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54年获奖者: 〔美国〕厄奈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 Way
美国作家厄奈斯特·海明威早期创作的作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在崎岖曲折的文学创作道路上,这位文学巨人从不迷惘。1954年,他以“由于他对小说艺术的精通、运用——这一点在他的近作《老人与海》中表现无遗,同时亦由于他对当代文坛之影响”的评语而荣获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从1947年起,几乎每年都被提名。他首度参加竞争时,瑞典文学院即委托一位老院士霍尔斯陶穆撰写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报告。霍尔斯陶穆由于对海明威的情况不太熟悉,因此,那份报告也就不很热烈了。1953年,当海明威再次参加诺贝尔文学角逐时,霍尔斯陶穆又起草了第二份研究报告,并在其中推荐了海明威新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他认为,《老人与海》在大海的舞台上,创造了“一种不可抗拒的美”。但他对海明威的获奖资格问题没作出肯定的回答。瑞典文学院在肯定这位年逾九旬的老院士赞赏
《老人与海》的基础上,决定将1954年的文学奖授予海明威。
参加 1954年文学奖角逐的候选人大约有三十名,其中包括三位未来的获奖人——冰岛的拉克斯内斯、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以及首度被提名的卡缪。此外还有一位卷土重来的老候选人艾斯庇纳,这次,她的推荐者是1922年的老得奖人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奔赴前线。1918年,他在意大利前线身受重伤,伤愈后侨居法国巴黎,并开始了创作生涯。早期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 《太阳照样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以及短篇小说《在我们的时代里》(1924)等。《太阳照样升起》以参加一次大战之后流落在巴黎街头的美国青年们的无聊苦闷生活为题材,写出了当时对社会和个人的出路抱着悲哀和失望的青年一代的形象,海明威以侨居巴黎的美国女诗人特鲁德·斯坦的“你们全是迷惆的一代”的话用作该书的题词,于是,“迷惘的一代”便成了那些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人的总称,演变为一个文学流派,而海明威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二十年代末,海明威返回祖国。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的》,1940年写成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老人与海》(1952),通过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捕不到鱼,后来如容易捕到一条鱼,却又被鲨鱼吃掉的故事,歌颂了老渔夫非凡的毅力和坚韧的决心,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是作者力图表达的主题,这种思想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1954年瑞典文学院颁奖消息公布后,海明威正在古巴的一个疗养院疗养,他由于不久前在乌干达遇上了不幸的堕机事故,手和腿均受重伤,未能出席颁奖典礼,但他还是寄去了一份热情洋溢的答谢词,美国驻瑞典大使代为他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了那些丰厚的奖金。
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由于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冰岛人的喜悦
——1955年获奖者:[冰岛]哈尔多·拉克斯内斯(Halldor Kiljan Laxness)
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这个远在北欧的不显眼的小小的国家来说,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整整“冰封”了五十多年。当1955来到之际,瑞典文学院感到有必要弥补一下这个“缺漏”,逐将195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冰岛作家哈尔多·拉克斯内斯。颁奖那天,冰岛人载歌载舞,欢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具有世界性声誉的喜讯的降临。
当瑞典文学院于1955年10月27日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冰岛作家时,它必须在两位几乎同样著名、同样杰出的小说家里面挑选一位。第一位是时年五十,以冰岛文写作的拉克斯内斯,第二位是古纳森,他比拉氏年长约十二岁,以丹麦文写作。拉克斯内斯在古纳森之前被提名。有几位院士希望学院同时颁给这两位候选人,自从1917年两位丹麦作家同时获奖后,瑞典文学院就没有采取过这种“折衷措施”了。还由于拉克斯内斯运用冰岛本国的语言写作,继承了冰岛悠久的文化传统,他才有可能受到瑞典文学院的器重,符合它们选择的本意。就这点而言,拉克斯内斯的条件要比古纳森优越一些。当然,拉克斯内斯的获奖也并不是轻而举的。相反,这一年的角逐也很剧烈。参加竞争者达五十人,其中不乏名扬世界文坛的强手,如多年参加竞争的老手,法国一位年逾八十七岁的诗人克劳代尔,那年由瑞典笔会提名,他确实极有可能获奖,可是却不幸于瑞典文学院表决之前突然去世。其他还有一些强手,如以后获奖的法国小说家卡缪(1957年获奖)、希腊诗人塞菲里斯 (1963年获奖)等。
