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演讲论辩技巧 >

第29章

演讲论辩技巧-第29章

小说: 演讲论辩技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的”观点自然就是荒谬的了。赫尔岑就凭这一句话轻而易举地,令人信服
地彻底驳倒了主人的错误观点,迫使主人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改变了自己的
行为。可见运用这种方法反驳也是一种极富力量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反驳的方法还可以分许多种,在论辩中,只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
当的方式进行反驳,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充分地显示出反驳的强大力量。

(刘汉民)


反诘

——驳斥论敌的利器

反诘是将答案隐含在问题中的一种论辩方怯。它简洁明快,内蕴深刻,
坚定有力,因此,人们称它是震慑论敌的利器。本文特着重谈谈反诘在论辩
中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自己的观点。在论辩中,论辩者在运用事实和理由证明自己观
点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反诘可以强化自己的观点。李瑞环同志在天津任市
长期间,一天,他到学生中间去开座谈会。有位研究生提出:“听说现在的
三梯队中有很多高干子弟,人们对此传说很多,意见很大,请问市长您如何
看待这个问题?”李瑞环同志十分从容地答辩道:“这个问题要弄清一个根
本观点。评判谁能当接班人,首先不是看他是谁的儿子,而是要看他够不够
资格。你们传说中有个叶选平,广东省长、叶帅的儿子, 1938 年参加革命
的老干部,解放初的工程师,当过北京市的副市长、国家科委局长、广州市
长。他当工程师时,我当本匠,文化水平比我高,参加革命比我早,为什么
我能当天津市长,他就不能当广东省长?难道就因为他爸爸是高级干部,我
爸爸是农民吗?”李瑞环同志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连用了两个反诘句,突
出地强化了“谁当接班人不要看其父母,而要看其够不够资格”的观点,入
情入理,不容置辩,因而使学生心悦诚服,改变了片面的认识。

二、表达愤懑的感情。论辩者往往要对一些极端错误或反动的观点表现
出愤懑的感情。反诘凭着其句式结构和语气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特定的情境
中能够使论辩者的这种情绪深刻地得到表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
介石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围剿”。由于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的瞎指
挥,红军伤亡极大。一天,李德和博古到前线视察,彭德怀将军指出打阵地
战的方法会导致更大的伤亡,因此应该改变硬打硬拼的战略战术。李德不但
不接受意见,反而竭力坚持自己极端错误的观点。彭大将军当即反驳道:“没
有子弹怎么反击,难道让战士白白地去送死吗?你们的计划造成了大量的牺
牲,难道一点也不感到痛心吗?难道不受到良心的责备吗?”彭大将军这三
个反诘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对李德瞎指挥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无比愤懑之情,因
而犹如滔滔的江水猛烈地冲击着李德的刚愎自用,在这位不可一世的“太上
皇”的脑海中划上了一个长长的“!”号,他悻悻地离开了前沿阵地。

三、反驳荒唐的言论。在论辩中,论辩的一方如果发现对方明显的观点
错误,运用反诘驳斥,就可迫使对方在较快的节奏中接受高密度的信息,从
而认识自己观点上的错误。一次,某校校长的儿子盗窃了学校附近一个体商
店的现金,被店主当场抓获。当店主将这个小窃贼送到其父亲面前时,这位
校长不是首先教育自己的小孩,而是质问店主:“你为什么不保管好现金?
你自己也要负责任啊!”店主反驳道:“按你的说法,难道杀人犯杀了人是
被害人自己的责任吗?”店主这个巧妙的反驳,顿时使这位校长瞠目结舌。
过了一会儿,他连连向店主表示歉意。

不难看出,运用反诘反驳谬误,其反诘的内容都是从对方的错误观点中
推导出来的,因此通过反诘更加放大和突出了对方的错误观点,从而迫使对
方改变错误的观点。

四、扭转被动的局面。有时在论辩中由于自己的某种弱点或失误而处于
一种不利的地位中,运用反诘就可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取得论辩的胜利。抗


日战争时期,小凤仙从天津辗转到东北,嫁给张作霖手下的师长王紫山作姨
太太。由于王紫山贩卖烟土,被张作霖扣留。小凤仙为了救王紫山,找张作
霖的好友张景惠求情,张景惠满口答应。王紫山放出来后,张景惠受日本人
之托,劝说王紫山出任日本人的维持会长,王紫山有点犹豫。此时,张景惠
对小凤仙说:“当年嫂夫人为紫山兄四处奔波,现在就看嫂夫人一句话了,
难道嫂夫人不为紫山兄的前途着想吗?”显然,狡猾的张景惠利用往日的恩
惠“将”小凤仙的军了。小凤仙一时不好回答,思索了一会儿驳道:“紫山
的事情用得着我决定吗?难道紫山的前途就是当日本汉奸吗?”张景惠听
后,满面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拂袖而去。

