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文学 >

第31章

知道点中国文学-第31章

小说: 知道点中国文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平妖传》、《新列国志》,还创作过戏曲《双雄记》、《万事足》,并改编
过别人的多种剧本,合而称为《墨憨斋定本传奇》。此外,他还编辑刊印过民间
歌谣集《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编纂《太平
广记钞》、《古今谭概》、《智囊》、《情史》等。冯梦龙在文学史上最大的贡
献则是编辑了“三言”。

    “三言”的很多作品,对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黑暗采取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
的态度。《喻世明言》(《古今小说》)第40卷《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就是一篇
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篇小说,以明代嘉靖年间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基础,写了沈炼
一家和严嵩父子斗争的动人故事。《明史。沈炼传》和江盈科所撰《沈小霞妾》,
对此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记载。这篇小说通过这个历史故事歌颂了忠臣贤士的崇
高品格,鞭挞了权奸佞臣的卑劣行径,从而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沈炼以诸葛
亮为楷模,高风亮节,敢于与严嵩父子斗争到底,是一个忠臣的典型;闻淑女,
作为一个地位低下的妾而勇于牺牲,机智勇敢,也是一个难得的贤者;贾石,本
与此案无涉,但他明辨是非,为朋友两肋插刀,正气凛然,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义
士。作品正是通过这些人物形象而歌颂了正义。作品中对社会地位卑贱者的歌颂,
尤为可贵。与此同时,从严世藩到杨顺、路楷、乃至张千、李万,又构成了专权
骄横、趋炎附势者的形象系列,作品又通过这一系列人物而鞭挞了邪恶。这篇小
说情节曲折,线索明晰、层次分明,充分体现着话本小说的特点。

    “三言”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卖油郎独占花魁》(《
醒世恒言》)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是两篇最有代表性的作
品。两个故事中的女主角,都是名妓,但她们在经历了王孙公子的追欢取乐之后,
都真诚地追求真实的爱情,并为此不惜牺牲一切。但是,由于两个故事中的两个
男主人公,秦重和李甲的观念和性格不同,故事的结局也相异:一个是喜剧,一
个是悲剧。秦重是地位低下的卖油郎,但他诚实善良,对美娘一往情深,因此赢
得了花魁娘子的敬重与信任,结成美满姻缘。对此,作品是予以赞美的。李甲是
富家子弟,他虽然对杜十娘也曾真诚爱恋,但他屈服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
再加上孙富的破坏,最后终于背叛了爱情,造成了杜十娘投江的悲剧。作品对杜
十娘寄予极大的同情与赞美,对李甲、孙富给予无情的揭露。这两篇作品的结局
不同,但其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念,都是应予充分肯定的。

    “三言”中还描写了商人的故事,表现了这一社会阶层的生活和观念,也反
映了明代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如《施润泽滩阙遇友》(《醒世恒言
》)、《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喻世明言》)、《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喻
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喻世明言》)等篇。其中蒋兴哥的故事,
相当深刻地表现了商人在爱情观念上与传统的贞操观念的巨大差异。蒋兴哥外出
经商,新婚妻子王三巧虽然日夜盼望丈夫回来,但因陷于孤独寂寞之境,便与客
商陈某发生了关系。当蒋兴哥知道后,尽管经过很多波折,而最后仍与王三巧生
活在一起,传统的贞操观念,在这里是写得很淡漠的。

    “三言”作为话本和拟话本,在艺术上都明显地保留了话本的特点,如情节
曲折,故事性强;语言口语化,朴实自然;塑造人物,主要是在情节发展中完成,
而且善恶十分分明,性格特点十分突出,但它的篇幅加长了,主题思想更集中,
人情世态的描绘更丰富,内心刻画上也更细腻。冯梦龙编辑“三言”,有明确的
警世劝戒的目的。这一方面充分表明冯梦龙对通俗小说的社会作用有深刻的认识,
当然另一方面也应指出,作为一个封建文人,他所要发挥的“警世”作用,还是
以封建道德观念为基础的。因此,“三言”的很多篇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封建
的世俗说教和低级趣味。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
“三言”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

