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

第25章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第25章

小说: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墨家对“力”的本质的这一深刻准确的概括,是 

人类对“力”的最早的理性认识。《墨经》还进一步指出:“力,重之 

谓;下、举,重奋也”。这里把“重”看作是力的一种表现,认为物体 

的下落、上举,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变化。 

      《墨经》中描述了一个横梁承重实验,对完整的横木和用绳索连接 

的连木的抗弯能力作了比较。在《考工记·轮人》篇中说明了必须使车 

轮尽量接近正圆形,以达到与地面的接触面最小,这实际上涉及到了滚 


… Page 104…

动摩擦的问题。 

      《考工记·辀人》篇明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中普遍存在的惯性现象。 

文称:“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也”。是说马拉的车当马不再用力拉时, 

车辕还能继续趋前一段距离。这种认识比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要深刻得 

多。 

      《墨经》中对浮力的作用原理进行了概括。文曰:“荆(形)之大, 

其沈浅也,说在具”;“荆:沈荆之贝(衡)也,则沈浅非荆浅也,若 

易五之一”。这是说将一大的浮体放到水里,当浮力与重力平衡时,浮 

体下沉的深度虽然小于浮体的高度 (即浮体上部露出水面),但浮体的 

重量与下沉部分受到的浮力却是相等的,就像市场上五件商品与一件商 

品的交换那样,是完全等价的。这段叙述实际上包含了浮力定律的内容。 

     中国很早就广泛应用了杠杆一类的简单机械。墨家根据桔槔和不等 

臂秤的运用,深入地探讨了杠杆平衡的问题。墨家把杠杆中的支点到重 

物间的距离叫作“本”,把支点到秤锤(权)之间的距离叫作“标”, 

用这些概念论述了著名的杠杆原理。《墨经》中写道:“天(衡)而必 

正,说在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垂)。权重相若也,相衡, 

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这段论述是说, 

如果秤的二边平衡,则秤杆一定是水平的 (“正”)。“得”表契和, 

说平衡是由于秤锤 (“权”)与力臂(“标”)、重物(“重”)与重 

臂 (“本”)相互契和的联合作用造成的。这实际上已经表述了杠杆原 

理的实质:重×本=权×标。进而又指出,在平衡时若加重于边,这一边 

一定下垂;只有使权、重成一定比例,才能达成二边平衡,此时必然“本 

短标长”;假如在二边增加相等的重量,“标”的一边必定下垂,这是 

 “标”与“权”的联合作用较大所致。可以看出,墨家已用确切的术语 

比较完整地表述了不等臂杠杆的状态。 



     (2)声学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人对物体的振动和发声的关系,各种质料与 

形态的物体所发声音的响度与音色,声音的共鸣现象等,已有较清楚的 

了解;还创立了古代律学的基础。 

      《考工记·凫人》篇记载:“凫人为钟,……薄厚之所震动,清浊 

之所由出”,指出声音之清浊 (即音调的高低)是由厚薄不同的钟的振 

动产生的。《磬人》篇也指出:“凡乐器,厚则声清,薄则声浊”。钟 

与磬都是板乐器,而板振动的频率正比于板的厚度。所以文中指出:“磬 

人为磬,……已上则摩 (磨)其旁,已下则摩其耑(端)”。这是说声 

音太高时就磨磬的两面,使之变薄,声音就降至正常;声音太低时就磨 

其二端,使磬体相对变厚,声音就会升高。《意林卷一·韩子》中还有 

 “瑟者,小弦大声,大弦小声,大细易位”的记载,说明至迟在公元前 

四世纪,中国古人已定性地知道了弦的发音与弦线粗细成某种反比关 

系。 

     春秋战国的古籍中,对音调的响度、音品和共振,都有记载。《考 

工记·凫氏》篇称:“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 

舒而远闻”。这是说大而短的钟,振动的振幅小,响度(声强)小,传 

播的距离也小;小而长的钟,响度大,能远闻。这一现象的记述是很准 


… Page 105…

确的。 《礼记》中对不同的物体的音品已有初步的认识,文称:“钟声 

铿,……石声磬,……丝声哀,……竹声滥,……鼓鼙之声灌,……”。 

 《考工记》中还讲:“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石”指声音太闷, 

不响亮;“播”指声音太散,不集中实在。 

      《庄子·徐无鬼》中记载了西周初年的鲁遽演示过瑟弦的共振现象: 

