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

第4章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4章

小说: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籍贯组成,有时按经商的行业组成。但在十九世纪以前,这些自愿组成的 
  会馆很难做到巩固商人的利益和力量的程度。相反,由于这些行会分属不同 
  的贸易行业,代表着不同的经商地点,就使得它们仍然是各自为政。① 
       政府用种种手段控制商人阶级。其中一种办法便是经营某些行业需要政 
  府的特许,如盐的产销和采铜鼓铸等行业即是。另一手段便是直接控制,如 
  通过从长江下游到北京的漕运制度来控制粮食贸易,又如通过苏杭的皇家织 
  造和景德镇的官窑,以分别管制丝织品和瓷器的生产和贸易。但总的说来, 
  政府宁可保持一种支配地位,而不实行严格的垄断。这种支配地位基本上是 
  通过特许制来实现的,它给政府提供收入,给主管官员带来外快,给商人则 
  带来了官方的认可和机会。广州的公行和扬州的盐商便是已经对之进行过研 
  究的典型事例。 
       在人口于上世纪增长了一倍以后,到1800年前后国内贸易的增长可从它 
  的出口量推算出来。先从边远地区说起,我们可以看到公行与英国东印度公 
  司之间在广州进行的茶叶贸易急剧增长,同时在从暹罗来中国进行的贡使贸 
  易名义下,与曼谷之间的大米贸易也增加了。在十八世纪晚期和十九世纪初 
  期,与琉球——也就是间接与萨摩族时代的日本——的朝贡贸易以及与长崎 
  的直接贸易,都显示出类似的增长。到日本、琉球、马尼拉和东南亚(南洋) 
  去的中国平底帆船贸易的增加,必须看作是一种标志,即使用这类船只的中 
  国沿海和内河商业的发展还要大得多。从宁波以及长江下游诸港口到南满的 
  航运比得上从厦门到南洋的商船贸易。我们知道,国内贸易增长的另一个标 
  志就是运河的运输体系:除了载运漕粮以外,它这时还是由私商运输船只进 
  行的私人贸易的渠道,这种贸易不但占支配地位,而且还在发展。 
       总之可以假定,中国在开辟通商口岸前好几十年,经济就有了增长。十 
  八世纪的人口只有通过交换南北各专业产区剩余产品的国内贸易的发展,才 
  有可能增长。1760年以来,外国人通过广州参加中国贸易已经完全有了基 
  础,但是它并不意味着外国对中国的入侵已达到了使欧洲的海上贸易和中国 
  国内的内陆贸易进行接触的程度。的确,后者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往往超 
  过欧洲的商品。中国从外国得到的是原棉、白银以及通常销路不佳的毛织品, 

① 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 

… Page 17…

  而输出的则是昂贵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和其他手工业产品。1840年以 
  前,这类贸易在中国国内增长的幅度仍然无法估计。它直接使得象中国资本 
  主义始于何时,贸易的增长是怎样使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失去平衡等类似的问 
  题,都不能得到解决。 
       还产生了一个有关农业的尚未解决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我们知道 
  有更多的土地被开垦了出来,在新垦的、只有限界价值的土地上的作物 (如 
  马铃薯、玉米、花生、烟叶、罂粟等)以及早熟稻种都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可是农业却不得不更加占用劳动力和精耕细作——即是说,每个耕作者的生 
  产效率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虽然象过去一样辛勤劳动,但由于土地 
  报酬递减率的作用,每人生产的剩余产品更少了,因而更加贫穷了。 
       我们还不能恰当地从技术角度和分配角度来权衡,以说明近代中国农村 
  的贫困究竟哪一方面起的作用更大。如果没有科学种田的现代技术,包括化 
  肥、农药、良种,联成一片的土地,贮存和销售设备、改良农具、新的管理 
  方法,以及这一切所需要的巨额投资,显然,中国农村的生活水平永远也不 
  能跟上新的人口增长。无论如何,在十九世纪初期,为了使农业现代化本来 
  可以从农业中利用的剩余潜力,却没有为此目的而被利用。 
       非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对拥有的剩余产品分配不当,这两者看来一直是 
  互为影响的难兄难弟。中国农村生产率的低下,与许多社会罪恶、挥霍浪费 
  的积习以及政府的腐败,不幸是互为表里的,它们都被分配论者解释为造成 
  中国经济停滞的原因。事实上,剩余农产品用各种方式给糟蹋了。老百姓中 
  的许多劳动力都投闲置散,在中国北方的冬季尤其如此。在祝寿、结婚和丧 
  礼中竞尚奢华,挥霍了储积的财富,而厚葬又转而造成了坟地的浪费和土地 
  的分割。尤为重要的是,地主的田租、高利贷和政府的税收支撑着上层阶级 
  的寄生生活、游手好闲和奢侈浪费,其中还支撑了大量专为私人服务的行业。 
                                                                             ① 
  最重要的是,政府缺乏打破传统和把经济搞上去的魄力、意向和动力。当然, 
  我们这一卷书中,将会更多地论及这些日积月累的问题,而不能多谈到它们 
  的解决办法。 

