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实验心理学 >

第15章

实验心理学-第15章

小说: 实验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自变量(被操纵变量),
因变量(被观察变量)
控制变量(恒定变量)
答案
  刹车灯的明度~
  刹车灯亮到尾随车司机踩刹车
    踏板之间的时间
  刹车灯颜色、刹车板的形状、刹
    车所需力气、额外照明度等
83097 qzone qq…
供《着期待咨询    / 73
    。。;。。。;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一
第三章褥究技术:实验f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4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灯的颜色(红或绿)
啄键次数
食物剥夺时间、键的大小、红灯绿灯的强度等
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实验,因为自变量只有一个
  水平。为了使其成为实验,需要另一个水平
  的值,如奖励患者的岳母和忽视消极语言。
  这样自变量就是:用于奖励的语言种类。
语言数量(或频率)
办公室情境、治疗者
参与者性别①
不舒服的程度
电话亭的大小、挤在电话亭的人数(6)、个体的
大小等
    多个自变■
    在心理学杂志中很少发现只使用一个自变量(被操纵变量)的实
验,典型的实验往往同时操纵二到四个自变量。这一过程有几个优
点。首先,在同一实验操纵多个比如三个自变量比做三个独立的实
验效率要高。其次,实验控制常常更好。因为在同一个实验中,一些
控制变量——时段、气温、湿度等等——比在三个单独的实验中更可
能保持恒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从几个自变量概括出来的结论
(也就是说,在几个情况中都有效)比尚待概括的资料更有价值。同
祥,在不同类型的实验被试间建立结果的普遍性很重要(见第12
章),因此实验者也需发现某一结果在跨自变量水平上是否有效。第
四,这样也可以使我们研究交互作用,即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下
面我们用几个例子来揭示这些优点。
  让我们假设一下,假如我们希望发现两种奖励措施中哪一种更
能促进高中生的几何学习。第一种是给正确解决问题的学生以现金
奖励;第二种是提前下课——也就是说,每一种正确的懈题都可以让
学生提前5分钟离开教室。假设这一实验的结果表明提前下课的方
0性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变■,被称为被试变量,在车章后面将讨沧
他提
M,
∥润
雕圆
n质
h芷日

吧文
船圉
。频
坞视
81
g程
几千
。主
班川
他业
M专
g理
式心
方学
系大
联范
久师
水京
频北
势◆
芸推
    ,㈣: 747883097 TL。 028 8194 2202日址:http: i1747883097 qzone qq 
  纷蓐翠嚣磊黩享勰;;
    、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润,提供试看  期待咨询
…。…—…。t;r…;J‘ …
    /实验心理学
r1
u
式更好。在我们把提前下课作为中学里的一条普遍规律之前,我们
首先要在不同课程,如历史或生物课上比较这两种方式来建立其普
遍性。这里,被试的课程可以作为又一个自变量。将这两种变量放
进同一个实验则要比做两个连续的实验好得多。这可以避免控制方59
面的问题,比如一门课是在足球比赛进行的那一周被研究的(这时投
有奖励措施可改善学习),另一门课则是在比赛获胜之后(这时学生
对学习的感觉比较好)。
    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应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都不
同时,我们获得了交互作用。对交互作用的研究是在实验中使用多
个自变量的主要原因。这最好用例子来描述。
    马特尔和威利斯(1993)热衷于研究对团体作业的反馈如何影响
被试对团体行为的记忆这一问题。在观察同一工作组之前,有关作
业水平先给被试提供一个积极或消极反馈。接受积极反馈的被试被
告知,专家认为该纽的作业属于较好组水平,并且较好组占所有工作
组的20%。接受消极反馈的被试则被告知,这一团体属于较差组水
平,并且较差组也占所有组的20%。
    这里有两个自变量。被试首先被给予了积极或消极反馈。所有
被试观看的都是同一工作组的同一盘录像带。工作组的成员试图在
水塘上建一座由木板和绳组成的桥时,他们既表现出有效的行为,也
表现出无效的行为。所有被试都看同一盘有着小组有效和无效行为
的录像带。因此,两个自变量分别是作业反馈(积极或消极)和被观
察的行为类型(有效或无效)。被试观看了录像带后,发给他们一张
行为表,让他们决定表中哪些行为实际观看过。因变量是被试认为
由工作组成员作出的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的比例。
    实验结果如图3…1所示。当被试观看有效行为时,认为是小组60
成员所为的行为比例要比观察无效行为时低。当给予被试积极反馈
时,认为是小组成员所为的行为比例则高。
  然而,图3…2表明对结果的这种简单解释有误导性。有救行为
的观察并不常常产生如图3…1所示的更低的归为小组所为的行为比
例。事实上,行为效应的方向依赖于所给予的反馈类型。只有有效
芸芸视频水久联系方式㈣:747883097 TL:028 8104 2202网址:http:i17478
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润,提