 “(鲁遽)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 

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废” 

为放置之意。分别放在堂和室的两具瑟,在其一上奏出宫或角音时,另 

一具上相应的弦就发生共振,这是基音的共振现象;若改调一弦使之与 

任何一音皆不合,则当弹奏它时另一瑟上的25根弦皆动,这是基音和泛 

音的共振现象。文中还用“音律同矣”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这是很确 

切的。《墨子·备穴》篇还记述了用埋缸听声的方法判断地下声源方向 

以侦探敌方行动的几种设计,这是对声音的共鸣现象的实际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音乐活动和乐器制造的发展,中国古代律学也 

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所谓“律”,即指构成音阶的每个音,又指选择音 

阶中各音的构成规律。人们从实践中发现,可以根据弦和管的长度与所 

发音调的关系,来确定出音阶中各个音调之间的数学比例,由此产生了 

乐律计算法。中国古代的乐律是先有五声(宫、商、角、征、羽),后 

有七声 (五音再加上变征和变宫而组成七音)。在七声的基础上由于转 

调的需要,就产生了十二律。《国语·周语》记载,公元前六世纪时一 

个叫伶州鸠的乐官已经把十二律的名称列叙出来。这十二律即黄钟、大 

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        #          #        #       # 

相当于今之c、c、d、d、e、f、f、g、g、a、a、b这12个音调。 

春秋时期产生了一种乐律的计算方法,即“三分损益法”。《管子·地 

员》篇载:“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 

生黄钟小素之首,以为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征;不无有 

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 

分去其乘,适足,以是生角。”即以一个被定为基音的弦 (或管)的长 

度为基础,把它三等分,再加长一份(“益一”)或去掉一份(“损一”), 

就可以定出另一个律的长度。从数学上讲,即把基音的弦 (管)长乘以 

4/3或2/3,照此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得比基音高出一倍或低一倍的音, 

就得出一个五声音阶。具体推算方法为:令黄钟宫音的弦(管)长为81, 

即1×3×3×3×3=81,则 

     征音弦长为81×4/3=108; 

     商音弦长为108×2/3=72; 

     羽音弦长为72×4/3=96; 

     角音弦长为96×2/3=64。由此可知,“三分损益法”就是“五度相 

生法”。“三分损益法”是中国古代乐律学的一个杰出成就,并且是古 

代物理学应用数学的最早例证。 

                                                            # 

     用“三分损益法”由五音再加上变宫(b)和变征(f)两个半音, 

就可得出七声音阶。《吕氏春秋·音律》篇还记载了用“三分损益法” 

相生十二律的计算方法 



     (3)关于电和磁的认识 


… Page 106…

     在殷商时代的甲骨片中,已经出现了“雷”字;西周时代青铜器的 

铭文中,也有了“电”字,这指的是雷电。《淮南子·坠形训》中说: 

 “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即认为雷和电是阴阳二气相抗斥和激荡 

而产生的。 

     春秋时期,人们对磁石已有初步的认识。据记载,周大夫关尹子(关 

喜)对“慈石无我,可见大力”提出解释说:“金乌搦土,慈石吸铁, 

二物扭结,而生变化”。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鬼谷子》中有:“其察 

言也,若慈石之取针”。《吕氏春秋·精通》篇有“慈石召铁,或引之 

也”。这些记载表明,当时对磁石吸铁的知识,已很普遍了。当时尚无 

 “磁”字,用“慈”字表示磁石是“慈爱的石头”,字义中就包含了具 

有吸铁性的意义。 

      《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 

则难矣”;在《淮南子·说山训》中又说:“慈石能引铁,及其于铜则 

不行也”。这已指出了磁石对铁性物质和非铁性物质的作用是不同的。 

     早在战国时期,天然磁石已被用于医疗实践。包括磁石在内的“五 

石”,已被作为内服药物。磁石的指极性,也被用于指南器“司南”的 

制造。在《鬼谷子·谋》篇中称:“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以其不惑也”。 

这是关于“司南”的最早记载。关于“司南”的形制,在东汉五充的《论 

衡·是应》篇中记述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今人王 

振铎考证认为它是用天然磁石琢磨成杓状的东西,底呈光滑的球形,把 

它放置于用青铜制成的光滑地盘上,拨动构柄使之轻微转动,静止后其 

柄即指向南方。 



     (4)光学成就 

     中国古人很早就利用凹面镜聚太阳之热取火。《周礼·司寇》有: 