① 珀金斯编:《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近代经济》,特别是第49—84 页:里斯金所写的《近代中国的近代产品 

和停滞》。威尔莫特编: 《中国社会的经济组织》。 

… Page 18…

                                   行政 

     中华帝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它能用一个很小的官员编制,来 
统治如此众多的人口。为了说明这一点,必须先看一下地方官员是怎样行使 
职权的。 
     一个由北京任命的县官来到的地方,那里不是根本没有地方当局和地方 
权力机构的;他的首要任务是和地方上层人物搞好关系。他在北京被皇帝召 
见后,就通过驿站前往该县就职。他沿着驿道每天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一站一站地行进,也许要走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每到一站,他会受到地方 
官员的接待,并在驿站下榻。当一个地方长官最后被簇拥着走向他就职的县 
衙门 (即一个由官署、住宅、监狱、仓库、栈房一起组成的大院)时,他通 
常会带来两类私人助手:第一类是他个人的雇员;第二类是他的私人幕僚, 
他们是行政事务方面的顾问或行家。这些人被称为幕友,他们都具有士子的 
身份,通常是取得功名的人,尤其擅长法律和财政方面的事务。雇员和幕友 
的薪俸都由该地方官自己开销。他们和该地方官一起来到一个陌生地区,因 
为有名的“回避法”禁止官员在自己的省份任职,这使他和他的幕僚都成了 
外地人,他们可能不懂当地方言,也与当地的利害关系没有瓜葛。 
     这些新来的人在他们的衙门里会发现两种人:第一种是书吏班子,他们 
处理衙门内部的日常文书工作,并且熟悉公文档案和某些专门事务;第二种 
是从事外勤的衙役,他们代表衙门与老百姓打交道,负责维持秩序、收税和 
缉捕罪犯等工作。这些地方官的班子中的本地人,当然在地方上有着广泛的 
根基,所以地方官的首要任务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驾驭他们的工作。因此, 
他安置他的私人雇员把守衙门的大门,以控制出入,并派他们主管文案以处 
理文件。这样就可以在皇帝任命的外地官员和当地机构之间建立起平衡,外 
地官员则通过这个机构来行使他的职权。 
     一般的地方行政官职权的一个特点,就是他在表面上管辖着一个约有二 
十万到二十五万居民的地区,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 
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绅士头面人物的密切合 
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在理论上,他须具备的主要优秀品质是要“亲”民, 
但实际上,他必须与上层分子保持密切的接触。北京依靠他与他们的合作来 
维持稳定。朝廷必须防止县级政府演变为纯粹维持绅士的政权,为此必须经 
常向绅士灌输恤民的思想。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建立起比绅士所希望的更好的 
政府。简言之,清朝的中央政府是高度集权的,但集权又是极为表面的。它 
防止出现地方自治,但又对地方官员委以要他与地方上层合作的重任。规章 
是僵死的,但却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们必须在各地方贯彻。要官民遵奉它们, 
得威之以刑,但通常是靠协商来实现的。 
     地方政府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没有独立的预算,它们被指望用当地征收的 
陋规自行支付费用来进行工作。这样,它们由于包税的积习而腐化起来(至 
少按照近代西方的标准来说是腐化了)。政府指望按预定的总额得到税收。 
衙门的书吏和差役都靠陋规维持生活,地方长官则靠他取得的当地税收,一 
方面维持行政开支,一方面上缴摊派的税收定额。因此,清代面临的不是废 
除不正当的勒索的问题,而是取消过分勒索的问题。 
     这就产生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的政府。它大大地偏向于当地缙绅之家; 
他们能够对纳税做出最巧妙安排,使得事实上按照税率递减制纳税,即富人 

