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

第29章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第29章

小说: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大石,'C200'。(多盘石。○'C200',音壳。)
  '疏'“多大石,'C200'”。注“多盘石”。○释曰:盘,大石也。山多此盘石者名'C200'。
  多草木,岵;无草木,亥。(皆见《诗》。○岵,户。亥,屺。)
  '疏'“多草木,岵;无草木,亥”。注“皆见《诗》”。○释曰:亥当作屺,音起。案《诗·魏风》云:“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又曰:“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毛传云:“山无草木曰岵。”“山有草木曰屺。”与此不同者,当是传写误也。王肃解依《尔雅》。
  山上有水,埒。(有停泉。○埒,音劣。)
  '疏'“山上有水,埒”。注“有停泉”。○释曰:谓山巅之上有停泉,名埒。
  夏有水,冬无水,泶。(有停潦。○泶,音学。)
  '疏'“夏有水,冬无水,泶”。注“有停潦”。○释曰:潦,雨水也。言山上污下,夏有停泉,至冬竭涸者,名泶。
  山无所通,。(所谓穷渎者,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音渎。)
  '疏'“山无所通,”。○释曰:即沟渎也。山有而无通流者,名。注“所谓”至“同名”。○释曰:云“所谓”者,所谓《释丘》云“穷渎,汜”者也。云:“与水注川同名”者,即《释水》云“水注川曰”是也。
  石戴土谓之崔嵬。(石山上有土者。○崔,徂回切。嵬,五回切。)土戴石为且。(土山上有石者。○且,七余切。)
  '疏'“石戴”至“为且”。○释曰:《诗·周南·卷耳》云:“陟彼崔嵬。”又云:“陟彼且矣。”毛传云:“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石山戴土曰且。”与此正反者,或传写误也。
  山夹水,涧。陵夹水,氵虞。(别山陵间有水者之名。○氵虞,音虞。)
  '疏'“山夹”至“水氵虞”。○释曰:谓山间有水者名涧。《诗》云“考盘在涧”,是也。其陵间有水者名氵虞。
  山有穴为岫。(谓岩穴。)
  '疏'“山有穴为岫”。○释曰:谓山有岩穴者为岫也。
  山西曰夕阳,(暮乃见日。)
  '疏'“山西曰夕阳”。注“暮乃见日”。○释曰:日即阳也,夕始得阳,故名夕阳。《诗·大雅·公刘》云:“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是也。
  山东曰朝阳。(旦即见日。)
  '疏'“山东曰朝阳”。注“旦即见日”。○释曰:谓山顶之东皆早朝见日。但是山东之冈脊总曰朝阳。《诗·大雅·卷阿》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
  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即天柱山。潜水所出。)恒山为北岳,(常山。)嵩高为中岳。(大室山也。)
  '疏'“泰山”至“中岳”。○释曰:案《周礼·大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故此释之也。《白虎通》云:“岳者何为?岳之为言扌角,扌角功德也。东方为岱者,言万物皆相代於东方也。南方为霍,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西方为华,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北方为恒,恒者,常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中央为嵩,嵩言其高大也。《风俗通》云:“岳,扌角考功德黜陟也。”然则以四方,方有一山,天子巡守至其下,扌角考诸侯功德而黜陟之,故谓之岳也。案《诗》传言四岳之名,东岳岱,南岳衡。此及诸经传多云:泰山为东岳,霍山为南岳者,皆山有二名也。《风俗通》云:泰山,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王者受命恒封禅之。衡山,一名霍。言万物霍然大也。华,变也,万物成变由於西方也。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崧,高也,言高大也。是解衡之与霍,泰之与岱,皆一山而有二名也。若此,上云“江南衡”,《地理志》云:“衡山在长沙湘南县。”张揖《广雅》云:“天柱谓之霍山。”《地理志》云:“天柱在庐江潜县。”则在江北矣。而云衡、霍一山二名者,本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为霍,故汉以来衡、霍别耳。郭云:“霍山今在庐江潜县西南,别名天柱山。”汉武帝以衡山辽旷,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南岳本自以两山为名,非从近也。而学者多以霍山不得为南岳,又言从汉武帝始乃名之。如此言,为武帝在《尔雅》前乎?斯不然矣。窃以璞言为然。何则?孙炎以霍山为误,当作衡山。案《书传·虞夏传》及《白虎通》、《风俗通》、《广雅》并云:“霍山为南岳。”岂诸文皆误?明是衡山一名霍也。○注“即天柱山。潜水所出”。○释曰:此据作注时霍山为言,此山本名天柱。汉武帝移江南霍山之祀於此,故又名霍山。其经之霍山,即江南衡是也。故上注云“衡山,南岳”也。○释曰:“大室山也。”案《山海经》云:“半石山东五十里曰少室山。又东三十里曰泰室山。”郭注云:“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戴延之《西征记》云:“其山,东谓之大室,西谓之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以其下各有室焉,故谓之室。”是也。
