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77-医学入门 >

第6章

577-医学入门-第6章

小说: 577-医学入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七十毒,厥后本草兴焉。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与岐伯天师更相问难,上推天文,下穷地理,中极民瘼, 
《内经》自此而作矣,此经既作,民之有疾,必假砭针以治其外,汤液以疗其内,厥后大朴散而风化开,民务 
繁而欲心纵,灾 多端,非大毒、小毒、常毒、无毒之药,弗能蠲矣。医之大原,《素问》一书而已矣。二十四 
卷,八十一篇,其间推原运气之加临,阐明经络之标本,论病必归其要,处治各得其宜,井然而有条,粲然而 
不紊,若《天元纪大论》、《六元正纪大论》、《五常政大论》、《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数篇,乃至 
精至微之妙道,诚万世释缚脱难,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之大典也。轩岐以下,代不乏人, 
扁鹊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皇甫士安次而为《甲乙》,杨上善纂而为《太素》,如全元起之解,启玄子 
之注,所谓源洁则流清,表端则形正,历代之明医也。独有汉长沙太守张仲景者,揣本求源,探微赜隐,取其 
大小奇偶之制,定君臣佐使之法而作医方,表里虚实,真千载不传之秘,乃大贤亚圣之资,有继往开来之功也。 
汉唐以下,学人岂不欲涉其渊微之旨,矧《内经》之理深幽,无径可入,如巢元方之作《病源》书,孙思邈之 
作《千金方》,辞益繁而理愈昧,方弥广而法失真,《内经》之书,施用者鲜矣。及朱奉议宗长沙太守之论,编 
《南阳活人》之书,仲景训阴阳为表里,奉议解阴阳为寒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活人也固多,其死人也 
不寡矣。幸而守真刘子《要旨论》、《原病式》二书既作,则《内经》之理,昭如日月之明;《直格》书、《宣 
明论》二书既作,则长沙之法,约如枢机之要。如改桂枝麻黄各半汤为双解散,变十枣汤为三花神佑丸,其有 
功于圣门也不浅矣。同时有张子和者,出明《内经》之大道,续河间之正源,与麻知几讲学而作《儒门事亲》之 
书,乃曰∶吐中有汗,泻中有补,圣人止有三法,无第四法。乃不易之确论,至精之格言,于是有刘、张之派矣。 
若东垣老人,明《素问》之理,宗仲景之法,作济拔萃十书以传于世,明脉取权衡规矩,用药体升降浮沉,是以 
有王道、霸道譬焉。至于丹溪朱氏,伤寒内伤杂病,无不精研,痰火奥义,犹其独得,宋太史濂谓其集医家之 
大成,诚哉是言也!迨及我朝修《大观本草》、制《铜人俞穴针灸经》、御赐《医方》等书,设太医以辅圣 
躬,立良医以佐王府,惠民药局以济民间天扎,其仁天下之心,宛与轩岐一揆而远迈汉唐。是以名医迭出,如 
陶节庵之伤寒,发仲景之所未发;薛己之外科,补东垣之未备;葛可久之内伤、钱瑛之小儿,亦无忝于丹溪。 
昭代作人之功,其盛矣乎!后学知道统之自,则门径不差,而医道亦可近矣。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卷首集例
