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别能力。对来莺儿的真情流露,他不但没有嫉妒,没有气愤,而且是十分感动。
曹操为了进一步试探来莺儿的真情挚爱,他叫来莺儿在一个月内训练出一个小型歌舞班,只要她能做到他就同意来莺儿可以代情人一死。
来莺儿愉快而坦诚地接受了任务。她当时的想法是,除了救情郎的命以外,她也希望在自己死后,有人来接自己的班,为曹操分忧解难,以报答曹操的收养之恩。多么重情重意的女子!
在曹操的丞相府,一个小型的歌舞训练班开始紧张地训练。来莺儿为了救王图的命,夜以继日地进行训练,毫不保留地传授。很快,这些歌舞侍女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有个叫潘巧儿的侍女,更是出类拔萃,几乎能与来莺儿并驾齐驱。这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曹操给她的规定,曹操本以为完成不了的,想不到她竟完成了。
来莺儿到了曹操的面前请求代王图一死。曹操看着这些天来消瘦了的来莺儿,有一丝怜悯袭上心头,不禁脱口而出:“其实你可以不死啊!”
这一线生机,来莺儿根本不敢奢求,只是幽幽地说:“天下哪有这种道理,身犯重罪可以逍遥法外,不但本身难以自处,丞相又如何统驭群下;再说我已做了对不起你的事,面对你的厚恩,我也无脸苟活人间。”曹操这时非常激动,眼前的女子,已经大难临头,还为别人着想,为曹操着想,真奇女也!
曹操默然良久,问道:“你想不想与王图再见一面?”
万万没有想到,来莺儿自有她的一套爱情逻辑,她说:“当我决心代情人去死时,我与他的情感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先走一步,在天堂等他,以后我们就永远在一起了。所以,我现在不见他!”
曹操顿时惊讶万分,非常感动。他心想,自己位高权重,却没有一个心甘情愿为自己慷慨赴死的红粉知己。看来,拥有权力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他长叹了一口气,说:“等我放了王图,再来处置你。”
曹操迅速传见了王图,王图却坦率地告诉曹操:他对于来莺儿只是逢场作戏而已,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可言。曹操一听,火冒三丈,一脚踢倒王图,说,来莺儿对你一片真情,你却这样对她。我答应了来莺儿不杀你,趁我现在还没改变主意前,你立马给我滚。曹操将王图逐出丞相府。
曹操没有把这真相告诉来莺儿。如果曹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来莺儿,即使能够阻止她赴死的决心,勉强地活下去,但她一定会比去死更痛苦。曹操打定了主意后,只对来莺儿说:“王图已经释放,逐回家乡,念在你一片真情,且训练歌舞伎有功,将功折罪,可以不死。你走吧!”
来莺儿感谢曹操成全她和王图的爱情,却不愿接受曹操饶她不死的恩惠。她说只有死才能洗清自己的罪过。她郑重地向曹操行了跪拜大礼之后,转身而去。她去得那样坚决,去得那样坦然,去得那样义无反顾……望着她的背影,一生不知经过多少大风大浪,不知经过多少悲欢离合,不知经过多少生生死死,不知经过多少恩恩爱爱的曹操,此时此刻,这个坚强无比的男人,也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凄切,流下了两行泪水。这是他第一次为女人流泪,也是最后一次为女人流泪。
正是:
风絮飘残已化萍,莲泥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情到浓时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天生皇后:甄氏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曹植《洛神赋》
这是曹植为一代皇后甄氏写的一首赋,他几乎把所有美好的词都用在了甄氏身上,可谓有感而发,因为曹植深深地爱着甄氏,但是,甄氏是曹植的哥哥曹丕的老婆,即曹植的亲嫂子。在历史上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然而,当时曹丕的政治势力要比曹植的大得多,岂能让他夺爱,曹植因爱甄氏差点引来杀身之祸。
其实,曹丕得到甄氏,也非一般手段。
当时,曹丕跟着曹操攻破了冀州城。进城后,曹丕不顾曹操的禁令,急不可待地闯进了袁家。袁家的男人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一班女人,其中就有曹丕日思夜想、垂涎欲滴的那个女人——天生的皇后、也就是袁绍二儿子袁熙的老婆甄氏。
当时袁家一片混乱,哭的哭,叫的叫,袁绍的老婆刘氏抱着甄氏大哭,曹丕自然一下子看不出哪个是甄氏,大叫:“甄氏何在?”刘氏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急忙将甄氏推了出去,回答:“在这儿,在这儿。”曹丕一步跨过去,拖住甄氏,甄氏虽满脸泪水,却依旧不掩国色,让比她小五岁的曹丕很是倾心。曹丕遂对刘氏曰:“吾乃曹丞相之子也。愿保汝家,汝勿忧虑。”
后来曹操也过来了,一看甄氏,果然有沉鱼落雁之姿。曹丕不想节外生枝,急切地对曹操说:“儿一生别无他求,只要此人在侧,此生足矣!望父亲念儿虽成年而无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话已至此,曹操不好拒绝,便使人做媒,让曹丕娶了甄氏为妻。
为什么说甄氏是天生的皇后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甄氏,中山无极人,出身名门,是汉太保甄邯之后,父亲甄逸做过上蔡令。但是,甄氏3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甄氏性格好静,知书达理,研学前世成败得失,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智慧。有这么一件事,甄氏十余岁时,时逢天下大乱,百姓皆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而当时甄氏家却颇为富裕,家里储存有不少谷物宝贝。甄氏遂对母亲说:“当今天下大乱,我们留着这些宝贝不仅无用,反而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不如把它们拿出来分给邻里乡亲,广为恩惠。”全家人都觉得她说得极有道理,甄氏的母亲按照她的话,把粮食分给了众乡亲。因为她的善良和智慧,人们都纷纷夸奖甄氏说:“这丫头心地实在太善良了,又懂事,将来肯定能做皇后呢!”
