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书屋2001-11 >

第7章

书屋2001-11-第7章

小说: 书屋2001-1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他不是政治中人,
  曾多次表明自己不喜欢谈政治。1924年10月5日,他曾在《语丝》47期发表过题为《我最》的文章——“我最不喜欢谈政治”,“《新青年》的同人最初相约不谈政治”,“政治我是不喜欢谈的,但也有要谈的东西。我所顶看不入眼而想批评的,是那些假道学、伪君子。”那时“三·一八”,“四·一二”都还没有发生,他的朋友李大钊、他的学生刘和珍都还生活在他的周围,当政权暴露出它最无人性的一面,无所顾忌地大开杀戒时,这个“最不喜欢谈政治”的人却毫无犹豫就站了出来,他不能再保持优雅和沉默了。
  从本质的意义上,周作人只是一个知识分子,他在五四运动中大声疾呼思想革命,提倡人道主义思想。加入《新青年》行列后,连续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有震撼力的评论,并写了大量有影响的小品文,其散文成就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抹杀的。说起五四启蒙诸先驱,周作人功不可没。尽管他走的不是鲁迅的道路,更不是陈独秀、李大钊的道路,但当政权显示出赤裸裸的残忍面目,杀害他的同胞时,无论是他的学生,他的同事,还是与他政治信仰完全相左的共产党人,他都站出来说话了。这些话不管有多温和,显然都是当局不愿意听的。
  这就是周作人,他只是从人性出发,他知道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重,任何政府、政党都无权以任何借口、任何名义剥夺无辜的生命。重读那些文字,我们看到的是周作人苦茶隐士的另一面,是他人性、人道的一面,至少我们应该肯定1928年以前的周作人是个有良知、有血性的知识分子,在他的身上我们同样能够找到一个知识分子的许多优秀品质。他对思想自由的执着追求,他的人道主义情怀始终都没有泯灭。
  他后期的变化(大致上在1927年冬天以后)在思想、性格上的根源也许由来已久,但李大钊的惨死,北新书局被迫停业,《语丝》被禁止(周作人和刘半农曾到一个日本朋友家避了一周),这些变故对他的转变恐怕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1928年1月3日,他在写给李小峰的信中说:“‘三·一八’
  至今已是三年了。北方不必说,南方亦遍地讨赤……‘三·一八’的死者恐怕终于白死了。”1月14日,这封信以《“三·一八”的死者》为题发表于1927年12月在上海复刊的《语丝》第4卷第5期。这一年他在《语丝》发表的文字,无论说历史,还是现实,都极为沉痛——
  9月17日,他发表《历史》一文,指出“天下最残酷的学问是历史”,“我读了中国历史,对于中国民族和我自己失了九成以上的信仰与希望”。
  10月1日发表《青年脆》一文,指出“近两年来中国到处是人头脆,而青年似乎尤其脆得可以”。所谓“脆”就是死亡率高。
  读这些文字,我分明感受到了他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在那个已“不甚适宜于说话做事”的年代,面对舆论阵地和言说自由的丧失,面对无数青年滚烫的血,1928年11月,周作人发表了《闭户读书论》,我把这看作是他生命的一条分界线,从此以后那个曾和民族共同体共命运,与大时代同呼吸的周作人就彻底告别了过去,回到书斋。那一年周作人仅仅44岁,离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也不到十年。以后,虽然他也说过“中国现在到底不知道还是什么时候,至少不像民国,连人权都没有”这样不无愤怒的话,但他已不再站出来公开抗议什么了。如1933年9月25日,他只愿意致函许寿裳,请蔡元培营救以“共产党”名义被捕的女师大学生郑德音。当然,这已是另外一个题目。

