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演讲论辩技巧 >

第3章

演讲论辩技巧-第3章

小说: 演讲论辩技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周怡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反映出新时代的女性
敢于向传统习惯势力挑战,具有昂扬奋发、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从语言表
达上来看也显得简洁有力、警策动人,同时又富有情趣。

三、点石成金。此法适用于论辩中把论敌奚落讥诮自己的话,巧妙地加
以改造,然后拿去回敬对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例如,周恩来同
志在南京与国民党反动派谈判,没几个回合,就把敌人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
国民党代表恼羞成怒,声嘶力竭地说什么同共产党代表论战是“对牛弹琴”。
周恩来同志淡淡一笑,慢条斯理地接过话头,说道:“对,——牛弹琴。”
他在“对”字后面作了很大的停顿,这样就把敌人的叫嚣比喻为“牛弹琴”。
周恩来同志略施小技,点石成金,敌为我用,以毒攻毒,堪称绝妙反讥。

四、推陈出新。在口语交际中,有时对某些已经陈旧的寓言典故进行加
工改造,挖掘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新意,化腐朽为神奇,推陈出新,可以使谈
话别开生面。例如, 1958 年1 月上旬,毛泽东同志在杭州同上海的几位老
知识分子深夜长谈,在谈到《登徒子好色赋》时,幽默地说:“登徒子取了
一个丑媳妇,但是登徒子始终对她忠贞不二,他是模范地遵守〈婚姻法〉的,
宋玉却说他好色,宋玉用的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在这里毛泽
东同志为登徒子翻了案,指出登徒子对爱情的态度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


的,使这个陈腐的寓言故事具有了新意,也使谈话妙趣横生。

总之,在口语交际中妙用点化法,可以使你的谈吐更新颖隽永、文雅风
趣、辞锋犀利深刻。它可以象神话传说中吕洞宾的“点金术”一样,增添你
口头语言的艺术魅力。

(黄中健)


增删调换创妙语

在交际中,人们总希望能把自己的话说得新鲜、巧妙一些,以期产生特
殊的表达效果。要达此目的,方法自然多种多样,而将某些“现成话”(如
对方的话、社会流行语、诗词、戏文等等)拿来进行增、删、调(tiáo)、
换,则不失为其中一法。

增相传汪精卫因谋刺摄政王载沣而被捕时,曾口占一绝:“慷慨燕歌
市,从容作死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后来汪精卫堕落成汉奸卖国
贼,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咒骂。在一次抗日宣传演讲会上,有位演讲者作
了这样一段演说:“过去人们都称汪精卫是‘革命英雄’,不过今天我却要
拿这位‘英雄’的豪言壮语来添几个字,算是对他的回敬:当时‘慷慨燕歌
市’,曾羡‘从容作死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话声刚落,台下掌声雷动。这位演讲者将汪精卫的诗拿来,仅添八个字,便
对这个曾经以“英雄”自我标榜的大汉奸作了辛辣的讽刺,其力量不啻一柄
锋利的匕首。

这几年,少数干部经不住改革开放的考验,忘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
的一贯宗旨,一切向“钱”看,或钻政策空子,大搞“官倒”,或利用职权,
受贿索贿,或挥霍、挪用公款,甚或贪污犯罪,以身试法。谈到这些人,人
们常气愤地说:“他们哪里是‘为人民服务’?完全是‘为人民币服务’!”
这个“币”字一加,就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这些人的腐化变质,其鞭挞、批判
力量远胜于长篇大论。

删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富翁,贪“好客”之名,却又吝惜酒饭。
一天,几个文人来他家做客,等了好久,主人才命伙计端出两盘水晶藕。客
人们饿极,三两筷子便把两盘藕吃了个精光,可再也不见上菜。此时,一客
人念着李白两句诗:“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唯有水晶盐。”接着说:“太
白这两句诗,要是删掉四个字,就同今日宴会情景相合了。”众人忙问如何
删法,这客人随即琅琅诵道:“客到但知留,盘中唯有水。”满座大笑不已。
这客人将李白诗句信口拈来,仅删四字,便恰如其分地形容了眼前光景,对
主人既贪名又吝啬的癖性作了巧妙的揶揄,十分诙谐有趣。

调可以是调整句读,也可以是调整词序。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派飞机轰炸南开学校,把校舍变
成了一片瓦砾。见此情景,有人对学校能否继续办下去表示了怀疑,说:“南
开,变成了‘难开’。”校长张伯苓先生(现代著名教育家)却不以为然,
说:“难开?那可要加一个标点:难,开!”把“难开”变成“难,开”,
这一点之加,使语意迥异,巧妙而有力地回击了悲观论调,显示了张先生为
教育事业而不畏艰难困苦的豪迈气概和百折不回、顽强奋斗的决心。

也是在抗战时期,有一次,日寇在某沦陷区街头刷出这样一条标语:“有
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谁知第二天标语上被人加了一个逗点,成了:有粮
食不卖,给八路军吃!”针锋相对,把敌人的反动宣传改成了人民与子弟兵
团结抗日的革命宣传,给了嚣张的顽敌以当头一击!

