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是根本无法相比的。由于奥地利军事行政上的腐败,效能很差,有限的军
费还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
其次,由于奥皇统治的是一个种族混杂的帝国,因而使军队的种族成份
极为复杂多样,严重缺乏凝聚力和统一性。1865年,在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
德意志控制权的决定性冲突前的这一年,奥地利军队的花名册上,兵力达到
492686人。这里面有128286名德国人,96300名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52700
名意大利人,22700名斯洛文尼亚人,20700名罗马尼亚人,19000名塞尔维
亚人,50100名鲁提尼人,33700名波兰人,32500名马扎尔人,27600名克
罗特人,还有5100名其他民族的人。这支五花八门的多民族军队,虽然在数
量上显得很庞大,但军心却十分涣散,战斗力很差。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和
19世纪初以来民族自决思想和运动的影响下,军队的集中统一更是受到严重
威胁。帝国政府不得不谨慎地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使用军队,比如让匈牙利
人的军队驻扎在意大利和奥地利,而奥地利和意大利人的军队驻扎在匈牙
利,轻骑兵半数驻扎在国外等等。尽管这样,它同整齐划一的法国或普鲁士
军队相比,仍然存在着种种难以消除的弊端。所以,从总体上看,19世纪奥
地利的军事实力是十分虚弱的。这一点在1859年法奥战争和1866年普奥战
争中,都得到了证明。
(3)德意志:走向统一的军事强权
德意志在18世纪以前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几百个小王国、公国和侯国形
成相互独立的小邦。拿破仑战争之后,根据维也纳会议决议,德意志建立了
38个邦,由这些邦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叫做德意志邦联。组成这个联盟
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德意志的内外和平,但它并不意味着德意志的统一。事
实上,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各邦在内政、外交、军事上都仍然各自
为政。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风暴,是德意志统一的又一次预演,但在法
兰克福全德国民会议上,普、奥两国议员围绕建立“大德意志”和“小德意
志”的问题互相扯皮,争执不休,以至在封建反动势力重新聚集力量之后,
再一次将统一的希望化为泡影。所以从1815年到19世纪中期,处在分裂状
态下的德意志无论是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都“似乎是一个侏儒”。只是到
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家逐步实现统一的进程中,德意志的军事力量才
有了长足发展。
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普鲁士“军事革命”,对德意志的军事繁荣起
到了奠基性的作用。1860年,普鲁士政府为了适应对内镇压日益勃兴的革命
… Page 16…
运动,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需要,把德意志建成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君
王制国家,便向议会提出一个旨在加强普鲁士军事力量的军队改革方案,即
将常备军服役期限从2年延长到3年,常备军人数扩充到20万,军费追加为
950万台勒。但这个方案引起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自由派议员的强烈
反对,他们担心军事改革会进一步增强普鲁士王朝和容克贵族的专制统治,
丧失自身的地位。因此,自由派议员便利用当时宪法赋予议会的权力,否决
了这个改革方案。普鲁士政府为此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但在新议会中资
产阶级“进步党”仍赢得了多数,军事改革法案再次被否决。
在改革面临夭折的时候,普鲁士两个“铁腕人物”——威廉一世和俾斯
麦的出现,使事情出现了转机。1861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
去世,他的弟弟威廉一世继承了王位。这位曾参加过1814年阿尔克斯会战的
国王一上台,就向议会展开了斗争。他在第一次发表训词中说:“在将来,
①
普鲁士的陆军也就要变成了普鲁士的武装民族。”为此,他立即开始改组普
鲁士陆军,其目标是建立一支38万人的常备军,13万人的支援性预备军和
16万人的国民兵。同时,他任命罗恩为军政部长,毛奇为参谋长,1862年又
任命俾斯麦为首相。
俾斯麦是勃兰登堡的容克贵族,受过大学教育,是在1848年革命中突起
的最著名的保守分子。他就任首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支持威廉国王改组普
鲁士军队。俾斯麦认为,一支庞大的、训练良好的军队,可以成为专制政体
