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294-目经大成 >

第31章

294-目经大成-第31章

小说: 294-目经大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黄 代滑石,治盗汗消渴,名黄 六一散。以生石膏代滑石,名玉泉散,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 

卷之三因阵
十味香薷饮三
属性:香薷 人参 橘皮 黄 白术 扁豆 甘草 浓朴 茯苓 木瓜 
暑月身倦,神昏头重,吐利,目复欲作,此外感而兼内伤,当主是方。其义维何?暑能伤气,故身体倦怠, 
神思昏沉,人参、黄 、木瓜以益之。暑为阳邪,并于上,故头重,目复欲作,浓朴、橘皮、香薷以散之。暑邪 
干胃,必渴 
而引饮。湿热相搏,故既吐且利,白术、茯苓、扁豆以安之。如此调理,病不除而目复能为害,未之前闻。 
诗曰∶暑天却病尚香薷,扁豆参苓术亦宜,独怪瓜州甘氏子,浓煎陈橘饮黄 。 

卷之三因阵
清暑益气汤四
属性:人参 白术 橘皮 黄 升麻 甘草 当归 麦冬 五味 干姜 葛根 青皮 苍术 神曲 泽泻 黄柏 
长夏湿热炎蒸,神体倦怠不宁,身热气高,二便赤黄、渴而自汗,脉虚者,此方主之。 
暑令行于长夏,则兼湿令矣,乃有上项诸症。故东垣处此方,兼而治之。盖五味、当归、麦冬、人参、黄 , 
所以宁神致液,而益既伤之气。二术、二皮、神曲、姜、草,所以调中破滞,而胜复伤之湿。余湿未除,清气不 
升,葛根、升麻发而解之。余热未退,浊气不降,黄柏、泽泻导而泄之。 
诗曰∶清暑益气补中得,外增苍术葛姜泽,麦冬五味雅相宜,去柴何取青曲柏。 
酷暑烁肺金,兼湿又伤胃土,应神不宁,脉虚自汗。药用补中益气是也。且暑燥,滋以五味、麦冬;湿溽, 
疏以曲、术、姜、葛,均合医理。外此他经无症,故出柴胡。知出柴胡,奈何以青皮、泽泻、黄柏克伐厥阴、太 
阴,庭镜实不能解。是有诗之中末句云云。 

卷之三因阵
又方五
属性: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 五味 麦冬 当归 山药 扁豆 知母 白芍 
暑月目病,攻散已退,寻复发热胀痛,此方主之。 
目既攻散,则阳邪无有,奈何再作?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所以发热,非火毒未尽也。只五 
味、芍药、麦冬、知母,凉且收敛其燥;归、 、山、豆、参、术、苓、草,补而和平其胃。一服而再,再而三, 
则暑清气治。会收阳于内,推病而出。浅人遇此,必寒且散,不败不已。是方进而奏效,不尘其医医乎。无虚人, 
即初得上症,本方加石膏、淡竹叶、滑石。不合,除归、 、五味准好。 
诗曰。归 四君合生脉,扁豆淮山芍药白,知母仍名益气汤,清暑或加膏竹石,顽医至死宝李方,务出青皮 
与黄柏。 

卷之三因阵
保胎流气饮六
属性:(附正气天香汤) 
当归 贝母 羌活 甘草 浓朴 干艾 黄 荆芥 枳壳 芍药 菟丝 芎 
因胎目病,此方主之。 
胎气宜固,兼散非理也。然目病暴作,不得不暂与治标。故以羌活、芎 、荆芥、枳壳、贝母、浓朴疏风热 
而劫虚痰,黄 、当归、甘草、芍药、菟丝、艾叶,护元神而平幽郁。夫郁舒风自息,痰去神乃宁,神宁则气流 
血行,胎其保而病亦潜除。经曰∶有故无损,亦无损也。此方之谓与。如血热气不和,四五月胎动,除羌活、荆 
穗、芎 、枳壳,用藿香、紫苏、黄芩。或根据绀珠正气天香汤∶乌药、干姜、橘皮、紫苏、香附尤稳。 
诗曰∶保胎流气药须知,枳朴芎归及菟丝,少佐草荆干艾叶,活羌贝母到黄 。 
又诗∶正气天香汤,台乌蜀白姜,橘苏香附子,明目保胎良。 

