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617-古今医统大全 >

第263章

617-古今医统大全-第263章

小说: 617-古今医统大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皆知山药丸、鹿茸丸之补剂,然此乃衰老下脱之人方宜用之。今往往于少年之人用之,其极 
甚矣!古之甘平、甘温、苦温、辛温皆作补剂,岂独硫黄、天雄为补哉?况五脏各有补泻,肝实 
泻心,肺虚补肾。经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大率虚有六∶表虚、里虚、上虚、 
下虚、阴虚、阳虚。设阳虚则以干姜、附子,阴虚则补以大黄、硝石。世传以热为补,以寒为泻, 
虽非一日,岂知苦酸甘辛咸各补其脏。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善用药者,使病者进五谷, 
真得补之道也。若大邪未去,方满方闷,心火方实,肾水方耗,而骤言鹿茸、附子,庸讵知其所 
谓补剂者乎? 
【泻】 可以去结,葶苈、硝黄之属是也。闲而有余,宜泻剂以除之,泄泻之谓也。诸痛 
为实,痛随利减。经曰∶实则泻之,其实者散而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大黄、牵牛、甘遂、巴豆 
之属皆泻剂也。惟巴豆不可不慎焉。盖巴豆之性燥热,毒不去变生他疾,纵不得已而用之, 
必以他药制其毒,百千证中或可一二用之。非有暴急之疾,大黄、牵牛、甘遂、芒硝足矣。令人 
往往以巴豆热而不畏,以大黄寒而反畏,庸讵知其所谓泻剂者乎? 
【轻】 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实而气蕴,宜轻剂以扬之。风寒之邪始发皮肤, 
头痛、身热宜轻剂或风散,升麻、葛根之属是也。经曰∶因其轻而扬之,发散所谓解表也。疥癣 
痤痱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熏之,皆轻剂也,故桂枝、麻黄、防风之属亦然。设感冒伤风头痛 
身热,二日内用双解散及嚏药,解表出汗皆轻剂之云耳。 
【重】 可以去怯,磁石、铁粉之属是也。怯则气浮,宜重剂以镇之,镇坠之谓也。 
其药则朱砂、水银、寒水石、黄丹之类,以其体重故也。久病咳嗽,涎潮于上,咽喉不利,形 
羸不可峻攻,以此坠之。故《内经》曰∶重者因而减之,贵其渐也。 
【滑】 可以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涩则气着,宜滑剂以利之。《周礼》曰∶ 
滑以养窍。大便燥结,小便淋涩,皆宜滑剂。燥结者,其麻仁、郁李之类乎?淋涩者,其葵子、 
滑石之类乎?前后不通者,前后两阴俱闭也,此名曰三焦约也。约,犹束也。先以滑剂润养其燥, 
然后攻之,则无失矣。 
【涩】 可以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滑利气脱,宜涩剂以收之。寝汗不禁,涩以麻黄 
根。滑泻不已,涩以豆蔻、枯白矾、乌贼鱼骨、罂粟壳。凡酸味皆同乎涩者,收敛之意也。 
咳嗽上奔,以荠汁、乌梅煎宁肺者,皆酸涩剂也。然此数种当治本以去邪,不可执一以便涩, 
斯为万全也。 
【燥】 可以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湿则为重,宜燥剂以除之。积寒久冷,食 
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上下水液澄澈清冷,此为大寒之故,宜用干姜、良姜、附子、胡 
椒辈以燥之,非积寒之病不可用也。若久服则变血溢、血泄、大枯大涸、溲便癃秘、聋瞽委弱之 
疾。设有久服而此疾不作者,慎勿执以为是。盖疾不作者一二,误死者百千也。若病湿者,则白 
术、陈皮、木香、防己、苍术皆能除湿,亦燥之平剂也。若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其味皆苦, 
苦属火,皆能燥湿,此《内经》之本旨也。然世相违久矣,呜呼!其独姜、附之俦方为燥剂乎? 
