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生活习俗史-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一个男子未成家就早死,其家人仍会为他“娶亲”。“鬼新娘”所生的孩
子当然也是私生子,但这些私生子将来要以死去者的姓氏而起名,归入其父
系门中。
… Page 92…
在非洲,19世纪时婚嫁盛行男方给女方送聘礼。聘礼物品因地区而异,
一般以牛、羊和其它牲畜为多,有时也加上一些现金、衣服及妇女用的各种
装饰品。在埃及、摩洛哥、利比亚、刚果等地存在索要高昂聘礼的现象。
非洲的婚礼通常为7天,有时更长。在婚礼中,鼓乐齐鸣,歌舞通宵,
热闹非凡。
在肯尼亚东南沿海蒙巴萨岛的居民中,一直流行着新郎入赘的婚俗,并
举行隆重的“送新郎”仪式。该仪式是在夜晚进行,男方亲友鸣鼓奏乐,簇
拥新郎向新娘家走去。在送亲队伍中,有位艳装姑娘手捧铜盘走在最前面,
盘中盛放由棕榈绿叶托着的槟榔以示避邪。当载歌载舞的队伍到达新娘家
后,双方谢礼,然后请新郎入洞房。花烛之夜,新郎要见新娘先得过一道“握
手”关:新床前挂帘,新娘由女伴们陪坐在床后。这时新郎要上前去,从帘
下摸握新娘的手,人们在旁观看。由于新娘和女伴们同时伸出手,新郎往往
摸错,使宾客们捧腹大笑。直到新郎“得手”之后,幔帘才撤去,在人们的
欢笑和祝福中,新婚夫妇开始新的生活。
19世纪时塞舌尔人的传统婚礼以“结婚游行”和“探洞房”而著名。“结
婚游行”与中国以花轿娶亲的排场相似,是新婚夫妇赴宴途中形成的婚礼行
列。队伍最前面有乐队伴奏,中间走着盛装的新郎和新娘,后面是亲友和宾
客。新婚队伍行进在乡间小道上,一路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探洞房”则
是来自法国农村的一种习俗,是在新婚次日,新郎父母必须去探望新婚夫
妇,以确定新娘的贞操。然后大家分吃一块喜庆蛋糕,在欢呼声和花炮声中,
向众人公布新娘贞洁的喜讯。
在多哥巴萨里族和南非科萨族人中,19世纪时还流传着抢婚的风俗。这
里的青年男女在订婚后互不往来,然后由男方暗中观察姑娘的行踪,纠集自
家兄弟和好友,趁天黑将姑娘抢走,六天后举行婚礼。姑娘在被抢时,无论
是否心甘情愿,都要装模作样地挣扎和反抗,高声哭叫,否则会被认为缺乏
家教,被人瞧不起。到第七天晚上举行结婚宴会时,则广聚亲朋,新婚燕尔,
气氛一片欢腾。
4。社交礼仪
非洲人民在传统礼仪方面有着独特的风尚,体现着其古老的文明。但自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不断入侵,广袤的非洲大陆先后沦为殖民地,
破坏了非洲人民的传统文明。但同时,非洲人民在同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长期
斗争中,在与西方先进科技文明的接触中,又形成了质朴、追求实际的近代
社交礼仪。
(1)见面礼仪
非洲人历来十分注重见面礼,19世纪时也是如此。
西非的一些部族,在见面时,用手掌拍打前胸,表示问好。中非的一些
… Page 93…
部族是在见面时先鞠躬,而后鼓掌,同时互相祝福,说一些使人高兴的话。
在卢旺达,亲友相逢或邻居相遇,总要相互问好。非洲人初次见面总要互相
问候身体健康或工作顺利,然后才能谈正事。在苏丹,每当久别的故友亲朋
相逢,彼此要热列拥抱,右手搂腰,左手抚肩,同时互致问候。毛里塔尼亚
是个畜牧业占很大比重的国家,人们在互相问候时,总要问候如“羊怎么样
了”、“牛和骆驼好不好”之类的话。
非洲人行握手礼也非常讲究。对尊贵的人,要先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
腕,然后用右手与对方相握。女子见面,一般是双膝微屈,行屈膝礼。在农
村,妇女们相遇,一边围着对方转,一边嘴里发出有节奏的尖叫声,以表示
对她的亲热和友好。尼日利亚人握手,要先用大拇指在手上轻轻弹几下。刚
果河流域的部族,以见面时双方互伸双手,然后弯身吹几口气。坦噶尼喀湖
畔的部族见面时则先拍肚子,然后鼓掌握手。津巴布韦的绍纳人握手时,一
般伸出右手,但有的男子只把右手拇指一侧的手掌伸给对方,同时微屈右
膝,以表示特别亲热;妇女则只微屈右膝。
在一般情况下,接吻是一种敬意、友情和欢喜的表示。19世纪时,非洲
一些部族的居民喜欢吻酋长走过的土地,以示尊敬和视为福份。埃及的贝都
因人,好友相遇的礼节有点类似于新西兰的毛利族人:双方用额头和鼻子相
碰,行额鼻相亲之礼。
(2)尊敬老人
尊敬长者是非洲人民一种崇高的社会风尚,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19
世纪时,村庄的管理委员会一般都由老年人组成。老人过世后,要举行隆重
