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伤寒论纲目-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苓汤。二则发黄烦躁喘呕不渴。茵陈汤加陈皮、白术、生姜、半夏、茯苓。此韩氏名茵陈橘皮汤。
三则发黄四肢遍身冷者。茵陈汤加附子、甘草。此韩氏名茵陈附子汤。四则发黄肢体逆冷腰上自汗。
茵陈汤加干姜、附子、甘草。此韩氏名茵陈姜附汤。五则发黄冷汗不止者。茵陈汤加干姜、附子。
此韩氏名茵陈干姜汤。六则发黄前服姜附诸药。未已。脉尚迟者。茵陈汤加吴萸、附子、木通、
干姜、当归。此韩氏名茵陈吴萸汤。往来寒热。一身尽黄者。小柴胡加栀子汤。
戴原礼曰。湿热俱甚。则发身黄。伤寒至于发黄。为病亦已甚矣。邪风被火。两阳相熏。其身
必黄。阳明病。被火。额上汗出。小便不利。必发身黄。此皆由内有热而又被火攻。以致发黄者也。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必发黄者。由阳明热甚也。伤寒汗已。身目为黄。以寒湿在
里不解故也。此不可下。宜于寒湿中求之。是知非特湿热发黄。而寒湿亦发黄也。但寒湿之黄。身
如熏黄。色暗而不明。热甚之黄。黄如橘子色。染着衣正黄如柏。大抵黄家属太阴。太阴为湿热蒸
之所致。经曰。太阴当身发黄是也。又或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又为蓄血在下
焦而黄也。发黄非止寸口近掌无脉。鼻气出冷。为不治之症。又若形体如烟熏。为心绝。柔汗发黄。
为脾绝。皆不治也。
赵嗣真曰。瘀热发黄。与瘀血发黄。外症及脉。未尝相似。且如头汗出。齐颈而还。腹微满。
小便不利。渴饮水浆。为瘀热症。小腹急结。其人如狂。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为瘀血症。
此外症之不相似也。瘀血脉微而沉。或沉结。瘀热脉则浮滑紧数。此脉状又不相似也。然则相似
者。但色黄耳。若论黄色相似。不特瘀血瘀热。又如风温被火。微发黄色。太阳火劫发汗。两阳相
熏灼。其身发黄。阳明被火。额上微汗。必发黄者。是又挟火邪所致者。外此亦有黄色之不相
似者乎。曰。湿家之熏黄则异矣。可不各以其似不似而明辨欤。
王肯堂曰。海藏次第用药法。谓先投韩氏茵陈茯苓汤。次茵陈橘皮汤。又次茵陈附子汤。根据次
渐投。至效即止。身冷汗出。脉沉而黄。为阴黄。乃太阳经中湿。亦有体痛发热者。身如熏黄。终
不如阳黄之明如橘子色也。当叩其小便之利不利。小便自利。术附汤。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五苓
散。
卷十四·少阴经症
少阴经脉
属性:【纲】仲景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目】朱肱曰。足少阴肾之经。其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趋足心。别行者。入足跟中。上至股内
后廉。贯肾。络膀胱。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络舌本。伤寒热气入脏。流于少阴之经。
少阴主肾。肾恶燥。故渴而引饮入经。发汗吐下后。脏腑空虚。津液枯竭。肾有余热。亦渴。故病
人口燥舌干而渴。其脉尺寸俱沉者。知少阴经受病也。
问。伤寒何以须诊太溪脉耶。答曰。太溪穴。是足少阴肾之经。男子以右肾为命门。女子以左
肾为命门。主生死之要。病患有命门脉者活。无者死。仲景云。少阴手足逆冷。发热者不死。脉不
至者。灸太溪七壮。故伤寒必诊太溪。以察其肾之盛衰也。太溪二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
问。脉微细。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答曰。此名少阴也。少阴为病。欲吐