【湿】 可以去枯,紫石英、白石英之属是也。枯则为燥,宜湿剂以润之。润虽与滑相类, 
其间少有不同。经曰∶辛以润之,盖辛走气化液故也。若夫硝性虽咸,本属真阴之水,诚濡枯之 
上药也,人有枯涸皱褐之病,非独金化为然,盖有火以乘之,非湿剂莫能愈也。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五位补泻
属性:【木位之主】 其泻以酸,其补以辛;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火位之主】 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少阴之客,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少阳之客,以咸 
补之,以甘泻之, 
以咸软之。 
【土位之主】 其泻以苦,其补以甘;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金位之主】 其泻以辛,其补以酸;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水位之主】 其泻以咸,其补以苦;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 
润之。(客胜则泻客补主,主胜则泻主补客,随其缓急以施治之。)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内淫药治
属性:《内经》曰∶天地之气内淫而病,治之奈何?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 
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 
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 
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毒药疗病则度
属性: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新久,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当制矣。其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 
肉、菜、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代 
化,无违时,调养必和,待其来复。又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各经引使主治药
属性:小肠膀胱太阳经( 本、羌活。下用黄柏。)小肠腑(【气】 小茴香。【血】 玄胡索。 
【寒】 大茴香、川乌。【热】 赤茯苓。)膀胱腑(【气】 人参、益智 
仁。【血】 肉桂、生地黄。【寒】 川椒、大茴香。【热】 滑石、山栀仁。) 
胃与大肠阳明经(葛根、白芷、升麻;降下,石膏。)胃腑(【气】 人参、白术。【血】 
当归、牡丹皮。)【寒】 干姜、胡椒、丁香。【热】 软石膏、黄连。)大肠腑(【气】 枳壳、 
木香、槟榔。【血】 地榆、桃仁。【寒】 干姜、肉豆蔻。【热】 黄连、槐角子。) 
三焦与胆少阳经(柴胡、川芎;下气,青皮。)胆腑(【气】 人参、青皮。【血】 当归、川 
芎。【寒】 干姜、半夏、木香。【热】 竹茹、山栀、胆汁。) 
肺手太阴经(升麻、白芷、葱白。)肺脏(【气】 人参、黄 、桑白皮、杏仁、苏子。【血】 
当归、熟地黄、阿胶、蒲黄。【寒】 干姜、生姜。【热】 黄芩、石膏、天冬、竹叶。) 
脾足太阴经(升麻、酒白芍药。)脾腑(【气】 人参、黄 、白术、木香、藿香、砂仁。【血】 
当归、人参、白芍药。【寒】 干姜、砂仁、附子。【热】 甘草、白芍药。) 
心手少阴经(独活、细辛。)心脏(【气】 人参、麦冬、石菖蒲。【血】 当归、生地、肉桂。 
【寒】 附子、天雄、桂。【热】 黄连、朱砂、犀角、牛黄、甘草。) 
肾足少阴经(独活、肉桂。)肾脏(【气】 附子、川椒、大茴香。【血】 桂、熟地黄、枸杞 
子、杜仲。【寒】 同气药。【热】 黄柏、知母、地骨皮。) 
肝与心胞络厥阴经(柴胡、川芎;下气,青皮。)肝脏(【气】 木香、青皮、吴茱萸、香附 
