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

第4章

70年代人记忆典藏-第4章

小说: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远看到地上有一张糖纸就会飞快地跑过去,如获至宝般地捡起来,回到家就把它洗干净,夹到书中;有的时候,看到别人手里拿的那种糖的糖纸是自己所没有的,就会跟在人家后边,直到人家把那块糖放进嘴里,再把糖纸扔到地上为止。新的学期开始时,就把一大本糖纸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炫耀一番,再进行交换。
  烟标是男孩的首要收藏品,烟标最初的用途是折成三角形与伙伴们赌输赢,赢多了自然有了收藏的欲望,烟标的种类很多,也很漂亮,还可以用来学画画、练字、学拼音等。收集烟标也必须有不怕藏,不怕累的决心,珍贵的东西总不容易得到,何况周围抽高等烟的人不多。
  纹身纸
  透明纸上印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动物、动画人物、花草等,蘸点水或者口水,就有粘性。可以粘在手上和书上,过一会儿,再把那层透明纸揭下来,图案就牢牢地粘在皮肤上了或者树上了,真假难分。
  雨花石
  来自大自然的收藏品。好看的小石头都在收藏之列,因此常去江边河边泉边水坑边淘宝,这些石头被阳光一照,色彩缤纷,里面有不可思议的图案,有的像琥珀,有的像水晶,有的形状特别,我最喜欢透明的那种石头,上面是各种各样的花状,像彩虹一样的五光十色,那么晶莹,那么剔透。
  其他收藏品
  很多收藏品是自制的小工艺品,一个鸡蛋壳可以变成五花八门的脸谱,一些布头和棉花也可以缝制成小娃娃,一些塑料管可以做成门帘……
  蛋壳脸谱。在生鸡蛋上方打个很小的孔,让蛋黄和蛋清流出来,然后将蛋壳洗干净,晾干后在上面画上各种各样的脸谱,手巧的人还能给鸡蛋脸穿上衣服,戴上纸帽,让它们登台表演。
  万花筒。利用光学原理,由三块狭长的镜子,砌成正三角柱体,外面用漂亮的硬纸包着,里间放些彩色碎纸,一头用玻璃封好,一头开孔,把筒转动,由孔中看去,颜色跟形态变化无穷,所以就会感觉到非常的有趣好玩。
  挂历钱包。有一段时间的挂历都是有两层的,一层白纸,一层油画纸,上面油画上要么是清一色的无名美女,要么是山水。白纸又硬又大,油画又光滑又漂亮,钱包由白纸做内胆,油画做外封,再装一个按钮,然后很得意地在朋友面前现炫耀。虽然里面只放了几毛钱的纸币,但这却是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钱包,在春节的时候它就会变得鼓起来。在从储蓄罐到钱包的转变中,我们意识到自己渐渐长大。

//


垃圾堆里的战争



  攒三个牙膏皮可以换一块糖饼;橘子皮晒干了可以卖给药店;空酒瓶,废旧报纸可以卖到收购部换钱,吃过的糖纸和空烟盒可以自己收藏……这样的环境让我们这些孩子对垃圾箱情有独钟。垃圾箱是个百宝箱,拾垃圾给我们带来“获取宝藏”般的快乐。
  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过垃圾箱内淘宝的经历。见到垃圾箱就像见到宝藏一样,两眼放光,脏脏的糖纸、用过的火柴盒、烟盒……对我们无不充满了诱惑。小时候家里并不穷,却与生俱来的垃圾情节。或许是因为当时手中的零用钱太少,玩物太少,一切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我们眼里都是稀罕之物。
  小时候的理想是完美的而执着的,就像顾长卫电影《孔雀》中,那个女孩为了拿回自己缝制的降落伞,为了心中的跳伞理想,连自己的贞操都不在乎一样。我小时候爱收集邮票,那时候正流行“民居”系列邮票,再普通不过了,但它可以在方寸之间见识各地的建筑风情,我的理想就是把它们聚齐,可惜本地邮局总是不太支持我们,市面上也总是“福建民居”,大大地加强了我们的收集难度,对于一个有收藏爱好的人来说,垃圾堆是最好寻宝处,有一天我在街角的垃圾堆里发现了一封信封上的“北京民居”,那正是我所缺少的一张,正欣喜若狂要捡回来,却发现一只手伸到了我前面,一个男生抢先了。到手的东西居然让别人拿走了,况且是自己那么热切期盼的邮票,我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向他索要,那个男生却死活不给,将我推到一旁,倔强的我也不示弱,抓住他的衣角开始撕扯,拿出我的看家本领,吐了他一身口水,结果我们就像丐帮人抢地盘一样,扭打起来。矮矮胖胖的男生最终敌不过我,一怒之下“宁可玉碎,不愿瓦全”,将邮票撕毁后扬长而去,对我来说,这种行为简直是暴殄天物,我留在垃圾堆旁伤心又无奈地哭了很久很久……
  现在很难想象当初为了垃圾堆里的一张废旧邮票而发生的一场战争,因为现在的我们,不一定在于那些曾经渴望的东西,有时候包括我们的理想。

