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2006年考研政治理论辅导讲稿 >

第2章

2006年考研政治理论辅导讲稿-第2章

小说: 2006年考研政治理论辅导讲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易命制选择题)    
    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而诞生的,又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全面的清算和批判的继承,它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1.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者在探讨社会历史的时候都背叛了自己,成了历史唯心主义者。在社会历史领域,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避难所驱逐了出去,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起来。使唯物主义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2. 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对于物质世界仅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只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改造的对象,抹煞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相反地,能动性原则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具有了能动性,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体系。3. 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以往的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解放全人类为目的,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已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上、哲学的主题和研究对象上、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功能与使命上,都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点。(2003年单项选择题第1题考查要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易命制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那种企图包括一切科学并凌驾其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统治。马、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外部世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这是关于哲学对象的一个深刻的变革,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互相分离的。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但缺乏科学根据。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而唯物主义脱离了辩证法,唯物主义就不能坚持到底;辩证法脱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就要受到窒息或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就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唯物论与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唯物主义只是贯彻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上,虽然也有个别哲学家表述过某些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在总体上却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形成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说明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2.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他的两个伟大发现,一个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一个是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因素,完成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伟大历史任务。    
    (2)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意义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第一,在于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驱逐了出去,结束了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统治地位;第二,为研究社会生活,揭示社会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第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四,使人们把社会历史的“盲目的必然性”变为“为我的必然性”,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    
    3.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世界观中,它确认人化自然,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    
    (2)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放在首位。    
    (3)在历史观中,它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之,实践观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因而这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相统一的根本特征决定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创造性科学。它随着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在同其他各种学说的比较和斗争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必要前提,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只是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与时俱进是二者统一的升华和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因为它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反映论的根本要求。恩格斯指出:“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不过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正是这种革命辩证法精神的贯彻,它既体现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再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实事求“是”,既是求“真”,又是求“善”;既是合规律,又是合目的;既追求真理,又创造价值。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易命制选择题)    
    胡锦涛同志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因此,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旧的社会历史观之所以从总体上看都是唯心主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社会现象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的特点。离开人和人的活动,自然界照样存在,自然规律照样发生作用。但是,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是人的活动是受思想支配的。这种现象使得在社会历史领域内,人们往往会片面夸大思想的作用,在思想中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关键的问题在于找出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客观的物质的动因,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动力的动力”,这是发现“在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这个动因就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这就坚持了对社会历史现象认识的唯物论原则。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具体到我们今天的实际,那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中国各种社会问题的最终出路。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同时又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辩证法思想。今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积极建设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思想,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像过去一段时间那样空洞地夸大思想的作用,但又不能陷入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的拜金主义。我们要保护和发扬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人民团结、社会进步的积极思想和精神。总之,我们要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导亿万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终身受益,它能够帮助人们把握自我、规范人生,正确理解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摆正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既要反对那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提供一个万能公式的“哲学万能论”,也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失去价值的“哲学无用论”。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社会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组织越来越复杂,更要求人们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易命制选择题)    
    1.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能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中出现的新问题,包括微观领域中的必然性、偶然性、因果性问题做出新的概括和解释。    
    2. 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和哲学的关系,技术是与生产过程、生产力相联系的,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