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

第14章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第14章

小说: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在其研究的行业中应占多大比重。因此,研究者必然难免武断地确定非专用投入在不同的产出从而不同的行业中的配置。假若总销售额中的产品构成已知,用销售额或附加值作为厂商规模的计算变量就避免了这种问题。 
    用各重要变量得出的结论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用上述不同变量所得到的结论之间是否序在着某种一般性的关系?穆勒(Mueller)曾用所有重要的变量作了一个研究。他认为,在使用不同的变量与相应的集中率之间存在着某种一般性的关系。他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销售以及税后净收入分别计算了28个柠业群中最大4家和20家厂商的集中率,发现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1.用固定资产净值计算的集中率,常常高于用总资产或销售计算的集中率。 
    2.各种方法中,用税后净收入计算的集中率最高。 
    3.用销售额计算的集中率最低。 
    4.与其他方法相比,用总资产计算很少得出最大或最小的集中率。 
    穆勒实质上是在证明,为了得到一个较高或较低的集中率,研究者在计算时可以有意识地选用不同的变量。 
    地区性和地方性的行业集中 
    我们刚才已看到,选择不同的变量可能会歪曲计算出来的集中率,或者至少是改动了集中率。如果是从某个地区或地方,而不是仅仅从全国范围内计量集中率,也会得到极不相同的结果。有一项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地区性行业的平均地区集中率要高于相应的全国集中率。”而且,“任何一个行业的平均地方集中率要高于全国集中率。”在这些研究者所作的行业研究中,加权的全国集中率是19%,而加权的平均地方集中率则是61%,这种差异表明,运输成本可能支配着应该选用的指数类型。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 
和公共政策》 
克拉克森 米勒著        
5  竞争和垄断    
    在美国的行业结构中,一些企业较接近完全竞争模型,另一些企业较接近垄断模型。政策制定者经常特别强调某个特定行业中的竞争程度。在本章中,我们将考察竞争和垄断的含义。随后我们将评价由于垄断而使经济蒙受的损失。 
竞争的含义 
    首先,我们必须区分不太严格的竞争概念和严格的完全竞争模型。有关竞争过程的较不严格的观点集中在经济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概念上。 
    完全竞争 
    一般而言,在一个以完全竞争为特征的市场中,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都不能依据他或她的购买或销售影响价格。在提出完全竞争市场之前,有五个条件是必须的,在严格的完全竞争世界里,所有这五个条件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我们列举这些假定。 
    产品的同质性  除非我们论述的是同质产品,否则谈论大量的卖者是无意义的,因为每种产品都与其他产品不同。买者必须能在他们相信是相同产品的许多卖者间选择。 
    无需成本的资源流动  企业必须能够任意进入任何行业;资源在替代使用中必须能毫无摩擦地流动;即使在价格最高的地方,商品和劳务也必须是有销路的。 
    大量的买者或卖者  要便每个经济主体都不能影响价格,人数众多的经济主体必须独立行动,此外,最大买者或最大卖者的买卖量必须占到总量的很小一部分。 
    产品的可分性  产品必须可分到这种程度,其少量部分或是可以购买的,或至少是可以租用的。这个假定消除了竞争市场中潜在的进入壁垒问题。 
    完备的信息  所有的买者和卖者对他们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必须有充分的了解。有关商品买卖价格的完备信息是可以得到的。这一条件保证了经运输费用修正的单位固定质量的价格将是一致的。而且,这保证了合理的资源配置。 
    有时在纯粹竞争和完全竞争之间是有区别的,特别如爱德华·张伯仑的著作阐明的那样。根据张伯仑的观点,纯粹竞争存在的充足条件是:(1)产品的同质性,(2)相对于总的市场份额来说,每个卖者的规模是微不足道的。为了得到完全竞争,我们必须补充几个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伴随资源移动的新厂商进入壁垒。正如我们已经看见的,与完全竞争相联系的附加条件包括投入和产出的连续可分性,以及对现在和未来市场条件的完备知识。 
    对抗 
    在一个资源缺乏的世界,在卖者之间和买者之间必然会产生有意识的彼此依赖或对抗。卖者的对抗是通过多种方式表现的:广告、产品质量的改进、推销、开发新产品,以及其他措施。买者之间的对抗也能刺激特定的行为:寻找较好的交易、寻求利用数量折扣、为获得供给固定的产品而提出较高的价格,等等。 
    在卖者之间和买者之间也许存在着激烈的对抗,然而却不能称之为完全竞争。例如,在三大汽车公司的轿车市场不择手段谋利是激烈对抗的一个例子,但是其市场结构不是完全竞争类型。另一方面,生产者之间的完全竞争可以是没有被意识到的对抗。内布拉斯加邻近庄园的两个小麦农场主是完全竞争者,然而肯定不是有意识的对手。 
