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演讲论辩技巧 >

第37章

演讲论辩技巧-第37章

小说: 演讲论辩技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忌乏味做菜要有味,讲话也要有味,讲话乏味,如同嚼蜡,叫人怎
不瞌睡!毛泽东说过:“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
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象个瘪
三吗?”严肃的道理同样可以在笑声中讲,而且往往要比乏味的说教更易使
人接受。所以,讲话要诙谐、幽默一点,引人发笑,甚至能让人在笑声中品
出深长的意味来,这样谁还会顾得打瞌睡呢?寓庄于谐,言之有趣,是值得
提倡的。

六忌晦涩有人讲话用的是书面语言,有的讲话还充满了行话术语。使
人感到晦涩难懂。殊不知讲话是倏忽即逝的,听众遇到陌生的词语,别说不
可能查找工具书,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因此,如果讲话必须涉及听众
难懂的内容,就必须当场解释清楚,而且尽量避免使用书面用语,更不要“文
夹白”。总之,发言稿不是供人读,而是让人听的,所以要用口语语体,正
如列宁说的:“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
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这就叫言之有体。

七忌冗长文章贵短,讲话更应该长话短说。开会讲话面对更多的人,
废话浪费时间也更多,听众不是读者,除非打瞌睡、他得陪着你坐失时间。
(瞌睡还不完全浪费时间)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举过长话短说的例子,那就是斯大林在1941
年7 月3 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广播演说,全文不到4 千字。我们还知道,恩
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只有1260 个字;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
典礼上的讲话只有652 个字;林肯的葛提斯堡演说只有10 个句子,从上台到
下台还不到3 分钟,却赢得了15000 名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份讲话稿后


来被用金字铸在牛津大学校园里,奉为英语演讲的典范。

发言讲话有时间的限制,发言稿、讲话稿也应该有字数的限制。一般来
说,中速的大会发言每分钟可以讲200 个印刷符号,可以据此来估算发言稿
的字数,以便做到要言不繁,言之有时。

八忌废话讲话要讲效用,“用”是讲话的目的,所以讲话稿是一种实
用文体,旨在对一次会议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套话成堆,废话连篇,只能起
消极作用,如果说假话、大话,那就更要起副作用,甚至反作用了。讲话不
单是“讲什么”、“怎么讲”,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讲”,要解决问题,言
之有用。

九忌失礼有的人讲话不了解听众的职务、水平,不注意会议的环境和
背景,甚至不顾及本人的身份和在会议上的地位,这就难免在内容、措辞、
语气、口吻等方面不妥善、不贴切、不礼貌、不恰当。讲话也要知己知彼的。
只有知己知彼,不卑不亢,才能言之有礼,言之有当。

十忌离题知己知彼的“彼”,还应该包括会议的宗旨,也就是会议需
要解决的中心议题。会议上的讲话,既要有个性,又要有共性,也就是既有
自己的鲜明主题、独特风格,又共同形成会议的主旋律,齐唱大会的主题歌;
既为一部分听众侧目倾心,又为全体与会者注目关心;既各自解决一部分问
题,又一起为会议的主旨服务。知己知彼,言之有宗,是讲话成功的关键;
而不知已不知彼,游离于大会主题以外的讲话,是十次有十次要失败的。

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言之有体、
言之有时、言之有用、言之有礼、言之有宗等“十有”的要求来看,言之而
不叫人打瞌睡,似乎是很起码的要求了,那么,就请你的讲话做到“十忌”
吧!

(中立)


刘大请客,何以不欢而散

在我们的言语交际中,常常听到有人这样的抱怨:你理解错了,我说的
话不是那个意思。

诚然,造成误解可能毛病出在听者一方,不过,作为言语传播的主体—
—说者,又该负什么责任呢?

交际传播理论告诉我们: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有“编码”和“译码”过
程,就是说传播者(说话的人)需先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进行“编码”——
借助言语符号(信息载体)传播出去。接收信息者(听话的人)感知后,经
思维加以“译码”,才能理解。但是,“编码”与“译码”之间不能划等号,
即是说,听话的人并不是“原原本本”地接收说话者的“意思”。非但如此,
在特定的场合下,说话的人的本意甚至会被曲解而生出是非来。有一例可证。

相传有个叫刘大的人,时值60 高寿,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计,于
是乎大摆酒宴,特请至交好友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四位来家做客。

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一概准备就绪,但是赵六迟迟未到。刘大见大家面
有愠色,自己也十分不安,于是脱口而出:“该来的还不来?”

在座的张三听了这话,心头为之一颤,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该来的还
不来——这老兄此言何意,莫非我等是“不该来”而硬要来吃喝的不成?于
是起身告辞。走了一位。

其实,刘大既然舍出钱来设宴请客,就绝无说“不该来”的意思。冤枉!
如果刘大说“该来了还不来?”——只改一个语气词,那么决不会出这麻烦。

照理说,气走了一位好友,刘大该应接受教训了,谁知这位老兄一着急,
又冒出一句更不得体的话:“哎呀!不该走的,怎么走了?”