有力的支持,也可以成为普鲁士领导下统一德意志的有效工具。俾斯麦对议
会的自由派拒绝投票支持军事改革非常愤怒,他训斥议员们说:“德意志看
得起普鲁士的不是它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强权。……当前各种重大问题的
解决,不是靠演说和过半数的投票——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犯下的大错
——而是靠铁和血。”这位“铁腕首相”,不顾议员的反对,以强硬手段实
施威廉国王的军队改组计划,动手进行征税和增兵。当议员们对他的做法实
行抗议时,他便以武力封闭了自由派的报馆,并逮捕拘禁了自由派人士。在
俾斯麦高压政策的威力下,普鲁士军事改革得到了顺利实施。军事改革使普
鲁士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通过推行普遍兵役制,士兵在正规军服满3年义
务役后,再服4年预备役,尔后转入后备军。执行这种全面动员的兵役制度
后,普鲁士军队的数量相对于人口而言,比任何其他大国都多得多。到普法
战争前夕,普鲁士(包括北德意志联邦和南部诸邦)可动员的兵力达100万
以上,其中作战部队69万余人。
当然,普鲁士军队的强大还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通过改革建立起来的
高效能的指挥管理系统,对普鲁士军队来说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19世纪
60年代以前,普鲁士总参谋部还默默无闻,当威廉一世在军队改组中任命毛
奇为总参谋长之后,这位天才的领导很快使参谋部变成了“军队的智囊”。
它在军事指挥方面,认真吸收了军事学院最卓越的成就,给参谋们传授制订
防范可能出现的未来战争的计划和战备措施;强调在战争到来之前,参谋部
必须拟制好作战计划,并不断修改完善使之更符合战争实际;即使是平时的
军事演习和军事行动,参谋部也要参照有强国参与的历史性战役战例,对实
施方案加以仔细研究;参谋部还不厌其烦地向军官团和大部队反复强调在实
战中既要能独立地发挥机动作用,又要能根据指挥系统的要求随时进行集结
① '英'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3 卷,战士出版社1981 年版,第99 页。
… Page 17…
和决战,对于与作战部队相关的军需、工程及其它部门,也要能在参谋部的
协调下统一行动。由实行参谋制度所建立起来的普鲁士军队的灵便的指挥中
枢,是当时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所没有的。
普鲁士军事力量的强大,在它用“铁与血”的战争机器来实现统一,建
立德意志帝国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体现。1864年,普鲁士
在俾斯麦机警的领导下参与了联合奥地利反对丹麦的战争。普军在炮兵数量
极少的情况下第一次使用了最为先进的膛线装填击针枪,这种射速比老式枪
高出2倍的火器,在战争中充分施展了它的火力优势,结果普奥联军只用了
5个月的时间,便用武力从丹麦夺取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
此后,在俾斯麦策划的奥普两国争夺丹麦两个公国的“七周战争”中,毛奇
又以他坚决果断的指挥,充分利用铁路实施战略集中和机动,广泛使用装弹
方便、发射速度快的线膛后装炮,成功地运用“闪击战”,使普军轻而易举
地战胜奥地利,从而扫除了在德意志统一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性障碍。由俾斯
麦导演的1870年为惩罚法国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的普法战争,也许更能证明
普鲁士在军事上的实力。在这场战争中,普军总参谋部灵活的指挥,周密大
胆的作战计划,充分的兵力动员,迅速快捷的战场集结,简直到了令人眼花
缭乱的程度。势如破竹的普军很快使法军全面崩溃,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成了
阶下囚,德意志的统一大业便在“铁和血”的洗礼中宣告完成。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更为强大的军事强权的诞生。一位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很显然,普鲁士—德意志的胜利是其军事制度的胜利。
迈克尔·霍华德敏锐地指出: ‘一个国家的军事制度不是社会制度以外的独
立部分,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个方面。’在德意志的纵队和总参谋部的管
理井井有条的背后是一个在装备适应现代战争的条件等方面都比欧洲其他国
家占优势的政权。1870年时,德意志诸邦的总人口已超过法国,而仅仅是德
意志的分裂掩盖了这一事实。德国的铁路线里程超过其他国家,而且这些铁
路线十分适合军用。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其钢铁产量正赶上法国。德国的
煤产量比法国多50%。德国的产业革命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像克虏伯钢铁和军
械联合企业那样的大公司,这些公司增强了普鲁士—德意志的军事实力和工
业实力。军队的短期股役制度使国内外的自由派不安——而且当时人们都普
