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百万富翁速成指南 >

第5章

百万富翁速成指南-第5章

小说: 百万富翁速成指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月以后,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江桂兰开始用一些简单的英语连说带比划地和老外谈起了生意。1997年,在温岭城区的一个电脑培训班上,她用英文给国外一位客户回复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2002年,39岁的江桂兰从繁忙的公司事务中挤出时间来到上海金茂大厦外语培训班学习英语。在2000多名同学中,她是年龄最大、底子最差的一个。身边全是外贸公司的老总和大学生。为了补上这个差距,她每天晚上12时睡觉、早晨5时起床,硬是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3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学业。这次培训大大提高了她的英语水平,为她走出国门扩展美国市场打下了基础。 
  2003年时江桂兰的厂规模也还是百来万的水平,可她在国内肯德基用餐时发现其一次性朔料用品需要量很大,经了解它采购商为美国的必胜客,决定向其推销自己的产品,对于很多年产值相同的厂来说,这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可是江桂兰没有自卑,她决定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2003年,江桂兰第一次出国,到美国参加拉斯维加斯礼品、日用品交易会。到美国签证很困难,这个团本来有8个人去的,最后只有她1个人顺利拿到了签证。在8月10日至14日的交易会上,她没带翻译,一个人接下了几十万美元的定单。 
  美国肯德基店里的中国餐具 
  2005年初,人们在翻阅台州海关公布的五大行业2004年主要市场贸易情况报表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新名字。排在几大行业首位的大多是赫赫有名的企业:医药化工行业:海正药业;缝纫设备行业:飞跃;汽摩配行业:钱江;家电:星星。而作为五大行业之一的塑料模具行业,名列榜首的却是温岭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新兴企业—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富岭公司上千万美元的出口产品中,85%的产品被销往了美国各地的肯德基快餐店。 
  肯德基对产品卫生的要求达到了苛刻的地步。“有一次,一个顾客在肯德基餐厅里吃了后拉肚子,结果肯德基赔了她40万美元。”江桂兰十分了解塑料餐具卫生的这一特殊性,进入她的工厂,周边环境的整洁和管理的井井有条给人印象深刻。而要进入主生产区,更是像进入手术室一样,得经过消毒、换衣服等好几道工序。肯德基曾派来本国专家对富岭公司及周边卫生消毒、虫害控制等六大项59条标准逐一进行了打分,结果每一项都在80分以上。专家告诉她,这样的分数甚至要好于美国国内的同类供应商。去年,富岭还因此成为温岭唯一一家省级绿色企业。 
  2003年底,首批试单的12个集装箱被运往美国。在得到总部首肯后,肯德基给江桂兰发来了巨额礼单:一份1200多万美元的定单。 
  跟大公司做生意好处在于他们的信誉高,一般会给总金额50%作定金,江桂兰用定金扩大了生产线,增加了产能。“2004年我们差不多全在忙这个单子,装了整整600个集装箱。”江桂兰笑着说,“在去美国谈判的时候看到肯德基餐厅里的那些印着老人头的盒子、刀叉,我就会想,这会不会就是我们的产品呢?” 与肯德基的良好合作还使得他们在美国市场声名鹊起。同样是在这一年,他们同迪斯尼等大公司建立了联系,给他们供应刀叉等塑料产品。 
  尽管云娜台风使富岭公司遭受了400余万元的巨额损失,但2004年仍然成为了富岭公司自1995年取得了自营出口经营权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一年,他们的产值同比增加了166%,首度突破了1亿元,一跃成为台州塑料模具行业的老大。这一年年底,富岭公司一举通过了肯德基公司的认证,成为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唯一指定供应商。 
  第六章:亿万富翁之路! 
