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义在中国[1].2]-郎咸平-东方出版社2010-纯文本 >

第24章

义在中国[1].2]-郎咸平-东方出版社2010-纯文本-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不付吗?不能。因为它已经席卷了中国市场,它可以予取予求。
那么现在,我们所生产的转基因水稻都没问题。为什么没问题呢?
因为给你免费用。你以为他们不知道我们在侵犯他们的知识产权吗?不是不知道,而是时候未到,等转基因水稻摆上我们中国人的餐桌之后,它才透过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开始收专利费。
背景提示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是这样描述转基因农业未来的:“转基因作物绝对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哪个国家先种植推广,哪个国家就会掌握农业的先机。传统的育种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了,未来必然是转基因作物的时代。”2008年,中国政府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的科技专项,这是一个与大飞机研制并列的重大专项,预计到2020年投入将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堪称中国历史上资金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项目。中国政府的目标就是要培育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在转基因农业的发展战略上是正确的。那么,本次转基因水稻争议所暴露出的问题又在哪里呢?
你发现你吃的粮油、大米、玉米全部都是转基因。而且这些鸡、鸭、鱼、牛、羊、猪和蛋、乳这些副食品吃了转基因玉米所做的饲料之后,它会产生什么病变,我们不知道,至少以小白鼠的例子来看,它的数量会减少,身材会减短,体重会减轻,这是肯定的。我们吃了这些副食品以后会是什么结果呢?我们也不知道。人自己吃转基因玉米呢,自己吃转基因水稻呢?会是什么结果?会对我们民族有什么伤害?我们统统不知道,这种危害远远超过清朝末年的鸦片。
我并不是反对转基因的研究,因为转基因本身也是一种科研,我们应该鼓励。问题是什么呢?转基因食品的整个研发流程竟然是不透明的,甚至你用了什么样的专利,我们也不知道,一切的研发过程,都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之下进行的,这一点是我不能接受的。因为转基因带来的巨大风险,是我们国家所不能承受的。所以我在此呼吁,转基因水稲可以做研发,可是,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本身,我质疑,甚至我表示不能接受。为什么不能接受?政府曾经出了一个很好的档,也就是在2008年7月9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一个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其中包括,在2020年之前,总共投入200亿元人民币转基因研究专项基金。我已经说过,对这种研究本身,我是支持的,因为这是科学的一种,政府推动研究的方向是对的。问题是什么呢?这个是不是良种,我们不知道。转基因水稻出来之后,它是不是好稻米,我们不清楚。所以要搞专家委员会来做评估对不对?那么专家委员会叫什么呢?叫做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简称转委会。里面有哪些专家呢?根据新华社属下的媒体报导,转委会里面,很多人是正在申请专利或申请通过者,环保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员非常少,这其中的利益关系让人担心。这就是我一再批评的,你的研发不透明、不公开、不公正。所以现在,我对于政府2008年7月9日所批准的项目是支持的,因为我们国家需要科研,尤其是农业方面的科研。可是,科研的流程必须透明化、公开化。我们老百姓有权知道,因为这关乎我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的生存问题。
不过最后我想告诉我的读者,在2007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就已突破1万亿斤,根本不存在所谓粮食紧缺问题。目前,我国还是大米的出口国。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月份中国大米出口量为68 638吨,环比增加1。4%;2009年1~12月份中国大米出口量累计为136 906吨。“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认为,我国现在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在目前的技术下,至少10~20年内根本不会短缺,而且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急于大规模推广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生产,尤其是我们对转基因农产品的危害没有彻底了解之前,这么推动将给我们的民族带来巨大伤害。
 
 
 延伸阅读 
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
直到1997年Bt农作物才被引进中国,中国农民发现他们在农药方面的支出减少了,因为农作物中的Bt挡住了螟蛉虫的危害。但2004年他们再次发现,现在对这些农作物喷洒农药的次数是以前的3倍,几乎与他们对传统种子喷洒农药的次数一样多,因为一种没有受到Bi影响的次生害虫有了一种新的生态群,螟蛉虫的数量只是暂时得到了控制。2005年,以产量太低为理由,印度安得拉邦禁止孟山都公司向印度出售基因改良过的棉花种植。他们声称,跟非基因改良棉花相比,这种棉花种产量太低,而且容易生害虫。这个试验代价惨重:安得拉邦和马哈拉什特拉邦的维达巴地区自杀农民中有90%种植了基因改良棉花。
对于食用型农作物来说,消费者关心的是农作物的安全问题。他们的担心是有理由的。有时候,农作物的安全研究根本没有进行。2005年,孟山都公司同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缴纳15万美元的罚款,这是继1997年至2002年期间该公司为撤销印度尼西亚对其Bt棉花的审查而用以行贿的70万美元浮出水面之后的又一次大额支出。
为证明其行动的合法性,农药行业采取的第二个策略是对知识本身的控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土壤科学教授伊纳肖?查佩拉应该深知这一点。他和伯克利的研究生戴维?奎斯特于2001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披露了他们的发现,即奥科萨卡的玉米有被基因改良玉米污染的痕迹,结果,这家杂志做出创刊133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举动。该杂志社收回了这篇文章,声称不再信任其原创性。这是个异乎寻常的举动。在1997年的运动中,当一些有影响力的欧洲运动家向孟山都提出异议时,孟山都试图用“让收割开始”的口号来对抗这个观点,并成功地把农业生物技术描述为“基因改良食物”,通过这一举动,生物技术行业改变了斗争策略。它把种族政治动员利用起来。这是生物技术行业把其作物合法化过程中采取的第三个策略的一部分。这一策略表达了全球南方国家农民的需求,这些农民想要基因改良作物,但却受到欧洲和美国中产阶级环境保护论者的阻止。
本文摘选自 '英' 拉吉?帕特尔(Raj Patel)的《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
 
