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617-古今医统大全 >

第301章

617-古今医统大全-第301章

小说: 617-古今医统大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黄庭经》曰∶天中之岳精谨修,灵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通路无终休,此之谓也。 
凡人小有不快,即须按摩按捺,令百节用力,泄其邪气。凡人无问无事有事,须日要一度, 
令人自首至足,但系关节处,用手按擦各数十次,谓之大度关,先百会穴,次头四周,次两眉外, 
次目 ,次鼻准,次两耳孔及耳后,皆按之。次风池,次项左右,皆揉之。次两肩胛,次臂骨缝, 
次腕,次手十指,皆捻之。次脊背,或按之,或槌震之。次腰及肾堂,皆搓之。次胸乳,次腹, 
皆揉之无数。次股捶之。次两膝,次小腿,次足踝,次十指,次足心,皆两手捻之。若常能行此, 
则风气时去,不住腠理,是谓泄风。又常向肾堂及两足心,临卧时令童子用手搓摩,各以热透表 
里为度。摩肾堂热,则肾气透而易于生精;摩足心热,则涌泉穴透而血不下滞。 

卷之一百养生余录(下)
摄生要义
属性:庄子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 
者之所好也。由是论之,导引之术,传自上世,其来久矣。故曰彭祖之所好。其来自修养家、医 
家所谈,无虑数百。今取其要约切当者十六条,参之诸论,大概备矣。 
凡行导引法,常以夜半及平旦将起之时为之。此时气清腹虚,行之益人。先闭目握固,冥心静坐,叩 
齿三十六通。即以两手抱项,左右宛转二十四。(此可以去肾胁积聚风邪。)复以两手相叉,虚 
空托天,抑手按项二十四。(此可以除胸膈间邪气。)复以两手心掩两耳,却以第二指压第三指, 
弹击脑后二十四。(此可除风池邪气。)复以两手相促,按左膝左捩身,接右膝右捩身二十四。 
(此可以去肝家风邪。)复以左手一向前一向后,如挽五石弓状二十四。(此可以去肾腋积邪。) 
复大坐,展两手纽项,左右反顾肩膊二十四。(此可以去脾家积邪。)复两手握固,并拄两肋, 
摆撼两肩二十四。(此可以去腰肋间风邪。)复以两手大捶臂及膊,反捶背上连腰股各二十四。 
(此可以去四肢胸臆之邪。)复大坐斜身偏倚,两手齐向上如托天状二十四。(此可以去肺间积 
聚之邪。)复大坐伸脚,以两手向前,低头攀脚二十次,却钩所伸脚屈在膝上,按摩之二十四。 
(此可以去心胞络邪气。)复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十三举。(此可以去心肝积邪。)复起 
立据床拔身,向背后视左右二十四。(此可以去肾间风热邪。复起立徐行,两手握固,左足前蹈, 
左手摆向前,右手摆向后;右足前蹈,右手摆向前,左手摆向后二十四。(此可以去两肩俞之邪。) 
复以手向背上相捉,低身徐徐宛转二十四。(此可以去两胁之邪。)复以足相纽而行,前进十数 
步,后退十数步。复高坐伸腿,将两足纽向内,复纽向外,各二十四。(以上二条可以去两膝及 
两足间风邪。) 
行此十六节讫,复端坐闭月,握固冥心,以舌拄上 ,搅取津液满口,漱三十六次,作谷谷 
声咽之。复闭气,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内外蒸热乃止。按老子导引二十四势,婆罗门 
导引十二势,赤松子导引法十八势,钟离导引法十八势,胡见素五脏导引法十二势,在诸法中颇为 
妙解。然撮其切要,不过于此。学人能日行一二遍,久久体健身轻,百邪皆除,走及奔马,不复 
疲之矣。 

