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政界往事 作者:徐磊-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上都覆灭了——李隆基够狠!
如果拿这一次玄武门之变,和李世民发动的那次政变相比,无疑这一次更顺利。当李建成和李元吉发现异常时,立刻回马逃跑,虽然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但仍与李元吉周旋半天,还差点被李元吉勒死,如果没有尉迟敬德的话,那一次的政变就是两败俱伤,谁也没胜。另外,东宫的人后来从外进攻,又去攻打秦王府,又是得亏有尉迟恭拿着太子和齐王的首级才瓦解了东宫集团的士气,不然,秦王手下的这些兵将只怕也要守不住了。事实上这一战李世民赢得相当不易,连长安的囚犯都用上了。再看一下李隆基的获胜过程,一上来就杀掉了敌人中掌握兵权的几个人,到宫中的时候那里还有自发响应的兵士,韦后等人手无寸铁,失去了爪牙也就失去了攻守的能力,因此只能坐以待毙,失败是必然的。李隆基绝没有李世民的实力强,但相比较而言,韦后就比李建成他们差得更远了。
如果再放宽范围比较的话,加上中宗和李重俊的那两次政变,这四次政变重点都在玄武门——谁控制住了玄武门,谁就赢得主动。似乎“玄武”在唐朝算是一个吉兆,不然怎么谁得到它谁就能赢呢?看来唐也应该是水德,只是人家自己推算出来的应该是土德。不过中国自汉朝开始就围绕什么德进行争论,后来的朝代更是乱而又乱,不知唐朝到底是据何推算出是土德呢?有些跑题了。不过要分析一下的话,从玄武门的地理位置来看,这里的确是一个利于进行宫廷政变的地方,不像其他几门,出去之后就是城里的大街,而玄武门外则是非常清静的,再加上这里又是皇族进出的要道,于是也就成了天然的伏兵地点。
但是,如果比较两次的杀人数量,无疑李隆基杀的更多。李世民在事变成功之后,杀掉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其他人似乎没有涉及到,我们从史书上还能找到李元吉的一个女儿后来被封为县主的记载,而东宫集团的大臣们也没有杀,最典型的就是魏征、王珪,同时,不追究其他人的责任也确实是落实了,并由魏征亲自去山东安抚。这样的话,对照李隆基的大开杀戒,李世民当真是“仁慈”了很多。其实也不然,要知道,秦王当初的实力与威望是很高的,并且他控制了李渊之后,更得到了地位上的认可,也就是说,他的政变是“合法”的,因此他基本掌握了大局。而李隆基此前谈不上什么特别的威望,实力也有限,更何况对手的余党如果组织起来,也是不好对付的。这时名义上的皇帝还是少帝李重茂,即便是相王现在也只能是辅政,合理不合理最后都是自己说了算。因此,李隆基更需要用铁血手腕来巩固既得胜果,否则他自己就会有反被敌人消灭的危险。
四
主要的事情干完了,剩下的,就是分享胜利果实了。
作为本次事件的头号功臣,李隆基由临淄郡王升为平王,兼知内外闲厩,押左右厢万骑,也就是他仍然掌握着军权。钟绍京守中书侍郎,刘幽求守中书舍人,并参知机务。但他们现在还不能肆无忌惮地封赏,毕竟最大的主题还没有完成——那就是劝相王李旦登基。
二十三日,太平公主出面,传达少帝想要传位的“愿望”。相王固辞。这几乎是必演节目,不必细表,反正大臣们得想法子再请他几次才行。于是刘幽求对宋王成器、平王隆基提起此事,此时已是平王的李隆基说:“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虽有天下,犹让于人,况亲兄之子,安肯代之乎!”古时等级很严,尤其皇家成员,即使父子间在正式场合下都称某王某公,而不称父子,或许正是这种森严的等级,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这一点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来。刘幽求不甘心,又说:“众心不可违,王虽欲高居独善,其如社稷何!”其实,李隆基和李成器两人应该更着急才是,因为相王即位,那他们就是皇帝的儿子,地位可比现在又高了。于是兄弟二人入见相王,极言其事,“相王乃许之”。别说,李旦还真算个厚道之人,没有过于虚假的推脱,免去了大臣们不少麻烦。
第二天,在太极殿上演了一出极富戏剧性的禅让场面。少帝在东隅西向,相王站在中宗的灵柩旁,太平公主说:“皇帝欲以此位让叔父,可乎!”刘幽求赶忙跪下说道:“国家多难,皇帝仁孝,追踪尧舜,诚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爱尤厚矣。”客观地来看的话,刘幽求其实比之宗楚客等人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阿附某一集团的人,极尽阿谀之事,本质上没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投靠的对象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这样,传位的事就算定了,可少帝仍赖在御座上,估计是已经傻了,当时少帝才十六岁——是有点小,但以个人经历推想的话,李重茂应该有足够的反应能力了,只是面对这种情况,任谁也都是不知所措。太平公主一看他不肯下来,便亲自上前:“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此非儿座!”这不是你坐的宝座,快下去吧——于是就这么把他拉了下来。于是李旦即位,是为睿宗。七月改年号为景云。