卷之三因阵
蜡子丸七
属性:木香 干姜 百草霜(各一两) 肉豆蔻 丁香(各一两五钱) 杏仁(一百四十粒,去皮) 巴豆(七十粒,去 
皮膜,熨净油) 共为细末,用好黄蜡四两,清茶油一两,同蜡熔化,重绢滤过,乘热调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姜汤 
下。 
肥疳冷积,久伤脾胃,致休息泻利,欲盲双眼。用此丸而明者,盖丁香、肉蔻、干姜、巴豆破寒宣滞,立使 
关格通而阳复;木香、杏仁、草霜、黄蜡,导气和中,自然水谷化而年延。《医贯》谓此方神妙不可言,信乎。 
诗曰∶蜡子丸,丁木香,肉蔻杏仁百草霜,巴豆去油黄蜡滤,方中还有白干姜。 

卷之三因阵
蜡矾丸八
属性:黄蜡二两、白矾一两,先将蜡溶化,退火,入矾和匀为丸,赤豆大,朱衣。以金银花五两,甘草一两,醇酒 
一升,重汤煮出味。每下十丸、二十丸,加至百丸。酒亦三杯、五六杯、渐饮至尽量,则有效。倘被毒虫蛇犬所 
伤,加雄黄五钱,乳香三钱,没药二钱。 
一切疮疡觉发,便服此方。得奇效者,盖黄蜡甘温、白矾酸涩,能护膜托里,使毒不内攻。乳香辛温,没药 
苦平,能止痛和气,使火不上炎。再有金银花、雄黄清热辟邪。甘草、醇酒扶胃养血。游刃毒所,恢恢乎有余力 
矣。 

卷之三因阵
托里消毒饮九
属性:(一方无连翘有桔梗、皂刺,治同)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芎 白芍 黄 连翘 白芷 忍冬花 
《机要》曰∶治疮须明托里、疏通脏腑、调和营卫三法。内之外者,其脉沉实,发热烦躁。外无 赤,痛甚 
于内,其邪深矣。当疏通脏腑,以绝其源。外之内者,其脉浮数, 肿在外,恐邪极而内行,当先托里。外无 
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营卫。用此三法,虽未必即瘥,决无变症。此方其兼备欤。 
外科方症,至为繁杂,且各有专家,未能多识。缘有因毒一款,姑择数方以应缓急。引申触类,属望于后之 
学人。 
诗曰∶托里消毒饮,四君加归 ,芷芎翘芍忍,五物力相如。 

卷之三因阵
仙方活命饮十
属性:忍冬藤即金银花 贝母 甘草节 天花粉 橘皮 当归 防风 白芷 乳香 没药 皂角刺 穿山甲 
一切痈疽及不知名恶疮初得,此方主之。 
痈疽皆由气血逆于肌理,加寒与湿凝,风共火搏乃发。红肿尖痛,为阳为痈。深硬黑陷,为阴为疽。势大身 
发热,食日减,晓夜不安眠,其症则重而险。入手,醇酒煎服。盖忍冬花、甘草节、天花粉、贝母、橘皮清热解 
毒,兼能利湿除痰。当归、防风、白芷、乳香、没药活血疏风,更可定痛护 
膜。乃皂角刺、穿山甲引前药直达病所,以决壅破坚。酒煎者,欲其通行周身,使邪速散云尔。服而活命,非仙 
方如何。 
诗曰∶仙方没药粉加餐,乳母归宁未忍还,芷橘甘草年可引,采芝防刺莫穿山。 

卷之三因阵
神授卫生汤十一
属性:羌活 防风 白芷 穿山甲 沉香 红花 连翘 忍冬花 皂角刺 花粉 熟大黄 石决明 乳香 当归 甘草 
痈疽初起, 肿赤痛,顶高根活,皮薄而光,脉浮大有力,活命饮不应,主此方。方解前已悉,其所以不应 
者,倏增身热头痛,二便秘结。故去贝母、橘皮、没药,用羌活、沉香内升外发,逼邪从表出。大黄、连翘小清 
大利,俾毒随便下。其石决、红花,以肿系血凝,脓由痰化。进二三剂,未成则散,已成则溃。署名卫生是已, 
神授恐未必然。 
诗曰∶药剂十五九前方,为贝非川橘没香,羌选红花沉石决,大黄乔办卫生汤。 

卷之三因阵
屠苏酒十二
属性:拣净金银花(五两) 甘草(二两) 醇酒(一升) 重汤煮出味。如疡色平硬,加黄 三两,酒不足可量添入。 
大小疡毒初见,进此酒。金银花寒能清热,甘能疗虚,芬芳能醒脾。甘草化毒和中,虚实无忌。均属外科圣 
药。煮酒一壶,昼夜徐徐饮尽,药力到矣。到则以前方先后煎服,病许顿灭。量不胜者,亦须拚醉毋辞。 

