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蘑问题解决中的酝酿期
许多描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作者都认为,它们有一个似乎有益
于问题解决的相当神秘的过程。请看下面由一位法国数学家普安卡
雷(Poincare,H.)对此的描述。(不要让引文中的数学术语使你灰
心,只要考查其中涉及的心理学原理即可。)
我离开了当时居住的卡恩.进行一个由矿业学院赞助的地
质方面的旅游。旅游使我忘记了数学研究工作。到了柯坦斯.352
我爬上了一辆套共汽车去另外一些地方旅行。当我剐踏上汽车
时,脑中突然闪出一个从没有想到过的念头,即把我要证明的富
克斯函数式(Fuchsian funaions)等同于非欧几何函数式。我
没有棱证这个想法;当时正在就座,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尽
管我在丰上继续谈论已经开始的话题,但对这一想法完全确信。
回到卡恩时,由于良心的驱使,我在空阁时核征了这个结果。
审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研究,显然不是很成功,也与先前
的研究关系不大。由于对失败的厌恶,我在海边住了一些日子,
想着其他一些问题。一天早晨,当我在悬崖上行走时,脑中突然
闪现一个念头,它具有简洁、突然和即时有把握的特点,这就是
不定的三元二次数学表达式可等同于非欧几何的表达式……
我被这个简单例子限制住了;把它们相采是没有用的。就
我的其他研究而言,我要说的方法是类比……
起初最夸我震惊的是灵感的突然出现,它是先前长时问无
芸芸视频水久联系方式㈣:747883∞7 TL:028 8194 2202网址:http:i1747883097 qzone qq…
410户茕北刺礴婵0群靴”“王工髋”彻图叉并茂一朐润,㈣试看躺咨询
/实验心理学
r1
u
意识活动的明显标志。这种无意识活动对我的数学发现起着无
可争辩的作用。( Pomcare; 1929,p.388)
作家、数学家和其他科学家都有许多类似经历的报告。凯斯特
勒(1964)引证了几个例子。在这些例子中,一些明显的解题进程已
经停止并且事实上解题者已经转向其他事情时,该问题却由灵感的
突然出现而被解决了。(请回忆柯勒的猩猩实验中的同样情形。)我
们如何对待这些报告,又怎样评估它们?我们能认为它们是说明思
维属性的有用证据吗?如果是,那么问题的解决过程显然在没有意
识注意时也能进行。对问题解决者本人来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其
心里孜孜以求的解题过程并不具有任何有意识的指导。
实验心理学家不可能相信这些报告并也与那些作者同样认为,
这样的过程是思维的主流,而不是罕见的奇特事件。相反,他们很可
能把这些报告看作是需要实验证明的假设。普安克雷根据自己的直
觉,把思维赳为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准备期,在此阶段,人扪沉浸在
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获取大量相关事实和观点。第二个是酝
酿期,在这个阶段,如果人们不能解决问题时就转向其他问题。此时
的阀题据说是潜伏着,就像一个正被母鸡孵着的蛋。(让我日后再作
决定表达了同样的道理)。第三个是豁朗期(柯勒称之为顿悟),在这
一阶段,人们找出了解决办法。最后一个阶段是验证期,问题解决者
必须仔细核证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些阶段是根据直觉划分的,因而
无精确的界定。
尽管普安卡雷搜集了许多似乎能够证明他的问题解央过程理论
的例子——特别是在酝酿过程中,就像我们所知的,任何一个想法或
理论,不管多么愚蠢,但若想找到一二个例子去证明它都是很有可能353
的。当然,我们也发现在问题解决中没有潜伏期和顿悟过程的许多反
例。作为一种鞔闻,我们必须把潜伏期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验证。
问后我们能找出酝酿期现象的证据吗?