行为再加上消极反馈被同时给予时才会产生更低的归为小组所为的
行为比例。但对于积极反馈而言+这种结果就不会产生了。
    记住,两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表明由一个自变量(作业反馈)
有攮    无娃
    行为
积授    精簟
    聃
图3…1两十自变量对归为小组成员所为的行为比例的髟响
    (数据取自Mariell和Wdlis。 L993)
  '0
  09
  n8
2 0。7
刍n6
雾05
薯o^
奁n3
倒O上
  0。1
  0m
曩可弼
有娃    无效
飘■盯
有娃    无篮
    行为    行为
    田3…2作业反馈对归为小组所为的行为比例的影响
作业反馈(积韫或消极)的散应在有敢和无效行为上被分别显示
    (数据l自Martell和WUis.1993)
∞供
    :㈣: 747883097 TL。 028 8194 2202日址:http: i1747883097 qzone qq 
  76/嚣翠嚣磊黩蓊登;!
    ,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润,提供试看  期待咨询
1 r
    /实验心理学
    /。0
   a。g
归 0。8
~ 0。7
~ 0。6
~ 0。5
g 0。4
p~ 0。3
    0。2
    0。1
    o。o
产生的效应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有效/无效工作行为)
都是不同的。这是我们在图3…1中所发现的内容。被试接受了一个
对工作小组的积极反馈时,他们能再认出的有效行为比无按行为多。
相反,被试若接受消极反馈,那么结果则刚好相反,能认出的无效行
为会比有效行为要多。这种情况表明,由于人们接受了消极或积极
反馈而产生了记忆错觉。尽管事实上两种条件下的被试实际看的是
同一盘录像带,但他们对小组行为的记忆却被先前的期望歪曲了。
积极清棱    积极消极
    反馈    反馈
围3 3表明作业反馈和工作行为的类型在归为小组所为的行为比例上无交互作用的假想数据
    图3…2在同一图中描绘了两种反馈情况。这样很容易看出交互作
用的本质;作业反馈所产生的效应依赖于观看到的行为类型(是有效
的还是无效的).被试能认出的更多比例的行为与他们的反馈类型一
致(扣给予正反馈则认出的积极行为的比例高)。如果作业反馈对有
效和无教行为产生同样的结果,就会如图3—3所示的那样,给予两种反61
馈的被试认出的有效行为更多(左上图)或无效行为更多(右上图)。
  现在让我们想像这个实验是在两种反馈条件下进行的,但实验
者忽视了(或社有考虑到)有效和无效行为之间的区分。换一句话
说,实验者是在一般意义上对小组进行了作业反馈效应的研究。图
    4  8N  1  0
    n  O  n  n  d
·走
3…4表明了,在设计实验时忽视重要变量的危险性。从图中可看出,
反馈对归为小组所为的行为比例没有或很少产生效果。你可以看
到,用这种方式设计实验,实验者只能得到零结果,因此错过了作业
反馈对工作行为评定有影响这一重要发现(图3…4的结果仅仅是图
3…1或3—2中两种行为类型的结果的平均值)。
0.空
0。1
0.O
积极    端橙
    作业反馈
图34作业反馈蹿一般工作行为的影响(将有效和无效行为的数据放到一起)
    (数据取自Manell和Wdlif11993)
    图3…2反映的是实际的结果,表现出了交互作用。一个自变量
的作用依赖于另一自变量的水平。被试更可能复述或“记得”与他们
所接受的反馈一致的行为。
    许多实验包括两个或多个自变量,这意味着结果可能会含有交
互作用。由于你可能常常碰到交互作用,我们再举一个双变量的实
验,以帮助你理解复杂实验的结果。
    在布里克纳、哈金斯和奥斯特龙(1986)关于社会浪费的实验中
(见第1章)+作者想确定个体的任务参与对社会浪费量的影响。
    布里克纳和他的同事注意到,在早期的社会浪费研究中常用一些
低参与作业如拍手、说出小刀的用法等。他们推论,个体花在某一任
务上的努力与该任务对个体的内在重要性或个人意义有芙。在完成
62
他提
M,
∥润
雕圆
n质
h芷日