    /* 81 */第五部分“二拍”天下惊———凌濛初

    凌濛初(公元1580年—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
(今浙江湖州)人,祖先世代为官,祖父凌约言是嘉靖十九年进士,官至大名府
通判,后来辞官回家,与兄弟凌稚隆一起从事编纂工作。乌程凌氏是当时颇有盛
名的书刻家,又与创造著名“闵版”的出版世家乌程闵氏世代姻亲。因此凌濛初
是在浸染着商业气息的浓厚文化氛围中成长的,18岁补廪膳生,和冯梦龙一样科
场不利,不得已而转向著述,55岁方任上海县丞,后因功擢徐州判官。凌濛初著
述宏富,除“二拍”外,据《湖州府志》记载,有学术著作《圣门传诗嫡冢》、
《诗经人物考》,诗文集《鸡讲斋诗文》、《国门集》,散曲集《南音三籁》等,
但他最主要的成就还在小说和戏曲方面。戏曲方面他先后编写了《北红拂》、《
颠倒姻缘》、《虬髯翁》、《乔合衫襟记》、《莽择配》、《宋公明闹元宵》等
六部戏剧,曾得到汤显祖等人的高度评价。此外,还有戏曲《虬髯翁》、《红拂
》以及其他类型的著作多种。

    《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
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与冯梦龙的“三言”齐名。《二拍》创作的直接原
因之一是“三言”的编纂和畅销,另一原因是凌濛初科场的失意。《拍案惊奇》
成书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第二年由尚友堂书坊刊行问世。《二刻拍案惊
奇》刊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二拍”各40卷40篇,而其中《二刻拍案惊
奇》第23卷与《拍案惊奇》重复,第40卷已亡佚,补杂剧《宋公明闹元宵》权以
充数,因而“二拍”实存小说78卷78篇。

    “二拍”基本上是凌濛初个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作者“取古今来杂
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其思想内容广泛反映了各阶层人们的现
实生活,但所有的生活图景都是透过凌濛初的视角,浓重地染上了他个人的观念
和性格的底色。凌濛初没有志得意满的平和,也没有与世无争的闲逸,他是带着
强烈的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气,尖锐地审视当时世界的。因此,“二拍”反映的世
界与人心几乎处处疮痍,故事叙述间充满着深刻的忧愤与尖刻的讽喻。“二拍”
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二拍”对商人、商业给予了相当的肯定和关注。商人的地位提高了,
不仅认为官宦人家与商人通婚是门当户对,而且商人甚至高于读书人。《叠居奇
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说到这样的情况:“……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
等生业,科举反在次着。……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
笑,犹如读书求名的中与不中归来的光景一般。”“二拍”对商人的活动不以
“义”来评价,只是单纯地叙写和赞颂商人追求暴富的商业活动。

    “二拍”以肯定的态度描写了商人无限膨胀的发财欲望。《拍案惊奇》的首
卷是《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描写命里“有巨万之富”的文
若虚,偶然间拣着个好玩的破龟壳,竟然使他眨眼之间云里雾里成了巨富,无本
万利的奇妙好运正反映了商人牟取暴利的梦想。商人不仅在物质上成为社会的主
人,而且,在精神上也代替了原来的文人,商人的主角地位,成为小说的主人公。

    其二,“二拍”还描写了官吏的昏庸无能,暴虐残酷与贪财受贿。在《恶船
家智赚假尸银,狠仆人误报真命状》中,恶船家设计使王生蒙受不白之冤,而知
县明时佐不加勘访,就把王生痛打一顿,投入大牢;官府的昏庸,反助了恶人奸
计的实现。《伪汉裔夺妾山中,假将军还姝江上》写江湖大盗柯陈,“专在江湖
中做私商勾当”,与官府勾结,“上司处也私有进奉,盘结深固,四处响应,不
比其他盗贼,可以官兵缉拿得的”。官府不但不为民除害,还与强盗结伙害民。
“二拍”尤为深刻的是揭露了当时官府径直为盗的罪恶,《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中常州柳太守听说洞庭山某寺藏白香山手书《金刚经》,价
值千金,索取不成,便吩咐强盗告此寺住持窝赃,监了住持,诈取了《金刚经》。

    《贾廉访行府牒,商功父阴摄江巡》写诸路廉访使贾谋贪财无行,探知商知
县富厚,与商家结成儿女亲家,商知县亡后,贾谋欺孤儿寡妇没有主意,假拟公
府关文,把商家财物骗归己有,凌濛初在小说中愤慨地说:“官人与贼不争多…
…却又施在至亲面上,欺孤骗寡,尤为可狠!”