卷之一百养生余录(下)
摄生要义
属性:脏腑内景,各有区别。达以行术,养生之要。参稽古论,述此明征。 
凡人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异涂施化。喉在前,主出纳;咽在后,主吞咽。喉系坚空,连接肺管,为气息 
之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激诸脉,行气之巨海也。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 
水食同下,并归胃中,乃水谷之海也。二道并行,各不相犯。盖饮食必历气口而下。气口有形, 
谓之会厌。当饮食方咽,会厌则垂,厥口乃闭。故水谷下咽,了不犯喉。言语呼吸,则会厌开张。 
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送入喉脘,遂戕刺而咳矣。 
喉之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为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 
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无有穷已,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 也。 
肺之下为心。心有系络,上属于肺。肺受清气,下乃灌注。外有胞络,裹赤黄脂。其象尖长 
圆扁,其色黑青赤黄。其中窍数,多寡各异,迥不相同。上通于舌,下无透窍,惟旁有系,一脉 
下连于肾而注气焉。 
心之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所谓膻中也。 
膈膜之下有肝。肝有独叶者,有二三叶者。其系亦上络心肺,为血之海。上通于目,下亦无 
窍。肝短叶下有胆。胆有汁,藏而不泄。此喉之一窍,施气运化,蒸熏流行,以成脉络者如此。 
咽至胃长一尺六寸,通谓之咽门。咽下有膈膜,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其右有 
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其色如马肝赤紫,其形如刀镰。闻声则动,动则磨胃,食乃消化。 
胃之下,左有小肠,后附脊膂,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脐上,共盘十六曲。右 
有大肠,即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叠积而下,亦盘十六曲。 
广肠附脊,以受回肠,左环叠积下辟,乃出滓秽之路。 
广肠左侧为膀胱,乃津液之府。五味入胃,其液上升,化为血,以成骨髓。津液之余,流入 
下部,得血海之气施行,小肠渗出,膀胱渗入,而溲便注泄矣。 
凡胃中腐熟水谷,其精气自胃之上口,曰贲门,传于肺,肺播于诸脉。其渣秽自胃之下口, 
曰幽门,传于小肠。至小肠下口阑门,泌别其汁,清者渗出小肠,而渗入膀胱。滓秽之浊,则转 
入大肠。膀胱赤白莹净,外无所入之窍,全假气化施行。气不能行,则膈不通而为病矣。三焦有 
名无形,主持诸气,以像三才。故呼吸升降,水谷往来,皆从此通达。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 
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传胃中谷味之精气于肺,肺播于诸脏。中焦在胃中 
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泌槽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下焦如渎,其气起于胃下脘,别回肠,注于膀胱,主出 
而不纳。此脾胃大小肠三焦乃咽之一窍,资生血气,转化槽粕而入出如此。 
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似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 
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下有大骨,任脊骨之 
端,如半寸许。中有两穴,是肾带经过处。上行夹脊至脑中,□□髓海。五脏之真,惟肾为根。 
上下有窍,谷味之液,化而为精,人乃久生。肾虚精绝,其生乃灭。凡人肾虚,水不足也,补以 
燥药,以火炼水,其精乃灼。摄生者观于肾之神理,则夭寿之消息亦思过半矣。 

卷之一百养生余录(下)
摄生要义
属性: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所以害生。故能消息,使适其宜,是以贤 悟未病。 
凡人饮食,无论四时,常欲温暖。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不欲苦饱,饱则筋脉横解,肠 
为痔。因而大饮,则气暴,逆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于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 
损寿。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遍,仰面呵气数百口,越趄缓行数百步,谓之消食。食后便卧,令人 
患肺气头风中痞 
病,盖荣卫不通,气血凝滞故尔。故食讫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佳。语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以其动然也。 
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气满而激,致伤脏腑。 
不欲夜食。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日入之后,万响都绝,脾乃不磨,食之即不易消。 
不消即损胃,损胃即不受谷气,气不受则多吐,多吐则转为反胃之疾矣。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为善尔。 
食热物后不宜再食冷物,食冷物后不宜再食热物。冷热相激,必患牙齿。 
瓜果不时,禽兽自死,及生 煎火之肉,与夫多腻难消粉粥冷淘之物,皆能生痰,生疮疡, 
生瘕癖,并不宜食。 
五味入口,不宜偏多。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损。故咸多伤心,甘多伤肾,辛多伤肝,苦多 
伤肺,酸多伤脾。《内经》曰∶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 
枯,多食酸则肉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肉痛而发落,偏之为害如此。故上者澹泊,其次中和,饮 
食之大节也。 
酒,饮少则益人,过多则损人,气畅而止可也。饮少则能引滞气,导药力,润肌肤,益颜色, 
通荣卫,辟秽恶,过多而醉,则肝浮横,诸脉波激,由之败肾毁筋腐骨消胃,久之神散魄冥,不 
能饮食,独与酒宜,去死无日矣。饱食之后,尤宜忌之。饮觉过多,吐之为妙。饮酒后不可饮冷 
水冷茶,被酒引入肾中,停为冷毒,多时必腰膝沉重,膀胱冷痛,水肿消渴,挛 之疾作矣。酒 
后勿当风坐卧,袒肉操扇。此时毛孔尽开,风邪易入,感之令人四肢不遂。 
不欲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食过则结积,饮过多则成痰癖。故曰∶ 
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恐血气失常,卒然不救也。荒年饿莩饱食即死可验也。 
嗟乎!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安恬脏腑,调顺血脉,以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 
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恶饮食之药,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怿,而酷烈之气内蚀脏 
腑,形神虚矣,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龄?庄子曰∶人之可畏者,衽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 
过也。其此之谓乎? 

