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德〕费希特 >

第2章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德〕费希特-第2章

小说: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德〕费希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他看来,这个想象的世界并不因此而是幻觉,而毋宁就是一切实在,是唯一可能的真理。

    费希特说:“我们现在得出了这样的教导:一切实在都是想象力制造出来的。就我所知,我们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提出过同样的教导,他称实在为想象力的幻觉。但幻觉必与真理相反,必须予以避免。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证明……我们。。

    的意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存在,作为自我,其可能性是建立在上。。。。。。。。。。。。。。。。。。。。。。。。。。

    述想象力的行动上的,那么,只要我们不把自我抽掉,这种幻觉是抛。。。。。。。。。

    弃不掉的;而抽掉自我是自相矛盾的事,因为抽象者不可能把自己本身也抽掉;因此它并不骗人,相反,它提供的是真理,唯一可能的真

 10

    译 者 导 言9

    理。“

    ①

    理论自我在创造世界的同时,自身有一个相应的发展历程,包括好几个发展阶段。

    首先是感觉。自我不仅仅作为无限的纯粹活动,而且是只可能以自己的活动为对象的活动,这是一种反映式反思,活动因反思而中断,从而受到限制。自我发觉第一次反思带来的限制,产生了受到强制而无能为力的情感。理论自我就进入了第一发展阶段,成为感觉。

    其次是直观。自我继续活动,对第一次反思进行反思。由于自我在第一次反思时不能同时反思其反思,所以第一次反思及其造成的感觉在第二次反思面前呈现为外在的东西。由于自我起初对它自己的活动无所意识,它就对这仿佛是外来的东西进行反思。这时的理论自我就处在直观状态。直观是“一种沉默的、无意识的静观”。

    再后是想象力。

    自我对直观进行反思,把直观当成模型加以模拟,构成具有空间组织的图型,想象成客观世界。范畴起源于想象力,和。。

    客体同时发生,而不是来自知性;想象出来的客体的确定性出于想象与直观之间的一致性。想象力模拟直观,只是再生产它已生产了的东。。。。。。。。。

    西。。再后是知性或理解力。自我在此之前始终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从知性起它才开始进入意识,这时它所反思的是对它而言的现实的客体,反思结果得到关于客体的概念。

    然后是判断力。知性可以对某个特定的客体进行反思,也可以不反思它;可以把握它,也可以抽象它;对客体的某些标志能予以联合,也能加以区别。这种能自由游移于知性的不同活动之间的理论自我,就是判断力。

    ①《费希特全集》,第1卷,第227页。

 11

    01译 者 导 言

    最后是理性。抽掉一切客体而反思判断力本身的自我,就达到了理性。这时它意识到一切客体都是可抽去的,意识到它的本质就是纯粹的主体活动性。对理性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越是在纯粹的自我意识中,自我就越感到摆脱客体的活动自由,越体会到它除了受自己本身所规定外不受任何客体规定,也就是说,越意识到“自我设定自己为受非我所规定”。于是理论自我从它的终点回到了它的起点。

    (三)实践自我与人生目的

    理论自我着重说明自我如何创造世界,实践自我着重说明自我如何从它所创造的世界里重返自身。自我本是无意识的意识,返回自身自我就成了真正的意识,而且有了自我意识,这是自我的提高,不是复归原状。

    实践自我就是“自我设定自己是规定非我的”那个自我。实践自我本身包含着无限的自我和有限的自我的对立。实践自我的有限性与理论自我的有限性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实践自我的有限性乃是出于它自己的目的。实践自我规定非我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成为有限的以显示它是无限的。

    这个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能够达到的,从另一方面说,这个目的又是达不到的。

    费希特说:“只要它在形式上是一个非我,就不可能与自我一致,因此,自我涉及非我的那种活动就决不是一种能把非我规定为实际上与自我等同的规定活动,而毋宁只是一种要规定的倾向,要规定的努力,不过这种倾向、努力,却是完全合法有力的,因为它是由自我的绝对设定活动所设定的。”

    ①这种努力“按照上面的论证,是一种无限的努力”

    ②实践自我的基本性质是永恒的努力。

    努力。。

    ①《费希特全集》,第1卷,第262页。

    ②同上。

 12

    译 者 导 言11

    表现出来就是冲动,冲动总伴随着感情。只有感情才把空无内容的概。。。。

    念充实起来,终于发展出绝对实在。绝对实在只有在感情里才能体会到。伦理中的良心,宗教里的上帝,归根结底都是感情上的东西。这样,知识学体系从自我出发,至此又回到了自我。