    其三,爱情与婚姻也是“二拍”中最重要的主题。“二拍”中同样肯定“情”
对于人生的至高价值,但更多把“情”与“欲”即性爱联系在一起,并且对女性
的情欲多作肯定的描述,这对传统道德观的冲击更为直接。如《闻人生野战翠浮
庵》写女尼静观偷偷地爱上闻人生,后与闻人生同宿一船,就主动去招惹他,最
终得成完美婚姻。作者对此评述道:“这些情欲滋味,就是强制得来,原非他本
心所愿。”《通闺闼坚心灯火》一篇更具代表性,罗惜惜与张幼谦自幼相爱,私
订终身之盟,后惜惜被父母许嫁他人,她誓死反抗,每日与幼谦相会。小说中写
道:

    如是半月,幼谦有些胆怯了,对惜惜道:“我此番无夜不来,你又早睡晚起,
觉得忒胆大了些,万一有些风声,被人知觉,怎么了?”惜惜道:“我此身早晚
是死的,且尽着快活,就败露了,也只是一死,怕他甚么?”

    青年女子为追求个人幸福而对封建礼教所作的大胆抗争,在这里被描述得具
有悲壮的意味,体现出作者对自由婚恋的积极主张。

    “二拍”中的故事,大多写的情节生动而语言流畅,大量运用活泼的口语、
注意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更应格外值得注意的是,凌濛初对小说反对偏重传奇
性的看法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如《韩秀才趁乱聘娇妻》、《恶船家计赚假尸银
》、《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等篇,非但没有神奇鬼怪或大奸大恶之类,而且也没
有过于巧合的事件。情节的生动,主要靠巧妙的叙述手法,这就更向“无奇”的
方向发展了。小说摆脱传奇性,这是艺术上的重要进步。因为这样它就更贴近人
们的日常生活,而更有利于对人性内涵的深入开掘。后世《儒林外史》、《红楼
梦》等优秀作品,就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而获得更大成功的。

    /* 82 */第五部分是非致良知,心外无一物——王守仁

    人人有作圣人的潜能。他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
而行。换句话说,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
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学的中心观念,王守仁在晚年就只
讲这三个字。

    ———冯友兰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和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惠能具有相似之处的是明代著名“心学”大家王守仁。
《传习录》上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
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
不在尔的心外。”(《传习录》下,《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王守仁(公元1472年—1528年),今浙江省人,通常称他为阳明先生,是杰
出的哲学家和有名的政治家。1525年,田州土司因不满由政府任命官员代替世袭
制度,起兵造反。明王朝任命王守仁去广西平乱。在赴任的途中,王守仁上疏认
为乱事的起因乃是两广官员“因循怠弛,军政日坏”,“非一朝一夕之故”,
“当反思其咎”,“自责自励”;又认为“息兵罢饷,以休养疮痍之民”,建议
宜抚不宜剿。当年年底,王守仁来到南宁,两广、江西、湖广四省数万大军也云
集南宁。王守仁按照他宜抚不宜剿的既定方针,一面派代表同田州土司谈判,一
面下令前方军队全部后撤以示诚意。1528年2 月,田州土司头目卢苏、王受来到
南宁投降,其部下17000 人全部免罪遣散回家。这场动乱就这样平息下来,并未
妄杀一人。这一事件表现出王守仁超凡的政治智慧。

    他早年热诚地信奉程朱;为了实行朱熹的教导,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的理。
他专心致志地“格”竹子这个“物”,格了七天七夜,什么也没有发现,人也累
病了。他在极大的失望中不得不终于放弃这种尝试。后来,他被朝廷谪贬到中国
西南山区的原始的生活环境里,有一夜他突然大悟。顿悟的结果,使他对《大学
》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会,根据这种领会他重新解释了这部书。就这样,他把
心学的学说完成了,系统化了。

    王守仁的语录,由他一位弟子笔记并选编为《传习录》,是今天我们理解接
近王守仁的最重要的资料。

    《传习录》中有一段说:“先生曰:”尔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
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
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
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
何与他间隔得?’”

    由这几段话,我们可以知道,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是什么意思。在他的这
个概念中,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
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这样,当然就没有朱熹如此着重强调的,抽象的理世界
的地位。

    王守仁也主张心即理:他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上,《全书》卷一)又说:“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
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
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耶?”(《答顾东桥书》,《传习录》
中,《全书》卷二)从这些话,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朱熹与王阳明的不同,以及俩
人所代表的学派的不同。根据朱熹的系统,那就只能说,因有孝之理,故有孝亲
之心;因有忠之理,故有忠君之心。可是不能反过来说。但是王守仁所说的,恰
恰是反过来说。根据朱熹的系统,一切理都是永恒地在那里,无论有没有心,理
照样在那里。根据王守仁的系统,则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如此,则心是宇
宙的立法者,也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