的葬礼,大摆宴席,歌舞相伴。在东非沿 海居民中,晚辈遇见长辈要主动
问候。拜访长辈时,要先得到允许才能入室。晚辈问候长辈,只能站着,待
长辈答话后方可坐下。晚辈从长辈手中接东西一般要用双手,就是用单手也
必须出右手,忌用左手。
扎伊尔东南部的安布恩族以敬重老人而闻名。安布恩族在19世纪时还
没有创制出文字,所有的社会知识和经验都靠老一代人口授给后代,因此该
族的老人倍受尊崇。他们有向后代人传授本族风俗习惯、戒律、宗教、医药
等各方面的知识和劳动经验的责任。安布恩族的青年人很注意向老年人虚心
请教。一旦某个家庭出现矛盾,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会主动出面调解,使其和
好。当老年人因故与晚辈不和时,同样会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非洲人尊重老人还表现在用餐时。在19世纪的非洲居民家庭中,家长
和长辈未到时是不能开饭的,而且晚辈必须晚于长辈入座。饭间,晚辈各人
只能抓吃各人面前的饭菜,不得“越位”,甚至牛羊鸡鸭的各个部位应该由
谁吃都有讲究,绝对不能乱来。
受尊老思想的影响,既尊敬又回避丈母娘的习俗在19世纪非洲的一些
部族中(如加纳的阿沙伊季部族、乌干达的布甘达人、布须曼人等)也存在。
而在同时期,在加蓬的卢姆布人中,这种对丈母娘的尊敬,则表现在女婿对
… Page 94…
丈母娘的亲热侍奉和效力方面。
(3)款待宾客
非洲人民慷慨好客,往往把宾客临门视为荣幸,殷勤接待。非伊斯兰教
的各部族人,在19世纪时一般用酒待客。卢旺达人招待客人的是芭蕉酒或
高梁酒。客人登门,主人拿出酒坛,插入一根细竹管,主客一起轮番畅饮。
伊斯兰教禁饮酒,因此在19世纪时北非的一些伊斯兰教国家便以茶当
酒来招待客人,毛里塔尼亚人把茶叶、糖和鲜薄荷叶放入铜壶中,加净水用
炭火烧煮,以此待客。饮此茶一般不超过三杯,故得名“三杯茶”。
用咖啡待客也是19世纪非洲家庭的一种常见礼节,不过喝咖啡也同喝
茶一样,以三杯为限。
此外,19世纪时埃塞俄比亚人还经常用其特产“英吉拉”饭团来款待宾
客,乌干达人用各种各样的香蕉食品和香蕉啤酒来待客。
(4)非洲手语
手是人们在生活生产以及交往中进行劳动和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19世
纪的非洲人更有用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喜怒哀乐和好恶等情感的习惯。
在非洲手语中,如果是一般熟人相见,仅举手示意,若是特别亲近者相
逢,则需用右手掌拍打对方的左手掌,以示亲密无间。举起和挥动右手并竖
起大拇指,双目注视,表示对某人的尊敬,若五指握拳,又不停地挥动着,
则表示对某人的诅咒和漫骂。在谈话中,用拇指和食指搓出“哒哒”的声音,
表示对话题很感兴趣,完全同意对方的意见,用手指头迅速地刮自己的耳
朵,则表示话不投机或完全不同意对方的见解。右手抹左手的手背,或用左
手抹右手的手背,表示此事与本人无关。两手的手掌朝上,表示疑问,右手
掌拍左手掌,或左手掌拍右手掌则表示惊异和奇怪。用手指指某人,然后张
开手掌,举起手左右转动,这是在骂某人是傻瓜。伸出手并张开五指,或是
用手指刮别人的鼻子,这是对人的一种侮辱行为。用手指指着某人,表示对
某人的蔑视或看不起。如此等等。
这些穿插在口头交谈中的“手语”使非洲人民的情感交流更为含蓄和幽
默。
5。社会风尚
非洲有着古老的文明,那些反映生活习俗的独具特色的社会风尚值得我
们深入了解。
(1)奇异发型
非洲人有着多姿多彩的发型。不同的发型有其不同的涵义。它们或源于
宗教习俗,或出于某种实际需要,也有的是一种特殊标志或是一个部族的象
征。
19世纪时非洲人的发型大致可以分为辫子型、束发型、刘海型、波状型、
… Page 95…
棍轴型、花结型、排波型,等等。年轻妇女的发型更是巧夺天工,多姿多彩。
梳辫子的发型在 19世纪的非洲颇为流行。发辫数量因各部族习俗的不
同而不同。有的将全部头发梳成一条辫子,有的梳成二至三条,有的则多达
几十条。梳辫子是19世纪时许多非洲妇女所崇尚的发型,但坦桑尼亚境内
马赛人的发型却与众不同,另有特色。马赛人女子剃光头,男子留长发。男
子梳辫,喜欢用油脂或其它粘合物涂在辫子上,使其直挺。
19世纪的非洲人还常以本部族喜爱和崇尚的动物的某个特征梳成各种
发型,作为本部族的标志,以示自豪与骄傲。几内亚科尼亚克人的“公鸡冠”
发型,马赛族少女和班巴拉人的“羊犄角”发型,摩尔人和图阿雷格人的“骆
驼峰”发型,富尔贝人的“马尾”发型,等等,都是本部族的一种标志。
在19世纪的非洲,发型不但能表明一个部族的属性和性格特点,而且
还能反映人们的某种情感。刚刚亡夫的寡妇,会剃光头发表示自己的哀痛。
