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千年管理思想探源 >

第7章

千年管理思想探源-第7章

小说: 千年管理思想探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策并承担责任。
第六,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对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做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

149A到Z型组织转变步骤
(1)参与变革的人员学习领会Z理论的基本原理。(2)分析企业原有的管理指导思想和经营方针。(3)企业的领导者和各级管理人员共同研讨制定新的管理策略。(4)设置高效合作、协调的管理组织机构。(5)培养管理人员掌握弹性的人际关系技巧。(6)检查每个人对将要执行的Z型管理思想是否能充分地理解。(7)让工会参与变革。(8)确立稳定的雇佣制度。(9)制定长期的合理的考核和提升制度。(10)经常轮换工作,以培养人的多种才能,促进企业成为有机的合作系统。(11)认真做好第一线人员的发动工作,使改革能在基层顺利进行。(12)实行参与管理。(13)建立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150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经济背景
现代管理理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历史阶段中形成的西方管理理论。这一历史阶段的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过程中所形成的。

151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科学技术背景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取得了几个方面的巨大突破,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原子能的应用;其次是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及发展;再次是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应用;最后是人类的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与发展。这些发展将逐渐改变人类的生活,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

152垄断企业规模巨型化
企业规模的大小,是判断和衡量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和垄断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战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垄断企业。大公司的不断增加,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逐渐集中于少数的大企业。生产和资本日趋集中是企业间竞争和兼并加剧的结果,是战后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153垄断企业混合化
资本主义国家大的垄断企业基本上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企业兼并或合并建立起来的。战后,各国的企业竞争更为激烈,出现了垄断企业混合化。首先,它适应了战后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形势,便于把发展缓慢的工业资本逐渐转移到新型的工业部门中去,从而保证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其次,它适应了战后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能使资本逃避经济危机的打击。

154大中小企业协作化
为了使经济得到最快的增长,使战后经济得到尽快恢复,各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中小企业的优势。战后,中小企业发展在各个发达国家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样,在科技革命和生产社会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大企业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经营多样化和专业化的优势,力求利用中小企业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劳动工资低的特点和中小企业合作使之变成为大企业的协作厂和附属厂,形成了大中小企业相互补充、相互利用的经营格局。

155企业股份高度分散化
资本主义企业一方面向垄断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游资,进一步缓和劳资矛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大企业发行了大量小面额股票分散股权,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有7000家公司的1000万名工人、雇员持有本公司的股票。

156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
由于企业不断扩大,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垄断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从事跨国经营和销售。战后国际形势的这些变化,无疑给企业的管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由此而产生的跨国界、跨地区、跨文化的管理问题,也要求新的理论的指导。另外,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的需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化趋势,对人的管理也随着人的多样化而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

157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深层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管理理论呈现出流派纷呈的局面。其深层次的原因,除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外,以下几个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1)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变化,促进管理思想的发展。(2)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推动管理思想的发展。(3)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深化了对人的认识。(4)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了市场观念,导致内外协调的管理思想的产生。(5)自然科学思想对管理科学的渗透,导致了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管理思想的产生。

158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出现的方法论准备
随着管理对象的日益复杂化、多变性,对管理方法的要求也就越来越科学化、定量化,这就需要管理理论要有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要有科学工具来支持。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理论,即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通常把前三者称为“老三论”, 把后三者称为“新三论”,这些都是最新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159系统论
系统论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新学科,是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系统论归纳了管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管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其规律是系统规律的具体化。管理人员具有的系统观念是管理主体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史中,系统论的广泛应用具有方法论的普遍意义。

160信息论
信息论也是现代科学理论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现代管理思想的重要的科学方法论之一。信息价值、信息量、信息反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信息处理、信息传递等概念贯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始终,信息论与信息科学成为现代管理活动的命脉。

161控制论
控制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开创的。控制论思想描绘了管理形态和运动规律的多样性,有深刻的管理哲学意义。它不仅引导管理主体在管理科学研究中开拓新领域,而且促使他们对整个管理世界的认识产生新的飞跃。它揭示了管理过程中宏观的、微观的、客体的、主体的种种联系和控制过程的统一,使人们懂得上述这些截然不同的领域都存在着信息传递和反馈等共同特点,存在着交流和控制的共同规律。

162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1969年比利时自由大学教授普利高津提出的。普利高津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当其中某个变量达到一个临界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破即平衡突变,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耗散结构理论主要讨论一个系统从混沌走向有序的机理、条件和规律。

163协同论
哈肯等科学家以现代最先进的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为基础,同时又采取了普遍性很强的统计学、动力学理论,通过类比,对各种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建立了一整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从而把一门学科中所取得的成果很快推广到其他学科的类似现象上去。协同论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规律的理论,揭示合作效应引起的系统的自组织作用。