卷之三因阵
珠珀蜡矾丸十三
属性:黄蜡(四两) 白冬蜜(二两) 白明矾(二两) 琥珀 明雄黄 珍珠(各一两) 如无珠,用朱砂亦得。 
先将四药碾极细,用铜杓熔蜡与蜜,离火俟少凝,入前末搅匀,众手急丸赤小豆大。每下三十丸,病甚者日 
进三服,乃得。 
凡痈疽及恶蛇、疯狗伤,毒盛且急,不能外出,必致内攻。先进兹丸护心,贞吉无咎。盖人心清虚中正,邪 
不易受,亦不敢令邪犯。以故痈疡内陷,蛇犬外伤,毒瓦斯攻入寸中,命必倾矣。是方蜡、蜜甘温润燥,矾石酸涩 
祛汗,护膜托里,推此居最。再有气味辛厉之雄黄,辟邪而杀百毒。性质向导之珠珀,镇火以定惊魂。毒纵盛纵 
急,无能为害。徐对症度量处方,计日可决痊期。 
诗曰∶银花草酝屠苏酒,加 阴毒化无有,护心古制蜡矾丸,珠珀雄黄新方好,缺珠丹砂尽可充,蜜丸金衣 
真活宝。 

卷之三因阵
内托千金散十四
属性:肉桂 当归 黄 人参 忍冬花(各一两) 芎 没药 天花粉 白芷各五钱 乳香 桔梗 甘草(各七钱) 
芍药 防风(各三钱) 
恶疮未成不消,已成不溃,此方主之。 
疮之恶者多矣,未能枚举。不消不溃,乃精血大虚,不能作气成脓。切莫纯用凉药,致肌肉冰寒,益难收局。 
须甘 
温补而兼和之品,助气活血,以速其新顶溃脓,庶无变症。上方人参、黄 、甘草、乳香,补气者也,且以健脾 
生津。当归、肉桂、没药、芎 ,理血者也,更能益荣行瘀。忍冬花、天花粉、桔梗专主解毒排脓,脓出则少用。 
白芷、防风、芍药允足除湿敛口,湿去可勿施。用屠苏酒调者,亦虚不厌补、补不嫌多之意。语云∶方在灵不在 
多,医在圆通不在信守,其斯之谓欤。 
诗曰∶千金内托尚参 ,桂草天花桔芷归,再入忍冬芎芍乳,宁防没药病难驱。 
痈疽之患,盖由情欲戕贼真元。真元损,则眉宇纵可观,身子空空如也。凡百乖厉客气,易于感召。感召之 
际,较他人另深。是以毒作。丹溪谓阴阳相滞而生,理不外是。但滞字未得病情,当谓阴阳互相牵累,积郁而致。 
如邪中气分,津液稠浊,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倭,此阳累于阴也。邪郁血分,隧道淹沮,或溢或结, 
积久渗出脉外,气为之乱,此阴累于阳也。其毒大小浅深,随人之禀赋感召以为轻重。初见用活命饮,继用卫生 
汤。俟成症知名,验看顶高,根活,色赤, 肿,疼痛,皮光薄,势欲溃,及溃,脓浓,鲜黄不臭,进托里消毒 
饮,腐肉自托, 肿随消。倘顶平根散色黯,不热不疼肿,虽坚不作脓,不溃腐或腐溃肿痛仍不消减,脓水清稀, 
新肉弗长,形恶气奇秽,须内托千金散,再则十全养荣、八物回生等汤,大补气血,稍逆转为顺,渐次略带消解, 
十亦可愈五六。必曰死、曰不治,听渠坠败,大失作医之道。 
隔蒜灸法∶凡毒现形,取大蒜切片置顶中,艾丸子灸三壮一换,不拘数目,以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乃止。 
无蒜时,切生姜亦可。倘阴毒及 肿不见顶,用湿纸涮上,先干 
处即是。笔识之,再铺纸,干如前,不问一处、二三处,无妨总灸,灸毕,根据次服药准效。此疮科起手第一要着。 
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学人免诸。 
外科以膏药为首务,汤剂丹丸次之。揆其因有三∶曰便、曰醒、曰捷。便者,非要即有,毒初萌,凉其蕴热, 
祛其游风,潜伏而内消之谓也。醒者,非教病家警觉,毒即见,遏抑势焰,静观转应,得以驱除之谓也。捷者, 
非使人乐从,毒方炽,明知善恶,防其变迁,急拔而出之谓也。故便而方药两劣,则痛不少减,而红肿弥加。醒 
而不详审究,则祸烈而溃腐无期。捷而听其至上,则病变多端,而败坏莫测。三者兼备,庶从事有济,厥方于以 
知名。如太乙膏、玉红膏,诸书具载,远近遍传。是已考其药,太乙之元地、肉桂、当归、乳香、没药行血止痛。 
白芷、元参、大黄、赤芍、黄丹清火散风,再润以麻油,毒从中化。玉红之当归、血竭、紫草、轻粉去瘀生新, 
白芷、甘草、白蜡、麻油理肌敛口,自然肉好如初。其他万灵、万应,品汇纵多,总不外个中消息,吾徒欲兼精 
是道。尽有名言,无妨博搜远采。 

