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社交礼仪·txt >

第1章

社交礼仪·txt-第1章

小说: 社交礼仪·txt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更需要公德心。仅有鼓起来的钱袋,而没有文明的礼仪,仍然是个富而不仁的穷人。这样的民族仍将还是落后的民族。” 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 礼仪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反复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的行为方式固定下来。这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断地支配或控制着人们的交往活动,它规定着人们在一定的场合中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第一部分:社交礼仪的构成
  前言香港《亚州周刊》报道,五一黄金假期,大批中国大陆游客出境旅游,既显示了富起来的中国人的“阔气”,也暴露了一些“富”者的“不仁”。这些有失体面的行为如“衣冠不整、随地吐痰、乘车不排队”、“吸烟者也不管旅游景点和某些公共场合是禁烟区,仍然一烟在手,悠然自得地吞云吐雾,引来国外游客的耻笑”等等,“真是把脸丢在国门外了”。文章最后说:“应该说,中国旅游大军的主流是健康的,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但少数人的不雅行为冲击了国际文明规范和文化氛围……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更需要公德心。仅有鼓起来的钱袋,而没有文明的礼仪,仍然是个富而不仁的穷人。这样的民族仍将还是落后的民族。”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礼仪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认识的拥有量及其应用,一个人的礼仪修养水平,能使其行为举止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有助于人们获得交往活动的成功。礼仪在实施过程中,包含施礼者和受礼者的双向情感交流,充满着人情味,这种人情味最主要体现在施礼者与受礼者之间的互相尊重。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周礼”。但我国传统的尊重主要强调对上级、长辈的尊重,即对身份、地位的尊重,“尊重他人”的内涵比较窄。正因为如此,礼仪在古代一直只在上层社会中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礼仪方式也就失去了其社会基础。现在我们对于礼仪的认识,接受了西方的平等尊重的观点,即对人的普遍尊重,包括对人的个性、地位、历史、外貌、性别、年龄、选择等的尊重。这是一种尊重互换,情感互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孔子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尊重礼仪的基本信条。而要对人表示尊重,就必须约束自己。只有约束自己的个性,约束自己的要求,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愿望,才能理解、体谅别人,最终达到尊重他人的目的。毫无关心他人之心,那么,就根本谈不上礼仪。礼仪是属于社会的,社会之外无所谓礼仪。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我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交往,需要合群,就是说,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群体的发展,人不能离群索礼仪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反复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的行为方式固定下来。这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断地支配或控制着人们的交往活动,它规定着人们在一定的场合中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奏国歌时要起立,行注目礼;参加宴会时要穿晚礼服等。其实,礼仪就是规定了一条人们该走的固定的轨道,或者说,为人们的社会生活规定了一套应遵循的模式。遵循它,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得体,顺畅;违背它或偏离它,往往会遭到社会习俗的惩罚,甚至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礼仪是约定俗成(1)有很多人都非常羡慕那些有风度、有气质、待人彬彬有礼的人,并且渴望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为那样被人羡慕、受人尊敬的人。可是,却很少有人去认真、仔细地思考过,他们怎样才能成长为那样具有风度和气质、且待人彬彬有礼的人呢?其实,那些人之所以在人群中显得与众不同,显得耀眼,全是因为他们独有的人格魅力,那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韵味,而“知礼”便是促成这种魅力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他们注意一些礼仪上极为细小的问题,才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得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特定的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细节,早已在他们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以最恰当的方式去待人接物。这个时候,“礼”就已经变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完全不能割裂,也不会割裂了。他们把礼仪当作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一般而言与礼仪相关的词最常见的有三个,即礼貌、礼节、礼仪。礼貌指人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礼貌则侧重表现人的品质和修养。礼节是指人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与礼貌的关系是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伴随着具体的礼节行为。礼仪是对礼节、礼貌的统称。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礼仪是约定俗成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用来指导与约束人们交往行为的规范,是协调社会成员相互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礼仪作为社会规范,是约定俗成的,虽然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对违反了礼仪规范的人,只能从道义上进行谴责。任何一个规范都带有约束性,都不可能指望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一致认可和自觉遵守。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对规范的认识态度也会有差异。对于违反礼仪规范的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从而使他的良心受到鞭笞,以唤起他的良知,规范他的行为,从而建立起融洽、和谐、美好的社交礼仪环境。◎礼仪表现了互相尊重尊重是礼仪的核心和基础。没有尊重就没有礼仪。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不论什么国家、民族、地区,不论哪个时间、场合,各种各样的礼仪形式,都体现着“尊重”的精神。自尊和尊重他人,是礼仪的感情基础,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说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马洛斯认为,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从马洛斯的理论中可以看到,“尊重”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自尊”,是个人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态,人需要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接受、承认、关心、赏识、地位、名誉、威望等等。一个人有了自尊,才有上进心,才有自信、自强,进而才会有能力、有本领和有成就。一个人没有了自尊心,是可悲的。我们时时会见到:在餐馆里,一些人不衫不履,吆五喝六;在影院里,一些人大声喧哗,自始至终“嘟哝”不停;在大街上嬉笑打闹;在公共汽车上,年轻人不知给身旁的老人、孕妇让位……等等。这些人,在大庭广众之中,却“旁若无人”,如入无人之境。别人向他们投来的冷眼,他们或视而不见,或置若罔闻,或麻木不仁。这正反映了他们多么缺乏自尊、自爱,多么缺乏判断美和丑的能力。一个人没有了自尊,就会自卑、消极、颓废,甚至绝望,自毁前程。