就目前而盲,这一概念是不清楚的。我们需要给它一个比较具
体明确的操作定义,以便知道我们所要寻找的是什么。我们看波斯
grl(1973》的定义,“酝酿期指从开始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这一殷紧张
煮jj
i1747883097 qzonf qq o
润,提供试看 期待咨询 /411
。。。。。。。。。。。。。。。。。。。。。。。。。。。。。。。。。L。。。。。。。。。。’————————J_____一
第t一章思维s问题孵决f
思维活动后由于给问题解决者的延迟时间而导致成功解决问题的可
能性的增加”(p.171)。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准确的,但其中许多问题
仍要界定。事实L+这是一个奇怪的操作定义,因为我们甚至不知道
所定义的现象是否存在!我们所做的是为了提出一个假定的操作定
义作为实验的假设以便找寻这一概念。
假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给被试延迟(或休息的)时间与不给
被试延迟时间相比,更可能(或更快)找到答案。
而且,延迟时间越长,至少在某个限度内,被试找到或更快找到
答案的可能性越大。
有其他一些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比如,我们给被试多长时间
来解决这个问题?两个15分钟或者总共一个30分钟也许都合适。
基本自变量是在解决问题的两段时间中的延迟时间长度。至少,我
们要有三个自变量条件,因此在解决问题两段时间中的延迟时间为
0、15和30分钟是合适的。(有更广范围延迟时间间隔变化的更多
条件也是合适的。)实验应可能采用被试间设计.因为在三种条件下
占用被试大量时间是不允许的。每种条件下使用被试的数量根据具
体情况而定,但要尽可能多。最低限度是20个,但基于这一小样本
的统计检验力量不大。每一条件75到100个被试就好得多。既然
成组被试比单个被试更方便测试,如果有许多人+那么测试300个被
试也是可行的。整个实验长度在从有零延迟的45分钟到有30分钟
延迟的75分钟的范围内变化。
另一重要因素是使用的问题类型。如果结果仅对应一个问题根
本不准确。为了证明这一现象,最好在三种条件下就更多的问题来
测试被试,而不是只测试一个问题。如果75个被试被用于每一个条
件,那么25个就可用三个问题中的一个来测试。在正式实验前·先354
对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所测验的问题与实验中将要使用的类似·以确
信:(1)擞有被试在15分钟内或引进自变量前能解决问题;(2)至少
有一半被试在投有延迟的情况下能在30分钟内解决问题。后者是
为了防止出现地板效应,即因变量的操作水平太低不能揭示自变量
变化产生的效应。下面是一个例子:
雕圆
n质
h芷日
黠
吧文
船圉
。频
坞视
81
g程
几千
。主
班川
他业
M专
g理
式心
方学
系大
联范
久师
水京
频北
帮◆
:㈣: 747883097 TL。 028 8194 2202日址:http: i1747883097 qzone qq
412攀翠嚣磊黩享勰;!
,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润,提供试看 期待咨询
‘’’’‘‘‘’‘‘’‘…’‘。…‘1‘‘‘_。_。‘。‘‘_‘。_‘‘‘‘‘‘‘一
/实验心理学
一个人有4条链子,每簪链子有三个环。他想把这四条链
子结成一个封闭的链圈。打开一个环需要2蔓分,接一个环需
要3蔓分。结果这个人花15戋分把所有链子一起结成了一个
封闭的链圈,他是怎幺做的?
另外要考虑的是,被试在延迟期间应该做什么。他们不应只是
坐在那里思考问题,因为那样就基本等于投给他们延迟。被试应进
行心算或类似的作业,这种在延迟开始时就使他们相信,他们在进行
一个新阶段的实验,而不会回到他们未解决的问题上是明智的。这
有助于保证被试在插入作业过程中不必对问题加以注意。
最基本的因变量是每种条件下被试解决问题的百分率和他们解
题时花的时间。如果问题选得仔细以至有几个答案时,解题的质量
也该被考虑到。即使问题没有这一特点,也要求被试在最后15分钟
写下他们是怎样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并对这些解题试图的质量进行
评侨,看看不同的条件是否影响最终的解题质量。评价应由不知道
被试条件的人来做(即评价者不知道实验的具体情况)。
这些对于酝酿期问题的实验尤为重要。这个问题的实验预期
是,在前后两个15分钟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有l5分钟延迟条件的被
试比那些没有延迟条件连续30分钟解题的被试,更容易解决问题
(速度也快)。同样,有30分钟延迟的被试要比有15分钟延迟的被
试更容易解决问题(速度更快)。
这种实验方法有助于真正理解酝酿期现象。也许酝酿期现象的
最好证据来自西尔维勒(1971)的博士论文,他的实验比我们在这里
介绍的更加复杂。这一实验在波斯纳的书中有简短的讨论(1973,
pp。 169…175)。然而,奥尔坦和约翰逊(1976)的一个类似实验却没有
发现酝酿期现象存在的证据。
如果酝酿期现象得到了实验证明,那么这仅是我们理解的开始。355
什么因素影响酝酿期?什么样的心理理论能解释它?把它说成是由
“无意识的思维过程”引起的等于投说。事实上+这样说更糟,因为当
这种现象实际上不起作用却非要被解释时,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理解。
你能想出一个可以把酝酿期现象解释清楚并可验证的假设吗?这是
k~
◆艇
芸芸视频水久联系方式㈣:747883097 TL:028 8104 2202网址:http:
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