吧文
船圉
。频
坞视
81
g程
几千
。主
班川
他业
M专
g理
式心
方学
系大
联范
久师
水京
撬●
芸推
0  9  8  7  6  5  4  3
L  n  6  d  0  0  0  0
    归为小组所为的行为比例
    ㈣:  747883097 TL:  028  8194  2202日址:http: i1747883097 qzonf qq…
78/嚣翠嚣磊黩享勰;驻。。r,t+课程。s视频s文并茂,音质s润,提供试看期待*询
…。。。。。。。。。;。。。£。。。。;。。。。。。。。。.一
    /实验心理学
任务中,高个人参与可减少社会浪费,因为此时不管个体的作业是否
受到监督+他们都会在这些任务上付出大量的努力。因此,研究者改
变被试在任务中的参与程度,也就同时改变了可被评估的个体努力
量。如果他们的推理正确,那么应该存在一个交互作用;低参与应该导
致社会浪费(当个体的努力不能被评估时,所付出的努力量将会减少)}
但不管个体努力是否能被检查出,高参与都应该导致相同的努力量。
    布里克纳及其同事让大学生在十二分钟内,针对履行一个学生
为了毕业将不得不通过的高级综合测验,提供尽量多的建议和想法。
在高参与情况下,让学生相信这一测验在他们毕业前就要实行。因
此,增加综合测验作为毕业的前提具有很高的个人相关性。在低个
人参与条件下,让学生相信这项测验以后将在另一学院实施。此外,
还通过指导语控制个体努力的可鉴别性,让每个被试都独自地在一
张纸上写下他们对这一综合捌验的想法。低鉴别情况中,被试被告
知他们的想法以及其他被试的想法都要收集到一起,因为委员会要
评估整个团体的观点。在高鉴别情况中,被试被告知每个人的观点
都将被分别考虑,因为委员会想评估每个人的反应。
    综上所述,因变量是在四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想法数;低鉴别与低63
参与、低鉴别与高参与、高鉴别与低参与以及高鉴剐与高参与。
    这些结果如图3—5所示,图中显示了两种参与情况下不同鉴别
度的想法数。早期的社会浪费研究在低参与条件下被再次重复了,
结果发现当被试相信个体的作业不能被评估时产生的想法较少。现
在藉们看一下高参与条件下的结果:不管鉴别度的高低被试所产生
的想法数大致相同。由此可知,变量间发生了交互作用:鉴别度的作
用依赖于任务参与的水平。换句话说,当一个人面临一个与其有关
的任务时,社会浪费现象乃至责任扩散现象,较少可能发生,而当任
务没有什么内在意义时,情况就不同了。
  综上所述,当一个自变量的水平受到另一自变量水平的不同影
响时,交互作用就会发生。当交互作用存在时,独立地讨论每一个自
变量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个变量的作用还要依赖于另一变量的水
平,我们只得对交互作用着的变量一起讨论,
83097 qzone qq 
供试看  期待咨询    /7
    。。。。;;__。。;。。。;。;。。。。____。;。。1:。。。;。。;;。。__。;。。。。.一
  第三章研究技术:实验/
低    高
    整射度
    图3…5袅明交互作用的布里克纳,暗盒斯和奥斯特lj2(1986)的实验结果
社会推费(相对于高鉴剜情况而言,低鉴别情况下产生的想法散艟少)是在低参与而
不是高参与情况下发生
    多个因变量
    因变量(被观察变量)常被用作行为指标。它揭示了被试作业
的好或差。它允许实验者对行为评分。实验者必须决定行为的哪
些方面与实验有关。虽然传统上常使用一些变量,但这并不意味着
它们是行为的惟一指标或最好的指标。比如,在动物学习的研究中
常使用压杆的行为或鸽子啄键的行为作为反应。最常见的因变量64
是压杆或啄键的次数。但对啄键的力量以及潜伏期(反应时间)的
研究也会得出一些有趣的发现(参见Notterman和Mintz,l 965),
研究者常要提供多个适当的因变量。假设我们要研究你现在正在
阅读的材料的可辨认性。当然,我们不能观察到这个“可辨认性”。
那么,我们要观察什么因变量呢?过去,我们常用的一些因变量
有;阅读材料后有意义信息的保持、阅读一定数目单诃的所需时
间、再认单个字母所出现的错误数、抄录或重新打印材料的速度、
阅读时的心率以及阅读时的肌肉紧张度——当然,所研究的因变量
远远不止这些。
他提
M,
∥润
雕圆
n质
h芷日

吧文
船圉
。频
坞视
81
g程
几千
。主
班川
他业
M专
g理
式心
方学
系大
联范
久师
水京
缆●
芸荐
芸推
    ,㈣: 747883097 TL。 028 8194 2202日址:http: i1747883097 qzone qq 
80摩喜翠嚣磊黩蓊登;;
    、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润,提供试看  期待咨询
。。。。。。。。。。。。。’。。’’。。。’。。。。。。。。。’。。J'。。。。。。。。。。。。。。。。。。。。。一
    /实验心理学
  另外,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同时获得许多因变量的测量值是可行
的。尽管如此,典型的实验一般只用一个因变量或最多同时用两个
因变量。这是不好的。正如同时使用多个自变量可以增加实验结果
的普遍性一样,同时用多个因变量也可以增加普遍性。为什么不用
多个因变量,其原因可能在于很难对多个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虽
然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使得一些复杂计算成为可能,但许多实验心理
学家并没有在多元统计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因此往往不敢用。对
每一个因变量作独立的分析也同对每一个自变量作独立分析一样,
会忽视交互作用,会丢失许多信息。多元分析很复杂,然而,你应该
清楚在同一实验中使用多个因变量是很有利的。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目的在于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