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生活习俗史-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方面也受到了严重的殖民入侵。许多古老的文化遗迹被焚毁和破坏,许多
珍贵的文物被掠夺。殖民者为便于推行殖民统治,在各殖民地推行奴化教
育,摧毁和禁止当地的民族文化。这样,在殖民主义的冲击下,近代东方的
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俗,迫使人们的生活
方式向近代化转变。但对亚洲腹地的各落后地区而言,仍然受到传统习俗的
制约和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依旧。
3。亚洲婚俗
亚洲大陆的各族人民,大都有着各自传统的婚姻和家庭习俗,它们反映
着各民族的文化特性和社会传统。
(1)中国人的传统婚俗
在19世纪的中国,结婚仪式,从议婚、行聘、过庚、迎娶直到合卺,
有着完整的礼仪。行聘之礼,北方男家备礼送于女家,南方则女方备礼送于
男家。送礼当日,主人出迎接礼,摆在堂前,行礼,由夫妇携老人开盒,收
礼。当日男家设宴款待。
满族的婚娶礼仪也很典型。在满族社会中,很少指腹为婚,一般都是成
年聘娶。先由男家主妇到女家问名,相女年貌,满意则赠如意或钗钏等,作
为定礼,称为“小定”。然后再择吉日,男家宗族亲友及新婿,共往女家问
名。由年长者致词,谓:“某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
闻尊室女,颇贤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然后由女家致谦词答
谢,定婚,由新婿拜神位及外舅、父母。改月择选吉日,由男家下聘,用酒
筵、衣服、绸缎、羊鹅诸物,进行“过礼”。女家款待。男家赠银,延请巫
师跳神示喜。婚期前一天,女家送嫁妆,新婿骑马回谢。到次日五更天,男
方用鼓乐娶妇到家,当日彻夜笙声不绝,谓之响房。新妇到来时,新婿要拿
… Page 34…
弓矢对车射之。新妇抱宝瓶进入屋内,坐向吉方。吉时到来时,宗族中的年
高望重者来到祭庭中,奠羊、酒等,然后以刀割肉,致吉祥词。礼毕,新人
登床,行合卺礼。男女争坐被上,以为吉兆。第二天五更拜天地、神像、宗
祠。公婆坐而受礼。三、五日后,新婚夫妇返女家省亲,女家设宴款待。
(2)沙特阿拉伯人的婚俗
19世纪时沙特阿拉伯人的男女婚配是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的,
而且必须是门当户对的族内婚,即要么是姑表亲,要么是叔伯亲。议婚伊始,
首先由媒婆登门撮合,到了一定程度,男方的母亲、舅母、婶姆及姐妹等便
到女家相人,然后再由未来的新郎本人前去相亲。相亲当天,姑娘可以出来
送茶或咖啡,但男女双方不许交谈,更不许接触,只能以眉目传情。
在通常情况下,结婚仪式要举行两天。第一天的地点在女方家,其亲朋
好友都登门庆贺,主人则杀鸡宰羊,大宴宾客。第二天,新郎在其亲友的陪
伴下前往新娘家迎亲。新娘过门后,新郎家也要宰牲设宴,热闹一番。宴席
上吃抓饭、烤全羊。宴席结束后,新婚夫妇入洞房。
(3)巴基斯坦人的婚俗
19世纪时巴基斯坦男女青年的婚事全由父母作主,结婚前男女双方不许
见面。而且,人们提倡近亲结婚,姑表、姨表兄妹之间可以结婚,堂兄妹之
间也可以结婚。巴基斯坦人的婚礼一般在男方家里举行。届时,男方出钱雇