从郡王到皇帝·李隆基(6)
睿宗即位,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得把太子定下来。本来这一向是个很难解决的大问题,但不能不说李隆基很幸运,碰上一个很知趣的父亲,也碰上一个很知趣的大哥——眼睁睁自己的榜样在前,如果不立李隆基的话,李旦很可能是第二个李渊,而李成器则很难逃脱李建成的命运。既然李隆基敢于发动政变杀掉韦后让自己的父亲当了皇帝,又为何不敢再发动一次政变自己当皇帝呢?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宋王成器,也就是后来的宁王李宪,是一个非常非常谨慎的人,大概是很有乃父之风。这样的人,可想而知,绝没有驾驭李隆基的能力,因此,他说“死不敢居平王之上”绝对是一句大实话。死也不敢在平王之上,如果在平王之上,就是死路一条。因此李隆基很快被立为太子,免去了二次争位的麻烦。睿宗的确很睿智,在即位之初就定下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满足了他的愿望,稳住了人心,否则如果围绕太子问题再争的话,他的皇位也保不住。
那么,李隆基如果没被立为太子,他会不会和大哥争呢?我觉得多半会争,他立有大功,又凭什么立的大功呢?从目的来讲,说是为了天下,那帽子也太大了,其本质只怕就是为了权,退一步讲是为了命。若是为了权而发动政变,那目标是谁就不重要了,至多是犹豫一下;若是为了命的话,他如此大功而不立为太子,不仅会有功高不赏之怨,而且也得考虑自己能否为父兄所容的问题,所以事态再发展下去,也基本上会重蹈武德年间兄弟之争的覆辙。另外,李隆基政变成功,靠的也是自己手下或者结交的这些人,他们依附他多少会有些目的,不可想像他们都是抱着为国家怎么怎么样这么崇高的想法而冒这样的非常之险,参与非常之谋也必是图将来有非常之利益的。所以李隆基如果得不到能赏给他们利益的地位,那他们的努力就白费了,所以也会怂恿李隆基搞阴谋。
但这一切都免了,因为睿宗和宋王成器都十分精明,不敢鸡蛋碰石头,所以李隆基没有必要展现他“不忠不孝”的一面,实在幸运了很多。想当初李世民一直为玄武门之事而遗憾苦恼,原因就在于他素重名节,可是迫不得已只好这么干,虽然是胜利了,但果然因此受到后世很多人的指责。这么说,那就是李渊、李建成的问题了,如果他们也能像李旦父子一样,不就没事了么?并非如此。和李渊的情况不同,李旦的得位全由李隆基,因此他初立太子时就有一个明确的选择,而李渊则是带着两个儿子一起打进长安的,初立太子时李世民并未立有盖世之功,怪只怪李渊立太子立得太早,但若不立的话也不好……对于李建成而言,他不像宋王成器一样没当过太子,他的太子已做了若干年了,这是不一样的,因此成器可退,而建成不可退。总之,李隆基真的太幸运了。
太子的事定了,其他的问题也随之要解决,最主要的是官员的升迁与贬谪。该贬的官员基本上都贬了,即使已死的人也都追贬了,那么另外该封赏的人当中,已死的也都追封了,但活着的人却并未大肆滥赏。
钟绍京,初封为中书令,但钟绍京素来名声不佳,纵情赏罚,因此在别人的劝告之下,上表请辞,睿宗便把他改为户部尚书,不久又外放为蜀州刺史。
刘幽求,睿宗赏赐他的东西很多,但官职只是尚书右丞,虽然这个职位也不算小,但与他的功劳确实不匹配。所以才有了他“自谓有劳于国……殊不平,见于言面”,虽然后来又在诛杀太平公主的事情中立功,但始终不为朝廷重用,姚崇也很讨厌他,因此刘幽求最后的命运并不好,“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迁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
崔日用,本来已升为黄门侍郎,但不久就被贬到京城之外做刺史。
葛福顺在政变中的作用差不多和尉迟敬德的主力前锋是一样的,但后来很少有他的消息,就知道有一次因为受毛仲的牵连被贬,而开元二十年又曾以右领将军的身份攻打靺鞨。最后怎么样呢?不知道,大概就是这样过了一辈子吧。
第四次玄武门之变就这样在睿宗登基的音乐声中结束了,但另一场政治斗争正在拉开序幕……
【帝国公主的覆灭】
唐朝有名的公主很多,文成公主、高阳公主、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所生,武则天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视为掌上明珠了。加之高宗一共就三个公主,另两个都是萧淑妃所生,其境况可想而知……