    竞争和幸存 
    对抗者不需要懂得微观经济学理论。尽管典型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要求学生考察总的、平均的和边际的生产曲线,但是企业界人士也许不知道这些曲线。这就是就,对抗可以存在于对这些曲线和需求曲线并无确切知识的人中间。 
    在一个资源缺乏的世界,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将选取较低价格的产品。企业对其成本和需求是否有确切的了解并不重要。选择最佳产出、质量、数量和价格组合的企业最终将生存下来,迫使其他也希望幸存的企业至少要模仿它。这有时被称为幸存者法则。它有助手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对抗性质。 
    然而,这里论述的有关对抗的常识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中将不是特别明显的。现在我们详细分析完全竞争模型。 
    完全竞争和对抗 
    完全竞争的定义也许可以加上完全没有有意识地对抗这一附加的属性。一旦我们假定完备的信息,那么现实市场就不存在对抗,因而也就没有可供分析的市场过程。的确,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所有有意识的对抗迹象都将不复存在,没有做广告的动机,无需市场研究,当然也没有差别,因为产品是同质的。在买方方面,买者无需寻求更为有利的交易,买者也不会为某一次购买而遗憾,当然也没有买者会费神察着商标。简言之,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这一部分个人的行为不能被归之为有意识的对抗。 
    然而,在某些方面,没有有意识的对抗是和下述模型的分析相矛盾的。例如,我们能够分析剩余和短缺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均衡价格与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价格不同。然而,均衡产生的唯一途径依赖于经济交易者之间的对抗发生作用的动态过程。例如,在过量供给情况下,卖者为了脱手不需要的存货可以接受较低的价格。因而,完全竞争市场只有在一种均衡价格下(或在一个不断由一种均衡向另一种均衡运动的世界)才有意义。 
    这里提到的观点不是说完全竞争模型没有价值。的确,我们将发现这个模型能使我们理解许多经济行为受到一般限制的结果。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在使用完全竞争模型时,为了使模型适合于现实世界,我们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修改假定。下面的静态均衡分析在理解完全竞争时是有用的。因为一个或更多的假定都无法精确描述市场中的实际状况,比起物理学中对真空假定的批评来,这一模型的作用没有任何减少。 
竞争和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描述如下。对完全竞争者产品的需求完全有弹性。所有打算出卖的产品在市场价格下都能卖掉,但没有一件能在任何较高的价格上卖掉。所以,完全竞争者只有两种选择:应该进行生产吗?如果应该,生产多少?利润极大化的完全竞争者选择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出率。我们知道完全竞争者面临一条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因而,利润极大化要求价格定在和边际成本相等处,或者P=MC。 
    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含义是行业产出和经济效率是一致的。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在任何给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完全竞争的理想世界能使所谓的经济福利最大化。在这样一种状况中,要改进任何一个人的地位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地位恶化是不可能的。由于这个理由,促进竞争常常是一种政策目标。 
    完全竞争不是现实 
    在方法论上,为建立模型起见,常常使用完全竞争世界的架构。然而,政策制定者常常将完全竞争状态描述为一个也许可以渐近达到的目标。但是对任何一种一般性的促进竞争的政策,我们都能想到许多反对意见。换言之,完全竞争世界不必是最终的政策目标。首先,我们知道因为信息从来不是完备的,所以完全竞争是不可能的。 
    其次,在几百万农场主中,只有少数人才确实面临有着完全弹性需求曲线的现实世界。此外,在许多行业中,需求常常不足以支撑众多达到效率规模的企业。人们怎么能想象有几百个彼此竞争的电话系统和供电公司呢?因而,完全竞争是一个非现实的目标。达到完全竞争也许意味着重建整个世界。 
    张伯仑指出,由于在能力、趣味、收入、实者场所、意愿等方面的差异,按福利经济学的观点,纯粹竞争不能被看成是理想的。换言之,按照张伯仑的观点,消费者将愿意为了多样化而牺牲一定数量的配置效率。张伯仑争辩说,因而社会福利的理想不可能是纯粹竞争而是纯粹竞争和垄断竞争的某种结合。可是,如果多样化能对消费者产生效用,那么配置效率也许仍然可以实现。 
    竞争的政治方面 
