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学会站着睡觉 >

第2章

学会站着睡觉-第2章

小说: 学会站着睡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弱,不是因为想要被认同,而是追求我自己的勇敢。那些没有仁慈的人,可以继续对我污名化,只是让我看清此地不值得久留。”这段话我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觉,在读第三遍的时候,我划掉了我写在纸上的81件近期要做的事,那上面原来有100件。

  不仅如此,不值得做的事还会赋予自己生命,“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为必然性”。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会说:“我们不应该让它消失,我们已经做这么久了。”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欢自己的恋人,却还是要在一起,因为在一起很久了,习惯使人不愿再做别的选择,更何况这份感情的机会成本(对于每个人来说,做一件事的一个很大的成本是你无法同时做另外的事情,你放弃的机会和财富就是你做这件事的机会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须知,放弃和减少对其他成就的要求是一种成本,而谢绝其他人的追求和放弃爱其他人的念头,也是不可忽视的成本。最终,一个人要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付出代价,这件事情越耗时,牵扯面越大,“内容”越丰富,代价也就越大。

  从这种意义上说,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在一些事情“坐大”之前就及时抛开它。我所知道的一位学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惯,他每隔一个季度就要把之前认为“还会用到”的书、讲义、文章通通拿去回收,那种感觉就像拋开一堆无用的桎梏,很开心的。在他看来,每丢一篇,就跟一点一滴的过去告别,也拋开一些无用的限制,既然知识提供的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如果学会了,就没必要把有形的文字霸着不放。就这样,他常常会丢掉一大堆书籍和大师的文章,把他们驱逐出心间,宛如奥修所说的“杀人”,其实却是在节约自己的生命,扩大“呼吸的空间”。

  备忘录:

  别因为便宜就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最终会是很昂贵的。

  “能随心所欲的人,就是拥有翅膀的人吧。”——日剧《长假》

  不需要在乎的还有荣誉。一位智者说过,“假如我们不在乎谁会获得荣誉,那么我们能做的将没有局限。”

  对时间有限人来说,专家的建议是:用60%的时间按步就班地、有计划地长期去做一些有长远价值、自己喜欢的“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剩下40%的时间去做其它的事或是处理突发事件。

  世界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倍增,给集体选择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也带来了大量的精神涣散和疲劳。选择像一条河流,它变得越宽,就有越多的人淹死在里面。对现代人来说,不仅需要越来越强的游泳技巧,更需要游向正确的方向,而后者似乎显得更重要一些。
 
 
2 在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地点 
 

 
 

  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面对正确的对象,做正确的事情,是一切成功的根本。

  何谓“错过”?

  什么叫错过?那就是没有在“保质期”里消化该消化的东西,就是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和 

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

  如果你买了一袋牛奶或者一块蛋糕,你是尽快消化掉它们呢,还是郑重地把它们供奉在冰箱里?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但遗憾的是,在生命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人们却未必这么理智和积极。

  我曾接到过几封相似的来信,诉说对某个异性的爱慕,并且郑重其事地征询我的意见,问是否有必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或者说展开“攻势”,文字里透露着真情,透露着“供奉”的心态。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只是对他们说,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愿郑重地供奉在心里,却始终未曾实行,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与之错过,一如那过期的牛奶和蛋糕。就像一个诗人说得那样,“我们的憾恨,其实并非是不曾相遇,而是短暂相遇之后,不断错过”。没过多久,他们都纷纷给我回信,其中有两个是报喜的,说是没想到对方其实对自己很有好感,只是在等他迈出第一步;另一个则是感谢连连,说幸亏他及时伸出了橄榄枝,如果再晚一步对方可能就会接受别人了;只有一个是“报忧”的,说对方拒绝了他,不过也好,早点想开,早点投入到别的事情上,掉下来总比吊着强。

  事实上,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的那样,有缘的人,总是在花好月圆的时候相遇,在刚好的时间,明白应该明白的事,不多也不少,不早也不迟,才能在刚好的时刻,说出刚好的话,结成刚好的姻缘。而无缘的人,就总是要彼此错过了。若真的能就此错过的话倒也罢了,因为那样的话,就如同两个一世也没能相逢的陌生人一样,既然不相知,也就没有得失,也就不会有伤痛,更不会有无缘的遗憾了。但问题是,很多错过是明明知道的,那样对人的影响就很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由于自己的犹豫、消极和误解而错过了良缘。

