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击了日本政府,使他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当时的寺内内阁在这场骚乱中
倒了台,新上台的原敬内阁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米价,惩治奸商。人
民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部分胜利。
新经济政策
一个美国青年来到克里姆林宫前,路上的人们以惊异的眼光注视着他。
很快人们就得知他就是受列宁热情邀请而来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
当时23岁的哈默已是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独一无二白手起家
的百万富翁。1921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苏俄,原本想帮助医治
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规模的饥荒所引起的灾难却使他大为震惊。他立
刻用100万美元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销售。
列宁知道这件事后,热情邀请哈默前来。在办公室里,列宁用英语和
哈默交谈着,他问起哈默在苏俄旅行的印象。哈默告诉他说自己刚在饥荒地
区和乌拉尔地区呆了一个月。列宁听到这里,脸色露出忧郁的神情,缓慢地
说:“是的,饥荒。我听说你本来想做些医务救济工作,当然这种工作很需
要,不过,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列宁
顺手从桌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一边说:“瞧!这是
你们人民做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代
替人的双手。”他放下杂志,“我们是个落后的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
你们和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美国可以在这里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
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
工程技术人员。”哈默谈起访问乌拉尔区的印象,认为俄国的物资人力都很
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计的要好。列宁点点头。“不错,内战使一切
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刚刚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
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业承租权的制
… Page 7…
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提供很好的机会。”哈默怀着极大的
兴趣听列宁谈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帝国
主义列强惊恐万分,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法、美、日各国以及德
国,都派出军队入侵苏俄,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叛
乱,企图一举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布尔什
维克和苏维埃政府带领着人民,经过近3年的浴血奋斗,到1920年10
月,终于打败了国内外的武装,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但是,新的政权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治理战争留下的巨大
创伤。饥荒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灾难,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府经济上帮助
他们,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靴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要求改善生
活。而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千百个工厂处于半毁坏状态,多数
设备破旧得如同废钢烂铁;铁路运输几乎停顿,几百座铁路桥被炸毁,几千
公里长的铁轨报废,大部分机车和车厢已经超期限使用;一部分工人失业,
跑到了农村。
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在暗地
里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时刻准备进行颠覆活动。
面对严峻的形势,列宁认识到,党和政府必须来个重大转变。斗争的
重心要逐渐转到经济方面,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必须把机器和
货物供应到农村,从经济上加强工农联盟;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经济政策的决
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
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等
等。
尽管这些政策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它明显对恢复经济起到了巨大作
用。
哈默从同列宁的谈话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不久后,哈默就成了第
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坚决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
特到俄国开办企业,经销汽车和拖拉机,于是其他一些公司也蜂拥而来。后
来,福特还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厂。虽然福特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
但对这笔生意却颇为满意。因为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外国商人
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也使苏俄冲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国家的经济顺利恢复起来,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1922年12月,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苏维埃社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制定了第一部宪法。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终于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
青年人的任务
1920年,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即将结束。年轻的共和国满目疮痍,
百废待兴。苏联人面临着许多任务:肃清弗兰克尔残余白匪,恢复和发展生
… Page 8…
产,提高经济效率,进行文化科学建设,等等。然而,在此时,列宁却提出,
青年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
列宁的这一要求是在苏联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
这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正是在此次会议上,列宁为今后的青年
工作指出了方向。
代表们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倾听列宁演讲的。然而,“学习”这一字眼使
他们迷惑不解:怎么能在国内外形势这么复杂时谈论“学习”呢?然而,他
们的疑惑很快解除了。列宁以他那惯有的极富热情和鼓舞人心的语气解释
道,是的,青年们应该学习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像那些书呆子和牛皮
大王所认为的那样,从教科书和通俗小册子里就能学到。它需要的是艰苦而
复杂的劳动,是要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列宁举例说,在完成了