尼日尔小孩头上留着一绺、两绺或三绺头发,分别表示这孩子失去父亲或母
亲,或父母双亡。富尔贝人不论男女,只要头发蓬松散乱,无疑地表明他们
正在服丧期间。
(2)割礼陋习
割礼,是指对男性生殖器的包皮及女性生殖器的阴蒂进行切除的手术。
有关其来源,或说此法是为了提高男女的生殖能力,以增加人口;或说是为
了降低妇女的性欲,以保持其贞操。割礼在19世纪非洲各民族中普遍流行,
且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几千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所有的妇女干尸均
受过割礼。
割礼手术一般由村社中德高望重并懂得医术的祭司来主持进行,时间多
定在农闲的一二月。受割礼者的双手被绑在背后,双腿由两名亲属抱住,等
候手术师的切割。割礼的过程往往是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对女子,当她受
过割礼后,会造成阴道的部分闭合,这对婚后的性生活以及生育都是极其痛
苦的,19世纪时非洲一些地区的婴儿死亡率非常高,这与割礼陋习是有直接
关系的。
但在盛行割礼的非洲各地,人们把割礼视作人生中的头等大事。男女青
少年只有在受过割礼后,才被公认为部族的正式成员。
(3)男女纹身
纹身,是指在人体皮肤上绘刺带颜色的永久性花纹或图案。纹身习俗,
作为一种标志、迷信和美的象征,在19世纪的非洲各地很流行。
面纹是部落的标志,通常每个部落都采用统一形状的面纹。
坦桑尼亚不少部族都有纹身的习惯,他们以这种纹饰来为自己美容。如
玛孔德族、戈戈族、卢古鲁族、查加族的男女都喜欢在脸部、前额以及身
体的其它部位刺上各种花纹、各种动物图案、日常生活用品等,花样繁多。
(4)成年仪式
在19世纪的非洲,迈入成年被视作人生的重要时刻,为此要举行隆重
… Page 96…
而繁琐的成年仪式,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成年仪式是非洲部族青年男女获
得社会与家庭生活权利的象征。在仪式期间,青年男女要接受各种严格训
练,学习族规族法和成年人必须具备的各种生产、生活知识。
19世纪时非洲各部族大多数较重视男子的成年仪式,对男子的训练比女
子更加严格。多哥塔姆贝尔马人男青年的成年仪式长达数月,以此锻炼他们
的毅力与技巧。博茨瓦纳人的成年仪式专选在冬季进行,为期一个月,训练
营设在灌木丛里,受训者要经受各种艰苦生活的磨炼。
19世纪时非洲女子成年仪式的训练内容和要求,主要是紧密结合女子的
生理特点及成年女子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来进行。
非洲各部族举行这种成年仪式,其目的是为了对那些将成年的男女进行
一次集体性的人生教育,让他们更好地懂得承担起社会和家庭赋予的责任和
维护部族的法规的重要意义。
6。传统节日
非洲有着众多的民族和部族,各民族都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并且,非
洲各地的宗教信仰又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各民族都有着各自的传统节
日,这丰富了19世纪非洲人民的文化习俗生活。
(1)北非地区
①尼罗河泛滥节。尼罗河是埃及农民赖以生存的河流。每年9月,尼罗
河定期泛滥;到10月底河水退后,在广大谷地就留下一层层肥沃的土壤,
埃及农业赖此发展,人民得以繁衍生息。
因此,19世纪的埃及人视尼罗河为神明,每年河水泛滥之际,都要举行
隆重的庆祝活动,欢度尼罗河泛滥节。主要活动有敬祭水神、祈祷吉祥、泛
舟河上和欢歌狂舞等等。
②穆斯林的斋月和开斋节。每年回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月,按伊斯兰
教规定,凡男年满17岁、女年满15岁的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一个月。
守斋期间,整个白天绝对不许进食,并要克制一切私欲,绝对禁止房事。
斋月结束翌日,即是穆斯林的开斋节。节日一般持续3天。人们穿戴整
洁,去清真寺做礼拜。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相贺喜。青年人多选择
此时举行盛大的婚礼。
③撒哈拉联欢节。19世纪时,每年12月,在温和、湿润的天气下,撒
哈拉沙漠绿洲上的植物更加葱郁。这时要在素有撒哈拉沙漠门户之称的突尼
斯杜兹镇举行撒哈拉联欢节。杜兹镇这个只有1万多人的撒哈拉沙漠最北端
的绿洲便披上了盛装,彩旗、彩带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