  在这个商业主导一切的社会中,首富已不仅仅是一个金钱数字的概念,而更带有象征和寓言的韵味。于是,对这一族群的解读,便超出商业经略的范畴,而更带有生命审视的意味。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笔者和助手以《福布斯》最新公布的2005年全球富豪榜为依据,对30个国家和地区的首富进行了一次“故事整理” 
  这是一群传说中的人们。他们低调、冷静、圆润,像一枚枚形状迥异却功能相近的金币。他们都不可思议地富有,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那些财富只有用想象的方式才可能被消费掉。 
  他们是一个国家中最富的那个人,这个人,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在这个商业主导一切的社会中,这已不仅仅是一个金钱数字的概念,而更带有象征和寓言的韵味。于是,对这一族群的解读,便超出商业经略的范畴,而更带有生命审视的意味。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笔者和助手以《福布斯》最新公布的2005年全球富豪榜为依据,对30个国家和地区的首富进行了一次“故事整理”,所得出的一些印象和结论,可能在很多人读来会感到有一点点意外。 
  他们尽一切努力使自己默默无闻 
  美国作家爱伦堡在评论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时说:“她尽一切努力使自己默默无闻。”这句话用在很多首富的身上似乎更加合适。 
  有时候,首富们的低调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2004年,德国的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以411亿美元的资产跃居全球第三富豪,而人们发现,最新关于两兄弟的采访是在1953年,而最近刊登过他们照片的报纸是在15年前出版的,唯一被大家知道的是:他们中哥哥卡尔如今已82岁,弟弟特奥也已经80岁。 
  西班牙首富阿曼西奥·奥尔特加·高纳是另一个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欧洲老头。这位铁路工人和家庭妇女的儿子现在已经成了世界时装界财富总值第二的有钱人,他所经营的时装连锁店开在全球最繁华的都市大道上,可是在几乎所有的西班牙报纸上都没有一条关于他的新闻,他也从不在媒体前露面。有人好不容易找到他的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2003年关于他旗下的一家公司上市的第一个报道;另外一张是关于这家公司股票上市之后的报道配图。而更有趣的是,这两张照片上胖胖的奥尔特加穿的竟然是同一件衣服。 
  在亚洲的日本,曾经以775亿美元的股票市值超过比尔·盖茨当过一天“全球首富”的软库总裁孙正义如今已风光不再,他的资产缩水98%,目前仅为15亿美元,而替代他的却是一位55岁才接上班、从来不在媒体抛头露面的茶酒商——三得利集团的总裁佐治信忠。即便在日本他也算不上是一个公众人物。 
  在绝大多数的现任首富中,特别是在欧洲大陆,低调似乎是他们共同的性格特质。跟很多人想象完全不同的是,他们往往不定居在伦敦、巴黎这样的大都市,而是常年生活在一些不知名的小乡村和小城市里。他们几乎从不参加群星闪耀的派对或嘉年华活动,尽管这些奢侈光鲜的活动很多是由他们的公司所组织或出钱主办的。他们也很少出现在诸如“财富论坛”、达沃斯企业领袖年会这样的商业盛会中,世界很少听到他们宣讲自己的财富智慧,或为自己着书立说——“不着文字”似乎是一条不成文的“首富传统”,20世纪初的美国首富洛克菲勒便在遗嘱中严厉禁止后人为他写传记。他们只是默默无闻地一天一天把自己的财富数字累积上去,让那些金光闪闪的金钱拦挡住任何射向他们的好奇的光线。 
  与低调相伴的是生活的简单和节俭。一度被认为财富很可能超过了比尔·盖茨的瑞典首富坎普拉德是宜家的创办者。这位农场主的儿子、第二代德裔移民用一生的时间打造出一个令人生畏的家具连锁帝国。人们对他的描述是这样的:坎普拉德从来缺乏光鲜的外表,他没有时髦的服饰、昂贵的手表和豪华的轿车,出门旅行总是坐经济舱。如果公司为他预订了昂贵的东西,他会非常恼火。在宜家总部吃工作午餐,他会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钞票付账。他喜欢喝酒,但不一定要贵重,一瓶廉价的威士忌能让他更加愉快。他会开着老式的沃尔沃汽车到处乱窜,或坐着公交车去菜场淘廉价蔬菜…… 
  在今天的首富群体中,像上世纪60年代的世界首富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那样的人物已经被风吹雨打去了。这位“世界船王”在1968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十分轰动地迎娶了他的遗孀杰奎琳,而在地中海小国着名赌城摩纳哥遇到财政困难时,奥纳西斯甚至试图吞并摩纳哥,更是让世界哗然。 
  今天,那些传媒眼中的传奇人物,在首富这个部落中已是另类。很显然,过分的招摇、明星的气质、对公共事务的热衷往往对于财富的累进是一些负数。意大利的贝卢斯科尼是首富中少有的政治明星,据他说,自他步入政坛,司法界已经对他的商业活动展开了数十项调查,起草了87份针对他和他的商业利益的法律文件,司法官员为此造访其家族企业的办公室达470多次,仅是关于他的法庭听证会就举行了1500多场。 
  印度尼西亚的华裔首富林绍良是另外一个例子。他早年与当时总统苏哈托关系密切,取得种种专营权利,时称举世无二的红顶商人。林氏资产一度高达160亿美元,号称“世界第八富豪”。然而,苏哈托下台后,林绍良日渐失势,再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林氏集团风雨飘摇,目前尽管仍是印尼首富,其资产却已缩水至10。3亿美元。 
  卓越往往与潮流无关 
  “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有关系,事实上,即使是一个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即使它最初默默无闻,最后也可能迈向卓越。”基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发现的这条公司定律在首富的观察中仍然生效。 