第十三章
焦炭大战:“焦炭出手,打击矿石”的幻象
焦炭可以制衡矿石价格吗?
中国企业为什么没有定价权?
我们受到的剥削和清朝无甚区别啊!
背景提示
2009年度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跌宕起伏,一波三折。2010年年初,铁矿石谈判本该进入逐步升温的“预热期”,但业界却一片“风平浪静”。来自业内的消息显示,澳洲三大矿商近来明显减少了与中国的接触,转而将谈判的主要力量放在日本,这可能导致中国定价、议价话语权的又一次旁落。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钢铁厂都必须使用的两种原料是铁矿石和焦炭。长期以来,焦炭都被看做是中国钢铁业的“杀手锏”,是制衡铁矿石谈判的有力筹码。焦炭出手,打击矿石,成为当下业界和媒体的关切与诉求。
一、焦炭制衡矿石:一个最天真的想象
过去的一年,由于中国更多地关注“铁公机”的建设,所以钢铁的需求量特别大,而铁矿石的价格又如此之高,导致整个中国国内的钢企在获取铁矿石这个问题上“集体无力”啊。谈判又谈得不好,没有话语权,所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大家似乎很快就找到了一种新的路径,叫“焦炭出手,打击矿石”。我认为媒体和业界似乎有一种焦炭的幻觉,因为中国是焦炭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所以希望通过控制焦炭的出口,来影响全球的钢铁产量,进而影响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然后从铁矿石的供需关系上制衡这些矿业巨头,间接地增强我方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实际上,这是媒体和业界的一个美好想象,我们真是一个可爱的民族。不过很遗憾地告诉各位读者,虽然我们一直说中国是焦炭大国,但是现在从杀手锏转变成了一个被狙击的对象了,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所谓的杀手锏只是我们的良好感觉,我们从来没机会使用。因为从1996年到2006年间,中国的焦炭出口增长了14倍,但都是低价出口,并没有换回任何的好处。我们曾经想过,如果铁矿石不够意思给我们这么高的价格的活,我就还给你一个更高的焦炭价格来作为报复。不好意思,我们从来无法拉抬焦炭价格,因为我们没有焦炭的定价权。
我和各位读者作个比喻,你要用武器你得会用啊,你要开枪你得会开啊,不是拿着枪就能赢的。我再举个例子,你不要说焦炭了,稀土是不是中国特有的资源?结果呢,最贱价出口。为什么?没有定价权。所以今天我想讲一句话,全世界最可怕的是什么?就是定价权之战。我们铁矿石谈判为什么这么惨?因为没有定价权。换成焦炭呢?我发现我们的定价权也在慢慢地流失。我想给各位看一个图。图13…1的柱状体就是我们2007年到2009年的这段时间的焦炭出口量,而线条是出口价格。读者会发现我国焦炭出口量到2008年已经开始大幅下滑,2009年我们下滑的幅度大概超过95%,而我们进口增加了1200%。这个节点是在2008年的八九月份。
你看好不好笑,当2009年我们增加进口的时候,你发现价格上升了。当我们以前一直出口的时候,价格很低。
我们再换下面一幅图,再看看原油的价格和焦炭的出口价格的比较。图13…2中左上的线条就是原油的价格,右下的线条就是焦炭的出口价格。我什么废话都不多说了,清各位读者自己看一下就明白了,原来焦炭价格是由原油的价格决定的。原油价格上升之后,焦炭价格跟着上升。当原油价格达到最高点的时候,焦炭价格还没有达到最高点,过了一段时间才达到最高点。也就是说,原油先行,焦炭滞后。因此,原油跌,焦炭也跟着跌;原油涨,焦炭也跟着涨。也就是说,这些外资,或者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已经通过原油价格完全操纵了焦炭价格。所以我们不但丧失了铁矿石的定价权,现在连我们自己感觉良好的武器——焦炭的定价权也拱手让人了。美国只要操纵原油价格,就可以控制我们的焦炭价格。
 