阴骘
属性:《永类钤方》、《体仁汇编》等书,皆载阴骘方论,何也?盖自古得医道之传者,皆以 
好生为心,不务声名,不计货利,不忌人识能,不论人恭慢,惟知救人之命,愈人之病而已。有此心胸,然后 
医可明可行,至于病久不痊,尤当恐惧修省,以自重其生,如虚损、痨瘵、痈疽、耳目废坏等症,皆天刑也, 
可不知所务乎?是以恪遵圣制,为说于后。 
恒言医通仙道,半积阴功,然阴功可半积而已乎?我朝为善阴骘录者,阴功之大用也。 
富或效其平 焚券,归外家葬友,嫁孤保孤,施药施棺,举丧助葬,赈贫赈饥,代偿代纳,还金还产。贵或 
效其雪冤理枉,活降出罪,洁狱禁溺,救灾兴利,贱则效其补敝屦,检漏屋。贫则效其习医救疾,娶瞽娶哑, 
放鹤放鱼,渡蚁疗鹊,倾囊活命。 
孝顺事实录者,阴功之大本也。 
生则效其养口养志,死则效其善继善述,常则效其问安视膳,变则效其格奸谕道。幼如陆绩怀橘,老如莱 
子戏斑。留继母如闵损单衣,事祖母如李密陈情。贫如子路负米,微如庾兖躬耕,保身如子春伤足,受责如伯 
瑜泣杖。他如代命代死,求母寻母,刻木庐墓,感盗感兽,息火退水,召祥致瑞,访药梦药,吮痈尝粪,不能 
枚举,历历可考,当置一册座右。 
二书相为表里,本立用行,然后因微以显其着。虽一事一物之小,亦足以动天地,达鬼神,而福泽附应。 
其所以教天下后世之心,至精至仁,宛如《周书》、《洪范》,先后一揆。盖孝顺事实,即《书》之惟天阴骘, 
彝伦攸叙也;为善阴骘,即《书》之曰食、曰货,利用浓生也;感应之速,身致显荣,庆流后裔,即《书》之曰 
寿、曰富、曰康宁,向用五福也。治教休美明白如此、宜乎家家谕而户户晓矣。奈何愚民泥于报应,而有意为 
善,每以汗血之财,而供无益之费,甚则身心受累,而亏名节者有之。高明浓于大伦,而轻忽细务,每逞意气 
之偏,而为自便之图,甚则妨物害众,而招咒咀者有之,皆非所以善体乎圣制也。 
圣断明言,上自卿相,下至乞丐,皆可行之。但以利人为念,则日用间无非利人之事,如人渴则与之杯 
水,一物不正碍人足则为正之,皆方便事也。又曰∶奖劝诱掖,使人为善,乃阴骘之至大者,何必专一分财与 
人惠哉?至于祸福感应,一毫不可先萌于心,乃气机自然而然之妙也。盖吾身未受中气以生之前,则心在于天, 
而为五行之运用;吾身既受中气以生之后,则天在吾心而为五事之主宰。一念之善,则不必其事之遂而后为 
吉也,即此与天相似,吉莫大焉,况积之久而休征以类应乎;一念之恶,则不必其迹之着而后为凶也,即此与 
天隔绝,凶莫甚矣,况积之久而咎征以类应乎。或曰∶今之善者未必得福,恶者未必得祸,岂亦气数使然欤? 
殊不知数起于一,一即心之一念也。义之所当为而弗为者,非数之所能知也;义之所不当为而为者,亦非数之 
所能知也。故曰∶《皇极》不言数,非数之所能尽也。善而未必得福,必其偶合于善,而不足以格乎天也;恶 
而未必得祸,必其偶陷于恶,而未至于通乎天也。否则福善祸淫万古,此天道也,何独于今而疑之?惟其不屑 
屑然以显露,而后有玩天理而不勇于为善者矣;惟其恒恢恢乎而不漏,而后有畏天威而不终于为恶者矣;惟其 
循环而无穷,变化而莫测,而后有乐善君子,虽处拂逆之境,无怨尤之作,盖深信夫天意之有在,而人事之所 
以当修也。吁!人不知之善为大善,人不知之恶为大恶,人不知而己独知,天乎?人乎?故曰∶祸福无不自己 
求之者,医学所系甚重,必寄妻子,托死生,而后可以语此。养生者亦必有此志操,故敢述所闻,以质诸同侪, 
相与共守乎圣制,非敢好为言论也。 