礼仪是约定俗成(2)尊重是人的一种美德。常言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是说在你对别人尊重的时候,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会使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的人,非常谦虚、谨慎,待人和善、宽厚,时时都关心着他人的存在。在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有时宁可把“自尊”放在第二位,也不会对别人无理,表现出一种“虚怀若谷”的高尚境界。他们甚至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还要讲究“慎独”。我们与这样的人交往,会感到非常快乐和满足,所以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当然,他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尊重他人,首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重要的和相当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通常是指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可以说一个正常的人,最为看重、最为“在乎”的莫过于自己的人格了。因此,尊重他人的人格,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次,还要尊重他人的爱好和习惯。不应当强求他人按照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来行事。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生活阅历不同,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爱好和习惯也会千差万别。能够同不同爱好和习惯的人和谐相处,才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自己的人品更加充满魅力。礼仪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自古以来,礼仪就被人们高度重视。《礼记》一书中说:“人有礼则安,无理则危”。明代的颜元说得更全面、明白:“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礼仪具有约束性,礼仪比起法律,其约束性更为广泛、深入,更易于被人接受。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礼仪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礼仪塑造恰到好处的形象“形象”是一个人的形体外观,在社交中在对方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印象,是影响交往融洽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出于自尊的原因,人人都希望自己在公众面前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以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所以,人们非常重视为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交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得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一个单位、一个企业通过讲究礼仪,可以在公众心目中,塑造出良好的社会形象,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交朋友,办事左右逢源,产生出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礼仪是协调关系的桥梁礼仪所表现出的尊重、平等、真诚守信的精神,和种种周全的礼仪形式,必然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使对方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化解矛盾,交朋友的可以成为知己,谈合作的可以达成协议。礼仪是“纽带”、是“桥梁”、是“粘合剂”。它可以使人与人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友爱、互助,营造良好融洽的气氛,维持关系的稳定和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市场主体之间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不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双方都持真诚、理解的态度,通过摆情况、讲道理、平衡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礼,互谅互让,那么,不但矛盾会合理解决,双方不伤和气,取得一个“双赢”的结果,而且还会成为更加亲密的合作伙伴。◎礼仪体现修养礼仪是一种高尚、美好的行为方式,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品味,完善人的人生。一个人讲究礼仪,会使自己心胸豁达,谦虚诚恳,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在礼仪的熏陶下,人们的修养会自觉地提高,匡正缺点,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礼仪会通过评价、示范、劝阻等形式去矫正人们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倡导人们按照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健康、正常的社会生活。遵守礼仪原则的人,客观上在起着榜样的作用,无声地影响着、教育着周围的人们。各种礼仪仪式,更是一种具有强化教育作用的活动。比如婚礼,可以教育新婚夫妇忠于爱情,互敬互爱,尊敬老人,和睦邻里。参与婚礼的宾客,也会从中受到一场很好的现实教育。其他如开学典礼、誓师大会、开业典礼等,由于举行这些仪式的目的就是要统一意志、激励人心、振奋精神、做好工作,因此对与会者更是一种直接的教育形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崇尚礼仪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全体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道德水平、文化教养的反映;是优秀社会风尚的有力说明。所以,崇尚礼仪对促进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有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举止礼仪的标准(1)举止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礼仪表现形式,除了口语的礼仪外,它讲究的是人体动作与表情的礼仪。它通过人的肢体、器官的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符号,也叫人体语言或肢体语言。举止,是一种非文字语言,包括人的体态姿势、动作和表情。举止语言是用人体的动作、表情作为词汇来象征人的心灵、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非语言的语言。人们在交谈中,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微小的手势和体态,都可以准确的表现出人真实、诚恳的心态。此外,举止所发出的语言信息比起口头语言具有含蓄、模糊的作用,给人们以朦胧美的感官享受。优美的举止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既然了解了它,就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形体训练,掌握正确的举止姿态,矫正不良习惯,达到自然美与修饰美的最高境界。◎站姿自然站姿是人的一种本能。常言说:“站如松”,就是说,站立应像松树那样端正挺拔。站姿是静力造型动作,显现的是静态美。站姿又是训练其他优美体态的基础,是表现不同姿态美的起始点。(一)规范的站姿头正。两眼平视前方,嘴微闭,收颌梗颈,表情自然,稍带微笑。肩平。两肩平正,微微放松,稍向后下沉。臂垂。两肩平整,两臂自然下垂,中指对准裤缝。躯挺。胸部挺起、腹部往里收,腰部正直,臀部向内向上收紧。腿并。两腿立直,贴紧,脚跟靠拢,两脚夹角成60度。这种规范的礼仪站姿,同部队战士的立正是有区别的。礼仪的站姿较立正多了些自然、亲近和柔美。(二)服务岗位中的几种站姿1.规范站姿(如前文介绍)。2.叉手站姿:即两手在腹前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直立。这种站姿,男子可以两脚分开,距离不超过20厘米。女子可以用小丁字步,即一脚稍微向前,脚跟靠在另一脚内侧。这种站姿端正中略有自由,郑重中略有放松。在站立中身体重心还可以在两脚间转换,以减轻疲劳,这是一种常用的接待站姿。3.背手站姿:即双手在身后交叉,右手贴在左手外面,贴在两臀中间。两脚可分可并。分开时,不超过肩宽,脚尖展开,两脚夹角成60度挺胸立腰,收颌收腹,双目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