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
制水。故令色白也。四逆汤。少阴肾之经。主脉微细。心烦。但欲寐。或自利而渴。问。经云。一
二日少阴病者。何也。谓国中病时。腠理寒。便入阴经。不经三阳也。伤寒虽是三阴三阳。大抵发
于阳。则太阳也。发于阴。则少阴也。此二经为表里。其受病最多。阳明太阴。受病颇稀。至于少
阳厥阴肝胆之经。又加少焉。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阳症不罢者。但治太阳。有初得病便见少阴
症者。直攻少阴。亦必先自太阳次传而至。盖寒气入太阳。即发热而恶寒。入少阴。但恶寒而不发
热也。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中寒下利。即干姜甘草汤。手足指微寒冷。谓之清。此未
须服四逆。盖疾轻故也。只可服理中干姜之类。大段重者。用四逆汤。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
【纲】仲景曰。少阴病。脉沉细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
也。阳已虚。尺中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目】危亦林曰。发汗则动其经气。便有夺血亡阳之灾。故所戒也。
韩祗和曰。亡阳无阳。亡与无同。无阳则其邪为阴邪。阴邪本宜下。然阳已虚。尺脉弱涩者。
复不可下。宜用温矣。
魏荔彤曰。此乃申明少阴病。应审之于脉。而知其经病脏病。为直中寒邪。为传经热邪。而分
应汗不应汗。应下不应下也。盖少阴为病。直感乎外邪者。有经受脏受之不同。其连及乎太阴者。
又有传经为热。直感为寒之不同。皆不容不辨。如脉不紧而微。此经邪欲愈乎。再手足温。必自愈。
而无俟发汗也。不然。是脏邪初感。即见阳微之象。更无事于发汗伤正也。此无论其邪在经在脏。
发汗。阳必随汗而亡。少阴阳亡。必难治矣。此应审其经邪脏邪而禁误汗者也。再或阳本虚。尺
脉弱涩。或为传经热邪乎。是少阴大承气症也。然见此脉不可下也。况为直感肾脏之寒邪耶。方用
附子四逆等汤温之不暇。顾可下乎。此又就传经热邪直感寒邪谛审之而不可误下也。吾曾言六经皆发汗。
今仲师言不可汗。何也。盖少阴病。阴阳俱紧。审其为在经之寒邪。则附子麻黄甘草汤。原为发少
阴之汗而设。如不紧而微。在经邪欲愈。尚不可汗。况脏邪乎。至于别条阴阳俱紧而反汗出者。
则是阴邪逼出之汗。与发汗无与。是又为少阴脏病。故愈不可发汗也。
六经原俱可汗。五脏原俱不可汗。何疑焉。然六经见阳微之脉。俱不可发汗。不止少阴见微脉。
方不可发法也。又何疑焉。
【纲】仲景曰。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燥干。鼻中涕出。蜷卧足冷。舌上苔滑者。勿妄治也。到七八
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
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
欲解。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
必自愈。
【目】朱肱曰。问阴症有发热者乎。答曰。太阴厥阴。皆不发热。只少阴发热有二症。仲景谓
之反发热也。少阴病初得之。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病脉沉。发汗则动经。此大略之
言耳。脉应里而发热在表。亦当以小辛之药泄汗而温散也。仲景云。伤寒之病。从风寒得之。表中
风寒。入里则不消。须用温药少汗而解。
杨士瀛曰。有咽痛复吐利见症。方是少阴病。不然是风寒两伤之脉紧汗出矣。咽痛者。少阴之
脉循喉咙也。其脏属水。所以不惟咽痛。而复吐利。水无制也。
庞安常曰。阴阳俱紧。伤寒脉也。伤寒本无汗。反汗出者。无阳以卫其外。所以邪不出而汗反
出也。少阴之邪不出。所以咽痛吐利。皆少阴本症也。于此而可不用少阴温经散邪之法乎。脉紧。