 “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庄子》也有“阳燧见日,则燃 

而为火”的记载。夫燧、阳燧皆指凹面镜。中国古人还知道了光线穿过 

透明体的折射现象。《管子·侈靡》中记载:“珠者,阴之阳也,故胜 

火……”。这里所说的“珠”,大约是石英一类透明体经流水冲刷成卵 

形,类似凸透镜,可向日取火。《淮南万毕术》记载公元前2世纪已有 

人用冰制成透镜向日取火:“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 

生”。 

      《墨经》中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记载了精彩的实验,并提出 了精 

辟的论述。文曰:“景到 (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 

光之人,煦 (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蔽)下 

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 

库内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的实验的论述。“景”为“像”, 

 “午”指“交午”,“端”为“点”,指屏中的小孔。这条经文说明, 

从人体各个部位射出的光线,直线射过小孔 (端)并在此相交,从人体 

下部射来的光线射到高处,从上部来的则射到低处;如足部射出的光被 

低部的屏所遮蔽,因而只能成像于高处;首部的光线只能成像于低处。 

因而屏后的幕上就得到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则与交点(小孔)的位 

置有关。文中的“照若射”,用“射”字形容光线的径直疾进,是十分 

形象和确切的。墨家还利用光的直线前进的性质,讨论了光源、物体和 


… Page 107…

投影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光源的照射时出现 

的重影现象和半影现象等。 

      《墨经》中对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问题,作出了非常深入的论述, 

反映了当时在这一研究中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关于平面镜成像,《墨经》中有如下一个实验及其光学解释的记载: 

 “临■而立,景到(倒);多而若少,说在寡区”;“临:正■,景寡, 

貌能 (态)、白黑、远近、杝正、异(映)于光。■(者),景当俱就; 

去亦当俱,俱用背。■者之臭 (糗),于■无所不■;景之臭无数,而 

必过正,故 (估)同处。其体俱然,■分”。对这一条文的解释,目前 

还有不同的意见。谭戒甫、钱临照先去作平面镜成像解。经文指出,一 

物 (如人)俯视一平放于地的平面镜,在镜中得一倒像。由于镜面较小 

 (“寡区”),观察者从一个方位只能从镜中看到不大范围内的景像。 

任何物体在镜内只能有一个像;物的形态、明暗、距离、斜正都由光线 

映于镜。当人(物)走近或远离镜子时,其像也同时走近或远离。人(物) 

朝向镜子的表面上的一切点 (“糗”),在镜中无一不被映出,人(物) 

体表面之点无数,其像的点也无数。像与人 (物)分处于镜面二侧,相 

对应的点估计与镜面的距离相等。 

     墨家对凹面镜成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墨经》 

中记载了一个凹面镜成像的实验及其光学解释:“鉴位(洼),景一小 

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鉴:分鉴。中之内:鉴者近中, 

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燧) 

正而长其直 (置)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 

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 (置)也”。“鉴洼”即 

指凹面反射镜。经文说凹面镜所成之像有两种,一种是物在镜面球心之 

外时形成的比物小的、倒立的像;一种是物在镜面球心之内时形成的比 

物体放大的、正立的像。在后期墨家所作的更准确的进一步说明中,把 

这一实验分为“中之内”、“中之外”两种情形(“分鉴”)。“中” 

指“中燧”(焦点)到“合于中”(镜面球心,物与像重合之处)之间 

的这一段。如果物体在“中之内”,即焦点之内,就得正立的像,其大 

小随物离焦点的远近变化;如果物体在“中之外”,即在球心之外,就 

得倒立的像,其大小随物离球心的远近变化。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个实 

验的记述中,墨家已经明确地区分了“球心”和“焦点”,而且还知道 

了物体和他的像在球心处重合(“合于中”)。这种准确的描述是与他 

们所进行的多次周密精确的实验分不开的。 

     此外,墨家还对凸面镜成像作了实验研究,作出了基本正确的描述。 

      《墨经》中关于光的直进性以及各种面镜成像现象的叙述,是一部 

系统完整的关于几何光学问题的实验记录和理论说明;其内容和近代光 

学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墨经》的论述比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的《光 

学》早约一个世纪,在世界光学史上应占有崇高的地位。 


… Page 10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