    三、知识学原理下的社会政治思想

    费希特的伦理社会政治观点是他的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国革命,社会发展已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哲学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对资产级级革命所争取的政治自由作出哲学的解答。费希特承担了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

    他说:“我的整个哲学体系自始至终是分析自由的概念。”他的抽象的思辨的“知识学”有着明显广泛的现实社会背景,并不单纯是康德哲学的进一步的发展。

    (一)动机论的伦理学说

    费希特哲学体系的中心概念是自由意志。他的伦理学就是根据实践自我的理论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所要求的自由意志进行理论上的论证。

    自我是无限纯粹的活动,通过活动自我进入意识之后,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方面。实践自我为了继续其无限活动,力图不断地超越限制,这就是实践自我进行不断的努力。实践自我在限制面前,一。。

    方面感到受压抑,产生强制感,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在努力超越限制,它又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感乃是真正的生命原理。力量感虽然是一种主观意识现象,但在意识进行反思时,它又是自我意识的对象。

    这个在意识内部具有主客观双重性质的力量感,就其客观存在来说,

 13

    21译 者 导 言

    费希特称之为冲动。实践自我不仅本身是冲动,而且它还意识到自己。。

    是冲动。伦理问题从这里才发生。

    实践自我的冲动作为力量感在实践自我的意识里一分为二:作为意识主体的冲动即纯粹冲动,它是指向自身的;被意识到的冲动即感性冲动,它在意识中已客体化,它指向外物,不从外物中有所享受是不能满足的。这样就出现两种冲动或冲动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实践自我不得不一再改变自己感性冲动的指向,从而构成一个包括各式各样的冲动的冲动系列。到了所谓交替冲动时,实践自我的被动感觉与能动感觉交互更替。当实践自我中的能动感变换为被动感时,感性冲动仍旧与力争无限自由行动的纯粹冲动在实践自我内互相矛盾,当被动感变换为能动感时,感性冲动就与纯粹冲动两相一致,分裂为二的冲动又重新联合起来。这时,实践自我本身的矛盾消除,出现了“冲动与行动一致”。努力争取“冲动与行动一致”

    的冲动,就是伦理冲动,它的目的是完全的行动自由。

    对于作为伦理冲动的实践自我来说,自由不是既定的事实,而是盼望的目标。实践自我并非已经是自由的,而是应当是自由的,自由。。。。

    对它是一个应当,它自身是应当自由的意志。。。

    自由可以分为三类:先验的自由,即作为一切知识经验先决条件。。。。。

    的绝对自我的行动自由;宇宙的自由,即实践自我当作道德行为的最。。。。。

    终目标来追求的那种自由意志;政治自由则是以伦理的实践自我的自。。。。

    由意志为基础的。

    费希特把自由视为人性的本质。人应当被教化得认识自由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崇高意义,否则人就没有人性,只有奴性。

    具有人性的人,不仅必须意识到自己自由,而且更要尊重别人的自由。只有想让自己周围的一切人都自由的人,他自己才是自由的。费希特就是这样把自由当成人伦道德的根本所在,而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扎根于此。

 14

    译 者 导 言31

    费希特说:“行动,行动——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目的”。强调实际行动,乃是费希特伦理学说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他认为意志的懒惰是人类的首恶,怯懦、作伪这些罪恶也是来源于惰性,善就是行动,“只有人的行动,才是决定人的尊严的东西”

    ①。

    费希特提倡道德实践,号召仁人志士行动起来。但是,他是一个动机论者,只讲动机,不管后果。

    他认为只要凭良心行事,动机好,效果就不会坏。因此,费希特当作自由行动的依据的良心,仍然是一个类似于康德的主观形式的“绝对命令”。

    但费希特与康德毕竟也有不同,他要求“兼善天下”

    ,提出了一个最高的统一的“伦理世界秩序”。

    在这个秩序里,每个人都是这个最高精神世界的一员,既是它的个别体现,又都以它为共同的归宿。良心。。

    既是自身规定,又是受它所规定的,既无所为,又有所为。人各按良心行动,履行由它规定的使命。。。

    (二)伦理的国家观

    费希特最初作为一个契约论者,认为国家乃是一个自我情愿借以划分其自由的法权共同体。对这种国家,公民有三种关系:首先是通。。。。。

    过履行公民义务而成为国家的成员,国家主权的部分所有者;其次,在权利方面既受国家保障又受国家限制;公民如果违背其义务或逾权须受法律制裁。任何时候,如果国家不能履行上述职责,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为了人权的名义,必要时完全应当以暴力将其推翻。所以他把法国大革命描绘为“关于人权和人的尊严这些伟大字眼的瑰丽的映象”。