卷之三因阵
太乙膏十五
属性:白芷 当归 赤芍 元参 肉桂 大黄 大元地(各二两) 乳香 没药(五钱) 麻油(各一斤) 黄丹(六两) 
将前七味油浸十余日,慢火熬至浮起,滤净,下黄丹搅匀。俟略冷,入乳没再搅。过硬添油,软加丹,务以 
得中适用为度。倾入瓷罐藏好,勿泄气。 
诗曰∶太乙铅丹乳没药,当归元参京赤芍,大黄白芷桂麻煎,膏成不怕疮疡恶。 

卷之三因阵
玉红膏十六
属性:当归 紫草 白蜡(各二两) 甘草(一两五钱) 白芷(五钱) 血竭(研细) 轻粉飞(各四钱) 麻油(一 
斤) 
将前五件油浸四五日,慢火熬微焦,滤净。复煎沸,下血竭少停,下白蜡熔化。退火,投轻粉搅匀藏用。 
诗曰∶粉草油油芷叶长,佳人帘卷日当阳,蜡红衫子鲜如血,映得花容紫玉光。 

卷之三因阵
五苓散十七
属性: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因湿眼肿,并水泻,小便不利,此方主之。 
经曰∶诸湿肿满。又曰∶湿胜则濡泻。水道不利者,湿并于大肠故也。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泻为阴, 
二苓、泽泻之功用也。脾土健顺,则能制湿,膀胱气化,则能利水,白术、肉桂之功用也。大凡邪入太阳,目病 
头痛,发汗不愈,小便虽利而渴,亦宜五苓引而竭之,使邪从下出。然无恶寒症,不可用桂。故本方除桂名四苓 
散。本方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睛黄,便秘烦渴。本方合四君子,名春泽汤,治病瘥后便涩而渴。本方 
合平胃散,名胃苓汤,又名对金饮子,治中暑伤湿,停饮夹食,腹痛泄泻。及口渴便秘。本方合黄连香藿饮,治 
伤暑泄泻,发热口渴及疟疾热多寒少,口燥心烦。不效,再合小柴胡,名柴苓汤,治之准的。 
诗曰,四苓散∶白术起,猪苓泽泻茯苓止,热因热用肉桂增,除渴还能利小水。 

卷之三因阵
疏凿饮导十八
属性:羌活 秦艽 商陆 槟榔 泽泻 木通 花椒目 大腹皮 茯苓皮 赤小豆 姜皮佐煎。 
遍身水肿,喘呼烦渴,大小便秘,目赤痛,此方主之。 
外而一身尽痛,内而喘渴便秘,再目赤痛,此上下表里俱病,务必厘清其势乃瘥。羌活、秦艽,疏表药也。 
水邪之在表者,触之由汗而泄。泽泻、腹皮、苓皮,渗利药也。水邪之在里者,触之由溺而泄。水毒壅塞,商陆、 
槟榔以攻之。水气蒸溽,椒目、赤豆以 之。如此立法,非神禹疏江凿河之理乎。于以名方,未为过实。 
诗曰∶疏凿槟榔合商陆,苓皮姜皮花椒目,赤豆羌艽大腹毛,水泽何愁泻不速。 

卷之三因阵
大顺散十九
属性:甘草 杏仁 干姜 肉桂 
此方非治暑,乃治暑日受伤之脾胃尔。夫脾胃喜燥恶湿,喜温恶寒。时虽夏月,引饮餐凉,过于寒湿,则阴 
阳互逆,必致霍乱吐泻。乃用干姜、肉桂之爽利以顺性;甘草、杏仁之温腻而顺气,故曰大顺。 
诗曰∶散名大顺,药止四味,四味维何,杏草姜桂。 

卷之三因阵
桂苓甘露饮二十
属性:五苓散加滑石 石膏 寒水石 仍斟酌分两,作散为妙。 
夏月引饮过多,太阳受伤,致小便不利,湿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