这是调整句读的例子,再看调整词序的例子。

谈到“文化大革命”,许多人痛心疾首,感慨万端,说:“那不是‘文
化大革命’,而是‘大革文化命’!”请看,仅仅把“文化大革命”五个字
的次序作了点颠倒更动,便对“文化大革命”这场错误运动做了彻底的否定,


真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发人深思。

有位老干部的儿子即将出国到西德留学,临行前,做爸爸的对儿子说:
“那里是马克思的故乡,可也是花花世界。到了那里,你可不能丢了马克思,
变成了‘思马克’唷!”“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名字,而“思马
克”(马克是西德货币名)则意味着向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看齐。这句
话告诫儿子到了外国后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坚定对马克
思主义的信仰,谐中寓庄,意味深长,其家教艺术令人称道。

换1957 年春,毛泽东同志南下巡视,听说有些人为评级别、争薪水而痛
哭流涕,闹得不像样子。后来在济南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专门为此作了一次
讲话。他在讲话中批评这些同志说:“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
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
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见
《毛泽东选集》第5 卷420 页)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巧妙借用古戏唱词“男
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根据需要把“伤心处”换成了“评级时”。
这一换,便对那些要地位、闹待遇的人做了善意的讽刺。这种批评方式,幽
默诙谐,妙趣横生,被批评的人自然乐意接受。

生活中将成语换个字变成妙语的例子也俯拾即是。如赞扬某个孩子会踢
毽子是“得心应脚”,批评满口脏话的人是“出口成脏”,批评随地吐痰者
是“无所不痰”,批评楼上住户乱泼脏水是“居高淋下”等等,都使人觉得
新奇有趣,不落俗套。

语言贵在创新。上述诸例说明:别具匠心的增、删、调、换,是交际中
创造妙语,新人耳目的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语言技巧。

(王培焰)


“白杨树”与“真由美”

——比喻的妙用

在现代生活气息中,人们对说话已不满足于讲得清楚,表达明白,而发
展到讲究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喻说,在这方面能开辟广阔的锦绣前程。

反应特征,富有情趣。电影《牧马人》的主角许灵均从西北黄土高原来
到北京,探望几十年未见面的回国旅游观光的父亲。有一天,许灵均掏出一
张全家福(照片),父亲的女秘书指着照片上的小女孩,说她长得像“真优
美”(日本著名女演员)。而孩子的母亲,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在家里
总说女儿长得像白杨树。对小女孩使用比喻的不同反映出她们不同的特征,
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农家妇女的纯朴形象,一个高贵女子的现代风采。正是这
些特征化的比喻,才给人亲切、真实的感觉。

生动传神,印象深刻。一位老先生,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谈到开动脑筋
的重要时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这好比我们做馒头,要有一个面团,
同时要有一些发酵粉,然后面团就发啦。光有面团,没有发酵粉,发不起来;
光有发酵粉,没有面团,也发不成。你死记硬背,只能是给他一点面团,光
有面团在那儿,它不发,又有什么用呢?”用面团比喻掌握知识,用发酵粉
比喻开动脑筋,恰如其分,生动传神,使人们对抽象的掌握知识与开动脑筋
有了可想、可见、可触的感觉。设想,如果者先生直说,死记硬背不是一个
好办法,学生用这种办法读了很多书,但是不动脑筋,有什么用呢?就显得
呆板、乏味,激发不起人们回味的热情。

消除疑难,鼓舞斗志。毛泽东是以喻说理的大师,他的精彩比喻,人们
至今还记忆犹新:反动派就像灰尘,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反
动派是纸老虎,貌似强大,其实外强中干,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新中
国是喷薄欲出的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要蒋介石抗日,就像让毛驴
上坡,要前面拉,后面推等等,这些比喻,曾经以神奇的力量,消除人民的
疑难情绪,鼓舞人民的革命勇气和斗志,以至我们一读到它,就想起那激动
人心的战争年代。

以浅喻深,意味深长。关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关系,有位老先生用通
俗易懂的比喻说:“有的百货商店,商品种类繁多,货架琳琅满目。不过,
塑料制品跟锅碗瓢盆放在一个架上,未免杂乱一些。这没关系,重新摆一摆
就好了。还有的商店,东西摆得蛮整齐,塑料制品归塑料制品,锅盆归锅盆,
可就是东西不多,有的货架竟摆不满,你说顾客愿意进去光顾吗?最糟的商
店,就是东西卖光了,还不快点进货,货架上空荡荡的。”第一类商店,有
货摆得不是地方,它比喻文章有内容,只是结构安排有点毛病,这种文章不
难改,改了就是好文章。第二类商店,尽管东西摆得是地方,可东西太少,
没有人愿意进去光顾,它比喻文章的结构还可以,可是内容贫乏,不值得一
看。第三类商店没东西,比喻文章空洞无物,最要不得。老先生的比喻,不
仅贴切巧妙,言简意赅,而且使人浮想联翩,深化思绪,增加情趣,对知识
执著追求。