… Page 19…

  按财产的比例纳税较少,而穷人纳税较多。如果谁变得相当富有,并且有优 
  越的社会关系,他就可以向政府交很少的税。绅士利用他们的功名身分、特 
  殊关系和特权干预地方行政,可以说不是代议制政府的形式,而是上层人物 
  统治的形式,即使当绅士们认真地实行父母官式的和爱民的统治时也是如 
  此。结果是:清政府政治的清明和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地区当地居民 
  的道德和绅士头面人物的操守。① 
       因此,清王朝政府又有了另一个特点,即是它具有人的特性。皇帝被渲 
  染成父亲般的人物。官吏和绅士对他和他的家系的忠诚,是出于具体的个人 
  关系,而皇帝对帝国的统治是靠他个人的每日统治活动来进行指导的。他的 
  王朝能够取得权力,最根本的一条是由于它有能力对中国的国家和社会实行 
  统一的统治。中国的统一在今天民族主义的语言里有它的现代意义,即要使 
  中国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在现代以前的时代,统一的真正价值是 
  通过镇压内乱、地方上的无政府状态和盗匪的骚乱给中国人民以安全。在过 
  去,分裂就是灾难,这首先是因为它对上层和老百姓都同样意味着内战和不 
  安全。统一意味着和平,从而带来了丰衣足食。这是一个至迟从战国(公元 
  前403—221年)时期起就彻底建立起来的中国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平和秩序 
  支持着王朝的统治。这两者的实现依靠的是一个王朝的中央权力,王朝高居 
  于地方官僚统治之巅,而在官僚统治下面则通过宗族关系和绅士领导集团的 
  忠诚来维持对地方的控制。这种忠诚是儒家学说的产物:只有通过儒家学说, 
  才能理解中国传统的政治形态。 
       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官员的正 
  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 
  的网状系统的活动。这种区分在解决纠纷时就很明显。一般说,地方官的法 
  庭只是在非正式的调停无效时才进行法律解决。鼓励通过家庭、宗族以及同 
  业行会和其他非政府机构来解决争端。正式的“族规”责成族内的成员尽可 
  能避免法律诉讼,要他们在族长的主持下在族内解决一切争端,而不为衙门 
  吏役所左右。因此,民事诉讼和商务争端尽可能留给宗族、商业行会和其他 
  非正式的机构去裁决。 
       清律列举了大约四千种犯罪行为,同样也逐一列举了对这些犯罪的处 
  罚。刑罚分为五等:第一等是笞,第二等是杖,用于大约一千种犯罪行为。 
  常例是笞一百折为杖四十,但因受刑以后会 感染,这对生命仍有严重的威 
  胁。第三等是徒,服这种刑时,为了使囚犯能经常吃饱饭和得到照顾,就要 
  通过贪污的狱吏的服务,这需要给他们花很多钱,以支付各种开销和行贿。 
  第四等是流,或是终生、或到远方,或在边疆服军役。最后,最重的刑罚是 
  死刑,适用于大约八百种犯罪行为;死刑又有轻重之分,逐步加重,包括绞、 
  斩、曝尸、磔裂 (即“千刀万剐”)。 
       清朝的司法体系从下到上大致有六个地区等级。它从一千五百个县和相 
  当于县级的地区开始,然后上升到高一级的一百八十个府和十八个省。再往 
  上,案件送交京师的刑部审理,由刑部再呈送第五级,即三法司。皇帝是最 
  高一级。他可以批准或驳回下面呈上来的有关死刑案件的拟审意见。这个体 
  系组织很严密,判刑执行得也极为认真,至少从记载看是这样。在判决时要 

① 瞿同祖:《清代中国的地方政府》;瓦特:《中华帝国末年的县官》;王业键:《1750—1911 年中华帝 

国的土地和租税》。 

… Page 20…

  引用案例,但这种引证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只是作为类似的案例提出 
  来的。 
       实际上只有笞杖之刑通常是在县一级定案,向上申报即可。县长可以即 
  时处理一些情节较轻的案件,可是必须把包括徒刑或更重的判决在内的严重 
  案件报送上级,附上拟审意见。县幕友对他进行指导,但幕友是不能出庭的。 
  县令通常受到催迫,得在一定的期限之内拘捕罪犯,并在一定的限期之前结 
  案。例如,强盗作案之后,必须在四个月之内破案。因此,县官也得给他的 
  衙役规定限期,并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奖惩。知县可以在法庭里 
  对原告和被告双方进行刑讯,使用标准刑具来鞭笞、掌嘴或拶指和拶踝骨等。 
  只有根据某条特定的法律条款,才能进行判决,还要有关人犯写出供状、画 
  押、并接受判决。但是,如果判错了案,县令就要受到严惩,如果证明是他 
  的错,他就应身受冤屈者受的刑罚。 
       县令在执法时,既要遵循晚清法典中四百三十六条基本法律条文(律), 
  又要遵循一千九百个左右补充案例(例),而这两种法律条款还可能互相矛 
  盾。法律既不是主要的,也完全不带普遍性,而它的含义又是模棱两可和含 
  混不清的。因此,县官必须小心翼翼,当他作为一名法官时,地位是很不可 
  靠的。他还不得不为牵扯到案件中的私人利益所左右,做出不致引起绅士阶 
  层会通过其他途径向他的上司表示不满的判决。对于任何一个县令来说,当 
  他坐在法官席上时,断官司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在老百姓当中,打官司对 
  有关各方都是一场灾难。花在衙门差役身上的钱,可以使被告和原告双方都 
  倾家荡产。因此,在清代的中国社会中,诉讼只起着较小的作用。皇帝的谕 
  旨甚至劝诫老百姓不要进法庭。反对上法庭的偏见波及到那些以写状纸为职 
  业的人。他们被责难为煽起争讼的人。在这个没有律师的国度里,从事法律 
  活动的职业得不到承认。最主要的是,法律被看成是应该在家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