保卫共和国的任务后,现在的任务是要恢复工业和农业。然而,只有在现代
最新科学基础上才能恢复工农业,这个基础就是电力化。然而,如果连字都
不识,又怎能谈得上掌握最先进的电气化知识和技术呢?就更谈不上把它应
用到工农业各个部门中去了。因此,只有接受现代教育,青年们才能肩负起
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没有这种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而已。
谈到这里,列宁深深地望着聚精会神的青年们那一张张充满渴望和热
情的脸,热情洋溢地说:“你们应是千百万青年中的第一批共产主义建设
者!”青年们恍然大悟,他们以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来表达他们对自己领
袖的崇敬之情。接着,庄严雄壮的《国际歌》奏响了。在那悲壮的乐曲声中,
每个人更加明白了“学习共产主义”的含义,他们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列宁
的期望,完成他们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星期六义务劳动”
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下午,所有上班工作的人都回家了。
一股股炊烟伴随着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从城里各处飘起来,似乎在劝诱着人
们,赶紧回家吧!然而,就在此时,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一个机车库里,
却活动着一些忙碌的人影。只听见两台机车旁不时发出“叮叮噹噹”的敲击
声,偶尔还有低声的谈话声。
原来,这是喀山铁路分局一个机车库的党支部成员和积极分子在进行
义务劳动,抢修两台坏损的机车。这一年,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
考验,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军的叛乱,内外夹击着这个新生
的红色政权。在这危急关头,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出号召,倡议全体苏维埃
公民担负起责任和义务,以革命精神从事每一项工作,共同渡过眼前的难关。
这个机车库的党支部经过讨论,决定在星期六下了班也不回家,继续工作,
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经过了一天的工作,大家本已很疲劳了,半磅定量供应的面包,早已
随着汗水蒸发了出去。肚子饿得“咕咕”叫着,表示“抗议”。然而,眼见
两列军车因没有机车而停在车站,车上的红军眼巴巴地盼着到前线去,人们
… Page 9…
又怎么能去理会肚子的“抗议”呢?深夜12点,两台机车修好了,军车在
雄浑的《国际歌》声中缓缓驶出,工人们挥动着帽子,眼里流下了热泪。
这件事情很快在喀山铁路分局传开了。分局党委敏感地意识到,这是
工人们为了支援前线而作出的又一个重大牺牲,也是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
性的一次体现。他们决定在全分局推广这一做法,每星期六下班后继续进行
六小时义务劳动,称为“星期六义务劳动”。
当时,苏维埃共和国内忧外患,生产严重不足。喀山铁路分局这一决
定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前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一由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首创发起的、带有真正共产主义精神的
“星期六义务劳动”立刻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注意。《真理报》、《消息报》
等各大报刊进行了大量报道。
年轻苏维埃共和国的缔造者,苏维埃的最高领导人列宁从报上看到了
这一消息,立刻肯定了这一做法,称之为“伟大的创举”。他号召全体青年
团员都向喀山铁路分局的工人们学习,广泛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并于
19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亲自参加了清理克里姆林宫广场的义务
劳动。于是,一个由人民群众首创发起、由共和国领袖倡导和号召的带有共
产主义奉献精神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在苏维埃共和国的广袤大地上开
展起来了。
列宁逝世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他每天工作十几个
小时。在十月革命前后那些最艰苦和繁忙的日子里,他甚至一天要工作二十
个小时以上。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
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由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即广
大工农群众来管理和建设国家;他领导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他使人们相信,
人类从前只是作为理想的公平和正义正在变成现实,从而鼓舞起人们对生活
的巨大勇气……然而,奇迹的创造是要付出超人代价的。由于长期超负荷、
超强度工作,列宁的身体状况开始衰弱。头疼、失眠这些脑力劳动过度的症
状无情地折磨着他。他以坚韧的意志力顽强地坚持工作,指导着苏维埃布尔
什维克党的工作。1922年,他带病参加了党的第11次代表大会,并在
会上作了报告。从1922年5月起,在医生和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坚持下,
列宁到了莫斯科郊外哥尔克村去疗养。在这里,他的动脉硬化症第一次严重
发作,连语言功能也发生了障碍,经过治疗,2个月后病情有所好转。
病中的列宁仍然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不时和前来探望他的政治
局成员们讨论工作。医生不得采取强硬措施,严格禁止他的这一切活动。
11月20日,在列宁的强烈要求下,他参加了莫斯科苏维埃全体会
议,并发表了演说。然而这却是他最后一次发表公开演说了。
十几天后,病魔再次袭击了列宁。他的右半身彻底瘫痪了。
… Page 10…
列宁神志始终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抓紧每一分钟。
他半身麻木,无法执笔写作,便口授文件,让别人帮着记录。严重的头疼时
常折磨他。为了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他一边冷敷额头,一边口授,列宁后来
的多篇文章就是以这种方式写下来的。
1923年春天,病魔第三次袭击列宁。他连话都无法说了。随后的
日子,是列宁与疾病进行顽强斗争的日子。惊人的意志和毅力,使他身上似
乎出现了奇迹:夏天,他不再失眠,在别人的挽扶下,他可以下床走路了。
而到了秋天,他居然又能说话了。这位年轻共和国的缔造者以他与敌人进行
斗争的毅力与疾病进行着顽强斗争。人们期待着奇迹真的出现,盼望他们的
领袖再次回到克里姆林宫,主持苏维埃共和国的工作,领导他们走向光明的
未来。
然而,事与愿违。1924年1月21日傍晚,这位巨人溘然长眠,
永远离开了他眷恋着的土地和人民。
苏维埃共和国举国致哀。钟声长鸣,礼炮轰响,哀悼这位20世纪的
巨人。
70年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政治的变化,苏维埃国家内部
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终于使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
然而,人们对列宁的尊敬并不因此而消逝。列宁为了消灭人类的一切剥削和
压迫、为了实现人类的公平和正义理想而不懈努力、顽强斗争的精神,将永
远激励和鼓舞人们,成为人们追求光明与幸福的一盏明灯。
经济危机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
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本世
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
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
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丹
麦、在荷兰,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
牛、小羊被杀死……难道真的是“生产过剩”,东西太多了吗?根本不是!
广大的劳动者这时正缺吃少穿,挨饿受冻,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
当时的美国,30万儿童失学,许多州的矿区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时达
到90%以上,因为他们在挨饿。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