彩车将新娘接到家里,新郎新娘分别在两个客厅里接待男女宾客。即使进入
宴席阶段,男女宾客也被截然分开。婚礼特别隆重,还有乐队伴奏,往往直
到深夜才能结束。
按照伊斯兰教习俗,男子可以娶四个妻子,在19世纪时,巴基斯坦社
会的上层中多妻现象较为普遍,而民间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
(4)印度人的传统婚俗
按照印度人的传统习惯,女孩子长到十四、五岁就得结婚。在农村,十
一、二岁的女孩子结婚的事也屡见不鲜。19世纪时,印度由于实行种姓制度,
因而婚姻很讲究门当户对,尤其注意种姓内婚。为了保持高种姓人的血统,
一些高种姓之间还未等婴儿出世,就由双方父母订了婚。
当时婆罗门种姓的婚礼最豪华、最讲排场。在婚礼仪式上,新郎要把一
条昂贵美丽的项链给新娘戴在脖子上,新郎家邀请宾客,搭起彩棚,大摆宴
席,场面异常豪华。有钱人家在这一天还请几名身材魁梧的男子为婚礼队伍
开道,新郎新娘骑马或骑象,坐轿紧随其后。婚礼队伍沿着大街马路,吹吹
打打,走走停停,并不时散发钱币来炫耀自己的富有。
(5)日本人的婚俗
在19世纪,日本的青年男女交往是通过媒人介绍,在相处一段后觉得
情投意合,就可结为良缘。婚礼一般择吉日举行。在婚礼这天,一般都要举
行酒宴,招待亲朋好友。新郎新娘还要到神社参拜,双方的至亲也在这一天
互相认识。新娘在这一天要穿白色和服,打扮得非常漂亮。在隆重的婚礼之
… Page 35…
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开始了新的生活。
(6)喀尔喀蒙古人的传统婚俗
喀尔喀蒙古人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主体民族。19世纪时,在其社会内
部,家族以父系为主,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同一血缘的男女不能结婚。牧
区的结婚仪式很有特色。结婚当天,男家在所住蒙古包附近另设一新蒙古
包。清晨,新郎身穿红绸长袍,腰束金黄色宽带,脚蹬高统马靴,负弓带箭,
由媒人、伴郎陪同,前往女方家迎亲。到女方家蒙古包后,新郎要向所供奉
的佛像叩头,然后向新娘的父母献“哈达”、烧酒等赠品,向亲友呈鼻烟壶
问安。新娘则戴珠宝头饰,蒙红面纱,着桃红色蒙古袍,在迎亲的祝酒歌声
中,与新郎乘马围蒙古包绕行3圈,然后向父母和亲友告别,前往男方家。
到达新郎家后,新娘新郎在下马前,也要先在蒙古包外环绕3圈。下马后,
拿着马鞭,双双跳过两堆旺火,以示避邪消灾。走入蒙古包内,新郎新娘要
向佛像和新郎父母跪拜,接着新人与亲友们相见。婚宴开始后,新郎手执酒
壶,新娘捧盘,向客人们逐一敬酒。人们一面畅饮,一面高歌,年青人则和
着琴声翩翩起舞。
(7)朝鲜人的传统婚俗
19世纪时,在朝鲜半岛上,按照传统习惯,男女婚配都由父母包办,除
男娶女嫁外,还可招上门女婿,也可收童养媳。在习惯上,女子出嫁后,不
能提出离婚,也不能改嫁。
朝鲜人传统的婚姻礼仪很繁琐,从提亲到结婚就有六种礼仪。礼仪之一
是“纳彩礼”,是男方家向女方家正式求婚时送的礼物;礼仪之二是“问名”,
是男家在求婚得到女方家同意后,要把写明小伙子的“四柱”(生辰八字)
的纸条送到女方家。女方家则把女儿的“四柱”与小伙子的“四柱”相对照,
如果“宫合”(八字相合),就将女儿的“四柱”通知男方家,称为“问名”。
第三道礼仪是纳吉,是男方家接到“宫合”的通知后,择好吉日通知女家。
第四道礼仪是“纳币”,是新郎家给新娘家送聘礼。第五道礼仪是“请期”,