遍批评 ‘普鲁士军国主义’,但是这项制度能有效地将国家的人力动员起来
用于军事目的比自由放任的西方国家或落后的农业为主要成份的东方国家都
做得好。”①
2。列强的军事斗争
尽管拿破仑垮台之后欧洲的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都希望得到和平,
维也纳会议后俄、英、奥、普缔结的“四国同盟”也在同盟条约中规定了定
期商讨维持欧洲和平的条款,但这些都只不过是“善良人”的愿望和“骗子”
的诺言而已。事实上,只要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
从1815年到1870年的几十年中,欧洲列强之间围绕着民族和领士问题展开
的军事斗争,自始至终也没有停止过。其中最主要的是列强争夺土耳其、意
大利和德意志的一系列战争。虽然这些战争最终都表现为有限的地区性局部
① '美' 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年版,第235 页—236 页。
… Page 18…
战争,但它对于欧洲军事格局的变化和对世界军事历史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
而重大的。
(1)俄、英、法争夺土耳其的克里木战争
克里木战争是19世纪中叶(1853—1856年),沙皇俄国与英国、法国、
土耳其、撒丁王国之间,为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巴尔干半岛及近
东各国势力范围而展开的军事冲突。由于这次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木半岛,
故称克里木战争。又由于欧洲把这一地区称作“东方”或“近东”,所以也
称东方战争。这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之后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
争。
从根源上看,克里木战争纯粹是欧洲列强的一次争霸行径,双方都是非
正义的。沙皇俄国在维也纳会议以后,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它以
“欧洲宪兵”的身份到处侵略扩张,推行南下政策,并把主要目标放在中近
东地区,决定利用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夺取黑海海峡,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势力。
但英国和法国同样也想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加强对中近东的控制。因此,俄
国同英、法的关系日趋紧张,受英、法怂恿的土耳其政府对沙俄的威胁也不
甘示弱,企图借助它们的力量同俄国争夺克里木半岛和南高加索地区。
双方爆发战争的导火一是1852年在“巴勒斯坦圣地”的归属权问题上东
正教与天主教之间发生的争执。“巴勒斯坦圣地”位于奥斯曼帝国境内,天
主教会和东正教会互相争夺“圣地”的管理权。法皇拿破仑三世利用这个事
件以天主教徒保护人的身份,要求土耳其苏丹尊重天主教徒的权利。沙皇尼
古拉一世也利用这个事件,以东正教徒保护人的身份,要求土耳其苏丹尊重
东正教徒的权利。土耳其苏丹指望得到英法的支持,把“圣地”的管理权交
给天主教会。随即它们之间展开了一场外交战。法国舰队开进爱琴海示威,
俄国陆军则陈兵士耳其边境。1853年初,尼古拉一世再次企图拉拢英国共同
瓜分土耳其,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孤立法国。但这一建议不仅未奏效,反而促
使英、法更加接近,土耳其更加强硬。1853年1月,尼古拉一世派出高级使
团,责令土耳其政府恢复东正教徒的权利,而且要以特别协定的形式作出庄
严保证。土政府迫于形势,部分地满足了俄国的要求,但拒绝签订协定。7
月初,尼古拉一世派戈尔恰科夫率领17万俄军,再次侵占多瑙河两公国,事
态发展到俄土断交。
欧洲列强的全权代表聚集到维也纳,商讨解决“东方危机”的办法。土
耳其在英、法支持下态度强硬,10月9日限令俄军在18天内撤出多瑙河两
公国,遭到俄方断然拒绝。10月5日,土耳其对俄宣战。5天后,沙俄也发
表了对土耳其开战的声明。这样,克里木战争就爆发了。
战争初期,土俄两军同时在多瑙河、高加索和黑海地区展开激战。在多
瑙河战场上,越过普鲁特河的8万俄军与14万土军对阵。10月23日,溯多
瑙河而上的一支俄军小舰队与土军在伊萨克恰要塞发生了第一次炮战。11月
4日,奥美尔帕沙统率的3000多名土军同戈尔恰科夫指挥的8000多名俄军
又在奥尔泰尼察进行了一次会战,结果俄军在伤亡800多人后退却。1854年
1月6至10日,土、俄两军在切塔特又展开了一次会战,俄军以阵亡1000
人、伤4000人而告失败。在高加索战场上,阿布迪帕沙指挥的士军,于1853
年10月27日夜间发动对圣尼古拉的进攻,企图打通与高加索山区抗俄人民
的联系。11月间发生3次战斗,土军受挫。12月1日,1。3万俄军在别布托
… Page 19…
夫指挥下,在巴什—卡德克—拉尔地区,打败3。7万人的土军主力。此后几
个月内,双方都无力发动新的攻势。在黑海沿岸战场上,土、俄两军的战斗
更加激烈,其中最大的一次会战是锡诺普海战。锡诺普是位于土耳其北海岸
中部的一个海军要塞。1853年11月初,土耳其和埃及的主力舰队开进黑海,
准备与俄国舰队作战,可是,一连呆了十几天,连俄国舰队的影子也没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