子。【血】 芍药、生地黄、川芎。【寒】 桂、木香。【热】 柴胡、山栀仁、黄连、龙胆草。)胞 
络(【气】 香附。【血】 川芎。【寒】 附子。【热】 黄连。) 
歌早∶小肠膀胱属太阳, 本羌活是本乡。三焦胆与肝胞络,少阳厥阴柴胡强。太阳阳明并 
足胃,葛根白芷升麻当。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详。脾经少与肺部异,升麻兼之白芍尝。 
少阴心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通经用此药为使,岂有何病在膏肓。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东垣用药凡例
属性:凡解利伤风,以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经云∶辛甘发散为阳。风宜辛散,防风味辛及 
治风通用,故以为君。凡解利伤寒,以甘草为君,防风、白术为佐,是寒宜甘发也。或有别证, 
于前随证治病药内选用分两, 
以君臣论。凡眼暴发赤肿,以防风、黄芩为君,以泻火,以黄连、当归根和血为佐,兼以各经 
药用之。凡眼久病昏暗,熟地黄、归根为君,羌活、防风为臣,甘草、甘菊为佐。凡痢疾腹痛, 
以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见血先后,以三焦热论。凡水泻,以茯苓、白术为君, 
芍药、甘草为佐。凡诸风,以防风为君,随治病为佐。凡嗽以五味子为君,有痰者以半夏为佐, 
喘者以阿胶为佐,有热无痰以黄芩为佐,但分两多寡不同耳。凡小便不利,以黄柏、知母为君, 
茯苓、泽泻为佐。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为佐。凡痔漏,以苍术、防风为君,甘 
草、芍药为佐,详别证加减。凡诸疮,以黄连、当归为君,甘草、黄芩为佐。凡疟以柴胡 
为君,随所发时属经,分用引经药佐。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治气药论
属性:治气用气药,枳壳利肺气,多服损胸中至高之气。青皮泻肝气,多服损真气。木香行中、 
下焦气。香附快滞气。陈皮泻逆气。紫苏散表气。浓朴泻卫气,槟榔泻至高之气。藿香之馨香上 
行胃气。沉香升降真气。脑麝散真气。若此之类,气实所宜。其中有行散者,有损泄者,其过剂 
乎?用之能治气之标,而不能治气之本。其调气有木香,味辛气能上升,如转达而不达,固宜 
用之。若阴火冲上而用之,则反助火邪矣,故必用黄柏、知母,而少用木香佐之。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治血药论
属性:治血用血药,四物汤之类是也。请陈其气味专司之要。川芎,血中之气药也,通肾经,性 
味甘寒,能生真阴之虚也。当归分三治,血中主药也,通肝经,性味辛温,能活血,各归其经 
也。芍药阴分药也,通肝经,性味酸寒,能和血,治血虚腹痛也。若求阴药之属,必于此而取 
则焉。若治者随经损益,损其一二之所宜,为主治可也。此特论血病而求血药之属耳。若虚血弱, 
又当长沙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生阴血也。若四物者, 
独能主血分受伤,为气不虚也。辅佐之属,若桃仁、红花、苏木、血竭、牡丹皮者,血滞所宜。 
蒲黄、阿胶、地榆、百草霜、棕榈炭者,血崩所宜。乳香、没药、五灵脂、凌霄花者,血痛所 
宜。苁蓉、锁阳、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败龟板者,血虚所宜。乳酪、血液特物,血 
燥所宜。干姜、肉桂,血寒所宜。生地黄、苦参,血热所宜。此特取其证治大略耳,余宜触类而 
长之也。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治火药论
属性: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惟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者,龙火 
也,不可以水折之。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噫!泻火之法,岂止如此?虚实多 
端,不可不察。以脏气司之,如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芍药泻脾火,石膏泻胃火,柴胡泻 