比喻描摹,形象易懂。当最初发明电话机时,爱迪生是这样对高贵的宾
客们说的:“如果能有从爱丁堡到伦敦那样长的狗,那么只要在爱丁堡拉着
它的尾巴,它就会在伦敦叫起来的。电线的传达就像狗的身躯一样。”爱迪
生用比喻来措摹,把当时十分抽象的电话机刻画得简单易懂,惟妙惟肖,使


宾客感到亲切、形象、生动、有趣。

摆脱困境,出奇制胜。在纽约国际笔会第四十八届年会上,有人向陆文
夫提问道:“陆先生,您对性文学怎么看?”陆文夫清了清嗓子说:“西方
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
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打开盒子。”睿智的比喻把一个敏感束手的难题解
答得既简练又圆满,既形象又生动。他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不同生活习俗说
明了文学作品具有民族性。陆文夫的绝妙比喻博得了与会者雷鸣般的掌声和
欢笑声,反应之强烈、气氛之活跃为本届年会所罕见。

喻说是一门说话艺术,它具有形象逼真,鲜明生动,表现力强的特点。
在具体运用喻说时,还必须注意:

一、要精。精的要求首先是准确,即比喻事物和被比喻事物之间必须有
沟通点。如果沟通点不准、不合,比喻的说服力就不强。其次是简明,即比
喻要简单明了,一点即破。再次是贴近,即比喻要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

二、要巧。巧的要求一是机趣,二是自然。所谓机趣,说是指比喻要构
思新奇、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所谓自然,就是指引发毫不牵强附会,承接
顺畅自如。

(张贵元)


“别解”——使谈吐诙谐的妙法

幽默诙谐的话语能使人愉悦,为交谈注入兴奋剂。生活离不了幽默,言
谈少不了诙谐。然而有的人能妙语联珠,诙谐风趣,令人捧腹;有的人却谈
吐平淡,让人乏味,有如平静的水面,没有一点涟漪。朋友,你想使自己的
谈吐诙谐风趣吗?那么,你不妨用用“别解”法。

所谓别解,指的是故意对某些词句的意思进行歪曲的解释,以满足一定
的言语交际需要。别解,往往会造成幽默风趣的言语特色,叫人忍俊不禁,
从而增加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比如《文汇报》(一
九七九年二月十日)报道说,在一个座谈会上,有几位同志为鬼戏鸣不平,
说是神戏上演了,所谓妖也上舞台了,唯独鬼戏未见登台。一位同志脱口而
出:“这叫做‘神出鬼没’”,妙语解颐,满座风生。这位同志用的就是别
解法。他对成语“神出鬼没”进行了别解。作为成语,“神出鬼没”是“出
没无常,不可捉摸”的意思,这里却别解为“神(仙戏)出(现了),鬼(戏
还)没(有上舞台)”。再如,一位少女问自己的情人:“小张,你怎么夏
天胖,冬天瘦啊?”小伙子应声而答:“这叫热涨冷缩嘛!”一句话逗得姑
娘咯咯笑个不停。这里小伙子对“热涨冷缩”作了别解。

词语有它固定的含义,绝大多数不能按其字面的意思来机械解释,而别
解却偏偏“顾名思义”,突破人们固定的思路或者说跳开常理,从而产生幽
默感。1945 年,郭沫若先生有一次在重庆同著名画家廖冰兄(笔名)等同桌
吃饭,当他得知廖氏因同妹妹(名“冰”)相依为命,故自名“冰兄”时,
故作恍然大悟地说:“哦!这样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名郁达,邵力
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郭老在此就是用“廖冰兄”一名的来由来别解“郁
达夫”和“邵力子”,附会新奇,闻之令人喷饭。

静态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之下使用就转化为动态
的。动态词语一般则变成单义的了。别解法却利用语言的多义性,明知是甲
义,偏理解为乙义,有意混淆它们,求得言谈的活泼生动。如:A 正呆坐着,
B 走过来同他闹着玩,在他头上摸了一把,A 说:“欺负人家干吗?”B 微笑
答曰:“欺负人家与你何干?”B 的答话使得A 也不由地笑了,小玩笑开得
很是成功。我们知道,代词“人家”可以指别人,也可指说话人自己,A 说
的“人家”很明显是后者,但B 却故意将“人家”理解为前者,这样,既是
“别人”,当然与“你”没有什么关系!诙谐风趣,使人赞叹。

别解除了经常“顾名思义”、“利用多义”之外,还常利用音同音近的
谐音。比如谐音歇后语即是用这种别解手法创造成功的,当你使用这些歇后
语时也就是在不自觉地使用别解法了。如:

嗑瓜子嗑出臭虫来——什么仁(人)儿都有

石头蛋子腌咸菜——一盐(言)难进(尽)

一二三五六——没四(事)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别解风趣活泼效果的产生在于故意曲解某些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