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经济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及美国。并且在对外贸易领域,最畅销的几类工业品出口所占的世界市场
份额都呈下降趋势。这期间,欧共体于1973年和1981年两度扩大成员国数
量,并在1979年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共同体的努力虽然起了一些作用,
但滞胀困境并未有实质性改变。而与西欧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虽
然同是进入滞胀局面,但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却依然明显高于西欧和其他国
家,在整个70年代保持了近5%的年均增长速度。70年代上半期的危机过
后,失业率虽有所上升,但一直在3%以下,1973—1982年间的平均失业率
为2%。因此,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实力继续增强。1982年,日本的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10828亿美元,是除美国之外的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
总值的1。6倍至3。7倍。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西德,在西方7国中跃
居第2位。同时,日本的汽车产量、机床产值上升为世界之首,对外投资急
剧增加。显然,经过滞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力量对比进一步
发生变化。以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为例,1982年,美国、日本和欧共
体9国的出口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从1970年的13。6%、6。2%和
35。9%变为11。9%、7。 8%和28。8%。在美国地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的同
时,西欧经济呈现相对衰落,日本的地位则进一步上升。伴随这种不平衡发
展而来的,自然是美国、西欧等国家与日本经济、贸易摩擦的加深。①
(3)经济危机对滞胀时期西方经济的影响
滞胀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不断积累的结果。70年代滞胀局面的出现,正
是直接由经济危机引发而来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经济危机来传导,并
借助危机加以显现。显然,经济危机对西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
70年代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周期性危机频繁,结构性危机加剧,两
① 关于这一问题将在后面的第5 节中展开叙述。
… Page 36…
者相互促进、交织作用,对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说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①70年代两次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进程及其特点。1973—1975年经济危
机,是在各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进入尾声之后爆发的,是战后继 1957—
1958年危机之后的又一次较为深刻的危机。这次危机持续时间达15个月左
右,危机期间各国的工业生产下降幅度,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项经济指标的
恶化程度,均超过以往历次危机。特别是以这次危机期间物价的急剧上涨和
危机之后生产停滞为开端,拉开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滞胀的序幕。随后的
1979—1982年危机,是在西方各国经济处于滞胀困境的条件下爆发的。是生
产能力的有限增长与萎缩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尖锐矛盾的反映。1979年第二次
石油危机的冲击,使这次经济危机程度加深。经济危机首先于1979年4月
在美国爆发,随后英国和日本相继陷入了经济危机。在1980年前后多数欧
洲国家也发生了经济危机。直到1982年11月美国先行走出危机谷底,才带
动其他国家经济先后回升。整个危机持续约3年之久。这次危机不论在持续
的时间上,还是企业、银行的倒闭数量和失业人数上都是30年代大危机以
来未曾出现的。并且危机期间国际贸易量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超过70年代
初的危机。危机的打击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更加恶化。
尽管上述两次经济危机是战后至今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其对经济的影
响和破坏程度较强,但是作为战后有代表性的经济危机,与战前时期的经济
危机相比,不仅出现了滞胀的新特点,而且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减弱,经济周
期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
技革命等因素所决定的。当然,经济周期的收缩机制和扩张机制所受到的这
种干扰,也使经济危机作为一种恢复经济平衡的强制性调节手段的作用减
弱,而不利于经济发展。
②70年代结构性危机的深化及其原因。除了周期性危机以外,70年代
还有深刻的结构性危机。这是由各部门、各领域、各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所引起的危机,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现象。与周期性危机不同,结构
性危机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长期性,及其表现形式的多方面、多层次性。70
年代以来,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大批传统工业部门衰落,生产停滞,
大量失业,就是一种由产业结构失衡引起的结构性危机;在各国普遍存在的
长期的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也是一种结构性危机,它们分别是由于货币供
应量与商品流通实际需要量之间的失衡以及信用规模与社会再生产规模比
例失调所引起的。世界经济领域由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导致了美元危机乃
至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和贸易战日趋
升级等等,都是结构性危机深化的表现。总之,这些由非周期性因素影响所
产生的危机,表现形式有很大不同,它们发生在诸多层次和领域中,阻碍着
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正常运行,构成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
征。结构性危机与周期性危机交织作用,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更大的破坏性。
… Page 37…
如在结构性危机作用的情况下,周期性危机拖延的时间较长,危机过后生产
回升乏力。两者相互作用是资本主义世界滞胀局面长达10年之久的重要因
素。同时,结构性危机本身也隐含着摆脱危机的因素。由于这种危机是由经
济结构失衡引起的,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加以干预和协调,创造新的平衡条
件,结构性危机不是不可以消除的。结构性危机是得到扼制,还是继续深化,
通常取决于各国所采取的干预政策以及各部门的结构变化和各国经济力量
对比的变化情况。
4。80年代以来缓慢而不稳定的经济增长及其调整
经历了70年代的滞胀和危机的打击之后,1982年底,西方国家开始相
继走出危机,走向经济回升。持续性的通货膨胀这时也开始得到抑制。但这
一时期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快,且不稳定。为进一步解决
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克服在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的结构
性障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普遍进行经济政策调整。
(1)80年代以来经济缓慢而不稳定的增长
1982年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陆续走出危机,经济开始回升,翌年美国
经济比危机低点增长了3。6%,日本情况基本如此。而在西欧,西德、法国
和意大利这时经济才刚刚停止下降,只有英国的情况好些,所以西欧国家总
的增长率仅在1%左右。从1984年开始,包括西欧国家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
经济回升势头普遍增强。并且这次经济回升持续的时间也是战后历次经济周
期中最长的。美国经济增长持续了8年,日本、德国则为10年,直到1990
年和1993年才先后进入新的经济衰退。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
速度并不快。1985年以后各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升有降,1983—1991年,
