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文学 >

第21章

知道点中国文学-第21章

小说: 知道点中国文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出离别时与离别后的凄切、怀念、苦闷,层次繁复而分明;又时而由景生情,
时而化情为景,达到了情景的高度结合;还能刻画出“执手相看泪眼”等一系列
细节,点染烘托。整首词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
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内心世界的深处,艺术手法
十分高明。“杨柳岸、晓风残月”系千古名句,宋代以来人们就以之概括柳词的
风格特点。

    其二,从一个失意文人的角度描写了城市妓女的生活,往往对她们表示一定
的同情,也因此受到她们的喜爱。如其代表作《迷仙引》: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
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笄华偷换,光阴虚度。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全词通过一位民间歌妓对自己所信任的男子的表述,表现了她对自由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小小年纪便成为娼家牟利的工具,在封
建社会后期的市民生活普遍盛行着拜金主义,但这位歌妓却意不在此,对王孙公
子为博一笑的千金之酬懒于一顾。她在风尘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常只恐,
———光阴虚度。”美妙青春将会很快度过,希望“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
见妾,朝云暮雨。”作者在此表现了女主人公较为高尚的品格,轻视千金而要求
人们的尊重和理解,深切地反映了歌妓痛苦的精神生活和迫切的从良愿望。

    其三,还有一部分词描写了北宋汴京、开封、苏州、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情况,
柳永扩大了词的内容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的词反映了都市的繁华与山川的壮
丽,为宋代都市繁荣留下了形象的画面。如其代表作《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
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
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在这首词里,他以生动的笔墨,把杭
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
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涂写出一幅幅优
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杭州的锦山秀水,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画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由以上可以见出,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开拓了词的题材内
容,所写内容不限于男女风月,尤工羁旅行役,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
调唱出盛世中部分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有相当多的词篇抒写了与歌妓舞
女的诚挚恋情,部分作品反映了她们悲酸的生活和她们要求合理生活的愿望;柳
词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

    当然,除了对词的题材内容的开拓,柳永对于宋词更大的贡献和影响还在于
发展了词体,在他留存的200 多首词中,所用词调竟有150 个之多,并大部分为
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在词史上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发
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同
时,在音律上,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
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之后的词家几乎无不受其影响,他不愧
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

    /* 54 */第四部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是前贤听政之堂,尚有风流余韵;为后学会文之地,定多益友良师。

    ———范仲淹丞署门前对联

    说到范仲淹,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
度概括。范仲淹,字希文,生于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 年),卒于皇祐四年
(公元1052年),祖籍陕西彬州,后到苏州定居。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杰出人物之一。他领导的
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
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的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
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
异彩的精神财富;他的文学成就也蜚然可观,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尽管作品不多,但多为精品。他的诗词多即景抒
情,意境开阔深沉;他的散文多披露时弊,发表政见。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
是他的代表作。文中多用四言,杂以排偶,善铺陈而富于变化,气势磅礴,抒发
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
生追求的为人准则,表达了他宽大的胸怀和强烈的责任感,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用
以自勉的著名格言,至今仍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因为《岳阳楼记》广为传诵,在这里,我们就不多加介绍了,文章主要带领
读者领略一下范仲淹的诗词的艺术魅力。

    范仲淹的词现存仅有5 首,但均为上乘之作。与同时代的其他词人相比,他
的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能够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这五首词,有的写边塞
生活,有的写羁旅情怀,或苍凉悲壮,或缠绵深婉,对后来的苏轼、王安石都有
一定的影响。下面让我们来赏析两首他的代表词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渔家傲》)

    这是一幅十分沉郁而苍凉的图景,在边声号角、长烟落日的壮阔雄伟的背景
下,戍边战士立功报国的壮志和离家后难以名状的忧思,如同洪水击石一样冲击
着人们的心灵,让人在感知那一份无尽苍凉的同时也肃然起敬。

    这是范仲淹带兵在边防作战时期写下的一首词,作为主帅,范仲淹深深体验
到了边防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矛盾复杂的情绪,他为此感动着,于是他挥笔写下
了上面那首《渔家傲》。但是,范仲淹不仅仅是一位面目严峻、神态凛然的带兵
将帅,不仅仅有一颗豪情万丈、正气凌云的心,他也是一位文人,很多时候他也
有文人的多情善愁的一面。例如在《苏幕遮。怀旧》里,他柔肠宛转,缠绵悱恻
地写道: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
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
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首抒写浓浓乡愁的词作。上阕写了令愁肠百倍生的凄清秋景。前两句的
“碧云天,黄叶地”是一副工整的小对,色彩绚丽,妙语天成。这两句既是写景,
又点明了节令:是碧空高远、黄叶满地的秋季。接下来几句承顺前两句,描绘了
秋月夕阳西斜之景:夕阳残照的苍茫暮色中,碧波无际,水面寒雾如烟,隐隐泛
着翠色。斜阳落在山边,天水相接,凄凄芳草铺向远方,仿佛到了目之尽头的天
边。“芳草”在古典诗词中有特定的意义,常被用来引发离愁,这首词中,它被
赋予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写“芳草”“更在斜阳外”,实际上象征着乡愁的
无边无际,也象征着心中牵挂的家乡遥望不见。