    经济学家经常研究抽象的经济模型。抽象的完全竞争模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完全竞争能够导致经济效率,但是在形成有利于如果不是完全竞争,至少是更多的竞争的一般社会舆论方面,一个完全竞争世界的政治影响也许一直并将继续是非常有力的。一个有着众多买者和卖者——至少有足够多要求竞争者——的市场会导致权力的非集中化和分散化。满足人类需求的经济问题是通过市场上供求力量互相作用解决的,这与在垄断盛行时私营企业手中,或在政府管制和国营企业盛行时政府手中可能掌握的那种有意识运用其势力的情况相反。限制政府和垄断的力量是古典自由主义观念的主要部分。这随之又为设计美国政府体制提供了某些基础。 
    此外,竞争性市场机制不是靠人为的因素解决经济问题;所谓大企业人士和政府官僚们的人为因素被排除在外。在没有人和一般性决策或政策有关时,这个社会的经济主体就不能将他们的失败归之于某一具体个人的决策。最后,支持竞争性市场的一个政治论点强调它所带来的明显的机会自由。请记住,完全竞争没有进入壁垒。在这样的条件下,个人从事某项职业或他们爱好的职业,仅受到他们自己的能力、技巧、天资(有时是资本)的限制。 
    可行的竞争 
    一个完全竞争的世界在政治上吸引了许多人,但是正如我们上面讨论过的,它却不能也从来没有存在过。因此,作为一种政策指南,一个竞争性模型就会遭到某种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世纪40和50年代的研究产生出更加可操作的模型,约翰·M·克拉克称之为“可行性竞争”。克拉克认为完全竞争过去没有,现在或将来也不会存在,他争辩道,长期偏离完全竞争模型不一定会危害社会。因而,他开始建立一组判断一个竞争经济可行性的最低限度标准。他的理论已由许多经济学家加以修改。 
    结构、行为和绩效  在克拉克的创性工作出现后,众多经济学家都写了关于可行性竞争的最低标准的论文。史蒂芬·索斯尼克(Stephen Sosnick)评论了50年代末之前的所有文献。这里我们用索斯尼克使用过的标准的结构-行为-绩效三分法来概括15个可行性竞争的标准。 
    结构标准: 
    1.不存在进入和流动的人为限制。 
    2.存在对上市产品质量差异的价格敏感性。 
    3.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行为标准: 
    4.厂商间不互相勾结。 
    5.厂商不使用排外的、掠夺性的或高压性手段。 
    6.在推销时不搞欺诈。 
    7.不存在“有害的”价格歧视。 
    8.对抗者对其他人是否会追随他们的价格变动没有完备的信息。 
    绩效标准: 
    9.利润水平刚好足以酬报创新、效率和投资。    
    10.质量和产量随消费者需求而变化。    
    11.厂商尽其努力引进技术上更优的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流程。    
    12.没有“过度”的销售开支。    
    13.每个厂商的生产过程是有效率的。    
    14.最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卖者得到最多的报酬。    
    15.价格变化不会加剧周期的不稳定。 
    这些标准可以作为竞争是否出现的信号,在这一意义上它们可作为政策指南。 
    对可行性竞争的批评者  克拉克和他的追随者遇到了批评。批评者们基本上是质问可行性竞争的研究是否有实际意义。“足够”是什么意思?在涉及推销开支时的“过度”意味着什么?“有害的”价格歧视是什么意思?这张问题单可以不断列下去。这些问题引起了重要的价值判断问题,它当然不是实证经济分析的内容。即使在讨论生产过程的效率这个概念时,人们只有依据某一个衡量标准才能估计效率;但是要得到某个衡量标准,人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可能的和什么是意愿的。后者要求主观的而非客观的分析。而且,如果一些标准满足,但是另一些却不满足怎么办?那么我们将如何决定竞争的可行性呢? 
    杰西·马卡姆(Jesse Markham)针对上述的规范和标准,提出了一个评价行业结构和绩效的替代方法。他建议: 
    只有在对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和形成它们的动态力量做一番完全的考察后,在导致社会收益大于损失的公共政策措施下没有明显的变化时,一个行业才能被判断为可行的竞争。 
    这个替代方法同样有问题。懂行的人们在如何计量公共政策措施的社会收益和损失上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举一个例子,人们常常建议石油公司应被分解为较小的经济实体。消费主义者拉尔夫·纳德及其追随者相信这种剥夺将明显使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差额为正,另一些坚决相信石油公司也许会损失规模经济效益的人则认为,实行这样一种政策措施会使社会成本超过社会收益。此外,马拉姆的定义没有详细说明在其标准中可使用那些公共政策措施。最后,我们并不总能按相同的单位来测量不同理论中的收益和损失,这些得失也并不总是在相同的人身上发生。 
    作为一个目标的完全竞争 
    由于运用困难,我们不把完全竞争模型看成是一个科学上合理的目标,或政治的或公共政策分析的对象。完全竞争是一种模型。它被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而不是作为一个可供努力追求的对象或目的。把完全竞争作为一种社会政策标准的人也许会犯力图使真实世界适应模型,而不是建立一个模型以描述现实的错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