拉克斯内斯的获奖来之不易,还表现在该年经历了两次研究报告。第一篇研究拉克斯内斯作品的报告是由霍尔斯陶穆执笔的,那份报告对拉氏不十分有利,但冰岛文艺界和北欧其他国家的一些文艺团体坚持力争。鉴于此,瑞典文学院又委托了两位对冰岛的古今文化有研究的专家,重新起草了拉克斯内斯作品的研究书。这两位专家的最后结论是:“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拉克斯内斯,“等于对冰岛的伟大史诗传统的致敬”。瑞典文学院接着进行了投票,拉克斯内斯终于以多数票赞成而荣获了195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的理由是“由于他创作出了恢复冰岛古代史诗的伟大艺术的华丽辉煌的作品”。
拉克斯内斯于1902年4月23日出生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雅附近的乡村里,自幼酷爱文学,十七岁开始写作,十九岁发表处女作《大自然的儿子》,二十二岁时发表了长篇小说《在圣山下》。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主要作品有反映渔民生活的长篇小说《沙尔卡·瓦尔卡》,描写贫农为土地而斗争的著名长篇《独立的人民》,一个反抗暴力的诗人的曲折一生的四部曲:《世界之光》、《索美尔兰特的城堡》、《诗人之家》、《天空美景》。二次大战后,拉克斯内斯根据冰岛在十七至十八世纪被丹麦王国侵占的史实,写出了《冰岛的警钟》(1943)、《浅发女郎》(1944)、《哥本哈根大火记》(1945)、三部长篇历史小说。拉氏是个有才华的多产作家,至今已出版三十多卷文集。他的作品,批判地继承了冰岛古代英雄史诗的艺术传统,成为冰岛人民引为骄傲的杰出作家。
福祸飘然双降
——1956年获奖者:[西班牙]璜·拉蒙·希梅内斯(Juan Ramon Jimenez)
1956年冬,当斯德哥尔摩传来西班牙诗人璜·拉蒙·希梅内斯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的喜讯时,希梅内斯正在波多黎各一家医院的病床前守护着身患癌症的妻子塞诺维亚·坎普鲁比,默默地流着眼泪。当医生把获奖祝贺电报交给希梅内斯时,他接过电报轻轻地念给他的妻子听,然后把电报默默地放在她的手中,坎普鲁比露出一丝欣熨的微笑。然而,三天后,这位微笑的使者竟拂袖永远地离他而去。
人常说,“福不双至,福不单行”。然而对希梅内斯来说,却是福祸飘然双至。当各国的记者都纷纷前来祝贺他,采访他获奖的消息时,希梅内斯强忍住悲痛,只接见了几位来自美国、瑞典、西班牙的记者。他说:“我垦求各位转达那些帮助我获奖的人们的最深切的谢意。我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我的妻子。对于获得这项殊荣,我本应感到高兴和自豪。然而,由于他的沉疴不起,我无法体会到这种心情。对此,我深深地感到遗憾。”那年,诗人自然没有心情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他的奖状和奖金是由波罗黎各圣胡安大学的校长贝尼泰斯代为领取的。
早在1952年,希梅内斯就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位文学史教授推荐,首次参加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在以后的几年里,在瑞典文学院的院士古尔堡和马丁生的支持下、希梅内斯的名字不断出现在诺贝尔委员会的办公桌上。在该年度的四十四名候选人中,著名的作家有翌年获奖的法国作家卡缪、1971年获奖的智利诗人聂鲁达以及美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宠德、阿根廷小说家波里斯。在这些候选人中,还有一位希梅内斯的同胞、近七十岁的作家皮达尔。在竞争场上,他们似乎成了棋逢敌手的死对头,皮达尔一再为西班牙官方机构所提名,主要推荐者为西班牙学院以及几乎西班牙全国的大学校长。但瑞典文学院没有将“桂冠”献给这位官方的宠儿,这次的文学奖得主的决断异常迅速,仅经过了二十分钟的讨论,就决定将这195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这种讨论的神速程度,在诺贝尔文学史上,也许是创纪录的。
瑞典文学院授予希梅内斯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他的抒情诗——它们为西班牙文学树立了崇高心灵与纯净艺术的典范。”
希梅内斯于1881年12月24日出生在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地区和莫格尔小镇,1896年,十六岁的希梅内斯考进塞维利亚大学法律系。十九岁时,首次出版了诗集《白睡莲》和《紫罗兰色的灵魂》,这些诗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的倾向。三十五岁时,他与翻译家诺维亚·坎普鲁比结婚,两人婚后感情笃深,共同合作翻译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几本诗集。他的《新婚诗人的日记》诗集象征着诗人开始摆脱现代主义的影响。希梅内斯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受现代主义影响时期和摆脱现代主义影响时期。这两个时期又以希梅内斯结婚的1916年为界,他的前期作品主要有《悲哀的咏叹调》(1903)、《遥远的花园》(1904)、《牧歌》(1911)等,后期作品主要有《石头与天空》(1918)、 《一致》(1925)、《美》(1923)。在诗歌理论方面,他提出了“纯诗论”的主张,提倡不加修饰和雕琢的“纯粹的诗”。希梅内斯的诗歌和他主张的诗歌理论对西班牙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希梅内斯在妻子死后的两年里一直郁郁苦闷,1958年他终于在九泉之下找到了他炽爱的妻子。
得奖不忘恩师
——1957年获奖者:[法国]亚尔培·加缪(Albert Camus)
