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演讲论辩技巧 >

第40章

演讲论辩技巧-第40章

小说: 演讲论辩技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方式。

(万一平)


演说口娱及其补救

(一)

按西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公众演说称呼听众的顺序一般是:“女士们,
先生们”。据说,在一次演说会上,法国某城市市长才开口讲到“先生们,
女士们”时,会场顿时一片哗然。次日,在上诉未得到市政府受理的情况下,
愤怒的女士们又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以抗议市长对妇女们的不
礼行为,最终迫使市长不得不亲自出面陪礼道歉。

演说中诸如此类的语言现象,人们常常称之为口误。顾名思义,口误不
是明知正确而故意说漏嘴、开皇腔,而是明知正确而无意说错,或者是只需
稍加思索即知不该说而说了不妥当的话。演说里经常出现的口误,大凡有这
样几种情况:

语法方面的口误。其主要表现是:发音不正确,如一时疏忽,误将“卢
梭”读成“卢俊”,误将“恬不知耻”读成“括不知耻”,误将“中东局势”
读成“中通局势”;遣字不准确,如该用“批评”的地方则用了“批判”,
该用“逝世”的地方则用了“死了”;句子成份不完整,如说“在上级党委
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词语搭配不妥当,如说“他们在劳动中,
发挥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事理方面的口误。有的是因粗心大意而说了不合事实的话,比如:在一
次演说中,美国前总统里根竟然说“80%的空气污染来自树木和植物”;在
某单位召开的党的生日庆祝会上,某公竟无意识地将建党时间说成是1912
年;有的是因疏忽说了不合逻辑的话,如某学生一次演说中就有这样一句:
“奔驰在崎岖不平的平原上。”

时境方面的口误。有的话虽没有语法和逻辑方面的口误,但与习俗相悻
或不符合特定的时机和情景,也未必是适宜的,这种情况也当属口误,上述
法国某市长的称呼语就是一例。

上述种种口误现象在即兴演说中是比较普遍的,就是在有准备的脱稿式
和宣读式演说中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就整个演说来讲,一时口误虽然不致
全盘皆输,但产生的危害后果是断不可不屑一顾的。大家知道,尽管里根是
位很有经验的演说家,但他也免不了常受口误之苦。例如,他对公立中学教
授“进化论”持怀疑态度,建议改教“创世说”,这使许多科学家感到沮丧;
他称卡特开始竟选的地方阿拉巴马州是“三K 党的诞生地”,结果招来南方
各州州长和议员们的强烈抗议。可见,演说口误不仅会给听众的理解带来困
难,也不仅仅会破坏演说者的自身形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引起听众的
不满、愤怒,以致造成难以挽回的社会影响。

(二)

当我们进一步考查演说口误现象时会发现,造成口误的原因往往是多种
多样的,但主要有:

态度轻率。演说是一种严肃的高难度的口语表达活动,容不得半点虚伪
和马虎。只有始终抱着向听众负责的态度,只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必要的准
备,演说才能减少甚至避免开皇腔、说漏嘴。否则,演说就会信口开河、频


频口误。在《美国总统竞选轶事》一书中,作者在列举了里根大量的演说口
误出丑趣闻后写道:“里根为取悦听众随心所欲,不如思索的评论,造成了
一连串小危机。”话虽尖刻,却是十分中肯的。说实在的,只要稍微谨慎些,
里根就决不至于闹出诸如“80%的空气污染来自树木和植物”的笑话来。由
此看来,如果态度草率轻浮,即便是最出色的演说家,也难免犯口误的毛病。

知识贫乏。口误与演说者掌握的知识广度和精确度有着直接联系。人们
常说:“讲通一理,需读百理书”,“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应有一桶
水”,演说家本身就是“一部小小的百科全书”。这些说法看似小题大作、
故弄玄虚,实则是一语中的的经验总结。实践证明,演说者的知识越广泛、
越丰富、越准确,其演说的底气就越足,口误也就越少;反之,口误也就越
多。美国的政体本是总统制,可某君在一次形势教育报告中却说:“实行君
主立宪制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日本、美国(讲稿里并没有美国)。”由
于对事物缺乏足够的了解,就很容易造成类似的口误。

情绪紧张。紧张情绪是指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现象,一种因某种强大压
力所引起的、高度调动人体内部潜力以对付压力而出现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上
的应急变化。演说时,情绪的适度紧张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情
绪过度紧张也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而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并带来一系列的行为
紊乱,思维、记忆和动作的准确性都会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如果演
说者陷入如此状态,就很难避免口误。如有的人把“我们”说成“你们”,
把“肯定”说成“否定”,说东却道西,说左却道右,大多都是情绪紧张所
致。

讲述太快。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演说者常常要有意识地运用较快的语
速。但是,使用快速本身就包含了出现口误的可能。众所周知,快速就是意
味着在年位时间内容纳的词汇较多,语速过快,不仅会影响语言的清晰度,
而且还会使思维紊乱甚至思维断层,其结果很容易是丢三拉四、张冠李戴和
胡乱用词。纵观演说实践,由此产生的种种口误确实是屡见不鲜的。在某高
校举办的一次即兴演说会上,据一位评委的粗略统计,参赛青因讲述太快而
造成的口误竟达四十次之多。