太平公主被现在很多电视剧渲染成一位美女,实际上未必是。《新唐书》上着墨不多,只写了四个字:方额广颐。额不用说就是头发以下眼眉以上的部分,其高度要视个人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就见过头发的底线与眼眉距离很近的人,看着相当难受。而额的宽度大概是要视头骨情况而定,也有很窄的,总让人疑心他是不是不太聪明。不是有种说法吗,说人的额头是否宽阔能表示这个人是否聪明。有时我也注意一下别人的额头,发现的确有些道理,我的大学同学们基本上没有很窄的额头。想想也是,脑容量大的话,一个小额又怎能装的下?不过此说正着推尚可,反推就不一定成立了,也有些智力低下者拥有一个大脑袋,这就不好说了。反正,太平公主有个很宽的额头,很好,正应了后面的一句话“多阴谋”,看来她是很有头脑的人,所以武则天才会说她“类己”。而“颐”的意思就是下巴,也就是说,在太平公主有个宽广额头的同时,她还有个宽广的下巴,想来整个脸就是一个四边形的形状,这副尊容估计不会多好看,至少脸型上给人感觉不很舒服。下巴宽也有说法,假如看柯南道尔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看得多了,就会发现,他笔下那些性格刚强倔强的人,常会长着一个方下巴。由此透露出来太平公主的性格确实也是符合她的长相的。虽然史官只记了这么四个字,但没想到却起了这么大的“副作用”,如果他们看到这番推断,一定会瞠目结舌。
从郡王到皇帝·李隆基(7)
另外,还有一点,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而当公主晋升为皇帝的姐妹时,就是长公主,再进一步,成为皇帝的姑姑,那便是大长公主。至于皇帝的姑祖母叫什么,那就不晓得了。因此在高宗武后时期,太平公主的叫法是没问题的,而中宗、睿宗的时候,太平公主理应称为“长公主”,到了玄宗时期,就该称为“大长公主”,但现在为了省些麻烦,一律称为“太平公主”。
一
太平公主参与了诛韦后的事情,在韦氏与李氏当中,不用说她肯定选择自家人。不过她当然没有亲自上阵厮杀,但有了她的支持,无疑给李隆基吃了一颗定心丸——至少她不会妨碍他了。
太平公主在诛韦氏事件中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把少帝从皇帝宝座上硬生生拉了下来,否则别人还真不好办。
事实上,太平公主在武则天当政时期虽然常参与军国机密事件的谋划,但武则天并没有给她足够的权力,因此我们几乎找不到太平公主以前做过哪些事情的记录。现在普遍认为太平公主正式公开参与的政治活动,是武则天晚年张柬之等人起兵诛杀张易之兄弟,随后中宗即位的那次政变。不过如果仔细查阅史书,这一点似乎有疑问。
好吧,就算这一次太平公主是明确参与了的,可是她具体做了什么呢?史书语焉不详。会不会是漏记呢?应该不会,虽然这一次是有逼宫的性质,但打出的主要旗号是杀张易之兄弟,并没有什么不堪。而中宗这一次复位,似乎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当然是“中兴说”,李氏终于又从武氏手中夺过政权,因此中宗功不可没,中宗的“中”字即“中兴”之意;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说中宗得位不正,这种说法是比较少见的。因此若按多数人的意见,唐中宗这一次复位是“正义”的,人们也不必为此而隐讳什么。
有人认为,事后太平公主是因功才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的,这可以用来证实她确实出了不小的力。其实不然,当时的相王李旦在事后也同样被封为“安国”相王,而且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他在这一次事变中做的事情也不多,毕竟主角不是他。虽然唐书中没有明确记下他到底做了什么,但通鉴里有一句“袁恕己从相王统南牙兵以备非常”,由此可见,相王当时是统兵以准备应急的,相王是后来的睿宗,睿宗在历史上的口碑比中宗强了不少,中宗、睿宗所做的事史官都不予隐瞒,太平公主做的事又何必隐讳呢?所以,太平公主在这件事当中至多就是一个支持的态度,行动上大概是连相王的统兵以备不测都没有的。
那何以中宗要封他的弟弟和妹妹呢?相王起码还带兵准备应付不测,不过毕竟没派上用场,即使真按功奖赏,也不会赏这么高,太平更是什么都没干。其实中宗封弟弟与妹妹的用意很好揣测,因为当时他刚从武氏手中夺得权力,地位不稳,当务之急自然是巩固自己的势力,或者说巩固住李氏的地位,与自己最亲的无疑就是剩下的这两个人,因此他要加强弟弟与妹妹的地位与实力。事实上中宗对待自己的弟弟和妹妹还是不错的,他曾想立相王为皇太弟(毕竟相王曾为武则天皇嗣,中宗也是照顾到他的旧有地位,不过若说是出于真心,我也不信,但有这个意思已经不错了)。韦后联合宗楚客陷害李旦和李重俊有勾结,中宗虽然曾起疑心,但经人劝谏之后,便作罢了。因此终中宗一朝,相王和太平公主都是很安全的。太平公主虽然先前没有什么行动上的作为,但她擅长权谋则是肯定的,否则韦后和安乐公主也不必那么惧怕她,但韦后母女二人实力也不怎么样,由她们的惧怕推出太平公主有多厉害,水分可能会比较大。
和李隆基一起铲除了韦氏集团之后,太平公主的权力地位变得更加显赫,睿宗常同她商议朝政。每次太平公主入朝奏事,都要和睿宗坐在一起谈很久,有时她没去上朝,睿宗还会派宰相专门到她的家中征求她的意见。睿宗是个很没有主见的人,每件事几乎都要问:“和太平公主商量过吗?”然后还问:“与三郎商量过吗?”三郎就