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镐见廖偃心志难摧,反到有些心酸。边镐蹲在廖偃身旁,附其左耳问道:“廖偃肝胆不辱,边镐推心还愿。你死之后,我保马希萼不死,成就你侠义之心。”廖偃略生一笑,随咬舌自尽。
边镐道:“传我将领以上将军礼厚葬廖偃。”廖偃被厚礼大葬,边镐叹道:“今见廖偃,方知灭楚国易,收楚心难!”遂拟下奏章一本,告知南唐皇帝李景刺死马希萼的其中利弊,请命另行发落,免去马希萼一死。
南唐皇帝李景看过边镐奏章,对众臣言道:“楚国州郡皆为朕有,若不助马希萼复国,则朕失信于天下;若留了楚国,只恐放虎归山,成为后患。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冯延巳道:“臣启陛下,可恢复马希萼等宗室楚王封号,命其迁居金陵,既留楚王之名,又得楚国州郡。”
李景道:“宰相之言正合朕意。”遂降下圣旨,将楚国宗室十七人迁居金陵,马希萼心无大志,见此诏书欣然受领,从此空有楚王之封号,楚国疆土皆为南唐所有,楚国亡。
南唐灭掉楚国,令北汉皇帝刘旻大喜,刘旻趁南唐兵强势旺,暗通败退兖州的后汉大将慕容彦超和南唐皇帝李景三路会兵和讨后周。皇帝郭威得知此事,正心中焦虑,偏巧枢密使王朴求见,郭威遂将急报交于王朴,王朴看后问道:“陛下以为如何退敌?”
郭威道:“朕以为南唐兵马强盛,若无南唐相助,北汉刘旻,兖州慕容彦超必不敢出兵。朕欲孤注一掷,南征李景。”
王朴只是一笑,言道:“陛下试想,南唐李景雄踞江淮,有江南四十州,兵马正盛,又据长江天险,并非轻易可取;北汉刘旻占三晋十州,以汉室宗亲之名,又暗通契丹,非同小可;惟有慕容彦超,据兖州之地,北连汉,南接唐,地处要冲,却城少粮亏,当先灭慕容氏。”
郭威大喜:“爱卿真乃上天所赐,否则朕岂不自误大事?”
王朴道:“万岁若要一统天下,当以先弱后强,先南后北,各个击破之略,四海终当为皇上所有。”郭威遂按王朴之策,准备先讨兖州。
次日,文武早朝,郭威降旨。命大将军王峻,率高怀德、高怀亮兄弟统兵三万救应晋州;命柴荣、赵匡胤、石守信点三万人出兵淮北以防南唐;郭威亲率五万大军,令郭从义为先锋,赵晖押粮,直逼兖州,讨伐慕容彦超。
先表郭威余家亲征,大军来至兖州城下,但见慕容彦超率兵早已战阵摆开。郭威阵前问道:“如今天下尽皆降周,慕容将军何不尽早归顺,仍不失告官富贵。”
慕容彦超道:“郭威,岂不闻为臣者从一而终,焉有一臣保二主之理?”
郭威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空有一片愚忠,就不怕被后世耻笑吗?”
慕容彦超道:“我虽愚忠,却不敢逼你郭威篡夺汉室江山!”
郭威身侧的先锋郭从义闻听此言,怒道:“呸!什么他妈汉室江山,连沙陀祖宗都不认了,慕容彦超老迈糊涂,待我擒他。”郭从义催马杀出,郭威传令翠谷助战。慕容彦超展开一字点钢枪,来战郭从义。
二人大战十个回合,郭从义是且战且退,忽闻赵晖道:“从义且退,待我战他。”大将赵晖跃马而出,又战十个回合,亦不能胜慕容彦超。
郭威正急切之时,只见军中有两员小将出马来战,一个头戴黄铜盔,身披黄铜甲,手中大镔铁刀,跨下一匹 豹尾乌骓马,长得圆脸青面,眉目分明,肩宽背厚,高有八尺有余;另一小将白面目秀,俊美倜傥,身有七尺开外,头戴青铜燕翅盔,身披青铜铠,跨下铁鬃马,手提一口雁翎大刀。两员小将冲入阵中,高呼:“赵老将军,小将来也。”赵晖调转马头而回,见两位小将挥舞两口大刀,困住慕容彦超。这二将是左一刀,又一刀,一刀接一刀,砍的慕容彦超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手之力。慕容彦超之子慕容继勋见战事不妙,遂令鸣金收兵。
郭威回到营中喜不自禁,召来大战慕容彦超的两位小将,问道二人:“两位小将军,姓氏名谁,何方人士?”