寒邪也。自下利脉暴微。阴寒内泄也。手足反温。阳回也。阳回则阴退。故紧反去。为欲解也。
夫寒邪在阴。而脉紧得自利。脉暴微。手足温。紧去欲解者。犹之邪在阳。脉数而热。得汗出。脉
和身凉数去。为欲愈也。
柯琴曰。少阴脉络肺。肺主鼻。故涕出。少阴脉络舌本。故舌苔滑。少阴大络注诸络以温足胫。
故足冷诸症。全似亡阳。口气出。唇口燥干。涕出。此为内热。脉紧蜷卧。舌苔足冷。又是内寒。
此少阴为枢。故见寒热相持。病虽发于阴。而口舌唇鼻之半表里。恰与少阳口咽目之半表里相应
也。治之却与少阳不同。紧去则吐利止。其人可安。此据脉辨症之法。
三条。亡阳脉症。四条。阳回脉症。玩反温。前此已冷可知。微为少阴本脉。烦利为少阴本症。
至七八日。阳尽阴复之时。紧去微见。所谓谷气之来也徐而和矣。
【纲】仲景曰。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目】魏荔彤曰。少阴病。不外直中。传经寒热二邪。然于其入也。分寒热必清。于其出。则
不必分寒热。竟言出而得愈
而已。然症脉必明辨之。而后临事不惑。如本少阴病。何忽类太阳之中风。少阴有直中之寒。必无
直中之风。如有直中之风。则为风中肾脏之症。与伤寒中传经热邪。固不相涉。即与伤寒中直中寒
邪。亦不相涉也。盖少阴症。忽变为似乎太阳之中风也。何以见之。以其热自发。汗自出定之也。
少阴之反热。反汗出。乃内真寒外假热。直中寒邪内所有之症也。本文未尝发热汗出。吾以为本文
所有也。何言之。以脉见阳微阴浮。而知其人必发热汗出也。在少阴直中寒邪之脉。见沉紧。是阳
紧而阴沉也。在少阴传经热邪之脉。见沉数。是阳沉而阴数也。今阳见微。是不紧也。原为直中之
寒邪将散。故变紧为微。且不沉也。原为传经之热邪将散。故变沉为微也。再阴脉见浮。是不沉也。
原为直中之寒邪将散。故变沉为浮。且不数也。原为传经之热邪将散。故变量为浮也。此足见少
阴病。不论寒邪热邪。见此阳微阴浮之脉。俱为欲愈之几矣。又何以知其发热汗出也。于太阳原文
知之。太阳中风原文云。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少阴见阳微。即太阳之浮脉也。再阴脉浮
而不沉。非弱之义乎。于此知其阴病转阳。里邪透表。必发热汗出。见欲愈之神理也。发热则阴寒
已微。况脉不见沉紧。则非内阴逼阳于外之反发热也。汗出则里病已除。脉又不见沉细。则非阴盛
逼阳出亡之汗自出也。此皆辨析于毫厘。而虚实寒热。进退真假之理。跃如也。
【纲】仲景曰。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目】方中行曰。不伸曰蜷。阴主屈故也。症俱见而脉不至。阳已绝矣。不烦而躁。孤阴亦欲
自尽也。
【纲】仲景曰。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目】朱震亨曰。手足不逆冷。阳足拒阴也。阳虽微。尚能内拒。正阳犹存于中。而阳气犹充
于四肢。阴病中得此。岂有死理哉。设或脉有不至。不过阳气衰微。不能快行于经隧间耳。非脉绝
也。灸少阴本穴者。就其经行之道路。扶其阳气。使得宣通。则脉必自至。而吐利亦自止矣。曰七
壮者。不必定在一处。凡少阴之经。起止循行处。皆可灸也。
【纲】仲景曰。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大便数而少者。宜温其上灸之。少阴病。
脉微沉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目】朱肱曰。少阴不得有汗。而少阴亦有反自汗出之症。盖阴症四肢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
者。亡阳也。
【纲】仲景曰。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目】柯琴曰。脉者。资始于肾。朝会于肺。肾气绝。则脉不至。三部手足皆至。是脉道大通。
根本俱足。非暴出可知。故所致之脉和调。虽大烦不解。亦不足虑也。