卷之一百养生余录(下)
摄生要义
属性:《左传》曰∶土浓水深,居之不疾。《淮南子》曰∶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垢土人大,沙土 
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湿气多肿, 
石气多力,阴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野气多仁,陵气多贫。轻土 
人利,重土人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 
《素问·五常政大篇》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 
岐伯曰∶东南方,阳也,其精降于下;西北方,阴也,其精奉于上。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 
高者气寒,下者气热。帝曰∶其夭寿何如?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帝曰∶ 
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 
则阳气治之。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由是观之,人之寿夭美恶,由于水土之气如此。善养生者择地而居,此为至要。 
或曰∶古者巢居穴处,而人多寿,何也?曰∶古人淳朴,寡于嗜欲,此实寿本。况巢居则高 
迥而多寒,穴则固密而无风湿之患,岂不得寿?今之居处当何如?曰∶由水深土浓,阴精所奉之 
说观之,居处高耸,于生乃 
宜。曰∶生之所寓,人有定区。高山峻土,恶乎能举?曰∶有山阜则就山阜,临漫则起楼台,庶 
乎日袭阴气,而不为阳泄矣。古之仙人好楼居,得非以是乎哉?虽然,坐卧之处,必须固密。若 
值细隙之风毒,中人尤甚,久之成半身不遂,或角弓反张,或言语謇涩。盖身既中风,鬼邪易入, 
众病总集,遂致夭其天年耳。是故洼下之地不可处,慎其湿也;疏漏之地不可处,慎其风也;久 
闲之室不可处,慎其土气之恶也;幽冥之处不可处,慎其阴风雨之毒也。四者皆能病患,养生之 
士,尤宜避之也。 

卷之一百养生余录(下)
摄生要义
属性: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此造化之源,性命之根本也。故人之大欲,亦 
莫切于此。嗜而不知禁,则侵克年龄,蚕食精魄,喑然弗觉,而元神真气去矣,岂不可哀? 
惟知道之士,禁其嗜纵,不至杜绝。虽美色在前,不过悦目畅志而已,决不肯恣其情欲,以 
伐性命。或问抱朴子曰∶伤生者岂非色欲之间乎?抱朴子曰∶然,长生之要,其在房中。上士知 
之,可以延年却病,其次不以自伐,下愚纵欲损寿而。是以古人于此,恒恒有节度。二十以前二 
日复,二十以后三日复,三十以后十日复,四十以后月复,五十以后三月复,六十以后七月复, 
又六十闭户。故时加撙节,保惜真元,以为一身之主命。不然,虽勤于吐纳导引服饵之术,而根 
本不固,亦终无益。 
《内经》曰∶能知七损八益,(七者女子之血,八者男子之精。)则血气精气二者可调。不 
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故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 
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智者有余, 
(自性而先行,故有余。)愚者不足,(察行而后学,故不足。)有余则 
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益壮,壮者益治。盖谓男精女血,若能使之有余,则形气不衰,而寿 
命可保矣。不然,窍漏无度,中干以死,非精离人,人自离精也,可不戒哉? 
养生之士,忌其人者有九∶或年高硕,或唇薄鼻大,或齿疏发黄,或痼疾,或情性不和,或 
有苗强硬,或声雄,或肉涩肢体不膏,或性悍妒忌,皆能损人,并不宜犯之。忌其时者十有一∶ 
醉酒、饱食、远行疲乏、喜怒未定、女人月潮、冲冒寒暑、疾患未平、大小便讫、新沐浴后、犯 
毕出行、无情强为,皆能使人神气昏愦,心力不足,四体虚羸,肾脏怯弱,六情不均,万病乃作, 
特宜慎之。 
至于天地晦冥,日月薄蚀,疾风甚雨,雷电震怒,此阴阳大变,六气失时之常,犯之不惟致 
疾,且亵污神明。倘成子女,形必不周,虽生而不育矣。 
嗟乎!帏箔之情,易绾而难断,不可不以智能决也。佛书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贪欲不 
灭,苦亦不灭。苦不灭则生灭矣。养生者恶可不以智能决哉? 

卷之一百养生余录(下)
摄生要义
属性:凡人呼吸出入,皆天地之气。故风寒暑湿之暴戾,偶一中人,人不胜天,则留而为病。故 
随时加摄,使阴阳中度,是谓先几防于未病。 
春月,阳气闭藏于冬者渐发于外,故宜发散,以畅阳气。《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 
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故人当二月一来,摘取东引桃枝并叶 
各一握,水三升煎取二升,以来早朝空心服之,即吐,却心膈痰饮宿热,则不为害。春深,稍宜 
和平将息,绵衣晚脱,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鼻塞咳嗽。但觉热则去之,觉冷即加之。加减俱 
要早起之时,若于食后日中,恐致感冒风寒。春不可衣薄,令人伤 
寒霍乱,消渴头痛。春冻未泮,衣欲下浓而上薄。 
夏月人身阳气发引,伏阴在内,是人脱精神之时。特忌下利,以泄阴气。《内经》云∶夏三 
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