那青脸小将答道:“回禀陛下,末将姓曹名彬,字国华,河北灵寿人氏。”白脸小将答道:“末将姓潘名美,字仲询,大名人氏。”
郭威道:“汝二人今日大败慕容彦超功劳不小,朕加封曹彬、潘美为游骑将军。”曹彬、潘美二人叩首谢恩。
慕容彦超吃了败仗,乃闭门不出,等待南唐、北汉人马救援。但南唐自收复楚国,楚国旧臣聚众朗州起兵叛乱,李景只得调兵平乱,却无心出兵中原。
北汉会合契丹大军七万余众围困晋州,晋州孤守尽两个月,忽逢天降大雪,汉辽大军却不曾预备过冬之物。汉辽兵马七万将士煎熬之际,后周大将王峻率军来援,命大将高怀德、高怀亮分兵两路,汉辽大军士气大落,一溃千里,北汉与辽国只得退兵。
久无援兵来救,兖州已是粮草将尽。郭威屡次命使者劝降,慕容彦超据守不降,郭威大怒,传令郭从义、赵晖、曹彬、潘美等将分兵四路,四面围攻。兖州城下喊杀震天,鼓声充耳,火弩强弓飞射如雨。慕容彦超亲登城垛,提枪大战周兵,虽是逢兵便刺,逢将即挑,但寡不敌众,城池遭陷。
慕容继勋跌跌撞撞登上城垛,对彦超劝道:“父帅快快突围,北门已经被周兵攻破。”
慕容彦超道:“人活半世,何惧一死。继勋突围去投南唐,来日为汉主报仇!”慕容继勋遵照父命带五百骑兵往南门冲去。慕容彦超见城垛难守,退回城中,投井自尽。
慕容继勋杀出南门,正遇郭从义,二将大战六七个回合,郭从义一锤打中慕容继勋天灵,继勋战死。半日之后,兖州尽归后周大军收复。正是:
人生乱世本不同,宁随暴君效愚忠。
鞠躬尽瘁数诸葛,至死不悟乃慕容。
郭威收复兖州,班师回朝。丞相冯道率百官迎侯圣驾凯旋,郭威与群臣相互称贺。几日后,王峻率军还都,南唐无扰,北汉退兵,四处报捷,使得郭威龙颜大悦。后周统一中原,四方诸侯畏服,郭威深感久经战乱之祸,亲身以节俭示范,颁布新政,减税免赋,体恤百姓。
单讲王峻北伐北汉有功,被郭荣加封宰相之位,与冯道等共理朝事。王峻平日喜好耍弄权术,结交党朋,只知在朝中扩充势力,而不务正业。郭荣念起有功之臣,未加责怪。而王峻封相之后,却大造府第,华丽奢侈,贪于享受,却荒废政事。
郭威见王峻不务政事,降旨加封李榖、范质二臣为宰相,参与军政大事。王峻闻听此事,赶忙往宫中求见天子,郭荣以为王峻有紧急奏报,便令其进见。王峻奏道:“臣闻陛下拟旨加封李榖、范质二人为宰相,以为此二人并非称职人选。”
郭威一听王峻为此事而来,心中到是不悦,对王峻道:“若是不用此二人,那何人可为相国人选?”
王峻道:“大学士颜衍,秘书监陈观,此二人可担当大用。”
郭威心想颜衍、陈观皆是与王峻交好之人,倘若任用必与王峻结为死党,言道:“宰相人选,未可仓卒,待朕三思而行定。”
王峻道:“为臣所举人选,皆是国家栋梁之材,陛下不必多虑,可立即降旨册封。”郭威越不听,王峻越是侃侃而谈,唠叨不止。
见王峻不自量力,郭威心中已是厌烦,只得强压怒火言道:“爱卿所言,朕已知晓,不日便加封爱卿所举荐之人。”王峻见皇帝应允,才肯罢休,回转府中。
郭威越想越气,等到用膳之时,突感胃痛难忍,竟病倒床榻。郭威自知身体生疾,急召冯道、王朴、郭从义、李重进四位大臣进见。三人入宫,郭威令其赐坐床边,冯道问道:“陛下往日龙颜美润,但不知今日有何贵恙?”