  转型期中国经济学家的社会角色

  
  ? 卢周来
  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最鲜明地提出经济学家的“操行”问题的是左大培博士,早在1995年,在有关通货膨胀是有利还是有害的经济学界大争论中,他敏感地意识到了争论背后某些利益集团的影子,于是在《经济学消息报》上发表了《经济学界也要反腐败》的文字。文字发表之初,可谓“一石千浪”,至今余波在漾。此后,在有关“经济学(家)要不要讲道德”的争论中,这一话题也成为讨论中的一个热点;今年年初,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围绕股市引发的争论,使得经济学家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问题再度突显出来。本文试图从经济思想史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实际出发,对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中国经济学家应该有怎样的社会角色,到底应该如何自处,以及社会如何对经济学家进行约束等等,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 从弗里德曼的矛盾说起
  我翻检了手头一些经济学著作,发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巨匠弗里德曼算是比较多地专门论述了经济学家的社会角色问题。在此方面,他有两篇重要的著作:一篇是六十年代中期发表的《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另一篇是八十年代中期发表的《经济学家与经济政策》。然而,在他的两篇著作的相关论述中,充满了他自己也意识到了的矛盾。
  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一文中,弗里德曼首先非常肯定地说,哲学家之所以批评经济学家在回避价值判断,是因为他们不明白:“经济学中本来就不存在价值判断。”
  因为“原则上,经济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科,所涉及的是环境变动对事件的影响,涉及的是预测与分析,而并不涉及评价问题”。显然,按照弗里德曼的这种说法,经济学家在社会中应当严格恪守价值中立,不应该受任何外在的利益所诱惑。
  然而,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弗里德曼又转而承认:“然而,经济学的确涉及到价值判断问题。”
  他摆出的几条理由 ,最有说服力的一条是:“经济学家不仅仅是经济学家,他们同时也是人,所以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毫无疑问地会影响到他们的经济学。”而且他还强调:“无价值的经济学仅是一种理想,而且,同大多数理想一样,常常最容易受到人们的推崇。”在这里,弗里德曼又认为,因为经济学家无法摆脱对自利的追求,因此,“价值中立”仅仅是一个有诱惑力、最容易被利用,却永远不可能达到的一种理想境地。
  理想中的经济学应该排除价值判断,而现实中的经济学家却因为“也是人”,无法做到真正的价值中立,弗里德曼的矛盾就体现在这里。
  在《经济学家与经济政策》一文中,弗里德曼认为,自亚当·斯密《国富论》问世至今,经济学家的社会角色有两种:一是研究经济运行情况,二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影响公共政策。经济学家们也为此“一直遵循同样的双重目标:加深我们对经济运行情况的了解和影响公共政策。”然后,弗里德曼分析了经济学家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三种方式。在文中,他要求经济学家放弃一种幻想:即认为政府官员比别人道德高,并且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他认为,政府官员也是出于自利,而不是利他,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这个世界的圣徒追求自己的私利并不亚于魔鬼。”经济学家提供意见促进公共政策必须对这个前提有足够的认识。
  论述到此,弗里德曼转而论述到了经济学家。他说:“关于经济学家的论述,我感到自相矛盾。我们也在追求自身利益。我们不能问心无愧地认为自己与政府官员有什么不同。我们不能把自己作为例外。那么,问题便出现了:以我们所阐述的途径来促进公共政策符合我们的私利吗?这是无法弄清楚的。”他还说:“我们应当承认,我们是那种了解自己利益胜过了解一切、并追求自身利益的人类。”
  由此看来,如果说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一文中,弗里德曼意识到经济学研究即在认识经济运行层面上无法排除价值判断,
  那么,在时隔二十年后的《经济学家与经济政策》一文中,弗里德曼更明确地意识到:当经济学家试图就公共政策提出意见时,更很难排除自己的私利考虑。应该说,弗里德曼已经完全认为,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学与经济学家肯定是有价值判断的。
  当然,因为弗里德曼始终从柏拉图技术主义角度提出,经济学必须排除价值判断,所以,他必须解决理想的经济学与现实的经济学在价值判断上的矛盾。而且他也的确为自己解决矛盾留了足够的“后门”。在《经济学家与经济政策》一文中,他提出,经济学家追求自己的私利并不与追求公共利益相矛盾。理由有两条:一是斯密所言的,于己有利就是于国有利,反之亦然;二是自身利益并非限于狭义的物质利益。它包括服务于公众利益、帮助他人的愿望。其实,这两条,现在看来都经不起一驳。前一条,博弈论中所谓“囚徒难题”,恰已提示出,个人理性未必能达到集体理性;后一条,把所有的利他都归为自利,造成了在逻辑上没有办法对经济学的自利假说证伪,所以,说了等于白说,或者干脆是一种伪理论。
  近年来,中国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要不要讲道德问题争得很厉害,“讲不讲道德”的问题,就是有没有立场问题,有没有自己的私利问题。在我看来,因为有诸多人文学者参与其中,而人文学者偏重于伦理层面的道德,并没有追问到利益层面的问题,所以,很多看法并不确切。即便如此,从这次大争论中也是可以看出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在此一问题上的自相矛盾之处。比如,某位经济学家曾发表长文,论证了经济学如何不讲道德;但很快,在另外一个场合,他又承认,经济学家也有自己的利益,也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很容易让人追问:既然经济学家有自己的利益,且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如何保证他在经济研究中有一种客观公正的立场呢?还能说经济学不讲道德吗?可见,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也像弗里德曼一样无法自圆其说。