从听到这句话那天起,当皇后,就成了甄氏梦寐以求的事。甄氏开始琢磨当皇后是什么样子,一有时间就坐在镜子前梳妆打扮,琢磨衣服发式,还到处搜罗关于宫廷礼仪的书籍,认真模仿怎样走路、发笑、吃饭等,里里外外以皇后的标准修炼自己。
由于家境富裕,加上艳名远扬,甄家的门槛几乎被求亲的人踩断了,甄氏就是不答应。直到袁绍的儿子袁熙来求亲,甄氏看到有了出头之日,才点头应允。她认为,袁绍早晚是要称帝的,这样袁熙就会有机会成为太子,自己的皇后梦就可以实现了。然而当甄氏女真正到袁家做媳妇后,生活却过得并不快乐,袁熙似乎不太懂得怜香惜玉。郁闷中她写了不少闺怨一类的作品,并传扬出来:
浦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果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品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贤豪故,捐弃素所爱;莫以鱼肉贱,捐弃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捐弃菅与蒯;出亦复愁苦,入亦更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蓊蓊;从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这首诗有浓烈的悒郁及愁苦,代表着女性多愁善感的心灵状态,也透露出了甄氏为袁家媳妇时的不满情绪,以及寻求突破的“叛逆”心理。
她嫁到袁家不到两年,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就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袁绍、袁谭相继毙命。袁熙镇守幽州,临去时,想带她一起走,但被甄氏严辞拒绝,她的理由是要留在冀州伺候婆婆。但有人认为,甄氏感觉袁熙当皇上已是没有可能,她是在等待下一个机会。
这时,曹丕——一个未来的皇帝,终于被她等来了。
甄氏来到曹丕家,没想到被曹植所爱。曹丕和曹植为了甄氏,曾展开了一场争夺战,最后以曹丕得胜了之。曹丕把曹植赶出皇宫,让曹植远离甄氏,切断曹植的思慕之情。曹丕想,如果不果断采取这样的措施,也许有一天甄氏会真的投入曹植的怀抱。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即魏文帝,国号黄初。甄氏夫荣妻贵,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了皇后。
可是,他当了皇后却备受冷落。曹丕在成为皇帝之前,对甄氏宠爱有加,但到做了皇帝时,此时甄氏已经年逾四旬,而曹丕正值34岁的鼎盛年纪,后宫佳丽众多,特别是汉献帝将两个年轻美貌的女儿献给他后,曹丕疏远了甄氏。甄后从此失意,有不少怨言。
以前,甄氏经常为曹丕出谋划策,曹丕也多有采纳,有道是爱屋及乌。现在甄氏见曹丕贪图欢娱,荒芜国事,误国误民,也就出面相劝:“你是皇上啊,天下那么多事需要你来处理,可别整天泡在女人身上了,这样既会累坏身体,又会耽误国事。”
可曹丕对甄氏的话置之不理。甄氏三天两头劝,曹丕本来已经看她不顺眼,现在更觉得她烦不胜烦。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新纳的宠妾郭氏为谋夺后位,多方谗言,郭氏栽赃甄后,诬陷她埋木偶诅咒文帝。曹丕听信了郭氏的话,一气之下,勒令甄氏服毒自尽。
甄氏临死的时候,感叹了一句:“早知道这样,就不当皇后了。”
历史上的甄皇后不仅贤德,而且文才出众,留有《甄皇后诗选》,其中的《塘上行》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汉末著名音乐家:蔡文姬
蔡文姬是汉末著名音乐家,留下了一首前无古人的音乐名作——《胡笳十八拍》。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明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备、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蔡邕和曹操还成了挚友。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
东汉末年,政府腐败,地方起义四起,这促使以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迅速扩大。董卓进军洛阳,把持朝政,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后来董卓被杀,蔡邕也免不了一死。
羌胡番兵趁汉朝局面一片混乱,伺机掠掳中原一带,在“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妇女被掳,并被一齐带到南匈奴。这年她23岁,这一去就是12年。
到达胡地,匈奴左贤王看上了蔡文姬,并封她为王妃。蔡文姬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她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蔡文姬的一生是坎坷的,还曾被掳掠。有人便说蔡文姬活得很悲惨,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即使在胡地,她过的也是贵族生活。
在这12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到胡地去赎她回来,这年她35岁。
一旦要结束这种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还与她的两个亲生儿子生生离散,蔡文姬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12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本是美好的事情,而她却不能两全。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又嫁给了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又因为思念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蔡文姬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当时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坐满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人说:“蔡伯偕之女在外,诸君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见之!”
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语意哀酸地讲清来由,在座宾客都交相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蔡文姬中肯地回答说:“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定居于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六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这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说她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虽然蔡文姬一生嫁了三个丈夫,但《后汉书·列女传》还是给她立了传,说明那时女子再嫁是很自然的事,她不因为多次嫁人而受歧视。不过有人认为:蔡文姬受辱虏庭,诞育胡子,文辞有余,节烈不足,又另当别论。
征服男人的高手:冯小怜
从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两首《北齐》诗中可以看出,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