郭威道:“皆是王秀峰对朕无理。朕念王峻征战有功,对其处处容让。偏偏王峻欺人太甚,妄想掌控左右重臣。速传我儿柴荣,即刻进京主政。”
王朴问道:“少殿下入主中枢,只恐王峻阻挠,臣以为可先幽禁王峻,再招殿下入朝。”郭威遂按王朴之计,召王峻入宫进见。
王峻得知皇帝召见,以为郭威已采纳启用颜衍、陈观二人为相,便欣然去往宫中。王峻来至内宫,郭威已端坐龙椅,冯道、王朴、郭从义、李重进分站两侧。王峻不知缘故,只是跪地叩拜。
郭威道:“王爱卿,朕以为颜衍、陈观并非宰相人选,朕欲招皇子柴荣回京主政,爱卿以为如何?”
王峻闻听心中一颤,奏道:“臣以为万万不可,殿下镇守淮北无人可替,还是任用颜、陈二人为宜。”
郭威道:“汝未免管的太宽了吧?难道皇室宗亲也需你来把持,左右侍卫降王峻拿下。”王峻始料未及,被几个宫廷侍卫捆绑囚禁,遂传旨贬为商州司户,颜衍、陈观也连坐被贬。
数日之后,晋王柴荣奉旨回京。此时,郭威已经病魔缠身不能理政,遂召郭荣及朝中数十余名重臣至病榻近前听诏,郭威言道:“朕大病难愈,已知天命。待朕归天之后,尔等当为朕薄葬,有八道不准,尔等记下。其一,不得大兴国葬之礼;其二,不可滥杀牲畜为朕殉葬;其三,不可命宫人为朕终年守陵;其四,不可强征民夫修陵,枉费人力;其五,不得打造地下宫殿,其六,不得打造石神石将,只须立碑一块;其七,只得后宫戴孝,不可满朝白缟;其八,新君登基灵前即位,不得再兴大典。此八道遗照尔等可曾记下?”
柴荣答道:“谨遵皇上圣谕。”左右重臣也齐声高呼:“谨遵圣谕。”郭荣遂令太监宣旨,皇位传于晋王柴荣。传旨已毕,只见郭威咳喘不止,口吐鲜血,不能言语,待至深夜,一命归天,终年五十一岁,葬于嵩陵。
郭威归天,众臣皆劝柴荣拟诏天下。柴荣道:“皇上龙御归天,若为北汉、南唐、辽国所知必会趁机来犯。诸位爱卿暂不可发丧,发丧之日,必有一战。”
王朴道:“臣以为北汉暗通辽国,谋我中原久矣,若闻新君即位,必然来犯。”
柴荣道:“所言有理,传旨命高怀德、高怀亮点精兵三万先往晋州。待朕即位之日,便是发兵之时。”所以密不发丧。
数日之后,晋州快马来报,高怀德、高怀亮兄弟二人已率兵驻扎晋州。柴荣即刻降旨,传告天下大周太祖圣神皇帝郭威驾崩。报丧之日,葬礼一概按郭威生前之愿从简而办,命冯道为大行皇帝山陵使主持丧事。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在灵前即位,史称周世宗。
郭威葬礼从简,柴荣即位也未举行登基大典。柴荣率冯道、王朴等官员草草祭祀登基。新君礼仪刚毕,赵匡胤入宫来报:“启禀吾皇万岁,末将已将五万马步军军在北郊集合,请万岁点兵。”
柴荣大喜:“告丧之日,定教北汉措手不及。”转身对冯道、王朴言道:“朕将出兵北伐,朝中之事,皆赖二位爱卿。”遂辞别朝中文武大臣,往北郊阅兵。
柴荣来至开封北郊校军场,只见上千面旌旗蔽日当空,几万口战刀映光闪烁。三军之前,大将赵匡胤、石守信、郭从义、李重济、曹彬、潘美等一派武将,披甲跨马个个威风凛凛,人人精神抖擞。柴荣高声喊道:“今先帝驾崩,但遗愿未了。朕带孝出征,必有先帝在天之灵护佑,大周当兴!”三军闻听,呼号震天,同心响应,只闻号炮三声,大军直往晋阳而去。
柴荣率兵数日,大军驻扎晋州。北汉皇帝刘旻此时才得探马急报,得知郭威驾崩。刘旻大喜,对众臣言道:“郭威已死,大汉复兴之日已到,朕欲趁柴荣大丧之际,出兵南下,重兴刘汉江山。”北汉群臣无不幸灾乐祸,连章请奏南下。正在君臣高谈阔论灭亡后周之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来至大殿,向刘旻奏道:“启禀万岁,晋州有十万火急军情来报!”