小凤仙之所以能扭转被动的局面,是因为她将爱国的思想和张景惠当汉
奸的不光彩事实融进了反诘之中,驳斥张景惠,因而产生了一咱不可抗拒的
力量。显然,用反诘扭转被转动的局面,论辩的一方必须抓住对方的致命弱
点,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五、解脱难堪的困境。在论辩中利用反诘还可以解脱自己难堪的困境。
哲学家和天文学家泰勒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边走边思考着天文学上的问
题,不小心掉进了坑里,引起了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其中有一个人讥讽泰勒
斯说:“你自称能认识天上的东西,却怎么连地上的坑也不认识而掉进去了
呢?”泰勒斯从坑里爬起来,镇定地回敬说:”你难道不知道只有站得高的
人才有从高处跌进坑里的权利和自由吗?没有知识的人本来就躺在坑里,又
怎能从上面跌进坑里呢?”听了泰勒斯的话,那些哈哈大笑的人立刻止住了
笑声,那位讥讽泰勒斯的人还向泰勒斯投来了歉意的目光。

泰勒斯很快就摆脱了困境,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他借助反诘的结果。他的
两个反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一个人应该具备思想知识的修养,这样才能高
瞻远瞩,不至于讥笑他人的失误。人们正因为从泰勒斯的反诘中接受了这深
刻的思想信息,因而立刻调整了自己的思想行为。泰勒斯也就这样走出了困
境。

反诘由于直接蕴含着论辩者的思想观点和强烈感情,因此论辩合必须注
意反诘内容的真实性和逻辑性,才能充分发挥其在论辩中的作用。如果忽视
了这一点,就会使反诘丧失应有的力量,甚至会授入以柄,置自己于难堪的
境地。总之,在论辩中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反诘,就一定能够掌握论辩的主动
权,夺取论辩的胜利。

(刘汉民)


排比

——论辩取胜的“排炮”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关联,语气一致的成串的句子
或词组接连地逐一地表达出来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用于论辩,犹如一排排
重型炮弹,出膛凶猛,杀伤力强,又犹如滔滔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令人
折服,所以排比被人们誉为论辩取胜的“重火力”。

在论辩中运用排比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直言排比。

所谓直言排比是指一系列陈述句组成的排比。这种排比一气呵成,从不
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说理透彻,极富鼓动力和说服力。 1848 年,普
鲁士反动政府对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极端仇视。他们以报纸上的文章
侮辱了最高检察官和宪兵为由,对马克思提起公诉,在被告席上,马克思以
凛然的正气,铁一般的事实驳辩道:

“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
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
舌。。。我坚决驳斥非难我们的卑鄙无耻的说法,我认为这种非难是出于无
知。尽管这些先生们以为自己很伟大,但是在现代重大的斗争中,他们却算
不了什么,根本算不了什么。”马克思连用四个排比句,全面透彻地驳斥了
反动政府对他们的诬陷,气势磅礴,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因而致使反动检
察官无言对答,狼狈不堪。

二、反问排比

用一连串的反问句组成排比反驳论敌,感情充沛,气势夺人,具有极强
的攻击力,使人不可驳辩。1983 年初,国营某农场进行改革,取消工资制,
实行承包经营联产计酬制。少数人一时想不通,认为是新来的场长兼党委书
记砸了他们的铁饭碗。一些人在不怀好意的人的挑唆下,气势汹汹地来到了
场长办公室,严厉地责问场长为什么要取消工资制。场长反问道:“联产计
酬不好吗?难道你们不愿意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吗?难道你们不愿意多
增加自己的收入吗?难道你们不愿意改善自己的生活吗?联产计酬虽然打破
了大锅饭,但是只要我们发挥了自己的积极性,收入不但不会减少,而且只
会增加,生活也就会逐步改善,我相信大家会理解这一点的。”听完场长的
话,那些人无言辩解,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场长办公室。

那些人之所以很快又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场长办公室,这是场长巧妙地
运用反问排比产生的奇效。场长将联产计酬的优越性寓于反问排比句,使那
些人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动,从而从思考中认识到了联产计酬的好处,放
弃了自己的错误观点。

运用反问排比,一定要注意反问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者将无可辩驳的
事理寓于反问,或者将对方的真实意愿寓于反问,或者将可靠的事实寓于反
问,这样就能产生震动效应,强烈地引起对方反思,使对方叹服。

三、假言排比。

运用假设句组成的排比称为假言排比。运用这种排比无论表达事理,驳
斥谬论都具有独到的功效。《战国策》记叙了燕昭王苦于求贤无路,向郭隗
求教的故事。郭隗答辩道:“如果能恭敬地亲自侍奉贤士,把贤士当作者师,
那么强过自己百倍的人就会到来;如果办事勤谨,劳苦在人之先,休息在人


之后,那么强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如果别人做事自己也跟别
人一样动手做,那么与自己才德差不多的人就会到来;如果自己
不动手做事,只是高傲地用眼睛示意,用手指挥别人做,那么只有服役的仆
人才能到来;如果态度横蛮粗暴,随意打人骂人,那么只有唯命是从的奴
才才能到来。”