是新郎家把选定的结婚日期以书面形式送至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定出具
体的日子后,再通知新郎家。第六道礼仪即是“亲迎”。在“亲迎”这一天,
新郎由自己的爷爷、叔叔等长辈陪同,骑马到新娘家去。在新娘家,要举行
“献木雁”仪式,由新郎将从家中带来的一只木雁放在铺在地上的席子上,
然后推至台阶下,由新娘的母亲将雁收起。“献木雁”仪式后,新郎和新娘
被送到醮礼厅。新娘着五彩罗衫,站在东侧,新郎则站在西侧。双方站定后,
新郎首先向新娘作拜,并敬上一杯酒;新娘行跪拜礼接酒,然后再递回给新
郎。随后,婚礼喜宴开始。在新婚的头三天,新郎新娘要在女方家度过。新
婚第四天,新郎告别新娘和岳父、岳母,回到自己家中,着手择吉日前去迎
接新娘。届时新娘也要在爷爷、叔叔等长辈陪同下来到婆家。次日,新郎家
的亲属要来看望新娘,互相认识、施礼,再设宴招待。
(8)马来西亚人的婚俗
… Page 36…
19世纪时,马来西亚人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两三天,实行“三礼”。前一
天为新郎新娘分别举行“饰发礼”和“染手掌礼”,最后一天举行“并坐礼”,
也是婚礼的高潮。
头一天,新郎新娘各在自己家中由饰发师为他们饰发美容,然后举行“染
手掌礼”。该礼分为私染、小染和大染三步。新郎先在自己家中完成私染和
小染两步,然后到女家参加大染仪式。
新郎一到女家,便被请上“并坐台”就座。仪式开始,由一位年长的男
宾客站在“并坐台”前,用黄米、焙米和山姜水喷洒在新郎的肩上、手上。
染过手掌,新郎要双手合十,向主持人致谢。新郎完成大染仪式后,在亲友
陪同下返家。接着是为新娘新举行大染仪式,过程与新郎的完全一样。
大染仪式的第二天下午,在新娘家举行“并坐礼”。新郎家派出迎亲队
伍,护送新郎前往参加“并坐礼”。在仪式上,新郎、新娘分别由伴郎和伴
娘陪同,登上“并坐台”,新郎在左,新娘在右,双双并坐,供人观瞻,台
下欢声顿时四起。
(9)尼泊尔人的婚姻习俗
尼泊尔人认为,女子16岁被认为是最吉利的结婚年龄,有的女子甚至
十一、二岁就结婚了。19世纪的尼泊尔人婚娶时,男子家要给女方家一笔聘
金。举行婚礼的当天,新郎要到新娘家迎亲。仪式开始时,新郎要给新娘蒙
上粉红色的头巾,在新娘的额头上涂抹红粉,然后两个朝着太阳方向席地而
坐,接受众亲友们的祝福。仪式结束后,新娘向家人告别,乘坐花轿前往新
郎家。到新郎家后,要举行新娘入家仪式,由婆婆把本家大门的钥匙交给新
娘。接着,新郎家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
同结婚一样,19世纪的尼泊尔人婚后离婚也比较随便,只要妻子把结婚
时丈夫给的槟榔放在丈夫的枕头下,离开住所,离婚即被承认。
(10)僧伽罗人的传统婚俗
19世纪时,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由于种姓制度的约束,在婚姻上讲究门
当户对。在婚前,一般要请占卜者算命,以卜吉凶。
那时候,僧伽罗人不论订婚还是结婚,都要举行仪式,热情接待亲友。
按传统,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的亲友先在新娘家聚会。在婚礼的当天,这
些亲友们簇拥着新郎前去迎接新娘。此时新娘的家门口已搭起礼台,新郎到
达后,先由新娘的兄弟在门口附近给新郎洗个澡,然后新郎向新娘献上一束
花,两人同时登上礼台。继之,主持婚礼的人上前把槟榔分送给新郎和新娘,