1957年10月17日,瑞典文学院宣布颁给法国作家亚尔培·加缪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由于“他重要的文学作品——它透过明敏与挚忱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
诺贝尔委员会的抉择激起了若干人的惊讶,就象二十年前,底·加尔获奖时一样。那年加尔击败了他的前辈及老师——纪德。如今,年仅四十四岁的加缪,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场上,也一举战胜了他的恩师马霍。这位成功者得奖之后第一项表示便是赞扬马霍,称他为整个文学世代的先驱及导师,并多次登门拜访这位前辈和老师。
该年有一大群来自各国的候选人参加竞争。总数约有五十人。在这庞大的竞争队伍中,仅法国就占有九位,颇有一派势在必得的阵势。对加缪的获奖造成威胁的几位强手,他们是1958年获奖的苏俄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和1969年获奖的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贝克特。还有一位加缪的强劲对手是另一位法国作家马霍,他是加缪的前辈与老师。马霍由许多瑞典和法国的文学团体所推荐。他的名字脍炙人口,曾任法国政府情报部长和文化部长,尤其是他最近的一次瑞典之行,受到瑞典国王的接见,他的三部取材于亚洲的小说《征服者》、《人类的人命运》、《王家大道》,在当时影响较大,其中《人类的命运》曾获过龚古尔奖金。马霍几次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均未成功,这次还是败在他的学生手下。
加缪首次被提名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是在1947年,那年他发表的著名小说《鼠疫》引起了世界文坛的注意,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就一个接一个地轮番提名他,1949、1954年,直至获奖那年,由此可见加缪在瑞典文学院的重视程度。
加缪于1913年生于法国殖民统治下的阿尔及利亚一个农业工人家庭。他不到一周岁,父亲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重伤死去。幼小的加缪便在母亲抚养下,依靠奖学金和半工半读,一直上完大学。1933年希特勒上台不久,他就参加了巴比塞领导的反法西斯运动,次年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他的成名作品《局外人》发表于1942年,这部作品标明加缪的早期创作属于存在主义思想体系。他曾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的生存与外界毫无关系。他发表于1947年的哲理小说《鼠疫》具有象征性意义,表明尽管法西斯势力象“鼠疫”一般流行,但人们最终会将这种鼠疫根除。加缪的其他作品还有小说《堕落》,剧作 《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者》等。
授奖仪式举行那天,加缪携妻出席了斯德哥尔摩音乐宫举行的盛大庆祝会和有瑞典国王和皇亲国戚参加的宴会,并发表了一篇受到与会者热烈欢迎的演讲。
然而,不幸的是,这位年轻的获奖者在领到奖状和奖金不到三年,因一次意外的车祸事故而亡命。
褒贬不一的获奖人
——1958年获奖者:[苏俄]波利斯·帕斯捷尔纳克(Boris Pasternak)
瑞典文学院将 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颁给苏俄作家波利斯·帕斯捷尔纳克,这件事立即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政治风波。帕斯捷尔纳克起先决定去斯德歌尔摩领奖,后来却在该国政府的压迫下宣布“自愿”拒绝受奖。巴斯捷尔纳克何许人也,这场风波的由来如何,话还得从头说起。
帕斯捷尔纳克1890年2月10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上层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位有声望的犹太画家、哲学家,母亲是钢琴家,他的家庭是莫斯科当时一个有名的艺术中心,帕斯捷尔纳克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写诗,十月革命前,他已经出版了两本抒情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1914)和《在街垒上》(1917),他早年参加过未来派文学团体。获奖那时,他已经六十八岁了,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原因是他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齐瓦哥医生》。这部小说由于表现出对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的怀疑和反感,遭到国内舆论的严厉批评,当时的苏联 《新世界》杂志编辑部拒绝发表。不久,帕斯捷尔纳克将它弄到国外,1957年11月在意大利出版。不久、英、法、德、瑞典等许多国家翻印了这部作品,当这部小说流入苏联时,苏联文学界对其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批判。
与之相反,瑞典文学院的常任秘书奥斯特林对此书表现出异常的兴趣,他拿 《齐瓦哥医生》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提并论。说它有“一种强烈的爱国精神贯穿于全书,毫无空洞的政治宣传的痕迹”。他还说:“凭着这部作品的丰富的引证,强烈的地方色彩,以及直率的心理,证明了一个事实:文学创造力在苏俄尚未绝迹。我真难以相信,苏俄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