i1747883097 qzonf qq c
润,提供试看 期待*询 /413
。。。。。。。。。。。。。。。。。。。。。。。。。。。。。。。。。。。。。。。。。。。。C。。。。。。。。。。。。。。。。。。。。。。。。。。。。。。。。。 …
第十一章思维与问题解决/
我们着手进行研究甚至是开始理解这一现象的途径。
(顺便提一下,链子问题的解决办法是,这个人打开其中一条链
子的所有环…o×2分=6分,然后用三个打开的环把其他三条链
子连起来——三个接口,每个接口三分,一共9分)。
小 结
1.在诸如思维和问题解决等复杂心理过程的研究中,存在着结
果信度和实验控制方面的特殊问题。一个主要问题是在不同条件下
的观察中出现的相对比较大的变异性。个体在完成复杂任务,如解
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差异此在完成简单任务时要大得多。
2.在复杂实验中,经常需用被试间设计。在这一设计中,每一
独立组被试接受一种实验条件的处理。遗憾的是,被试间差别的变
异控制可能比被试内设计要少。一个不完善的解决办法悬,在每种
条件下尽可能进行大量的观察,以取得稳定的结果。同时,尽可能控
制起作用的所有无关变量,使它们在实验条件内不增加变异性。
3.一个单独实验的结果信度可运用适当的统计进行检验,通过
统计推断逻辑作出估计。这种统计检验可以让我们估计实验变量的
效果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自变量的操作而不是随机因素引起的。
4.实验信度,许多心理学家喜欢选择用统计来衡量的信度,指
的是实验的实际可验证性。它有三种类型。在直接验证中,努力尽
可能准确地重复原实验,看能否在第二次得到同样的结果。系统验
证涉及到改变那些被认为对要说明的心理现象不关键的变量,以确
定该种变量的变化并不影响它的存在。概念验证试图用全新范式或
一组实验条件来阐明某一心理现象。
5.系统和概念验证实验同时也是为了说明结果的普遍性。实
验结果能从系统验证实验程序中比较轻微的变化到概念验证实验程
序中比较大的变化中得到推广吗?通常,当研究者能够发现某一现
象不能被验证的条件时,我们对该现象的理解就深入了。当这种边
界条件被证实,研究者理解了什么因素影响某个心理现象的出现或
…一
·蕤
:㈣: 747883097 TL。 028 8194 2202日址:http: i1747883097 qzone qq
414擎翠嚣磊黩享勰霉
,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润,提供试看 期待咨询
。。。。。。。。。。。。。。。;;;。。。。。。。。。。。。。。;fi。。。__。;.一
f实验心理学
r1
u
不出现时,更好的理论就形成了。
6.主观报告是人对认知过程觉察的言语报告。它们有时用于356
思维研究,但在使用时必须谨慎。在有些情况下,人们对其知识的判
断过于自信。在各种复杂判断的实验中,被试给出错误的主观印象。
该印象表明,某些特定的变量确实控制了他们的行为,但被试自己却
浑然不觉。言语报告在心理研究中有时有用,但其可靠性随研究课
题的不同而变化。
关 键 词
类比
可得性启发法
边界条件
天花板效应
概念验证
直接验证
实验控制
实验信度
无关变量
熟知感
功能固着
结果的普遍性
豁朗期
酝酿期
顿悟
潜伏期
效果律
映射
虚无假设
效力
analogy
availability heuristic
boundary conditions
ceiling effecr
conceptual replication
direct replication
experimental controi
experimental reliahility
extraneous variables
feeling of knowinS:
functional fixedness
generality of results
illumination
incubation
insight
latency
law of effect
mapping
null hypothesis
power
准备期
结果的信度
统计信度
结构一致性
主观报告
系统验证
思维
言语报告
验证期
i1747883097 qzonf qq o
润,提供试看 期待*询 L415
。。‘。…_‘。。…。‘‘。‘‘‘‘‘。_‘‘‘‘‘‘‘‘‘‘‘。…‘‘‘‘‘‘‘‘‘‘‘‘‘‘‘‘‘‘‘‘‘‘‘‘‘一
第十一章思维与问题解决/
preparaUon
reLiabiliry of results
statistical reliability
structural consistency
subjective report
systematic replication
thought
verbal report
verification
讨论题目
1.休所在的大学生物系的一位研究者最近从老鼠实验中得出
了“超感官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简称ESP)。在实验中,
老鼠被放在迷宫里,它们必须从两条可能的路径中找出通向食物的
道路。在迷宫中·老鼠在作出决定时既看不见食物,叉闻不到食物的
气味。不同测验中,放置食物的路径随机变化。在50次测验中,这
位研究者发现100只老鼠有2只的测验成绩好于随机水平。一只老
鼠找到正确路径的百分率是64%,另一只为66%(随杌概率是
50%)。下面两个测验中哪一个使你相信这些老鼠有超感官知觉?
(a)这位研究者用统计检验显示,这两只老鼠选择的正确率确实好于
随机水平}或者(b)另一位研究者对这两只老鼠又进行了几百次测
试,并成功地验证了第一位研究者的发现。对你的选择进行解释。
如果你是第二个研究者,怎样能保证你实验中的老鼠在解决这一问
题时没有使用感觉线索(假定老鼠的测验成绩又一次在随机水平
之上)?
2+看完第一个实验结果之后(即,100只老鼠中有两只在超感
官知觉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