郭隗一连用了五个假言排比句十分详尽地论述了招贤与态度好坏的关
系:态度越好招来的贤士才能就越高;态度越差,招来的人才质量就越低劣。
燕昭王听后茅塞顿开。

运用假言排比驳斥谬论和论辩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使假设句符合事
理,二是要层层递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假言排比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了排比在论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掌握了以上几
种排比形式,就可充分发挥排比在辩论中的排炮作用,真正使其成为名副其
实的重火力。

(刘汉民)


论辩良方

——类比反驳

论辩就是通过双方的辩论,辩明是非,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观
点,运用类比反驳往往能收到这种效果。类比反驳是根据事物的相同点用已
知事情说明未知事物,它能启发人的思维,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它也可以
抓住要害,迫使对方主动放弃错误主张。

古今中外这种成功的论辩事例俯拾皆是。例如我国古代齐国邾石父,因
为谋反叛乱被杀。齐宣王还准备连坐杀尽他的全族。邾石父的族人只好求救
于艾子。艾子对齐宣王说:“邾石父这个人包藏祸心,谋反叛乱,大王把他
当众杀掉,这是完全应该的。不过,干这坏事的只有邾石父自己,他的族人
没有参与,没有罪过。大王你要把全族的人斩尽杀绝,这能说是仁德的君王
所应当做的吗?”齐宣王争辩说:“这不是我本人的意思,是前辈君王定下
来的法律明确规定的,《政典》里有这样的话,‘凡与叛乱同家族的人都必
须杀掉,不得赦免。’”艾子反驳道:“我也知道大王是出于不得已的,请
听我再说两句,过去公子巫是大王的至亲,大王也就成了叛臣的宗族了,按
照前辈君王定下的法律,大王也应该连坐问罪。”齐宣王忙站起来说:“你
不用再说了,我这就赦免他们罢了。”

不难看出,艾子这里动用了类比反驳术,即公子巫犯有叛乱罪,按前辈
君王定下的法律与公子巫同宗族的人也应该被连坐问罪,但大王与公子巫同
宗,并没有问自己的罪,那么邾石父虽犯有叛乱罪,按前辈君王定下的法律,
邾石父的族人也应该被连坐问罪,但由于大王自己都没有执行先王的法律,
所以也不应再依先王法律问邾石父族人的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艾子通
过齐宣王族人公子巫叛乱事件与邾石父叛乱事件相类比,击中了齐宣王的要
害,不容置疑地说明了不应连坐邾石父族人的道理,从而迫使齐宣王放下屠
刀,这不能不说是类比反驳在论辩中所产生的巨大的逻辑力量。

类比反驳的作用不正如此,有些场合,它还可以置对方于窘境而不失分
寸。例如香港茂隆皮行与一英商签订了一个合同,订购十万只皮箱。货到后,
英国老板故意刁难说皮箱不都是皮做的,里面有木头,因此不是皮箱。官司
打到了法庭上。冯云锦律师担任茂隆皮行的代理人。在法庭论辩阶段,冯云
锦律师拿出一块金表问英国商人和法官是不是金做的,他们回答只镀了一层
金。冯又问叫不叫金表,他们都说叫金表。冯说:“既然如此,金表只镀了
一层金叫金表,那么皮箱只包了一层皮,为什么不能叫皮箱呢?”显然,冯
云锦律师动用的也是类比反驳,有理有句,很有分寸,彻底地驳倒了英国老
板蛮横无理的刁难,使其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窘境,只得依法向茂隆皮行赔款。
可想而知,冯云锦律师如果不是动用类比反驳,是很难赢得这场官司的胜利
的。

动用类比反驳,要注意掌握有关对象的丰富知识和共同属性。相类比对
象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愈多,共同属性之间要有必然联系,否则就难以发挥出
应有的力量。

动用类比反驳还要防止机械类比错误。所谓机械类比错误就是把两个本
质上毫无联系的对象生拉硬扯地拿到一起进行类比。这种反驳毫无力量,往
往将论辩引入歧途。例如有两个人在一起谈论报刊杂志的质量问题,甲说:
“某杂志的发行量很大,且学术性强,是一本质量高的好杂志,”乙不以为


然地反驳说:“武侠小说,淫秽的爱情小说发行量大,都是质量高的吗?”
显然,乙的反驳是机械类比,这是因为学术杂志与武侠小说,淫秽的爱情小
说没有可比之处,学术杂志发行量大是以质量取胜的,淫秽书刊发行量大是
迎合某些读者的低级趣味的,根本无质量可言,所以怎么能生拉硬扯到一起
进行类比呢?

(刘汉民)


论辩中的“连珠问”

论辩双方各持己见,一般情况下,都是强调自己论点的正确,驳斥对方
论点的错误。但是,有时也可以变换战术,用“连珠问”给对方设下一个“连
环套”。

阿富汗民间故事里有一个《聪明的法官》的故事:
有个年轻人出远门前,把自己的积蓄一百卢比寄放在一个老头那里,出

门归来时,老头却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