164突变论
突变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于1968年始创,1972年在《结构稳定和形态发生学》中确立的理论。突变论研究的是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一种稳定的状态。突变论认为,系统所处的状态,可用一参数描述,即当系统参数处于稳定状态时,标志该系统状态的某个函数就取惟一值(如能量最小、熵取极大,等等),如当参数在某一范围内变化,该函数值有不止一个极值时,系统就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当函数值从这些极值中取了另一极值时,系统就发生了突变。

165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认识论基础
(1)语义上的混乱。(2)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3)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4)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5)管理大师缺乏沟通。

166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该学派对管理的定义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的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这个学派把管理看做是一个过程。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这种观点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些类似,因而它的科学性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67管理学家詹姆斯·穆尼
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1908 年毕业于凯斯学院,获采矿工程学位。历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经理,通用汽车出口公司总经理,美国海军航空局局长,威利斯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

168穆尼的管理思想一——组织
组织的定义是组织某种人群的联合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形式。进一步解释为:(1)组织是一种“纯属的过程”,即做某种事情。(2)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是管理的机构,即管理的过程。(3)组织是属于管理的,是管理得以进行工作的手段。要使管理能正常进行下去,首先必须要有组织。(4)组织还必须包含一种仔细而恰当的分工,以便管理方面能有效地进行协调,履行其职责。

穆尼的管理思想二——协调
穆尼认为,协调是人们为追求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的一致行动。为了实现协调,必须有某种形式集中权威。这种集中权威可能是专制的,也可能是民主的。

穆尼的管理思想三——阶层
穆尼认为,阶层是组织中的不同成员按其权力和责任的不同程度而在承担责任方面分成不同的群体。阶层原理重要之处表现在管理者同被管理者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正因为如此,最高当局者可以使基层人员去完成任务。

穆尼的管理思想四——职能
穆尼把职能分成三种:(1)决定职能,即决定什么。(2)应用职能,即使事情做成。(3)解释职能,即解释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和问题。这三个可以分成为原理、过程、后果。在组织中这三者往往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

169管理学家拉尔夫·戴维斯
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170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美国加利福尼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他从1941年始陆续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和发表了八九十篇论文,主要代表著作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等。

171孔茨的职能管理
孔茨把管理揭示为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他非常强调管理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认为管理工作是一种艺术,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现实情况。至于管理的各项职能,应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五项。他认为协调的本身不是一种单独的职能,而是有效地应用了这五种职能的结果。

孔茨的职能管理一——计划
计划是五种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它涉及的问题是在未来的各种行为过程中做出抉择,其他四种管理职能都必须反映计划职能的要求。

孔茨的职能管理二——组织
组织职能的目的是设计和维持一种职务结构,以便人们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有效地工作。组织结构必须反映企业的目标、计划、管理人员可利用的职权、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伦理的条件)等。

孔茨的职能管理三——人事
人事职能包括选择、雇佣、考评、储备、培养和其他一些有关职工的工作。

孔茨的职能管理四——指挥
指挥就是引导下级人员有效地领悟和出色地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因此,要理解指挥的性质。孔茨认为,指挥或领导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由三部分组成:(1)了解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激励能力。(2)鼓舞人们士气的能力。(3)按照某种方式去形成一种环境,以便使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的能力。

孔茨的职能管理五——控制
控制的职能就是按照计划的标准衡量计划完成的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控制的原则:(1)保证实现计划目标。(2)控制要针对未来。(3)控制的职责要明确。(4)控制要讲究经济效率。(5)应尽可能地采用直接控制。(6)控制必须反映计划的要求。(7)控制必须有适当的组织来保证。(8)控制必须采用适合具体人员的技术和信息。(9)控制必须有客观的、精确的和合适的标准。(10)控制必须抓住关键点。(11)控制必须集中于例外情况。(12)控制必须灵活。(13)发现偏差后必须及时采取行动,予以纠正。

172管理学家威廉·纽曼
威廉·纽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是美国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管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等。

173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方法一
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为一些职能:(1)计划,选择目标和实现的手段。(2)组织,设计出一个有一定目标的权责机构,并且承担相应的权责。(3)用人,选拔、考核和培训人员,以便有效承担责任。(4)领导,采取措施激励人们,使他们认识到为组织目标出力是符合他们自己利益的。(5)控制,对人们的活动进行估量,及时纠正偏差,以保证计划的实现。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方法二
对管理的职能进行研究,在丰富的管理实践中探求管理的基本规律,在分析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对每项职能提出以下一些基本的问题:(1)每项职能的特点和目的。(2)每项职能的基本结构。(3)每项职能的过程、技术、方法及其优缺点。(4)有效实施每项职能的障碍以及如何排除这些障碍的手段和方法。

174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进而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系统。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于使各种冲突的力量、各种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得以维持一种恰当的平衡。社会系统学派是当代西方出现较早的一个管理理论学派,其他的一些管理理论学派都和它有深刻的联系。

175社会系统学派理论的特点一
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应当如何行使这些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性和过程决定的。从这一点来看,阐述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