糟了。李四一听,火上心头(他见张三走了,业已情绪波动,思维多向
而敏感)。心想:刘大搞什么名堂!这不是分明在下逐客今吗?张三不该走,
那么该走的是我了——难道是来乞讨酒肉的不成。于是愤愤然拂袖而去,第
二位也走了。

显而易见,刘大只要稍加斟酌,将“不该走的”的“的”字去掉就不会
惹朋友生气。多用了一个不起眼的结构助词“的”,则伤了好友,好不窝囊。

此时,宴桌旁只剩下王五了,虽有些迟钝,但在五里雾中也诚惶诚恐;
刘大见此情景,颇觉不妙,极力想挽留最后一位客人,可惜又弄巧成拙,慌
慌然说了一句:“你看,我又不是说他,”

王五听刘大说完,似乎全明白了:“噢,你不是说他,那就是说我了,
还讨什么没趣。”于是头也不回被气跑了。第三位,即是最后一位也走了。

哎,刘大老兄,你如果说:“你看,我又不是说你们。”还会有这扫兴
吗?

说话之道大抵最忌不分场合对象信口开河。象刘大这种所谓“有口无心”
者,正是忘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俗语说“大意无忤”“言辞无犯”,
也正是叫说话者留心听者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措辞要推敲,语气要婉顺,并
且随时调节语言“透明度”。刘大请客,客人最为敏感的是吃请与否上,这
条神经绷的最紧,主人稍稍失礼或言不由衷,就会立即挫伤客人的自尊心,
明明好意也会落个小气、吝啬。事实上,刘大只要改动4 个字,斟酌一下语
气,那寿宴即不会不欢而散。

看来,只顾说不管听的人,要从刘大身上吸取点教训呢。


(徐燕平)


马克·吐温为什么结结巴巴

专家们认为:与人谈话最困难的,就是应谈什么话题。交谈者善于寻找
交谈的话题是拓深交谈内容的先决条件。当马克·吐温还是一个不大知名的
小说家时,有人把他介绍给后来成为美国第十八届总统的格兰将军,两人握
手后,马克·吐温竟然想不出一句可讲的话,而格兰特将军也保持平日的那
种缄默态度。最后还是马克·吐温自找台阶,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将军,
我感到尬尴,你呢?”

当然,你完全不必为专家们的结论和名人的挫折所困惑。你只要掌握一
些成功的秘决,进行有效的练习,也会如愿以偿,在人际交往中架起双向交
流的“桥梁”。

一、任何题材都是良好的话题

事实上,任何题材都可以进入你的交谈范围,即使最平凡的生活仍会提
供给你大量的话题,问题是你要不存在偏见,并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意。你
可以和别人谈论生命和爱情,生活与青春;可以谈论足球、篮球、乒乓球;
可以谈论象棋、围棋、桥牌;可以谈论烹调、时装、家具;可以谈论节日和
孩子;可以谈论旅游和卫生;可以讨论书籍报刊、戏剧电影、时事新闻、国
家政治;可以讲述轶事趣闻;可以发表新思想,新观点,可以交换彼此不同
意见。。总之,你要选择各种话题,优美的,精纯的,平凡的,这都会受到
欢迎。

二、说好第一句话至关重要

恋爱中,情人的第一眼非常重要,这一眼往往决定恋爱的成败。这种现
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带有鲜明的情绪色彩,
影响人的认知,从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说好第一句
话,就象掘井时选点的第一炮。打好了,打准了,话题就会象源源而来的泉
水滔滔不绝。不然,非费尽周折不可。

从口头语言的特点来看,交谈是一种随意性很强的动态过程。交谈中,
口头语言的使用,不比书面语文的使用有从容的思考时间,还可以反复修改。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可低估语言的杀伤力。所以,第一句话一定说
得得体,不然,也许会使本可以进行下去的交谈早早天折。第一句话的精粗
优劣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水准。

三、学会相机转移话题

在对对方兴趣、爱好、性格等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用几句话试提出双方
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成功的经验是:将话题不断转变,经济,时事,生活,家庭。。。在每
一个话题上不能费时太多,点到为止,留意对方的语言,表情,手势的变化,
从中观察对方的热烈或冷淡的反映。外国有位名骑手,很厌恶记者的采访,
常常将记者拒之门外,不欢迎,不接待。有一次,有位记者采防他的时候,


问道:“你的左蹬比右蹬多放几只眼?”原来,骑手在圆形跑道上疾驰的时
候,为了克服离心力的作用,总要把左脚蹬放得长一些。这位名骑手听记者
这么一问,十分惊奇,他怎么这样内行呀?于是他一反常态,高兴地和记者
攀谈起来。