卷首集例
保养
属性:医家既知修德,又当爱惜自己精神,医之难者难于此也。倘精神昏耗,察识必不能精,方药必不能尝, 
虽有济人之心,而势不能及 
也。若夫病有服药针灸不能效者,以其不知保养之方。古云∶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是录《天真论 
》于前者,保养之原也;录《茹淡》、《阴火论》于中者,保养不过节食与色而已;更为说于后者,黜邪崇正, 
法颐之贞也。 

卷首集例
保养
属性:黄帝曰∶余闻上古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 
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一阴一阳之谓道。)法于阴阳,(阴阳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 
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和于术数,(术者,阴阳所发;数者,阴阳节限也,和术数,即法阴阳也。饮食 
起居,随时安分而不纵欲是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人身欲得小劳,则气血不滞,过则伤人。)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作劳)为常,醉以入房,以 
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不知爱惜此身,如持盈满之器,惟恐其倾也∶不能时时制御 
心神,如朽索之御六马。)务快其心(之所欲,)逆于(养)生(真)乐,起居无节,(房劳亦起居内事。) 
故半百而(形神)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 
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血相)从以顺(行),各从其欲,皆 
得所愿,(志不贪,故所欲皆顺;心易足,故所愿必从;以不异求,故无难得也。)故美其食,(顺精粗也。) 
任其服,(随美恶也。)乐其俗,(去倾慕也。)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至无求也,是所谓心足也。)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不惧为外物所夺。)故合于道,所以能年 
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不纵情恣欲,涉于危险之地。)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 
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极于七,女子为少阴 
之气,故以少阳数偶之,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形体。)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癸谓壬癸北方水,干名也。肾气全盛,冲任流通,天真气降,应时而下,故曰天癸,冲为血海,任 
主胞胎,月事调匀,故能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真牙,牙之最后生者,牙齿为骨之余。)四 
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壮盛;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阳明之脉气荣于面,故其衰也,面焦发 
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三阳之脉,尽上于头,故三阳衰则面皆焦,发始白,所以衰者, 
以其经月数泄脱之故。)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经水绝,是为地道不通矣。)故形 
坏而无子也。(血气不荣其自身形容,而况可生人乎。)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老阴之数极于十,少 
阴之数次于八,男子为少阳之气,故以少阴数配之。)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男女有阴阳之质不同,天癸则精血之形亦异,阴静海满而去血,阳动应血而泄精,二者通和,故能有子。 
《易》曰男女构精,万物生化,此之谓也。)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 
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精无所养,故令发堕齿枯。)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阳气,阳 
明之气也。)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衰,形体皆极;八八齿发去。(落也。)肾者主水,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五脏各有精,随用而灌注于肾,此乃肾为都会关司之所,非肾一 
脏而独有精,故曰五脏盛乃能泻也。)今五脏皆衰,筋骨解惰,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 
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 
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虽老而生子,子寿亦不能过天癸之数。)帝曰∶夫 
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卷首集例
保养
属性:或问∶《内经》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又曰∶地食人以五味。古者年五十食肉,子今年迈七十矣, 
尽却盐醯,岂中道乎?何子之 
神茂而色泽也?曰∶味有出于天赋者,有成于人为者。天之所赋者,若谷菽菜果,皆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 
之功,此《内经》所谓味也。人之所为者,皆烹饪调和偏浓之味,有致病发疾之毒,此吾子所拟味也。今盐醯 
之却,非真茹淡者,大麦与粟之咸,粳米、山药之甘,葱、韭之辛之类皆味也,子以为淡乎?予安于冲和之味 
者,心之收,火之降也;以偏浓之味为安者,欲之纵,火之胜也,何疑之有?《内经》又曰∶阴之所生,本在 
五味。非天赋之味乎?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非人为之味乎?圣人防民之具,于是为备。凡人饥必食,彼粳米 
之甘而淡者,土之德也,物之属阴而最补者也。惟可与菜同进,《经》以菜为充者,恐于饥时顿食,或思虑过 
多,因致胃损,故以菜助其充足,取其疏通而易化,此天地生物之仁也。《论语》曰∶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传》曰∶宾主终日百拜而酒三行,以避酒祸。此圣人施教之意也。盖谷与肥鲜同进,浓味得谷为助,其积之 
也久,宁不助阴火而致毒乎?故服食家在却谷者则可,不却谷而服食,未有不被其毒而横夭者也。彼安于浓味 
者,未之思耳。或又问∶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何不言补气?曰∶味,阴也;气,阳也。补精以阴,求其本也。 
故补之以味,若甘草、白术、地黄、泽泻、五味子、麦门冬之类,皆味之浓者也。《经》曰虚者补之,正此意 
也。上文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温存以养,使气自充,气充则形完矣,故言温不言补。《经》曰劳者温之, 
正此意也,彼以热药温药,佐辅补药,名曰温补,非徒无益,而害之矣。吁,《局方》之不能求经旨也如此哉! 

卷首集例
保养
属性: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为万物之父 
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 
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故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 
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 
之父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礼记》注曰∶惟五十然 
后养阴者有以加。《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 
岁而经断。夫以阴阳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精气,若之 
何而可以纵欲也?《经》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非吾之过论也。 
或曰∶仰观俯察乎天地日月,既若是之不同,何寒暑温凉之见于四时者,又如此之相等而无降杀也?曰∶动极 
复静,静极复动,犹人之嘘吸也。寒者吸之极,气之沉也;热者嘘之极,气之浮也;温者嘘之微,气之升也; 
凉者吸之微,气之降也。一嘘一吸,所乘之机,有以使之,宜其相等而无降杀,此以流行之用而言。前以大小 
虚实言者,盖其对待之体也。或曰∶远取诸天地日月,近取诸男女之身,曰有余,曰不足,吾知之矣。人在气 
交之中,今欲顺阴阳之理,而为摄养之法,如之何则可?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 
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而随,虽不交会,亦暗流而渗漏矣。所以 
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为成四时,人之五脏六腑,亦应之而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