//


物质上的满足



  街道上没有太多的商店,但学校附近永远都有小商小贩,每当放学,我们就三五成群冲到他们面前,像苍蝇围住鸡蛋一样。
  学校里也有小卖部,经营者一般都是教师家属;镇上正规的商店叫合作社,早些时候买布要凭布票,买肉要凭肉票,买豆腐要豆腐票,买米要凭粮票……当公社改名为政府的时候,合作社就改为了供销社,交易的时候省去了很多麻烦,人民币直接换实物;改革开放后,各处实行承包制,经营者个人买断,就分割成很多小门面,一直到现在。
  这些,我们曾吃过
  烤红薯
  两毛钱一斤,便宜又好吃。红薯烤熟后散发的香味远远就能飘到教室中,放学后,总能看到校门口卖烤红薯的老人。
  瓜子儿
  用五香粉、盐炒的瓜子,报纸包着,陀螺状,也有小塑料袋包装。自习课时吃得最多的零食,很多人至今吃瓜子又快又稳的技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锻炼的。
  冰棍儿
  严格意义上确实是“冰”加“棍”,五分钱一根,高级一点的是雪糕。绿豆的、红豆的、牛奶的。没有漂亮的外包装,只是一层蜡纸包着,每到夏天,街头巷尾就会出现背着小木箱吆喝冰棍的老人和小孩。
  爆米花
  从家里拿出一小袋米,兴冲冲地来到黑漆漆的魔法机前,捂着耳朵躲得远远地等着“嘭”的一声炸响后,迅速跑到跟前,开始装袋品尝。
  棉花糖
  像棉花一样的东西缠在一根竹签上,把白糖放进一个铁皮盆里,下面是转轮,轮子转动,放一勺白糖进去,白糖就变成棉花出来了。五分钱一团。遇到口水马上化为乌有,跟爆米花比起来,这个很不实惠。
  酸梅粉
  酸酸甜甜,小袋包装。每个袋子中有一把小勺,十八般武器样样全,吃完了酸梅粉总舍不得丢掉勺子,还为了收集不同图案形状的小勺,我们不得不拼命多买多吃。
  泡泡糖
  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第一次吃它的时候,大人们千叮嘱万嘱咐不要吃下肚子,结果很多人还是习惯性地吞了下去。技艺高超的人能吹出一个巨大的泡泡,“啪”地破了以后覆盖了整个脸,做了生平第一个撕拉式面膜。
  宝塔糖
  不是零食,小时候却吃得不少。红的绿的,像宝塔一样的形状。为了打出肚子里的蛔虫,学校经常会发给学生,味道也不错,是肚子疼时惟一的安慰。
  水果罐头
  玻璃瓶装,密封,徒手很难打开。最多的是桔子罐头,后来才慢慢出现梨子罐头、波萝罐头等,也算不上零食,一般家里有人生病了,就会有亲戚送来,属于高档的食品,相当于现在的脑白金。
  麦乳精
  为数不多的“珍贵”补品之一。白色粉状,瓶装。谁家有了麦乳精一般都锁在柜子里,如果生病了家里人会冲上一杯,或者是用来走亲戚之用,属于奢侈品。

//


馋嘴的故事



  零食匮乏的时代,馋嘴的孩子总能想出很多办法来满足自己,不仅解了馋,更是吸取了大自然的精华。
  春天,门前的美人蕉开花了,赶走蜜蜂,摘下花朵,从花底部轻轻一吸,就品尝到新鲜的蜂蜜;冬天,把糖水放在室外,一会儿便有了冰块吃;夏天和秋天,满山遍野都是果实,野草莓、野李子、野桑葚……最让人兴奋的是可以果园偷水果。
  记忆中有两件尴尬的嘴馋故事。第一次是果园偷水果。那次嘴馋了,跟着几个男生去偷村里一家果园的桃子。到目的地时候,四周静悄悄的,我不禁有些害怕,因为毕竟是“偷”。我们说好一有动静就撤退。为保险起见,我们先朝果棚扔了一个石子试探动静,一看没人便猫着腰悄悄地翻过篱笆,来到树下,为了不被人发现,男生们轻装上阵,脱下鞋子,像猴子一样敏捷地爬上树,他们负责摘,我负责捡。我们分工合作,一会儿功夫就捡了不少,正捡到兴头上,忽听得树上一个家伙惊慌地说“来人了。”我吓得六魂出窍,本能地跳起来,抓起战利品就跑,只听得耳边风声簌簌,突然脚下被一块石头拌住,摔了一跤,桃子也扔了一地,我爬起来又逃命似的继续跑,一口气跑了一里多路。到集聚地的时候才发现脚下已经只剩下一只鞋子了,我竟浑然不知。好久也没见他们回来,我想他们肯定是被俘了,暗自庆幸自己跑得快,拍拍身上的土,灰溜溜地回家了。
  晚上,那帮家伙来找我玩,我刚要问情况,却见他们笑得东倒西歪。我恍然大悟,原来只是那个家伙一个恶作剧就吓得我魂飞魄散,没命地逃跑。他们还津津有味地复述了我狼狈逃窜的情景,使我的自尊心严重地受到了伤害,当即宣布跟他们一刀两断。无奈嘴馋的我,在下次行动的时候,还是不得不加入他们一伙,吃一堑,长一智了,在后来的行动中我学会了胆大心细。
  另一件事是在自己家中偷食酱油,被母亲发现后,取笑了我二十余年。
  那次,有一次在厨房转悠,突然发现桌上的酱油瓶,嘴馋的我好奇地添了一口瓶口,居然发现味道还不错,咸咸的,油油的,香香的,于是,厨房的美味对我发出了诱惑的信号,每当嘴里无味的时候,便会趁人不注意,鬼鬼祟祟跑到厨房,像老鼠一般,迅速打开橱柜,拿出酱油瓶,偷舔一两口,来不及慢慢品尝又快速地溜出去,边玩边回味那种香香咸咸的味道,有点刺激,有点满足。
  但是这种行为终究有一天还是被母亲发现了,起先是我嘴角上的油迹暴露了我的行动,后来是母亲的好奇使她跟踪我到厨房,然后她就在众人面前无情地揭发了我,她好笑又生气地说我这是名副其实的“老鼠偷油”。偷吃东西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光荣的事,何况偷吃的东西只是厨房中的一个调味品,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真正的尴尬。到现在每次看到酱油瓶都会涩涩一笑。
  零食,对我们来说,有时候是游戏附属品,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奢侈品。