    下阕由写景转入直抒乡愁。“黯乡魂,追旅思”两句也是一个小对,表达作
者因思乡而魂销,身居客乡愁绪缠绕不去的情怀。紧接下来更抒写乡愁的困扰,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只有在梦回故乡时才能安然成眠,否则“月明楼高
休独倚”,作者担心登楼观月只会更添离愁别恨。最后写作者想借酒消乡愁,反
而倍增感伤:“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一句奇特而贴切的假想,真实地传
达了作者思乡致潸然泪下的悲愁感伤之情。整首词写景抒情,一气呵成,不留痕
迹,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中“碧云天、黄叶地”被明代戏曲家王实甫化入《西
厢记》的“秋幕离怀”一折中,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范仲淹一生作词很少,但仅凭他这两首风格迥异、却同样感人的词,就奠定
了他在词坛上的一席地位。怪不得前人称赞他的词为“字字珠玉、掷地有声”呢。

    /* 55 */第四部分关西大汉尽唱苏学士———苏东坡

    苏、辛词中之狂。

    ———王国维《人间词话》

    相传苏轼官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我词何如柳七?”幕下士答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
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俞文豹《吹剑录》

    苏轼的崇拜大军从其在世之时就庞大无比,时至今日,并不见得少些许。30
年代,当林语堂尚在海外飘零之时,身边却时时携带笨重的苏轼文集,后来写下
文词优美、脍炙人口的《苏东坡传》。当他在《苏东坡传》中提到为其作传的理
由时,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
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
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能专心致力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
么别的理由吗?”(《苏东坡传。原序》,林语堂著,张振王译)这正切中林语
堂自己的赞叹:“苏东坡自有其迷人魔力。”

    苏东坡(公元1037年—1101年),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苏东坡生长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是仁宗嘉佑
二年的进士,曾任福昌县主簿等官。他在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杭州
通判。后又因写诗被指“谤讪”朝政,被捕入狱。到了哲宗时,命运稍稍回转,
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兼侍读。而后却受谗谄被贬惠州等地。徽宗即位后,遇赦,复
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可见苏轼官运坎坷,人生一波三折。若论及苏东坡坎
坷多变的政治生涯,不可避免地需将王安石这个“囚首丧面”的改革者扯进话题
来,毕竟其升迁降谪与王安石及其善变的党人不无关系。林语堂在《苏东坡传》
中对王安石痛心疾首的贬斥与嘲讽让人抿嘴而笑,倒真有了某些东坡风范。王安
石变法之功过是非,自难轻易藏丕,而文人之间的恩怨是非却往往引来我们这些
后来人武断的好恶喜厌。然而庆幸的是,处境的艰辛并不曾改变苏轼对生活的乐
观态度和旺盛的创作力。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难
得的是苏东坡还属于全才之人,诗、文、书、画俱佳,均为当时之绝家。他为后
人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对后代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爱苏轼的人,尤爱其词。《人间词话》中,静安先生认为东坡之词旷,雅量
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并称苏轼的词在于有胸襟,若没有苏轼的胸襟而学
他的词,不过是东施效捧心。词即其人,人高词也高,确实如此。最脍炙人口的
莫过于以下两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丙辰春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一生所作长短散文,见于《苏轼文集》的,凡
3800余篇,但他一生交游甚广,所作题跋、杂记因无意于传世,随作随佚的很多。
收在集子中的这些佚文均为笔记体的短札,一般每篇只有十几字、几十字,至多
也不过百字左右,但他品藻山水、人物、诗画,信手拈来,毫无羁碍,每有真知
灼见、妙思隽语,亲切而洒脱,洵为不可多得的艺文妙品。譬如,《后赤壁赋》
中梦鹤化道的情节神奇,冷月下翅如车轮的孤鹤戛然长鸣还有点惊心动魄。细读
之中发现苏轼不仅是一个多情多才、亲切旷达的高人,他简直还是一个异常尖锐
的刀笔吏,他的一系列人物论毫不留情地直揭发人情虚伪,使古人遍体鳞伤。他
的《韩非论》、《荀卿论》论人有法家的狠毒,而《孙武论》上下篇则挟带几分
兵家的杀气了,哪里还有写《黠鼠赋》的天真、写《洞庭春色赋》的温柔。

    想象的丰富,观察、体悟的缜密,使苏轼佚文小品无论状物写意皆既能曲尽
其妙,又能达意深远。佚文汇编卷之六《题大江东去后》云:“久不作草书,适
剧醉走笔,觉酒气勃勃,纷然指出也。”醉后草书,意兴遄飞,词成掷笔,是何
等的气概!在此情境下,觉得酒气俱从指尖“蒸发”殆尽。这从医理上大抵讲不
通,然论感觉,则相当细微逼真。他将一种难以言传的感受用特有的想像和笔法
予以定位,使我们千年之后仍可想见他乘兴挥毫的风采。

    苏轼以其丰富、多方面的创作实践,继承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事业和成就,
完成了诗文革新运动,并把这个运动的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创立了豪放词派。
他又吸引了许多重要作家在他的名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
晁补之,都是他热情鼓舞和栽培的人物。苏轼的文采风流一直为后来的学者文人
们企羡。

    /* 56 */第四部分醉翁亭中醉翁醉———欧阳修

    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
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王国维《人间词话》

    走进琅琊山,便走进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著名的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
县琅琊山麓,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有一人被贬至滁州做太守,结识琅琊寺
住持僧智仙和尚,并成为知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