  梁山,晋望也。(晋国所望祭者,今在冯翊夏阳县西北临河上。)
  '疏'“梁山,晋望也”。注“晋国”至“河上”。○释曰:言梁山在晋国境内,晋以岁时望祭之,故云晋望也。云“晋国所望祭”者,案《春秋》僖三十一年经云:“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公羊传》云:“三望者何?望祭也。”郑君以为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诸侯之祭山川在其地者,非其地则不祭。贾逵、服虔、杜预皆以为三望分野之星、国中山川。《楚语》云:“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二王後祀天地、三辰及其土地之山川。”注《国语》者皆云:诸侯二王後祀天地。三辰,日、月、星也。非二王後祀分野星辰、山川也。以此言之,则分野之星国内山川其义是也。今案,昭元年《左传》云:“辰为商星。”“参为晋星。”又《礼记·礼器》云:“晋人将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呼池。”及此云“梁山,晋望也”。然则晋国三望谓参也,梁山也,河也,故云“晋国所望祭者”。云“今在冯翊夏阳县西北”者,《地理志》文也。知“临河上”者,成五年《公羊传》曰:“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故知临河上。
  ●卷七·释水第十二
  '疏'“释水第十二”。○释曰:《说文解字》云:“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白虎通》云:“水之为言淮也。”是平均法则之称。此篇释诸水之名,故曰释水。
  泉一见一否为氵。(氵,才有貌。见,现。否,卑美反。氵,纤。)
  '疏'“泉一见一否为氵”。○释曰:《说文》云:“泉,水原也。”言此泉其水有时出见、有时不出而竭涸者名氵。谓氵微也。故注云:“才有貌。”
  井一有水一无水为氵氵勺。(《山海经》曰:“天井夏有水冬无水。”即此类也。○氵,计。氵勺,仁捉切。)
  '疏'“井一有水一无水为氵氵勺”。○释曰:《说文》云:井,凿地取水也。《释名》云:“井,清也,泉之清者也。《世本》云伯益作,亦云黄帝始穿。此言井或一时有水、一时无水者名氵氵勺也。○注“山海”至“类也”。○释曰:案《中山经》云:帝山“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天井,夏有水,冬竭”者是也。《孙子兵法》云:“地陷曰天井。”然则非人为之者曰天井。云“即此类也”者,以此经但言井,《山海经》言天井,非正相当,故云“类也”。
  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公羊传》曰“直出”,直犹正也。)
  '疏'“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释曰:《诗·大雅·瞻》云:“沸槛泉。”故此释之也。《诗》言“槛泉”者,正直上出之泉也。其水涌出,故更云“正出,涌出也”。李巡曰:“水泉从下上出曰涌泉。”滥、槛音义同。○注“《公羊》”至“正也”。○释曰:案,昭五年传云:“叔弓帅师败莒师于泉。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涌泉也。”是其事也。郭云“直出”者,盖以义言之。彼言直,此言正,其意一也。故云“直犹正也”。
  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从上溜下。○县,音玄。)
  '疏'“沃泉县出”至注“从上溜下”。○释曰:李巡亦云水泉从上溜下。然则相传为然也。《曹风》云:“洌彼下泉。”则此沃泉也。
  氵九泉穴出。穴出,仄出也。(从旁出也。○氵九,轨。仄,侧。)
  '疏'“氵九泉穴出”至注“从旁出也”。○释曰:李巡曰:“水泉从旁出名曰氵九。氵九,仄出。”是侧出曰氵九泉也。《大东》云“有洌氵九泉”是也。
  氵癸辟,流川。(通流。○氵癸,揆。)
  '疏'“氵癸辟,流川”。注“通流”。○释曰:《说文解字》云:“川,贯穿通流水也。《虞书》曰‘畎浍距川’,言深畎浍之水会为川也。”《释名》云:“川,穿也。穿地而流也。”然则氵癸辟者,则通流大川之别名也。
  过辨,回川。(旋流。○过,古禾切。辨,片。)
  '疏'“过辨,回川”。注“旋流”。○释曰:回,旋也。言川水之中有回旋而流者,名过辨。
  氵,反入。(即河水决出,复还入者。河之有氵,犹江之有沱。○氵,於用切。)
  '疏'“氵,反入”。○释曰:反,复也。谓河水决出而复入河者名氵。即下云“水自河出为氵”是也。
  沾,沙出(今江东呼水中沙堆为沾,音但。)
  '疏'“沾,沙出”。○释曰:言沾者是沙堆於水中之名也。故曰沙出。