//

***************
*第三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

四大天王 刘文正 谭咏麟   20世纪70年代初,除了继承60年代已有的榜样之外,并没有增加多少新人物,而70年代末期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一些新的气象悄悄出现。一是整个社会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


从榜样到偶像



  20世纪70年代初,除了继承60年代已有的榜样之外,并没有增加多少新人物,而70年代末期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一些新的气象悄悄出现。一是整个社会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陈景润就成为国人民族振兴愿望的一个投射对象。一篇《哥德巴赫猜想》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
  另一个新鲜的面孔就是来自宝岛台湾的邓丽君。她的歌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斥为“靡靡之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年轻人对她的喜爱。她的歌曲因为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赢得了青睐。她可能是大陆第一个完全来自民间的、非官方确立的娱乐偶像。
  严格来讲,陈景润和邓丽君的影响都是起自70年代末,但却贯穿了整个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的偶像,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种类别:
  一种是传统的社会道德楷模。他们当中有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张海迪,救火牺牲的少年英雄赖宁,还有为救掉进粪坑的大爷而牺牲的张华。这些偶像,以他们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继续成为大众景仰和学习的对象。
  另一类偶像则是在各行各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人士。在体育界,中国女排以“五连冠”为中国人找回了自信和骄傲,成为万众仰慕的焦点;在文学界,顾城、北岛、舒婷等诗人成为无数文学青年心目中的英雄。同时,来自港台的金庸、三毛、琼瑶也在内地产生了一大批“迷”和跟随者。
  港台娱乐明星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内地,使人们形成了早期的明星崇拜:1983年香港无线的《射雕英雄传》让国人记住了那个惟妙惟肖的“俏黄蓉”——翁美玲;一部《上海滩》奠定了周润发的天王地位;日本的《血疑》带来了山口百惠……这个时期的歌星还有BEYOND、张雨生、费翔以及以一曲《我的中国心》传唱大江南北的张明敏。
  与60年代人相比,70年代人的“偶像”概念更加宽泛:它超越了传统学习型偶像的范围,增加了爱慕型的偶像。
  过去的英雄人物是生产型偶像,主要是内地明星;后来渐渐出现了消费型的偶像——娱乐明星,以港台明星为主。
  另外一个特征是,偶像的作用不再像昔日那样一呼百应,全民崇拜。从这一时期开始,偶像已经走向多元化。

//


谁是最可爱的人(1)



  雷锋(1940…1962)
  近半个世纪前牺牲的一个普通士兵,作为一种精神或信仰的代名词,影响了整个中国达几十年之久。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成为整整几代人的学习榜样。直到今天,每年的3月都是“学雷锋月”,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会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各种行动去追寻雷锋的足迹。
  究竟什么是雷锋精神?在后来的雷锋教育中,雷锋精神已经被简化为一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代表性符号,学习雷锋也就是意味着帮助他人,“做好事”。实际上,雷锋在当时的含义并不止这些,他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是一位把国家利益视为最高利益的人。“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公而忘私、艰苦朴素,这都是在当时最受称赞的道德品质。
  陈景润(1933…1996)
  197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同一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时转载了《人民文学》上的报告文学——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使数亿普通百姓知道了“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也知道了陈景润是全世界离那颗明珠最近的人。
  这篇文章迅速唤起了中国人的科学意识,也使这一“猜想”成为当代中国最出名的一道数学题。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