为他们祈祷祝福。随后,又用丝线将两位新人的右手大拇指缠在一起,并用
清水洗他们的手,双方将手合拢,象征白头到老永不分离。然后新郎把戒指
或项链给新娘戴上,双方走下礼台,向前来贺喜的宾客分送槟榔。
(11)暹罗人的传统婚俗
暹罗人是泰国的主体民族,在19世纪时,他们的传统婚俗,是男女青
年一到十五六岁就可自由选择对象。经过一段时期的接触,姑娘选中了一位
… Page 37…
小伙子,其余的求婚者就会退避。在泰北农村,一旦获得父母的同意,姑娘
就能与所看中的对象在自己的房里同居。同居一段时间后,小伙子就会把自
己的东西搬到姑娘家里,在她家吃住,这时人们才承认他俩的婚姻的合法
性。
到正式结婚后,男青年要在姑娘家里居住三年,然后小俩口才搬到自己
新盖的房子里或男方家里去住。如果女方家里仅有一个女儿,那么女婿就要
永远成为岳父母家中的成员。
4。传统礼节
亚洲的各族人民,受各自的文化熏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礼节。在西方
殖民者入侵亚洲以前,这些传统礼节一直得到了发扬和光大。到19世纪,
在亚洲各地,人们所保持和发扬的仍是自己的传统礼节,它成为民族传统文
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和象征。
(1)阿富汗人的传统礼俗
阿富汗人极为好客。19世纪时,如有人来阿富汗人家借宿,不论对方是
否伊斯兰教徒,也不论过去认识与否,主人一律殷勤款待。他们请客人住最
好的房子,用最好的饮食招待客人。饭后,往往还拿出各种各样的点心和水
果。三天之内,绝不过问客人的身份和来意。
如果在山区农家做客,按照习惯,主人首先把客人请到家中,为其端茶
送水,然后以最好的食物羊肉、羊奶等招待之。当地的首领还会向客人赠送
一把匕首或一件阿富汗长袍。如果客人在某家做客的三天之内,又到其他人
家里做客,主人会很不高兴,认为自己受到了轻视。(2)巴基斯坦人的礼
俗
19世纪时,在巴基斯坦,人们的礼俗习俗仍然保持了古老的传统。男性
亲友久别重逢时,常以拥抱为礼,这种拥抱是先将头靠左边拥抱一次,再靠
右边拥抱一次,再回到左边拥抱一次;女性亲友见面时,首先是相互拥抱,
接着是吻客人的两颊和额头,然后再拥抱,再吻,一共3遍。如果是男子见
了女子,除非是女子主动伸手,一般不握手,更不能拥抱。
巴基斯坦人有给久别重逢的挚友、贵宾或亲友戴花环的习俗。这种花环
精美别致,有的用鲜花制作,香气四溢;有的用金箔、银箔编贴而成,闪烁
生辉。
巴基斯坦人爱喝糖茶,来客人时,主人有用糖茶招待客人的习惯,主客
之间往往边聊天边喝茶。
(3)缅甸人的尊师敬老习俗
缅甸人一直把尊师敬老当作一种崇高的美德。 19世纪时,人们尊敬师
长,要求做到“身敬、口敬、心敬”三个方面。所谓“身敬”,即行动举止
要体现出对师长的尊敬;“口敬”是在言语上要体现出对师长的敬重;“心
… Page 38…
敬”,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师长的尊严和恩德。每当新年泼水节,男女青年
除了互相泼水,表达祝福和除旧迎新之意外,还要特地向长者洒水贺年,帮
长者洗头剪指甲。7月,在缅甸举行欢度点灯节的日子里,无论城市还是乡
村,小辈们都虔诚地参加敬老活动。
(4)印度人的礼俗
按照印度人的传统习惯,人们见面时,既不握手,也不拥抱,而是用双
手合十表示敬意。在印度南部;双方见面时,人们用嘴和鼻子贴一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