  ,出不流。(水流潜出,便自停成池。○,音牵。)
  '疏'“,出不流”。○释曰:谓水泉潜出停成池者名。《地理志》云:扶风县,“雍州弦蒲薮。出西北,入渭”。以其初出不流,停成弦蒲泽薮,故曰“,出不流”也。其终则入渭也。
  归异出同流,肥。(《毛诗》传曰:“所出同,所归异为肥。”)
  '疏'“归异出同流,肥”。○释曰:谓小水支分归入大水则异、其泉源初出则同流者,名肥。即《诗·邶风·泉水》云:“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传云:“所出同,所归异为肥泉。”是也。
  瀵,大出尾下。(今河东汾阴县有水口如车轮许,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为瀵。冯翊阳县复有瀵,亦如之。相去数里而夹河,河中者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潜相通。在汾阴者,人壅其流以为陂,种稻,呼其本所出处为瀵魁,此是也。尾犹也。○瀵,音粪。)
  '疏'“瀵,大出尾下”。○释曰:尾犹也。言源深大出於下者名瀵。瀵犹洒散也。○注“今河”至“也”。○释曰:河东、冯翊者皆郡名也。云“河中者上”者,者谓水中可居之小者。云“人壅其流以为陂种稻”者,泽障曰陂,谓人畜壅此水以为陂泽,而溉稻田也。云“瀵魁”者,魁,帅也,首也。以其水源,故谓之魁也。
  水醮曰。(谓水醮尽。○,音轨。)
  '疏'“水醮曰”。○释曰:醮,尽也。凡水之尽皆曰。,则竭涸之一名也。
  水自河出为氵,(《书》曰:“氵沮会同。”)济为氵楚,汶为氵阐,洛为波,汉为潜,(《书》曰:“沱潜既道。”○氵楚,楚。汶,问。氵阐,阐。沱,陀。)淮为浒,江为沱,(《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氵过为洵,颍为沙,汝为。(《诗》曰:“遵彼汝坟。”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过,乌禾反。颍,馀顷反。,坟。)
  '疏'“水自”至“汝为”。○释曰:此十者皆大水分出,别为小水之名也。○注“《书》曰:‘氵沮会同。’”○释曰:《禹贡》兖州云:“雷夏既泽,氵沮会同。”孔安国云:“雷夏,泽名。氵、沮二水,会同此泽。”引之证水自河出别名为氵也。○注“《书》曰:‘沱潜既道。’”○释曰:《禹贡》梁州云:“岷、れ既艺,沱、潜既道。”孔安国云:“岷山、れ冢,皆山名。沱、潜,发源此州,入荆州。”案《地理志》云:蜀郡有湔道,“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也”。陇西郡西县,“れ冢山,西汉水所出”。是二者皆山名也。沱出於江,潜出於汉,二水发源此州,而入荆州。故荆州亦云“沱潜既道”。案,郭氏《音义》云:“沱水自蜀郡都水县扌前山与江别而更流。”又云:“有水从汉中、沔阳南流至梓潼、汉寿,入大穴中通峒山下西南潜出,一名沔水。旧俗云即《禹贡》潜也。”郭氏此言,并解梁州沱潜也。然则此注言“《书》曰”者,亦指梁州者也。所以荆州亦有沱潜者,盖以水从江、汉出者,皆曰沱潜。所以荆梁二州皆有也。○注“《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释曰:亦《禹贡》文也。孔安国云:“江东南流,沱东行。”引之证江水溢出名沱也。○注“《诗》曰:‘遵彼汝坟。’”○释曰:此《周南·汝坟》篇文也。毛传云:“汝,水名也。坟,大防也。”毛意以为伐薪宜於岸之上,故以大防解之。郭意以为汝所分之处有美地,因谓之。且毛传坟从土,此从水,所以异也。
  水决之泽为。(水决入泽中者亦名为。)
  '疏'“水决之泽为”。○释曰:凡水为人所决陂障为泽者,亦与上“出不流”者同名也。
  决复入为汜。(水出去复还。)
  '疏'“决复入为汜”。○释曰:凡水决之岐流复还本水者名汜。《诗·召南》云“江有汜”是也。
  “河水清且澜漪”,大波为澜,(言涣澜。○澜,兰。漪,衣。)小波为沦,(言蕴沦。)直波为径。(言径亻廷。)
  '疏'“河水”至“为径”。○释曰:案《诗·魏风·伐檀》篇云:“河水清且涟漪。”又曰:“河水清且直漪。”又曰:“河水清且沦漪。”故此释之。毛传云:“风行水成文曰涟。”“直,直波也。”“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李巡云:“分别水大小曲直之名。”郭氏云:澜“言涣澜”,沦“言蕴沦”,径“言径亻廷”。然则澜、直、沦,论水波之异。漪,皆辞也。案《诗》涟、沦皆言波。名直波,不言径而言直,又在沦漪前者,取韵故也。澜、涟虽异而义同。“澜漪”先举《诗》文然後释之,直、沦不举者,省文,从可知也。
  江有沱,河有氵,汝有。(此故上水别出耳,所作者重见。)浒,水。(水边地。)
  '疏'“浒,水”。注“水边地”。○释曰:谓水边岸之地别名浒。李巡曰:“浒,水边地名,也。”《诗·大雅·江汉》云“江汉之浒”是也。
  水草交为湄。(《诗》曰:“居河之湄。”○湄,音眉。)
  '疏'注“《诗》曰:‘居河之湄。’”○释曰:此《小雅·巧言》之篇文也。以《诗》有此言,故释之。云“水草交为湄”,李巡曰:“水中有草木交会曰湄。”今《诗》作麋,音义同。
  “济有深涉,(谓济渡之处。○济,子细切。)深则厉,浅则揭”。揭者,揭衣也。(谓褰裳也。○揭,上二字音憩,下丘竭切。)以衣涉水为厉。(衣谓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