  另外一些“错过”也同样令人感到遗憾和沉重。我曾接到上百封大四生的信,在即将走上社会时,他们才发现过去的几年过得太苍白了,四年来很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认真地学好自己的专业,也没有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由于本专业学得不好,又没有实际工作能力,对工作的事情没有把握,感到很迷惘。尽管我可以勉励和祝福他们在走上社会后能够珍惜时光,能够有所作为,但我心里很清楚,由于未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他们已经错过了人生最具意义的起点,此后他们也许需要补很多课才能赶上那些有效度过大学生活的人。往往是,在大学里错过的一年,在走上社会后可能要很多年才能“补”回来。

  生活是无情的,你错过了,就要付出代价,小的代价是东西过期,大的代价是蹉跎岁月,是与真爱擦肩而过。为了不错过,就要有一双明亮的眼,有一颗积极的心。

  睁大眼睛“跑位”

  球场是需要好眼力的地方。看足球比赛,我们会发现,最优秀的射手就是最善于捕捉战机的人,他们总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上。好射手是会跑位的人,是有好眼力的人,他们的力量就在于恰到好处的致命一击。同样的,在正确的时间抵达正确的地点也是所有新闻记者永远要面对的挑战。这也是那些优秀记者往往可以胜任多种工作的原因,因为无论是在政坛,还是在商海,他们都善于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做正确的事情。

  有两个人是很好的例子。一位是太阳公司的创始人萨姆.菲利普斯。有人曾经评价说,即便是菲利普斯没有建立太阳公司,也会有人做出和他一样的成就,但他的“运气”实在是很好,他“碰巧”在一个正确的地方(田纳西的孟斐斯)、正确的时间(战后的繁荣期)遇见了该遇见的人(猫王),这使他得以在孟斐斯录音服务部的基础上一举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娱乐业大亨。看上去,好像有很大的运气成份,但问题是,在所有遇见“猫王”的人中,是菲利普斯而不是其他人意识到“猫王”的价值,提前发掘了这座“金矿”。

  另一位是李嘉诚。在香港,人们对李嘉诚的崇拜几乎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李嘉诚就是成功的化身,他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秘诀,并有着令曾与他共过事的人五体投地的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李嘉诚的“运气”也确实不错:从1980年到1997年,香港当局出台了限制供给新建筑用地的政策,致使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李嘉诚也由此富上加富,他在港口和集装箱业务方面同样也大获成功,并直接带动香港成为国际贸易枢纽。但运气远远不能说明问题,确切地说,是因为他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地点,并做了正确的事情。这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李嘉诚非凡的眼力,就像一个好棋手一样,他总是能看到许多步之后,而非只是拘泥于眼前的一草一木。

  在讲到李嘉诚的成功时,一位教授这样问一个吊儿郎当的学生:同样一件事情,别人看到了几年以后,你只是看到明天,一天和一年的差距有三百六十五倍,你有什么条件赢别人?

  要抢先到达那里

  懂得了珍惜,有了预见力,似乎还不足以取得成功,因为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并非只有你一个,要想在这个资源稀缺的时代胜人一筹的话,就必须像优秀的记者一样,抢先到达正确的地方。在这方面,西进时代的美国人堪称一绝。

  对于美国而言,迁徙简直就是一种魔法,它使美国人对无限机会和最终成功保持极高的希望,这一点在西进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的情况是,广袤的西部在等待着开发,它属于最先到达的人,为此,人们都拼命地向前赶,因为如果你不能赶在别人前面,抢先到达那里,好处就有可能被别人捞走,而如果不能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将来就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土地和资源供你开发,让你拥有了。

  翻看历史,我们会发现,那个时期也是美国公路和铁路发展最快的时期,人们热心修它们,是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即使不能成为第一个,也要尽快到达那里,因为待开发的地方太多了,而除了土地还有别的机遇,比如矿藏。这也使得汽船、大篷车等交通工具迅速发明和普及了,整个国家都被带动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快节奏、不甘人后的极富现实主义精神的国家。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并成为美国社会始终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应该说,美国科技文化的发达,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其是科学类)的“盛产”,创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辈出,新潮时尚的领先全球,是绝非偶然的。在它们的背后,是有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底蕴和独特的时间观念的。

  拼命赶也是新经济的特征。在IT业中有句很有名的话,那就是“你必须做前三名,否则你便没有什么机会”。我们看到,在这个业界中,无论是经营思路的变化,还是技术的更新,都在飞速地进行着,因为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在努力成为第一人,最起码也要成为前三名,以便在大部队还没有涌到的时候占据有利地形。抢先一步,有时岂止是黄金万两。这也使得IT业成为竞争最残酷的业界之一,今天的英雄如果不能快马加鞭,明天就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对于这种现象,学者的说法是“赢家通吃”,也就是说,在这个速度时代,跑在最前面的人会得到大多数的利益,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体育界,一个奥运会冠军和一个奥运会第四名,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和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九名,无论是知名度、荣誉感还是商业收益,都有天壤之别(当然了,中国队要是能获得世界杯足球赛第五名就另当别论了)。