四、寻找话题提炼话题

寻找话题的过程,就好象地质队员在群山丛岭中寻觅宝藏。需要毅力,
更需要技巧和方法。

一般来说,初次见面,双方都会筑起某种保护自己的“墙壁”,同时,
双方都有一种了解双方的愿望,彼此也都特别注意对方的言谈举止,你在和
朋友初次约会前,最好从“红娘”或了解对方的人那里寻找一些有用的话题,
这样,你就可以因近及远,有的放矢展开话题,使两颗心早撞击,迸发出爱
情的火花。

你在异乡,在车厢里,在船舷边遇到陌生人,可请问对方的籍贯、职业。
知道了对方的籍贯和职业,做可尽量谈论那些对方感兴趣,也有所了解的话
题。

当你走进陌生人家时,应当留心观察,就地取材,找出能够帮助你了解
主人的线索。比如他家里挂什么画,有什么书,听什么录音磁带,有什么摆
设等等。书、画、摆设很能代表主人的兴趣、爱好甚至个性。然后,找出那
些你和对方都感兴趣的东西作为话题,进而逐步转入实质性的交谈。

提炼话题才能深化交谈的内容。提练话题的最好办法是勤奋,勤看、勤
听、勤思、勤记。你每天应花点时间读报看杂志,听广播,看电视,对其中
的重要新闻,名言警句,喜爱的栏目,能有意识地记住。你还必须乐意同别
人交往,获取你所需要的人际信息、生活信息、学术信息。

善于寻找交谈的话题,也是人的一种本领,它有助于加快双向的交流,
双向的理解,从而奠定你交际成功的基础。

(千里驹)


避免无意义的争辩

生活中常遇到这样一种人:他自恃口若悬河、能说会道,于是处处发表
“高见”,时时与人争辩。其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具有非凡的口才、非等闲
之辈。

倘若你碰上了这类“演说家”、“争辩癖”,怎么办呢?摆开架势与他
争个水落石出、辩上一清二白吗?不,那样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无益
的,明智的方法是尽力避免与之争辩。这是因为:

假如争辩的结果你输了,他赢了,这就无形中助长了他那妄自尊大的气
焰。以后他会变得更不可一世,更热衷于耍弄语言的权术去挑逗别人,这不
仅有害于他本人,而且也增加了周围环境的喧闹与不安。同时,你如果争辩
失败,心情也一定会十分沮丧,必然影响身心健康。

假如争辩的结果你赢了,他输了,这无疑是捅了马蜂窝。他会因此而耿
耿于怀,日夜伺机报复——因为你伤害了他那妄自尊大的病态的自尊心,岂
能善罢甘休?这样你就结下了怨仇。而与人结怨,总非上策。

此外,参与无谓的毫无意义的争辩,还要空耗时间与精力,这也是得不
偿失的。

因此,林肯曾经告诫他的下属:“你们的工作,难道不够繁忙吗?为什
么还有多余时间,去跟别人争辩呢?况且互相争辩,总是得不偿失。”

那么如果遇到喜欢争辩的人怎么办呢?

其一,一笑置之。不管他对你发表什么高论,你都不要表示赞成或反对,
而只是对他一笑置之,然后设法转过身去离开他。

其二,表示同意。如果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管对方发表的意见是正
确还是错误,是深刻还是浅薄,是有见识还是愚蠢可笑,你一概无条件地表
示同意,然后有礼貌地对他说一句:“对不起,先生,我有急事,不得不告
辞了。”

然而茫茫人海,充满了矛盾与纷争,有时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争辩却是
不可避免的。这时,倘若你不据理力争,或者个人的名誉遭到诋毁,或者集
体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你得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与之争辩。

不过,即使进行这样的争辩,你仍然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防止感情用事,防止恶语伤人。有些人一开口争辩,便脸红脖子
粗,肝火旺盛,怒不可遏,感情的潮水淹没了理智的堤岸。于是种种挑逗性
的、侮辱性的语言便脱口而出,结果不是争辩问题、弄清是非曲直,而变成
了互相攻击、相互辱骂。这是争辩的大忌。参与争辩的双方一定要保持冷静
的头脑、温和的态度。要记住争辩的目的是寻求真理,而决不是为了诋毁对
方。成功的争辩应当是既弄清了问题,又保持了友谊。

第二,观点鲜明,语言清晰,双方之所以会引起争论,主要是对某一问
题观点不同,意见分歧。因此争辩就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简洁明
快的语言,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倘若观点模糊不清、语言拖泥带水,你
在争辩中就会不堪一击,迅速败下阵来。

第三,论据充足,对比说理。争辩就是说理,因此就要力求摆出充足的
论据。“事实胜于雄辩”,不管他怎么能言善辩,事实、充分的事实都足以
使他认输。此外,争辩中要尽量采用对比式的说明,使对方的错误和自己正
确的意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容易说服对方了。


我们要学会争辩,但更要学会避免争辩。因为我们需要宁静,需要友谊,
需要携手共进,而争辩则往往是有损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