图13…1  2007年到2009年中国焦炭出口量与出口价格图
 
图13…2  焦炭出口均价与NYMEX原油指数走势图
 所以焦炭出手打击矿石完全就是幻觉。以前我们说中国是焦炭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图13…1已经很清楚地说明,现在中国焦炭的出口已经锐减了,而且开始变成进口国了,中国现在可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焦炭进口国,所以焦炭就应该涨价了。有一个研究机构预测,在中国需求增长的推动下,澳大利亚焦炭的价格2010年有望从目前的每吨175美元上涨至每吨200美元,有一个15%左右的增幅。
铁矿石我们还有谈判的对象,虽然人家不理我们,但是起码还有个谈判的机制,虽然谈也没什么结果。但是你看,焦炭现在更惨,连个谈判的机制都没有,我们谈都没得谈,直接把我们焦炭的价格控制住。我再请读者想一想,玉米有谈判的机制吗?也没有啊。你会发现,玉米价格和石油价格也是挂钩的,因为玉米可以做酒精,酒精是生物燃料。美国现在搞的生物燃料,它跟石油之间有替代关系,比如石油价格涨了,他们就多用酒精;石油价格跌了,他们就少用酒精。因此酒精跟石油之间又形成一种互补关系。所以美国通过控制石油价格就可以控制玉米价格。大豆有谈判的机制吗?也没有啊。你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焦炭是没有谈判机制的,其实我们除了铁矿石有谈判机制,而且我们还不会谈之外,其他产品基本上都没有谈判机制。那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我们教科书里面讲的供需关系吗?根本不是,基本上就是华尔街控制的,通过各种方法来操纵。那么站在华尔街背后的是谁呢?那不就是美国政府吗?所以,就是说如果有谈判机制的话,起码还有谈的可能。没有谈判机制,就是《孔子》里说的那样,“给个话吧”。这就是可怕的地方。
基本上一直以来,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受制于人。一方面它们会指责我们低价倾销,另一方面还会指责我们限制销售,简直是欺人太甚。什么叫低价倾销呢?这么多年以来,中国的焦化企业非常多,山西那一带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企业,因为互相竞争,就用低价向欧盟出口焦炭。到1999年的时候,欧盟就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到了2004年3月份的时候,暂停反倾销调查;到2005年的时候,反倾销措施终止了,这是第一个阶段。到了第二个阶段,2006年烽烟再起,当时国际原材料价格开始疯狂地上涨,欧盟又要求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2008年作出裁决,实施反倾销税。
我们被制裁后作出了积极反应,中国在2008年对焦炭出口两次提高关税以降低出口。结果到2008年年底,全球的原材料价格大跌,而中国的焦炭价格高出全球价格,出口锐减,同比减少了95%以上,对欧美出口全停滞了。但是欧盟联合美国又向WTO提出诉讼,指控我国对包括焦炭在内的工业原材料采取出口限制措施,认为中国应该提高上述产品的出口配额数量或降低出口关税,以增加出口。
十年间,焦炭的命运都可以拍一部电影了,整个一场焦炭的闹剧!它们就拿焦炭作为手段,就跟对待玩偶一样来操纵我们。各位读者想一想,我们还不是一般的可怜,我们倾销不行,我们自己不卖了,自己设限不出口总行了吧,结果也是不行。我不知道大清王朝的老祖宗看到我们这么窝囊,他们心中怎么看我们这一些子孙后代。
二、定价权:中国的心头之痛
我们提高出口关税减少出口的时候,是不是认为价格也会上升呢?我们再看看上面那幅图。2008年8月,我们提高出口关税的时候,出口就应该要下跌了,那么价格就应该上升了吧。结果你会发现价格从9月份开始下跌,为什么?因为定价权已经拱手让人了。我们提高了关税,出口下跌了,它们就不高兴了,就开始操纵打压我们的价格。而2009年开始中国成为焦炭进口国之后,它们又开始拉抬价格,造成我们进口的损失。
很多人对这个事情逬行了反思,尤其是山西,因为山西是中国生产焦炭的很重要的大省。从2007年开始,山西的焦化企业也搞了一个联盟,有点想仿照欧佩克,也就是想通过组建联盟来调节产量,平衡供应,控制价格,最终掌控话语权。
但是,如果我们想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价格的话,你太小看西方帝国主义了。广东的钢企告诉我说,为了控制价格,自己搞了个期货市场。我听了哈哈大笑,。我说你们的期货市场能控制什么价格?你们的期货对国外根本没有什么影响。焦化企业在山西虽然很多,但它们并不齐心协力,就跟铁矿石的贸易商们一样,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一个统一的行动,这个联盟只是形同虚设。即便统一行动也没用,等你真正统一的时候,你会发现价格不是由你决定的。如果全部统一行动,就是别人定了价之后,我们再来出口或者进口。不统一行动呢,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