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2%。比滞胀时期(1973—1982
年)2。4%的增长率不高过1个百分点,并且这一期间,各国都没有出现明
显的经济高涨。因此,只能说是低速增长。进入9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是先后进入新的经济危机,虽然危机打击较轻,但90年代以来的经济一
直呈现不景气状态,未能脱离这种低速增长状态。而伴随经济回升,持续性
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下降趋势。1983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首先下降到了3。8
%,西欧的通货膨胀率虽然还较高,但也从1982年的8。7%下降到了6。2%。
随后,各国的通货膨胀率继续下降。1985年,美国、日本的通货膨胀率和欧
共体10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5%、2。1%和5。2%。后
者中西德最低为2。5%,最高的意大利也从长期的两位数字降到了8。6%。①
西方世界的这种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一直持续到今日。1993年美国的通货膨
胀率不足3%,日本仅在1%左右,西欧国家平均在5%以下。
① 前引李琮主编: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史略》(下册),第208—209 页。
… Page 38…
1983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经济增长的不稳定。这
集中表现在发达国家货币金融市场的动荡上面。首先是利率的时高时低。80
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同时在美国的高
利率下为阻止资金外流,普遍实行通货紧缩和提高利率。而为刺激经济,摆
脱低速增长状态,各国又不得不增加货币供应和降低贴现率。从而使利率忽
高忽低、摇摆不定。其次是汇率频繁而剧烈的波动。80年代中期以前,先是
美元的不断升值,到1985年9月的5国金融首脑会议,决定对美元汇价实
行联合干预,美元对西方主要国家货币的汇率开始连续大幅度下跌。1987年
2月西方5国财长再度举行会议,商议共同采取行动维持美元汇率的稳定,
但美元汇率只是在短时的相对稳定之后又重新下跌。再次是股市的暴涨暴
跌。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低速增长的同时,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股票行市不
断上升,如1982年8月以后纽约股市出现了异常的繁荣,到1987年8月25
日,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指数比1982年8月11日最低点上升了2。5倍。
随后出现波动,在10月份的前两周不断下降,到10月19日(星期一)一
天内就下跌了22。 6%,超过了30年代大危机时期的暴跌纪录。随后迅速波
及世界各地金融市场,酿成一股巨大的股市暴跌风潮。金融市场的激烈动荡
极大地影响各国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反映着西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
性。
(2)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
首先,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出现缓慢而不稳局面的原因,在于各
国内部结构性问题日益严重。在8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虽然摆脱
了滞胀状态,但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在各国经济内部,
最严重的结构性困难是巨额财政赤字所形成的债务经济日趋发展。财政赤字
是西方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所出现的结
果。80年代以来财政赤字继续扩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统计》的资
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7国的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87年平均
达到2。5%。这一时期美国的财政赤字增长超过战后以往各个时期。1982年
其财政赤字突破1000亿美元,1985年突破2000亿美元,到80年代末90年
代初已逼近3000亿美元大关。从而严重地制约着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日本同美国一样虽然采取了削减财政赤字的措施,但累积公债余额占国民生
①
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是逐年增加的。 西欧一些国家政府积欠的国债在国民生
产总值中的比重更远在美、日之上,例如意大利这一比重许多年份都在 11
%以上。在西欧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德国,在实现统一后财政支出大幅增
长,以致不得不实行高利率政策。这种结构性困难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是
显而易见的。
其次,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而不稳定的原因,是国际经济关
① 参见日本大藏省《财政金融统计月报》,1988 年4 月号。
… Page 39…
系的进一步变化对其经济发展不利。这些因素主要是发达国家间的国际贸易
收支失衡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前者明显表现为
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和日本、德国等的巨额顺差。1986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从
1980年的253亿美元增加到1700亿美元,直到1993年这一逆差还高达1360
亿美元。日本以出口增长带动的贸易收支盈余则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对
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在80年代的前5年内顺差就扩大了4倍。使日美贸
易摩擦激化。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增长速度减慢,市场问
题尖锐,也直接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增长。80年代,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
经济困境,债务危机、粮食危机接连爆发,它们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进
一步拉大。例如,1980—1990年,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
②
生产总值的差距,从39。5倍扩大到54。6倍。作为发达国家能源、原材料
的主要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以及重要的投资场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恶
化,不能不影响和制约着发达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此外,80年代末90年
代初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也有不利影
响。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超级大国争霸的两极格局已逐步被多极
格局所取代。这种情况对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军事工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和冲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与军事工业有关的企业和地区失业率的增长。对
这些企业的调整和转产尚需时日。并且西欧各国的失业率原来就一直居高不
①
下,1993年的平均失业率已高达11%,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更增加了它的
困难。
(3)经济调整与调整时期各国经济的主要特点
70年代的滞胀和80年代内外部所面临的各种结构性问题,迫使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进行广泛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以求克服困难,并借以提
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加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朝着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的。其调整大体上沿两条途径进行。一条途径是投入资金和人力,迅速加快
高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
这一时期,高技术产业在西方7国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平均已在1/3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