(三)

从上述分析自然可以得出结论:从根本上讲,克服口误的关键就在于不
断提高演说者自身的修养。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万一临场出现
口误而且演说者又意识到口误时怎么办?有的人是当面认错。其通常说法
是:“同志们,对不起,这里讲错了,应该是。。”有的人则是不理不睬。
让它错吧,管它三七二十一,听众也未必听得出漏洞。

更有甚者,如有听众嘲笑、起哄或鼓倒掌,便板起面孔教训一通。前者
坦率有余,但机智不足,实非良策;后者愚弄听众,害人害己,更是愚蠢之
举。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补救呢?

一是直接正误。一旦造成口误,不必当众声明,也不必当众道歉,只需
按正确的讲法重讲一遍即可。如此补救,既不乏实事求是之意,又不失讲者
的体面。请看两句演说实录:“一九七二年八月一日,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在这次语文、数学统考中,我校考生取得
了较好的成绩,两科及格率分别为百分之八十五和百分之九十,分别为百分


之九十和百分之八十五。”显然,前者是在时间上发生口误,后者则是在数
字顺序上发生口误,当认识到口误后,演说者旋即都予以了纠正。这两句话
如出现在书面文章中,确实令人啼笑皆非,但在演说中一般不会有人因此大
惊小怪,因为演说毕竟是口传之事,只要及时纠正了口误,就可以得到听众
的理解和原谅。

二是巧妙否定。与上法所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来直去,而往往是通过设
问形式巧妙地否定口误。因此,只要运用得当,此法就显得更机智、更有审
美价值。其具体做法:一种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例如,某厂团委书记
在讲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木、印刷术、指南针和青铜器”时,会
场立即笑声四起,机灵的演说者马上话锋一转:“在上次文化考试中,有份
试卷就是这样回答的。对吗?当然不对,四大发明应该是造纸术、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另一种是自己提问——听众回答。据传李燕杰同志有次演
说发现口误后便说:“同学们,这样讲,合适吗?”这时,听众席上便议论
开了,胆大的还纷纷答道:“不合适。”“不对。”李燕杰满意地点着头,
又赶紧接着讲了下去。类似的例子尚可举出若干来,仅从这两则就不难看出;
此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脱身术。

总结和研究口误的补救方法,是演说艺术活动的客观要求。不言而喻,
上述二法也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亦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
圣药和一成不变的僵死模式。在具体的演说实践中,只要头脑清醒、观察敏
锐、判断正确、处理及时和方法灵活,演说者就可以成功地从口误的窘境中
摆脱出来。

(修德)


后记

吕钦文

在一条生疏的路上走了一程,自然会生出许多的忐忑与不安。于是,便
要瞻前顾后,环视左右,以确定现实方位,探求新的路径,尤其是悉心察看
身后歪歪扭扭的足迹——尽管难免要有几多羞愧、几多惶恐。

这时的蓦然回首是为了更好地继续前行。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境,在《现代交际》创刊五周年的前夕,我们将刊出
的全部文章汇拢、整理、分析,努力在总结和回顾中汲取经验与教训。然而,
在翻检、重读那些内容丰富、色彩斑烂的篇什文字的时候,我们不只是有一
种揽镜自照的感觉,从中窥见编者心血劳动的印痕,再次咀嚼、回味着创业
的艰辛、攀登的艰难,融汇起欣慰和喜悦、却也不无一些遗憾的情感波流。
而同时,更能使人怦然心动感触良多的还是蕴藏、活跃于那一篇篇文章中的
时代的风雨——她们扑面而来,映现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际的熙攘、错
落;观念的更新、碰撞;文化的交汇、整合;历史的嬗变、进化,以及由此
而引起的对社会、人生的多侧面、多视角的深刻思索。在众多的作者笔下,
围绕社会转型时期的人际关系演变这一主题,有事实的勾勒,理论的升华,
人物的描绘,情感的抒写,方法的探究,技巧的传示,误区的匡正,等等。
这一切对于正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而努力奋斗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广大青年来说,
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可读性和实用价值。于是,我们编辑了这套《现代
交际丛书》,奉献给全国的广大读者。

《现代交际》杂志社的大部分同志参加了这套丛书的编辑、编务工作。
成书过程中,得到许多读者、作者和友人的热情帮助。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
主任谷长春同志欣然为丛书作序。东北师大出版社和吉林工学院印刷厂也提
供了相当多的方便,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传播人际交往、公共关系、演讲论辩知识,普及社会科学理论,对我们
来说只是一种探索,今后的路还很长,尚须人们不断地导引和指点。编辑和
出版如此规模的交际丛书,在国内尚不多见,我们不揣冒昧,做了一次大胆
的尝试,当然是很不成熟的,加以时间紧迫,所以缺憾肯定不少,诚恳希望
关心和扶植社会科学事业的读者、作者不吝赐教。

1993 年12 月5 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