    1800年,费希特发表《闭关的商业国家》一书,表明他重视国家

    ①费希特:《人的使命》。

 15

    41译 者 导 言

    的伦理性质。这时,他已不认为国家只是保障个人权利或保证个人自由竞争的管理机构,国家主要应该把全部劳动的组织权掌握在手里。

    国家应该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工作,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到国家全部收入中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社会上不容有不参加劳动的人。他按劳动工种把公民分为农民、工人和商人三个等级,分别承担生活资料的获取、制作和交换。另外还有一些人从事文化、国防等方面的工作。作为这种组织劳动的前提,国家要掌握全部对外贸易,以保证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在这个闭关的国家里,民族特征鲜明了,伦常风尚纯化了,而且由于贸易平衡,公共福利有保证,饥荒可以消除,国家的内外安全得到巩固。但是,这种国家在保障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权利方面显然相应地有所减弱。费希特作为一个德国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在这点上落后于卢梭是可以理解的。

    费希特本来长期怀有在伦理基础上建立世界主义国家的意图,当时国难深重,他的德意志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于是他痛切地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是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象个别人格一样,有义务为实现唯一最高的“伦理世界秩序”而完成它的特殊的精神使命呢!

    1807年底,在《对德意志国民的讲演》中,他阐述了这样的思想:德意志民族由于它的本原性天生负有实现道德理想的使命。这时费希。。。

    特深信国家的本质乃是至善的一种体现。国家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道德品质。这是整个“人类由物欲的动物前进而成为纯洁的高尚精神的唯一道路。”

    ①费希特后来特别重视为国家进行教育和传播文化的学者阶层,就是这些思想的表现。

    费希特把国家视为一种伦理组织,负有实现他所说的最高伦理目

    ①费希特:《对德意志国民的讲演》第十二讲。

 16

    译 者 导 言51

    的的使命,所以他认为国家一旦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论根据了。

    (三)目的论的历史观和宗教思想

    在历史观上,费希特认为人类历史乃是理性发展走过的历程。历史的目的就在于最自由地发挥理性的作用,实现“理性王国”。

    他认为“人类的世间生活的目的在于它自由地按照理性安排它的一切关系”

    ①。

    他深信人类理性的威力,认为依靠人类在科学文化上的努力,总有一天整个人类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使之服从自己的理想,绝对自由地从自身做出它想要做的一切。

    费希特根据他所说的理性所处的不同发展状态,对历史作了分期。

    第一个时期是理性本能的阶段,此时理性的活动完全是自发的,而人类社会是“天真无邪”

    ;第二个时期是理性权威的阶段,由于盲从权威而丧失理性,人类社会于是“初生邪恶”

    ;第三个时期是理性解放的阶段,这时人类社会无视权威,以自私自利为行动原则,具有“罪恶完满”

    的特征;第四个时期是理性开始独立思考的理性知识的阶段,这时人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开始向善”

    ;第五个时期是理性艺术的阶段,此时理性憧憬着“人类的永恒原型”

    ,人类社会达到“至善完成”

    的最高理想,也是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唯心主义地猜测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不过他的历史观具有浓厚的伦理性质,因此,他虽然是法国革命最热烈的拥护者,但当拿破仑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时,他就坚决号召德意志国民奋起抗击。他认为他当时所处的德国社会是“罪恶完满”的时代。

    但按历史的必然,一个“开始向善”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而且必将对人类发展作出特

    ①《费希特全集》,第2卷,第7页。

 17

    61译 者 导 言

    殊的贡献。这一思想后来被纳粹分子严重歪曲和利用。

    在宗教观上,费希特对宗教的观点可以说是他的道德观、历史观的深入发挥。费希特把人类历史发展的顶点比喻为理性的艺术创作,是意味深长的。艺术创作者心目中必先有一个要通过创作来体现的图像,这个图像就是他在伦理学说里所讲的“伦理世界秩序”

    ,这个秩序的秩序,就是“人类的最高原型”

    ,就是神性生活,就是上帝。

    费希特认为知识是上帝启示它自身的唯一形式。理性认识自己,也就是认识上帝。理性知识虽然具有因概念而使上帝隐而不见的性质。

    但终究只有知识是通往上帝的关键,因为到了理性艺术的高度。

    知识自筑的隔墙是可以消失的,“只要上升到宗教的立场,一切遮挡就都消失,世界连同它僵死的原则就离你而去,神性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