  在印度最顶尖的孟买科技学院,有一个“最恐怖的教授”,他给全班最高分者A,第二高分者B,剩下的全部是C、D、E。教授告诉学生:“今日我用这样的方式磨练你们,就是要你们未来遇到竞争者,绝不可以被比下去。”在高度的竞争压力下,学生们个个想脱颖而出,夜夜挑灯苦读。“一个礼拜读七天,我们没有周末的,”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问他们有没有时间约会?答案是:“如果今天要约会,明天就得念两倍书补回来。”

  正是因为意识到抢占有利位置的重要性,现代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表现出一种锦标精神,为了成为前三名而不遗余力,因为经济学家已经测算出,在几乎所有领域,20%的人分享着80%的利益,而在个别领域,5%的人甚至占有着95%的利益。

  备忘录:

  投资大师巴菲特曾自诩自己是一个在正确的时间,出生在正确的地点的人。他很庆幸自己出生在1920年代的美国,得以经历美国史上最强盛的一段时期,能够恭逢其时,在二战后的美国,得到了那么好的机会发展,就像是“中了超级大乐透”一样,而如果是出生在孟加拉或是诞生在17世纪的话,那么他就可能什么也不是。

  当今好莱坞最流行的瘦身法是生化学家巴瑞.西尔斯的“区域减肥法”,即每天在“正确的时间消耗正确份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就能达到减轻体重目的。相对于一般人日常饮食55%到60%为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西尔斯的“区域”将碳水化合物控制在每一餐的40%,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则各占百分之30%。

  全球会员制仓储店鼻祖普尔斯马特的经营理念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只提供正确的商品”,不让你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堆里浪费时间,只提供同类商品中最好、最经济的商品。
 
 
3 “懒人”更容易成功? 
 

 
 

  睡懒觉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尤其是那些在思想上“睡懒觉”的人。

  “懒惰”为节省生命能量之本

  有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做《懒人长寿》,说的是,要想获得健康、成就与长久的能力,必须改变“不要懒惰”的想法,鉴于压力有害健康,应该鼓励人们放松、睡点懒觉、少吃 

些、用例行日常工作代替过度运动等,最重要的观点是,“懒惰为节省生命能量之本”。这本书德国非常畅销,它讲的不仅是一种养生观念,更是一种成功理念。

  无独有偶,有一种“新懒人主义”也在“畅销”起来。新懒人主义的宗旨是“人生得意须尽懒”,本着简洁的理念,崇尚新世纪里的崭新生活方式,深入学习删繁就简的生活与工作技巧,从而可以从容驾驭去芜存菁的攻略秘术,最后达到如鱼得水的返璞归真境界。新懒人主义的目标就是清新、单纯、自然、健康的新生活。

  新懒人主义并非空穴来风。有调查显示,人类精力的60%以上用于抵抗压力的侵蚀、完成责任以及对规章制度的遵循上,大量的没有任何作用和效果的人际交往充斥在我们身旁,创造力被浪费,热情被消耗,机械的一成不变的步骤强占了我们的时间和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很多人生乐趣被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被大大压缩了,生命的浓度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

  与此相似的观点便是“懒人推动了历史”的说法。在研究过许多政治家和科学家的成功之路后,我发现,成功人士和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往往都倾向于做自己喜欢或认为重要的事,而对于其它事,能不做就不做,能推迟就推迟,实在非做不可的话,也要想个最简便的做法。而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正是源自这种“懒人”的想法。所以有人戏言,是懒人推动了历史发展,懒人更适合当领导,因为领导的本质是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军事家们就曾在选拔军官时,把人分成了四类,并认为,聪明但懒惰的人可以做将军,聪明而勤奋的人可以做参谋,又笨又懒的人可以做士兵,又笨又勤奋的人只会添乱,这种人最要不得。由此可见,“懒”得恰到好处也会成为一种才能。

  一位大企业家曾经说过,工作过于努力的人没时间去赚大钱。在我们周围,很多人都在抱怨,“我工作太辛苦,简直没有时间去读书和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满足生计的需求已占据了一切,以至于你没时间去考虑未来的机会。这也正是普通人与成功人士的区别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懒人”往往比勤快人更适合做领导,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时间思考,有时间补养,这在知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