  所以,要做到理论上的彻底性,包括经济学理论的彻底性——即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彻底性,解决从弗里德曼那里就存在的矛盾,我倒以为,我们莫如干干脆脆地承认经济学家有自身的利益,因此,肯定在现实经济研究尤其在政策研究层面上要讲价值判断。讲利益,讲价值判断,对于经济学家这样的“世俗哲人”没有什么可忌讳的,完全不必要摆出“公正、客观、超脱”的样子,如果说对于一些人文知识分子还有些羞羞答答的话。
  二、 经济学家利益化后的经济学
  经济学家有自己的利益,而且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有一个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经济学家与其他任何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人一样,只能选择为他人服务,而且本能地,将选择能出最高价钱的买家。于是,在弗里德曼所在的美国,经济学家为利益集团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了。在我国,曾经撰文论证“经济学不讲道德”的经济学家也承认,经济学家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但也有区别:尽管大家都想卖出最高的价钱,但因为所能提供的服务在质量上的区别,于是,存在一个供求平衡点:即什么样的利益集团能出什么样的价钱请到什么样的经济学家。
  美国是这样,其实,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中的经济学家都是这样。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是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一方面在某项具体决策上,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全体人民”或“全体民族”的利益,而另一方面,为了在市场交易中取得占优的地位,个人利益又都以利益集团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经济学家的利益只能与各利益集团利益相结合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家一旦完成了与利益集团的结合,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所持的所谓价值中立与客观性,也就已经不可能了;或者,即使在原理层面还有可能统一认识,但在政策层面,也完全成了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之争。这就是一百个经济学家有一百种意见的原因。
  这方面最深刻的论述也许还是马克思。尽管在他那个时代,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在马克思以及其他主流西方现代经济学家那里,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利益集团斗争基本是以两个阶级之间斗争的形势表现出来,但马克思却已敏锐地认识到政治经济学作为中立的科学的不可能性。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他研究了法国、英国与德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史后认为,法国与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早,所以,政治经济学发展也早。但是,“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从那时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威胁性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乞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而德国情况不同。因为德国市场经济发展晚,所以,政治经济学发展不起来。但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德国成熟时,现实阶级斗争又不容许任何人对政治经济学有客观的研究。所以,马克思说:“我们的专家还是命运不好。当他们能够公正无私地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在德国的现实中没有现代的经济关系。而当这种关系出现时,他们所处的境况已经不再容许他们在资产阶级的视野之内进行公正无私的研究了。”
  中国的情况与马克思所说的德国的情况颇类似。1997年,我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过一篇文章《市场经济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在那篇文章中,我借用著名经济思想史专家海尔布鲁纳的论点认为,人类历史很长,但经济学不过二百多年历史,就是因为只有市场经济才需要也才有可能产生经济学家。自然经济下经济秩序的安排靠世袭制,计划经济下经济秩序的安排靠政府(卢森贝尔说,工人阶级的胜利将是政治经济学的最后一幕),只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秩序的安排需要经济学家解释并影响。由此,我说,也正因为中国搞了市场经济,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才走向繁荣,成为显学;经济学家成为这个社会中地位最高的阶层之一。我甚至半调侃地说:难怪中国经济学家中绝大多数都支持市场经济,就因为市场经济给了他们饭碗。
  但现在看来,我当时的乐观是过早了。因为改革开放二十年尤其是九二年以来中国社会各利益集团的分化速度如此之快,超出了许多理论家的想象;而在利益集团分化过程中,中国经济学家也不可避免地分化到各利益集团,所以,在经济学有可能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条件即市场经济具备了以后,经济学家却因为已经利益集团化而无法进行客观的研究了。
  我的以上分析,就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在当下的中国,任何一个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因为有利益集团的背景在,在事实上无法做到客观公正,总是有利于某些社会阶层,而不利于另外一些社会阶层。清楚了这一点,经济学家必须自重,不要自视自己的言论是公正的、客观的,更不要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为国家民族服务”、“为全体百姓服务”等字眼来误导社会。而与此同时,社会也要将经济学家利益集团化当作我们时代的常态,并且因此大可不必将某些经济学家的言论奉为圭臬。
  在近几次经济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