  从首富们所从事的行业来看,他们似乎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特别地受到上天的眷恋,那些行业的进入,不存在太高的进入门槛。在30个首富中,有4个是开连锁店的,3家是做传媒的,2个卖啤酒的。如果说有什么经营秘诀的话,“专业背景下的全球化”、“渠道为王”和“核心资源垄断”是造就今日首富的3个谜底。 
  在一百乃至数十年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曾经是诞生巨富的最大“温床”。在每一个商业国家崛起的初期,土地价值的成倍飙升,都催生过一位又一位不可一世的首富。亚洲地区中国香港的李嘉诚、马来西亚的郭鹤年家族、新加坡的郭令明家族都是这一模式的产物,即便在老牌的商业帝国英国,在伦敦市中心拥有几百亩土地的威斯敏斯特公爵便长期盘踞在首富的宝座上,直到两年前才被转入英国国籍的俄罗斯神奇小子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超过。在1990年,从事房地产业的日本西武集团创始人堤义明以160亿美元的身价赫然成为世界首富,这位出生卑微的“妾生子”在20年里先后购买了六分之一的日本土地,集团资产市值1650亿美元。当时,正是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之际,东京及周边三个地区的土地价值,竟超过了美国所有国土的市场总值加上纽约证券交易所全部美国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 
  而今天,因土地增值而资产陡增的创富神话,在那些商业成熟国家已经成昨日黄花。在2005年度的欧美首富中,没有一个是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在亚洲地区,显赫一时的堤义明在年迈七旬之后因财务诈骗案铛锒入狱,而华人富豪中,除了菲律宾首富陈永栽的发迹与房地产关联不大外,其余皆与地产渊源颇深。时至今日,那些转型较好的如李嘉诚,算得上与时俱进,财富增长势头不减,其他的都豪气不比当年,资产长期徘徊在20亿美元上下,难有寸进。这些华人首富的年龄也普遍比欧美地区的偏大,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或者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其被国内其他新贵超越似乎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除了亚洲地区之外,在当今欧美各国的首富中,几乎没有一家是多元化的财团。相反,专业背景下的全球化是一个流行的趋势。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全球化的策略,使得一些并不出众的传统公司一跃而让人望尘莫及。 
  喜力啤酒原本是一家濒临破产的荷兰公司,1971年,弗雷迪·海涅根出任公司总裁,他富有远见地预见到了欧洲统一市场即将出现,喜力啤酒走出荷兰,成为第一个实施了跨国界生存的欧洲啤酒公司。今天,喜力已经是世界上最多不同国家的人在共同享用的啤酒。 
  与喜力公司相似,瑞典的宜家、法国的欧莱雅、西班牙的Zara、日本的三得利,包括韩国的三星,正是因为及时而长久地坚持了跨国战略,成就了公司的一代霸业。 
  与全球化特征相关的是,那些专注于渠道能力的公司正散发出前所未见的财富魅力。“渠道为王”的生存和扩张理念,在商业世界中已经一再地被证明。 
  如果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能活到今天,他的资产将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两倍。在今年《福布斯》的全球富豪榜上,沃尔玛家族占去了从第11到15共6个席位。瑞典首富、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排名第6,德国首富、阿尔迪连锁超市创始人卡尔…阿尔布莱希特排名第8。在这个富豪榜上,前20名顶级富豪中有9名是连锁零售商,其比例之高,堪称赫然。而在30个各国首富中,则有5位连锁零售商,其中包括中国大陆的新晋首富——鹏润国美的黄光裕。在过去的一年中,仅英格瓦…坎普拉德一人的资产便增多了45亿元,而这个数字超过了当今商界风头无人可比的韩国首富李健熙的所有资产,后者领导的三星集团已经是全球成长性最好的综合性电子企业。 
  这些连锁零售商所具备的不可匹敌的竞争能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现代连锁商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第二则是快速应变的创新能力。西班牙首富阿曼西奥·奥尔特加·高纳创办的Zara服装公司从来不为自己的连锁店投放一分钱的广告,但他却聘用了200名设计师,每年推出的时装款式高达2万余种。 
  “垄断是暴利惟一的源泉”。这条犹太商法似乎迄今仍未失效,而稍有进步的是,垄断的意义正更为泛化和“商业化”。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无数巨商通过与政权的联姻或交易,强权拥有矿山、铁路、航船及主要农产品的专营权,从而血腥地完成了原始积累,并成一国之首富。而随着国家制度的健全及商业文明的进步,这条暴富路径越来越变得不可能。在当今所有的首富中,惟一与资源型垄断有关的大概就只剩下两家,如南非的奥本海默家族,他们控制了全球钻石资源的70%。 
  而其他的各国首富则无一例外地通过完全市场竞争的手段,在各自的主营行业中保持着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垄断效益。美国首富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基本上完全控制了全世界电脑的桌面系统;意大利首富掌握着全国商业电视80%的市场份额;澳大利亚首富控制了全国80%的杂志市场;加拿大首富垄断了报刊市场的70%以上;新任印度首富则拥有世界年钢铁产量的6%。 
  近十年来,IT产业的勃兴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它正以令人炫目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让人惊奇的是,在30个国家和地区的首富中,只有两位半是以IT为主业的,一个是最着名的比尔·盖茨;另一个是中国台湾的郭台铭,他领导的鸿海集团是全球盈利第一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厂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