【纲】仲景曰。少阴病。始得之。无汗。恶寒。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目】朱肱曰。少阴病。始得。发热脉沉者。固用本汤矣。若二三日常见少阴无阳症者。亦须
微发汗。麻黄附子甘草汤。此不可不知也。若少阴病恶寒而蜷。时时自烦。不欲浓衣者。大柴胡去
大黄。
张介宾曰。太阳症似少阴者。以其发热恶寒而脉反沉也。少阴症似太阳者。以其恶寒脉沉而反
发热也。如仲景曰。太阳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若不瘥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以
及本条。此二症。谓在太阳。其脉当浮而反沉者。因正气衰弱。里虚而然。故当用四逆。以里虚不
得不救也。病在少阴。当无热而反热者。因寒邪在表。犹未传里。故用本汤。以表邪不得不散也。
此二症者。均属脉沉发热。但其有头痛。故为太阳病。无头痛。故为少阴病。但在少阴而反发热者。
以表邪浮浅。可以汗解。其反犹轻。在太阳而反脉沉。以正气衰微。虽施汗下。其反为重。由此观
之。可见阳经有当温里者。故以生附配干姜。补中自有散意。阴经有当发表者。故以熟附配麻黄。
发中亦有补焉。此仲景求本之治。其他从可知矣。
【纲】仲景曰。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目】黄仲理曰。此乃少阴肾脏病也。骨属肾。肾寒故骨俱痛也。即此一端。盒饭急救其脏中
之阳。宜用本汤也。
【纲】仲景曰。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病发热头疼。脉反沉。若不
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
之。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少阴病。
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目】庞安常曰。五条。不言症。非无症也。少阴之症自具。不必言也。独云脉沉。则寒邪坚
实凝固。脏中将有灭阳之势。可知。是即脉一端。盒饭急温以救阳也。
柯琴曰。首条。浮为在表。迟为在脏。浮中见迟。是浮为表虚。迟为脏寒。未经妄下而利清谷。
是表为虚热。里有真寒矣。
仲景凡治虚症。以里为主。此是伤寒症。然脉浮表热。亦是病发于阳。世所云漏底伤寒也。二
条。诸症皆麻黄。是病为在表矣。其脉当浮。今反沉。此为逆也。当凭脉之沉而为在里。阳症见阴
脉。是阳消阴长之兆也。热虽发于表而为阳。虚寒反据于里。是真阴也。三条。脉弱而微热。非相
火也。膈上有寒饮。故呕也。四条。脉微欲绝而见吐利交作。下利清谷之症。是气血丧亡矣。
【纲】仲景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
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目】朱肱曰。大抵阴症发热。终是不同。脉须沉。或下利。手足厥也。病患尺寸脉俱沉细欲
寐者。少阴症也。急作四逆汤复其阳。不可缓也。
少阴病。口燥舌干而渴。急下之。不可缓。大承气汤。若脉沉而迟。四逆汤温之。盖以口燥而
渴者。知其热。脉沉而迟者。别其寒也。
少阴属肾。古人谓之肾伤寒。其口燥舌干而渴。固当急下。大抵肾伤寒。亦多表
里无热。但苦烦愦。默默而极不欲见光明。有时腹痛。其脉沉细。旧用四顺汤。古人恨其热不堪用。
云肾病而体犹有热。可服仲景四逆散。若已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厥冷。乃无热候。可增损四顺
汤。
少阴症。口燥咽干。即云急下之。盖少阴主肾。系舌本。伤寒热气入于藏。流于少阴之经。肾
汁干。咽络焦。故口燥咽干而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