进行过数千次,即便是闭上眼睛都可以完美无缺的完成,他知道这一次任务和过去完全不一样,过去只是训练,而现在他们却将把这种前所未有的武器用于实战!

他甚至感觉今天历史或许将会改变,并因此升起一种使命感。

午夜时分,袁世勤发电报给航空队司令部。

“男孩将在起飞后,安装炸弹!”

一个小时后,航空队司令部的一辆汽车驶入了专员私邸,二十分钟后,司令部得到最后一道确认命令,执行原定计划,对日本实施核轰炸。

凌晨两时,六名机组人员被召进一间单**的作战室内听取出发前的简令。他们和过去一样。坐在椅上,看着大队长大步走上讲台。

“今晚是我们大家期待已久的夜晚”

作为大队长的对于这个任务期待已久,但是很可惜,他并不能执行这个战斗任务。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任务落于下属的肩头。

“多年来的长期练效果怎样,今天晚上就要受到考验,成功还是失败很快就可见分晓。我们今天晚上的努力很可能要创造历史。”

作战室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将要去干什么,他们将在把一枚一颗相当于两万吨梯恩梯威力的炸弹扔到日本人的头上,然后结束这场战争。两天前,大队长已告诉机组人员要运载什么。接着他又解释着整个过程。

“气象观察机将先行起飞,侦察广岛上空的天气,以便在最后一分钟决定是否继续。一小时后,“怒龙”起飞,与之同行的还有两架载有科学仪器和照相器材的护卫机……”

在凌晨两时许最后一次简报发布了,每个机组人员都得到了一副特制的护目镜,以便在炸弹爆炸产生强烈闪光时保护眼睛,即便是在过去的训练时,他们也必须佩带这种护目镜。

此时机组人员一个个低着头,没的祈祷,有的只是一种莫名的感觉,两万吨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一座城市都将被炸弹夷为平地,或许广岛将无人生还,几个人。杀死数十万人,这种心理压力。对于任何一名军人来说,都是极为残忍的,尽管过去他们曾接受过无数心理辅导,但是现在真的去执行这种任务时,心里难免总会有些障碍。

“记住,我们的任务只是把炸弹扔下去。至于会发生什么,那……”

看着下属们异样的神色,上校的脸色一变。

“那是上帝的安排!”

尽管并不相信宗教,但在这个时候,或许只有听从上帝的安排了!

“是!长官!”

六人同时站起身来,冲着行了一个军礼,作为军人,他们的使命就是战斗,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投下的炸弹将会直接改变历史。从而结束这场战争。

凌晨三时三十分,气象观察机飞上夜空,此时在“怒龙”周围聚集着一群飞行员和摄影师。几十个闪光灯不断闪烁,在灯亮的照耀下,h6漂亮的机体呈现在摄影师的面前,他们为飞机和机组成员拍着照。

偶尔还会有一些人和机组人员拍照留念。其中不乏一些人对他们的任务充满了嫉妒心。要知道,这可是名垂青史的一次任务,这个任务可以改变历史,改变整个世界。

“怒龙”以及两架护卫机滑行到跑道上。当“怒龙”的四台强劲发动机,发动巨大的轰鸣声着慢慢奔出跑道时,报道这一事件的唯一的新闻记者《国民时报》派出的记者从机场的控制塔上全神贯注地观察起飞情况。

飞机加速到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但由于额外负重,似乎不能离地。在地面和指挥塔里的人似乎浮现出轰炸机曾经发生过的坠毁事物。所有人这会看着他都在心里捏一把汗,恨不得能出一把力把飞机提上天空。

在众人的期待而又充满忧虑的眼神中,在油光滑亮黑色跑道只剩下几十米的时候,这架巨型轰炸机腾空而起,径直飞上了夜空。

在控制塔内,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袁世勤转身对一名军官说道。

“我从未见过一架飞机起飞时要用这么长的跑道。我还以为他们永远也无法把它拉上空中呢。”

说话时,袁世勤身上的冷汗甚至已经把军装浸透了,先前看着飞机越来越接近跑道尽头,而未能起飞时。他感觉自己的心跳几乎都停止。而在远处目睹飞机起飞的方自强在看到飞机升空的瞬间,像是长出一口气般的软软的坐在草地上。

“好了!终于起飞了!”

第1177章目标,广岛

12月20日凌晨,驾驶着p51野马式战机约翰和查理两人自崂山基地起飞,这是正常的夜间起飞,尽管中国人夜战机把日本飞机都赶出了夜空,但是正常的夜间巡航却依然需要进行。

在夜空中,他们发现了空中由两架“海冬青”护航的“怒龙”。

“好大的飞机!”

虽说见惯了世面,但约翰还是被自己所看到的飞机惊呆了,这架飞机太过庞大了!或许是他见过的最大的飞机,而机身上的标识提醒着他,这是中国的飞机。

正当他试图接近这架大型轰炸机时,护航的海冬青朝着他们逼来了,尽管是友军,但是海冬青还是毫不客气的向其俯冲了,对方的不客气,使得约翰立即意识到他惹到了这些中国人,于是便理智的选择了避让。

“怒龙”从他和查理的视线中消失的时候,约翰的耳机中传来一声询问。

“他们要去什么地方?”

飞机是在向西南飞行。

“也许是在试飞!”

约翰如此嘀咕一声,此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同样也不知道,自己见证了历史。

在两千五百米的高空,王国霖便钻进弹舱,此时张国平用手电筒照着炸弹,他自己则在炸弹尾部小心翼翼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