肝火,知母泻肾火,此皆苦寒之味能泻有余之火。苦饮食劳倦,内伤九气,与火不两立,为阳 
虚之病,以甘温之剂除之,如黄 、人参、甘草之属。若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为血 
虚之病,以甘寒之剂降之,如当归、地黄之属。若心火亢极,郁热内实,为阳强之病,以咸冷之 
剂折之,如大黄、朴硝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无根之火,为阴虚之病,以壮水之剂制之, 
如生地黄、玄参之属。若有肾命门火衰,为阳脱之病,以温热之剂济之,如附子、干姜之属。 
若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干葛、柴胡、防风 
之属。不明诸此类,而求火之为病,施治何所据根据?故于诸经集略其说,以备处方之甩,庶免实 
实虚虚之祸也。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治痰药例
属性:【热痰虚痰】 必用天门冬、治咳逆,消火痰清肺。知母(润肺消痰止嗽。)黄芩(泻肺火,治 
膈上热痰,痰因火上攻,治以降火也。)黄连(治中焦热痰,恶心,兀兀欲吐,恶心欲吐者痰也。) 
栝蒌子(润肺降痰,胸有痰者,以肺受火逼,失降下之令,得甘缓润下之剂,则痰自降,治嗽之要药 
也) 青黛(收五脏郁火,消热痰。) 桔梗(下肺气,消痰涎。) 柴胡(去诸痰热结实,积聚寒 
热,推陈致新。) 前胡(主痰满胸胁中痞,寒热,推陈致新。) 茵陈蒿(化痰利膈,行滞气。) 
白前(消痰止嗽,保定肺气。) 贝母(润心肺,消痰,开郁,治腹结实,心下满,咳逆上 
气。) 款冬花(润心肺,消痰止嗽,治涕唾稠粘,肺痿肺痈。) 紫菀(治肺痿吐脓血,消痰 
止嗽。) 马兜铃(治肺热咳嗽,痰结喘促。) 兰草(除胸中痰壅,散久积陈郁之气。) 
连翘(消痰结。) 淡竹叶(主胸中痰热咳逆。) 桑白皮(消痰,去肺中水气。) 竹沥(消虚痰, 
痰盛虚气食少者用之。痰在四肢非此不开。) 荆沥(除痰吐,治头旋目眩,心头 欲吐。痰 
盛,人气实,能食者宜此。) 茗苦茶(去痰热渴疾。) 诃黎勒(泄逆气,消火痰止嗽。) 
五倍子(含口中治顽痰有功。) 苏子(润心肺,消痰气。) 乌梅(下气去痰。) 恶实(治喉 
痹,风热痰壅,咽膈不利。) 
【湿痰实痰】 必用白术(治脾胃湿痰,怠惰嗜卧,除胃中热,消虚痰。)苍术(治湿痰、痰饮 
成窠囊。) 茯苓(消膈中水,肺痿痰壅。) 半夏(消痰涎,止呕吐,治胸中寒痰痞塞,大 
肠痰饮,厥头痛。) 枳壳(化痰涎,利胸膈。) 枳实(主胸膈痰癖,逐停滞,泻痰,能冲墙壁。) 
橘皮(除膈间痰热,导滞气,去白理肺降痰。) 木瓜(下气降痰唾。) 大腹皮(下气,治痰膈醋心。) 
葶苈(治肺壅咳逆喘促,痰饮。) 甘遂(主留饮水结胸中。) 荛花(治留癖痰饮咳逆。) 
茺花(主咳逆喉鸣,消胸中痰饮喜唾。) 旋复花(主结气痰饮肋下满,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 
槐实(止涎唾。) 续随子(除痰饮积聚,利二肠。) 
【寒痰风痰】 必用生姜(治痰嗽,止呕吐。呕吐者痰也。) 细辛(破寒痰,开胸中滞。) 
半夏(见前。) 南星(除风痰湿痹,利胸膈。) 浓朴(消痰化气。) 天雄(通九窍,利皮肤, 
消风痰。) 乌头(主风寒咳逆,消膈上痰,附子之功亦同。) 益智仁(治胃受寒邪,止呕哕, 
摄涎唾。) 威灵仙(去腹内冷滞心痛,痰饮久积。) 神曲(开胃消食,主胸膈痰逆。) 
巴豆(破留饮痰癖。) 砒霜(主诸疟风痰在膈,可作吐药。) 大麦芽(化食消痰。) 
莱菔子(治喘嗽,末研服可吐风痰。) 藜芦(主上膈风痰暗风痫病。) 白芥子(治胸膈冷痰, 
痰在肋下,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 
【消克痰积】 必用大黄(下留痰宿饮。)槟榔(逐水除痰癖。) 巴豆、砒霜(见前。) 
山楂子(消食积痰。) 射干(治咳唾喉痹咽痛,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小。结核不痛, 
痰也。) 矾石(消饮止渴,治痰壅。) 芒硝(下痰实痞满。) 玄明粉(去肠胃宿垢,软积 
消痰。) 卤咸(消痰,磨积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