“传使者上殿!”刘旻道。
一个快马使来至宝殿,叩拜之后对刘旻奏道:“晋州急报,周主柴荣今率马步军五万人,会合高怀德、高怀亮三万兵马,出阴地关向晋阳杀来。”
“啊!”刘旻惊道:“柴荣小儿不在开封吊孝,竟偷袭我晋阳。诸位爱卿何人可为先锋?”
这一班北汉朝臣方才口若悬河,此时个个哑口无言,唯有谋士郑珙奏道:“臣举一人可为先锋。”正是:
大难苦寻国栋梁,威风南下振家邦。
但看中原多将才,未见北塞豪杰强。
不知郑珙所荐何人,期看下回分解。
第五章:周宋统一 第八十一回:杨君爱延时退周师 柴世宗兴兵讨南唐
第五章:周宋统一
北汉皇帝刘旻焦急之下,谋士郑珙举荐人才,刘旻问道:“爱卿为朕举荐何人?”
郑珙道:“京畿领军都督杨衮,字君爱,磁州人氏,此人不但武艺高强,且通兵法,懂治军,是当世难得的将才。”
刘旻问道:“既然杨衮可为大将,那何人堪当先锋。”
郑珙道:“臣观殿前将军张元徽素来忠勇,可封为先锋出战。”
“好!”刘旻言道:“既然如此,加封杨衮为大将军,张元徽为先锋官即日点兵,朕要明早御驾亲征。”
次日,刘旻大点三军挥师南下,一路之上浩浩荡荡。大队人马来至高平县,,前方流行探马来报,周主柴荣率八万人马迎面而来。刘旻传令将三万人马分作左、中、右三阵。刘旻、杨衮、张元徽三人各领一军,刘旻大军居中,杨衮率兵居左,张元徽居右。三阵一字排开未过几时,只见一支人马高举后周旗号,荡尘迎风奔驰而来。柴荣率军摆开阵势,见北汉兵马不过三万,传令道:“三军进发,击鼓助战!”后周大军亦分作三阵冲来
杨衮衮望望去对刘旻道:“周兵士气正盛,陛下不可轻举妄动。”
刘旻摸了一把须髯言道:“时不可失,时不再来,朕定要一战搓周兵精锐。”
刘旻号令出战,杨衮劝道:“此时南风甚急,对我北军不利,陛下不可贸然出战。”
刘旻怒道:“大战在即,杨将军勿要再说这不利军心之话!速命先锋官张元徽督军出战!”
刘旻跳下战马登上鼓车亲自为北汉大军擂鼓助战,先锋张元徽率马步军三阵奋勇杀出,被汉将士将刘旻挽起龙袍亲自擂鼓,个个奋勇当先,人人浴血拼杀。一番交战到杀得周兵大败。世宗柴荣大惊,老将郭从义道:“陛下若能躬亲垂范,当先杀敌,军心定可重振。箭弩在后乘风远射,敌军必乱!”柴荣令高怀德、高怀亮兄弟分护左右,驱马当先,闻鼓杀出;曹彬、潘美率左军;赵匡胤、石守信领右军,三路齐发,杀向汉兵。
刘旻见柴荣亲自出马,大喜道:“柴荣不自量力,枉来送死,必当为我军斩杀。”旁边杨衮又劝:“南风骤起不止,对我北军不利,陛下当当速速收兵。”刘旻不听,再度擂鼓助战。
北汉将士闻听战鼓又响,二番奋勇杀出,只见上万只雕翎箭顺风袭来,犹如暴雨突淋,穿甲透心,汉兵未曾交锋便接连中箭。原来这雕翎箭射远不射近,此番远射又有南风推波助澜更是杀得汉兵魂飞胆丧,尸骨成堆。
后周大军奋勇争先,北汉将士一触即溃。刘旻大惊,跳下鼓车,登马便逃。只见大将高怀德挥枪追来,高声呼道:“刘旻小儿休走!”刘旻见高怀德勇猛善战,吓得魂不附体。幸有大将杨衮拦住吼道:“贼子!休伤我主!”,遂与高怀德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又有大将高怀亮向刘旻杀来,先锋张元徽举刀来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